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126章

作者:随遇而安

毙伤俘伪满军866人。

其中击毙57人,伤82人,剩下的全都是俘虏。

轻轻松松。

吴石的反正,直接把日伪军休息地点直接暴露出来。让新三团可以轻松接近日伪军宿营地,然后突袭日伪军部队。之前一直追着新三团的日伪军,就这么轻松被新三团歼灭。

夏侯文大喜,因为这一次的反扫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说服吴石这个赤城第一大汉奸反正,赤城警察和警备大队加起来快八百人。

他们可是早年跟着吴石一起跟土匪打仗的部队。

之外还歼灭了这么多敌人。

这就是察东抗日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白家沟大捷”。

之后新三团换装,跟着吴石骗开了赤城县城的大门。冲入屋内,解决了留在赤城的144名日军,整编了赤城的警察部队和警备团部队。

吴石在赤城公开宣布,带着赤城警察部队和警备队参加八路军。

这就是著名的“赤城反正”。

吴石是赤城名气最大,实力最强的第一大汉奸。吴石的反正,轰动整个赤城,甚至惊动了整个察哈尔。周围的汉奸大受触动。

他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他们知道八路军在龙关的反扫荡不仅获得了成功,甚至把手伸进了赤城。连赤城那个最大的大汉奸吴石都选择投奔八路军。这一下八路军在察东地区的威名大涨。很多汉奸都在重新考虑他们的选择。

随着“白家沟大捷”和“赤城反正”,赤城被新三团纳入了自己的根据地当中。加上新三团原来的根据地龙关和延庆,新三团打造的龙(龙关)延(延庆)赤(赤峰)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

第184章 接应

夏侯文本来准备利用在赤城的大捷,继续扩大八路军的影响力。因为这是一个好机会。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在盛县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自己又在赤城歼灭了日军一个加强中队,以及伪满军一个团。

可以说现在的八路军在察哈尔声势浩大。

正是继续扩大八路军实力的好机会。

同时夏侯文也要恢复此次扫荡当中受到打击的抗日根据地。因为日军的扫荡,刚刚建立的很多农村根据地丢失。现在反扫荡胜利,当然是要重新恢复这些根据地。

可是还没等他恢复根据地,纵队的命令到了他的手中。

逼得他不得不放弃原来的计划,带着主力部队,带着新三团高层来到了黑马沟和新一团、特务队会和。黑马沟是白河西岸的一个小村子。

正好在平绥路沿线。

“纵队的命令大家都听到了。纵队命令我们新一团、新三团、特务队组建东进支队,负责接应冀东部队西撤。现在大家都说说看,我们怎么完成这个任务。”

夏候文开口。

这次的任务来的太突然,根本没给夏侯文考虑的机会。不过这个任务很重要,连延安、八路军总部都来了命令。再说夏侯文是平西支队,也就是四纵出来的干部。目前冀东部队就是四纵领导的部队。

所以接应冀东部队当仁不让。

当然夏侯文他们这一批干部归属也是很有意思。

他们开始是隶属于115师独立团的干部,后来成为了独立师的干部,一分区的干部。成立平西支队到时候跟着平西支队来到了平西抗日根据地,成为了平西支队的干部。

他们被平西支队派到了怀来,开辟怀来根据,地。

正好八纵开辟察南根据地,就把他们这些在怀来的干部并入到了八纵。结果兜兜转转,他们又成为了独立师、一分区的干部。

康水道:“我来的时候政委跟我说过,让我们开辟出一条从延庆、怀柔、密云、兴隆、遵化,或者是密云到蓟县的道路。最好多开辟一些道路,可以是一些狭窄小道,道也可以是人迹罕见的山中小道。此次冀东部队西撤,几万人撤离一定会遭到鬼子围追堵截,特别是会遭到鬼子飞机的轰炸。我们作为接应的部队,能够接应多少部队,就是多少部队。多开辟一些西撤道路,就能够多接应一些人回来。我们的任务就是多接一个人,就是多一份胜利。还有政委强调,这些西撤的冀东部队可能会缺乏粮食。所以让我们在开辟一些小道的时候,多准备干粮。除了我们自己吃的,也要分一些给冀东部队。

