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第一厂公 第394章

作者:截教0九千岁

当日里,在林平之的监督下,数百百姓,开挖永化河,只当日,便从河中捞出了上百具尸体来。

这些尸体,都是因为得罪了柳昊然一家子,被绑上石头沉入河中的可怜人。

身为记录员的罗源两个人,几次都差点没能忍住,想要丢了纸笔,找一把刀子,去把柳昊然一家子给千刀万剐了。

他们虽然也贪墨,但是,他们不草菅人命,不祸害人。

可柳家呢,他们在永化府做的这些事情,简直人神共愤,罄竹难书,即便是千刀万剐,都便宜了他们。

“千岁,臣下请愿,凌迟柳昊然及党羽。”罗源咬着牙,愤怒的说道。

看着双眼通红,怒火中烧的罗源两人,唐峰手指间,转动着那个茶杯,没有立刻作答。

在知道了柳昊然和他的党羽在这永化府干出的那些事情后,他也一度踹翻了桌子,但是,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柳昊然是一定要杀的,但关键是,怎么杀呢,确切的来说,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来杀。

杀一个柳昊然是小事,但是,当下,变法革新迫在眉睫,其中便包括吏治改革,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柳昊然之事,来推动吏治改革呢。

吏治改革,虽然只是四个字,但是,却错综复杂,牵涉到了利益集团,囊括了整个大明官场。

柳昊然乃是一府的知府,官衔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知府,却做出了这等人神共愤的事情来,而且,还长达十年之久。

如果此事传出去的话,必然会早场一场巨大的风波,恰好,这场风波,是唐峰当下想看到的。

“将柳昊然及党羽的罪状,书写下来,张贴在府衙和城门口,同时,送往京城,告诉所有人,两日之后,在菜市口,凌迟柳昊然及党羽。”唐峰抬起头来,一字一句说道。

当那份写着柳昊然及党羽罪状的告示张贴出来的时候,永化城内的民众,奔走相告。

许多百姓,自发的跑到了府衙,一边呼喊着千岁,一边磕头。

唐峰这次没有现身,而是让身边的人出去,遣散了这些前来感恩的百姓。

而当日,那份罗列了柳昊然和党羽所有罪状的折子,被快马加鞭送到了京城中。

当刘一景看到这份折子的时候,当场只差点气的七窍生烟,这位好脾气的阁老,怒火中烧中,连着掀翻了几张桌子。

至于内阁的其他几位大学士,也如同刘一景一般,气的又蹦又跳,只喊着要凌迟柳昊然及党羽。

反倒是孙承宗要显得冷静,不是孙承宗冷血,要说孙承宗,那可是明朝后期有名的愤青,他之所以没有暴跳如雷,那是他从这里面,看到了别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恰好是唐峰想要让内阁看到的,同时,也是想要让天下人所看到的。

大明朝的官场,已经糜烂了,甚至来说,已经黑暗到了一种让人恐怖的程度,若是再不进行变革,大明,怕是就要完了。

大明若是想继续延续下去,那么就必须进行吏治变革。

第349章 权利的牢笼

不能再这些下去了,不然,地方上的百姓,迟早会被那些地方官吏给逼反的。

当下,必须进行吏治变革。

此时,内阁的所有大学士们,都有了同样的想法。

也许,吏治变革,会带来许多的麻烦和困难,也会在地方上遇到巨大的抵触,但这只是一时的阵痛。

只要吏治变革能够成功,那么大明,便能够浴火重生。

可若是不变革,就这么一味的任其发展下去,地方上,迟早会糜烂掉,到那个时候,不需要有外敌,内部的动乱,就能够让大明彻底崩溃掉。

大秦,大汉,大隋,大唐,这些个曾经强大的王朝,哪一个不是因为吏治的腐朽而导致国家瓦解崩溃的呢。

官逼民反,一旦老百姓被官吏们逼的没有活路后,那么他们只能揭竿而起,到那时,一个王朝,哪怕就算是再强大的王朝,也要完蛋。

就这样,大明朝的变法,最先开始了吏治的变革。

而这场即将席卷整个大明朝的变法,首先,就在唐峰此时所在的永化府推行了开来。

当然了,同时进行吏治变革的,还有辽东,以及福建省。

辽东,那里是唐峰的大本营,那里的政权机构,根本就是重建而来,其中,高级官员,半数都是他的死忠,另外半数,也是对他忠心无二。

至于福建,沈丛云和涂文辅对整个福建官场进行了大清洗,排挤掉原先的老人,替换上了自己的人后,如今的福建,已经是沈丛云和涂文辅几个人的一言堂。

所以,在这两个地方推动离职改革,不会遇到任何的阻碍。

当然了,要吏治变革,该如何变革,刘一景孙承宗等人拿捏不准,有点像是没头的苍蝇。

无奈之下,他们也只好再次求助于人还在永化府的唐峰。

为此,孙承宗和几个内阁大学士还特意从京城赶到了永化府。

这场吏治改革的内容,有一部分出自于唐峰之手,其中,有一条,那就是司法独立。

明朝对地方,实行三司制。

所谓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承宣布政司,掌管财政和民政;提刑按察使司,掌管法庭和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

布、按、都指挥使司合称为三司,是皇帝派遣到地方的三个派出机关,三司分别独立,直接由朝廷指挥。

其实,三司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有着他的优越性的。

就比如,三司分别独自,直接由朝廷指挥这一点,就跟后世的的地方检察院,法院类似。

可惜,明末贪官横行,以至于,这三司制也被彻底侵蚀,成为了地方官吏贪污受贿的遮阳伞,三司制,已经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