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无敌基地 第21章

作者:fgghk

一个装甲化旅,拥有的三个团,两个团是装甲团,剩下的一个团是机械化步兵团。

装甲团拥有三个战车营,还有他下面归属的炮营,他所属的炮营,采用的是牵引式火炮,不过牵引车都使用的是sdkfz234这一款纳粹德国直到一九四四年才投入使用的装甲车。

当然这一款装甲车,是基地自己的科学家研发出来。虽然因为材料的一些原因,这一款装甲车的性能稍微差了一点,主要是主炮由原来的五十毫米六十倍径的坦克炮,换成了现在的四十五毫米四十六倍径火炮。

第二十七章:组建装甲师-->>(第1/2页),

当然这一款装甲车,是基地自己的科学家研发出来。虽然因为材料的一些原因,这一款装甲车的性能稍微差了一点,主要是主炮由原来的五十毫米六十倍径的坦克炮,换成了现在的四十五毫米四十六倍径火炮。

至少在火炮方面差距有些大,不过在其他的方面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装甲团管辖的炮营,装备了两个105毫米榴弹炮连,还有一个105毫米加农炮连。

榴弹炮是德国人设计的,不过也经过基地科学家的改造,使用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

只能说105毫米的加农炮嘛,使用的是脚盆鸡的九六是105毫米加农炮。

这一款加农炮在二战中,可以算的上是同等口径中性能最好的,射程甚至可以达到十八公里之远。

至于说战车营,管辖的三个战车连,还有一个侦查排,侦查排装备的是sdkfz222装甲车,这一款装甲车行驶速度快。火力也非常的猛烈,所以深的下面的侦察兵的喜爱。

至于说那三个编制相同的战车连,装备着两个排的二号中型坦克,还有一个排的二号进行侦查坦克。

一个班三辆,一个排就是九辆,一个营可以达到二十七辆,再加上营部直接管辖的战车,最后一个团可以装备一百一十多各种型号的战车,还有一小部分的装甲侦察车,加上后勤人员。

一个装甲团的规模其实要比一个步兵团的人也少一些,只有不到三千人。

至于说是机械化步兵团,下面包括了三个机械化步兵营,还有一个炮兵营,炮兵的编制和前面的装甲团是一样的。还有一些多功能车辆。

机械化步兵营,所有的步兵使用的都是装甲车,基地生产的华夏一九二八式装甲运兵车,一辆就可以装一个班的人,一个营加上一些别的特殊的,最后拥有三十多辆装甲运兵车,最后一个机械化步兵团的规模,也达到了三千多人。

一个装甲师,下面管着两个装甲旅。仅仅是这两个装甲旅的人数,就足足达到了两万人,更别说还有师部直属的一些部队,再加上那个自行炮兵旅,一个装甲师的总人数可以达到接近三万人左右。

至于说那个自行火炮旅,可以说的上是整个装甲师中最强大的火力支援。

自行火炮的地盘,使用二号中型战车的底盘改造的,二号中型坦克的地盘比较宽大,就目前而言,还是够用的。

自行火炮旅装备的火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百五十五毫米的加农炮,装备了有一个团,一共是三十六门,这种一百五十五毫米的加农炮,射程可以达到三十多公里之外。性能还是非常强悍的,至少用他打完二战是可以的。而且他的重量要轻一些,只有八吨重左右,作为一款155毫米的加农炮,这个重量已经算的上是比较轻的了。

至于说另外两个团装备的是一百五十五毫米的榴弹炮,这种榴弹炮,其实是加农榴弹炮,这款加农榴弹炮,在自身重量达到五吨多的情况下,最大射程也可以达到二十多公里。两个团一共装备了七十二门155毫米加农榴弹炮。

自然而然,还有着一个高炮防空旅,防空旅管辖着三个防空团,每个防空团使用的口径不同的高射炮。

口径比较巨大的八十八毫米,还有小口径的四十毫米,以及二十号你的高射炮,组建了这么一个防空旅。

现在的姬云,就打算按照这个规模,组建出两只庞大的装甲师,一个装甲师最终可以拥有五百辆左右的坦克,再加两个团的机械化步兵。两百人左右的火炮,真的要单独放出去,那都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军了。

不过这个编制到最后应该会产生改变的,至少机械化步兵的规模将会被缩小。

求收藏……求鲜花……

正文 第28童:教育

第二十八章:教育

教育可以算的上是一个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和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是不一样的。

不是有一句古话这么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虽然姬云并不是很赞成这些话,但是他觉得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人的性格有一部分是先天就是那样的,还有很大的一部分则是后天养成的。一个人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环境,对他的教育方法,将会间接或直接地改变这个人的性格,从而间接或直接地改变他的命运。

教育本来是国之大事,但是在1928年的华夏,文盲率高达95%,真正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啊,这年头的学业没钱,你根本伤不起。

小学还稍微好一点,至于说到了后面,你要进那个门,就得用金子和银子给你铺出一条路来。

这一点从民国时期的那些个大文豪,哪一个不是家里边资产深厚,就是周树人他们家里之前也是大富。

可以说在民国时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你是很难上一个大学的。

哪里像21世纪,一本二本一年的学费,不过是大部分人一两个月的工资而已。虽然说三本的学费确实有些贵,但是如果你考不上的话,那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当然,这个时代的大学还是有一点人性化的。对于偏科十分严重的人来说应该算得上是一个福音,在这个年代因为严重偏科考试进清华北大的也有不少。

比如说像现在的清华校长罗家伦,在一九一七年考中北京大学的时候,作文满分但是数学他考了个零分。依旧被破格招收进入北京大学。

至于说将在明年进入北京大学的钱钟书,他的英语和国文都非常的好,但是数学也是考不及格的。虽然他数学没有考及格,但是他依然被当时的清华校长,罗家伦破格录取。

不过,对于教育方式共和国二十一世纪的那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问题,对于有些人来说或许显得非常不自.由,但是那也是没有办法呀。

华夏拥有的上亿的学生,仅仅每年高中毕业生就要近千万,如果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方式,那么我们也不要再干其他的事情了,其实真正问题比较严重的是,有一些大学的理论和实践是没有结合起来的。

这才是最麻烦的问题,学生毕业之后,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去学习,真正的使用方式,而不是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比如说中国的高中物理,我们学到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理论上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处于理想状态的,但是现实中又有几个是理想状态呢?

不过现在,相对于21世纪有一个好处就是,集村并寨的成效,在这里体现了出来。人口集中之后,让更多的人群去接受教育,也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一般情况下,现在的每个居民安置点,基本上都会有一个小学,还有一个初中。

至于说高中,那就只有县上才有,至于说大学,现在的察哈尔特区并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因为就算现在修起大学也没用。现在的问题不是说没有大学,而是连足够的高中生都没有啊,所以目前也只能从基础路教育开始了。

至于说现在的教育模式,十岁以下的小孩,无论男女只要是没上学的就必须进入小学学习,学生的伙食则是由察哈尔人民政府提供的。

这就减轻了不少家长的压力,而且这,这一次入学是强制性的。至于说那些个十到十五岁的,可以给他们补课,加快他们的教育节奏。

除此之外,姬云又把那个共和国时期的九年义务教育提了出来,这东西一出来可是把周围一些人的眼睛都惊的瞪了出来,他们哪里见过这样的好事,收到如家思想的影响。华夏对读书是十分渴望的,不过当然,也有一些人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

理由就是孩子现在不小了,可以给自己帮忙干活了。也算得上是家里的一个劳动力了,怎么可能就这么平白无故的把人送走呢?

第28童:教育-->>(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