魏红军把自己能够想到的都告诉了康水。

特别是粮食问题。

冀东部队几万人西撤,根本就没有做好准备。

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粮食。冀东部队西撤的时候,很多部队后来缺乏粮食。

前面的部队缺少粮食,沿途搜罗大量粮食。结果后面的部队手中没有粮食。冀东部队本来就是刚刚参军的部队,还不是真正的军队。

被日伪军前后堵截,飞机在天空轰炸,又没有粮食。他们怎么可能坚持得住。

不少冀东部队最后决定回到冀东。可惜在日伪军的围追堵截之下,哪里是他们想走就走,他们想回去就能够回去的。所以魏红军特别强调冀东部队的粮食问题。

“从我们这里到蓟县,或者到遵化,是三四百里的距离。几万人这么长的路线,需要多少时间。

大家别沉默,都说说。看看我们要怎么完成任务。

夏侯文看大家都不说话,所以第一个开口。

让大家都想一想。

张大虎作为东进支队的司令员,看着地图道:“目前来说,有对我们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从不利的一面来说,那就是十万部队如此西撤,组织稍微不利,就会出现大溃败的局面。而且冀东大暴动如此大的影响力,日军肯定是不会轻易放过。再说十万部队如果真的能够在根据地接受训练,那就是十万八路军正规部队。日军怎么可能给我们八路军送来这么多的兵源。所以日军一定会疯狂的围追堵截这支部队。而且我看过军区转过来的冀东大暴动的部队一些情报,他们很多人都是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的战士。组织这样一支部队西撤,会非常困难。不说别的,就像是政委说的那样,他们一路上的粮食怎么解决?哪支部队开路哪支部队保护侧翼,哪支部队断后等等。第四纵队虽然是八路军主力部队,但总人数才五千人。不可能面面俱到。这都是不利的一面。

“但目前也有有利因素。最有利的因素是,日军兵力严重不足。目前日军对晋察冀军区的扫荡还没有完全结束,其中察哈尔这边和雁北那边,都遭受了重创。纵队几乎全歼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听说杨司令员那边也是全歼日军一个联队。这样驻蒙兵团这边已经是没有部队,同样华北方面军在河北也已经是抽调不出多少兵力。本来一直扫荡集中的110师团,现在大部也陷入到了这一次扫荡当中。所以目前日军派出的兵力有限,只是关东军那边出了一个旅团,外加热河的伪满三个步兵旅,伪蒙骑兵第六师。不过伪蒙骑兵第六师被新三团重创,伪满一个步兵旅也被新三团吃下一个团。所以日军前在冀东只有关东军一个旅团和伪满两个步兵旅。

张大虎简单介绍了目前的情况。

夏侯文接话道:“关东军是不会追击这支西撤的部队的。

“为什么?”

骑兵营营长马洪元没明白。

所以直接问了夏侯文。

夏侯文解释道:“日军和我们八路军一样,也是有自己的防区。各部队之间,关系也不见得很好。要不是冀东对关东军也是很重要,关东军是不会随便出兵的。只要扫荡东,对于他们来说就完成了任务。再说除了西撤的部队,冀东还有几万部队。关东军扫荡他们兵力都不够,怎么会追击西撤的部队。”

延安、八路军总部、军区要一分区接应冀东部队,当然是要把他们掌握的所有情报都传达过来。

而纵队成立东进支队,也是把情报交给东进支队。

夏侯文从这些情报当中分析关东军的选择。

张大虎点头。

道:“我也赞同夏侯书记的判断。关东军目前兵力也不足,要不然也不会到了现在才出兵。所以这支部队要西撤,最大的敌人是沿路的日军守备大队和伪军部队,伪满军有可能会追上来。西撤部队最担心的,应该是被日军侧击。所以政委才让我们开辟一些小道,接应西撤部队。

“不过也不容易。毕竟那些伪军部队很多都是当地人,比我们更熟悉那些小道。

夏侯文脸色凝重。

怎么接应?

