大明之第一厂公 第1117章

作者:截教0九千岁

马六甲海峡也就那屁大点的地方,陆地上还有数量众多的要塞和炮台,用上百艘战舰守卫那里,简直就是浪费。

就他看来,马六甲海峡那边,只需要留下一支二十艘左右战舰组成的分舰队驻守,便已经绰绰有余了。

而主力舰队,则可以腾出手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去南边,从喜瓣人手里拿下吕宋岛。

吕宋岛那可是个好地方啊,那里不仅有金矿,而且还有橡胶树,尤其吕宋岛的位置,正好处于北大洋航线上。

只要拿下了吕宋岛,就等于扼守住了整个被大洋航线。

未来,只要再拿下沃桑,在那里建立起海组基地,再然后,在冲绳岛一线组建新的海组分基地,那么,一条庞大的岛链就形成了。

任何国家的舰队,想要接近的沿海,那么,就首先要冲破这道防御岛链体系。

只要保证陆地上不被帝国打到边境上,从今往后,战火,就无法再燃烧到土地上。

可看看当下的世界地图,周边的那些国家,多半都已经如当年的般,没落到摇摇欲坠的地步了。

唯一正在崛起的北极熊,此时,他们的触角,还远在O洲,根本无力跨越西伯利亚。

至于那个当前最庞大的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也已经进入了衰败的周期,更无力派出军队远征东土。

现在唐峰要考虑的,就是在拿下吕宋岛后,组建外海防御岛链群的事情了。

这不仅仅只是在岛上建立几个海组分基地那么简单,最关键的,是在那里驻军,尤其是海组。

最起码,每一个海组分基地上,都需要驻扎一支规模在二十艘战舰的分舰队。

也就是说,整个岛链防御体系上,光是战舰,就需要一百艘。

而当下,他手里头的战舰总数,也不过才一百多艘。

外海需要驻扎舰队,本土更不能离开舰队长期驻防,而且,本土的舰队,最起码也要保证在三支以上。

如此算来的话,光战舰的缺口,就还有近百艘之多。

第982章 经略马六甲

这是战舰,而不是别的东西。

若靠着本土的那些造船厂来建造,就这近百艘的战舰,全部建造出来,怕是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若是全部从系统内购买的话,这要耗费的声望值,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唐峰现在手里头倒是有几十万的声望值,可他现在的摊子实在太大了,这需要声望值的地方更多。

他不可能,将全部的声望值用来从系统内购买战舰。

对外的扩张也许重要,但是,比起国内的发展,尤其是教育方面的发展,对外的扩展,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帝国想要长远的发展,想要成为这个时代,真正的超级强国,离不开科技文化。

而科技文化,自然也就离不开教育。

不管是新学堂的建设,还是新教师的招募,这些,全部都需要声望值,而且还是海量的声望值。

而且,的造船业,也逐渐发展了起来,可以预期,未来几年的时间里,将会有更多的造船厂拔地而起。

不动用外力的情况下,将本国海组发展壮大,这才是一个国家长久发展的根本。

当唐峰正在开封想着大海上的诸多事情时,远在万里之外的海洋之上,那一批从天渡港出港的海船,跨越了重洋,终于抵达了马六甲海峡。

这支舰队,战舰不过六艘,但大型货运商船却足有五十多艘。

在这些货运商船上,运载的,要么是海组水兵,要么就是精通各种技艺的精英工匠。

在船舱内窝了近大半个月邓世昌,此时看到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海岸线后,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坐船远行,虽然省时省力,但是,海上风浪的颠簸,对于普通人来说,却也是一种折磨。

这长达二十天的航行,哪怕就算是身强体健的年轻人,也有些吃不消。

如今,总算是靠岸了,大家伙也总算是解脱了。

马六甲海峡,那临近西部港口,已经开始了基础的建设,这里,将会被修建成为军港,同时,帝国驻马六甲海峡的海组舰队基地,也会修建在这里。

未来,这里将会成为帝国在西南最大的军事基地。

港口附近的那些炮台,已经陆陆续续的修复,不过,因为缺少足够的工匠,也没有后勤保障和水泥厂等等,这些修复工作,做的很是粗陋。

大多数被摧毁的炮台,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就地取材,使用石头进行垒砌,而毁掉的火炮,也都是从战舰上拆卸舰炮进行替换。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紧张修复,西侧的要塞群,总算是又恢复了部分战斗力。

也正是因为马六甲这里的岸防体系有些差,萨镇冰才只好带着主力舰队,暂时继续留在这里。

如今,从天渡来的那批船,总算是到了,萨镇冰也就可以松一口气了。

他是怕啊,怕载着那批货物和工匠的船,在海上遇到风险。

虽然说吧,如今的海域上,已经没有了敌人的存在,但是,这大海,这大自然,本身就是最大的敌人。

往往一场海啸,一次大的风浪,就足以将木制的主力战舰给埋进深海去。

哪怕你是超一级的无敌战列舰,在那可怕的自然伟力前面,也是那般的渺小可怜。

“世昌,这一路,辛苦你了啊。”码头上,萨镇冰亲自迎接了邓世昌等人。

此时的萨镇冰握着邓世昌的手,再看着那些陆续下船的工匠们,心里头那是个激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