日军说是兵力不足,但平北地区这段时间日军一直在补充新兵。

在平北主要县城都增加了守备部队。

之前日军在平北地区的县城,只是驻扎一个中队的鬼子。结果被第四纵队一路横扫,攻陷那些县城。所以日军这几个月一直在增加县城兵力。

就是增加守备大队的兵力。

不让之前第四纵队横扫平北的事情再次发生。

虽然依旧是兵力不足,但这些守备大队都是可以出动一两个中队的存在。八纵最近虽然打大仗,伏击日军中队的事情常有发生。

但对于冀东部队这种“乌合之众”来说,一个中队的鬼子已经是很难对付的。

一路上,翼东部队一旦侧翼遭到了日军中队的袭击,必然会发生大乱子。以冀东部队的战斗力,都不需要太多日伪军。只要有一个中队的鬼子侧击冀东部队,可能几千冀东部队都会被打散。因为冀东部队说不好听的,目前就是乌合之众。

“司令员、政委,我说两句可以吗?”

“康水同志,你什么时候这么客气了。”

夏侯文很意外。

这一次重新见到康水之后,发现康水变了很多。身上原来有的那些吊儿郎当的毛病,大部分都消失了。康水笑着道:“国有国法,军有军规。

“康水同志,说吧。”

夏侯文心中很是惊喜。

没想到康水有了如此大的变化。果然自己当初选择让康水和特务队去北岭庄整训是正确的决定。

魏红军这个政委,还真是有办法。

康水立马道:“这一次我跟着纵队主力反扫荡,击毙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少将旅团长常冈宽治。当时纵队就是用县大队、区小队、民兵伪装成主力欺骗了日军。日军为了追击我们的假主力加快速度,最后的结果是他们的步兵大队和后面的辙重队、炮兵队拉开了距离,被我们全歼了重队和炮兵队。所以我想,既然日军兵力不足,我们就让他们的兵力更加不足。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个假的主力,闹出大声势,吸引日军的目光,牵制住日军主力。这样日军能够派去围追堵截的部队就会变少。而我们的主力部队可以秘密前进,接应冀东部队。”

“妙啊。”

夏侯文和张大虎都是瞬间拨开了迷雾。

之前一直陷入了一种思维定式。

想着怎么派部队接应,却没有想过玩一招满天过海。夏侯文看着康水是越发的满意。没想动康水去了一趟北岭庄整训,竟然有了如此的进步。

“司令员,你怎么看?”

“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壮大声势,做出要接应四纵大部队的样子。四纵实力本来就强,加上我们接应,必然会引起沿途那些守备大队的注意。他们必然会担心我们和第四纵队联合起来顺手打下县城,所以他们就不敢派太多的部队去袭击后面的囊东部队。等沿途日伪军把注意力集中到这支部队身上之后,我们的主力部队从其他几个方向秘密前进。山道也好,小道也好,只要是人能够走的地,方,都可以开辟一个西撤的通道。在这些山道、小道上,我们隔断距离就可以秘密的隐藏一些粮食。

这样就可以让西撤的冀东部队不至于因为缺粮食出现其他事情。不过我们用哪支部队伪装主力?”

张大虎第一次来龙关、延庆一带,所以对这里不熟悉。

夏侯文倒是自信满满,道:“我来龙关有几个月时间,在这里发展了不少地方武装。他们打仗还不行,但伪装成主力,壮大声势应该不成问题。康水同志的特务队目前有四百来人,正好可以领着这些地方武装伪装主力。康水同志,你能不能做到?”

“保证完成任务。”

康水立正敬礼。

很是标准。

夏侯文转头跟张大虎道:“张大虎同志,那我们就制定计划。同时派人去找一找这一带的猎户看看他们知不知道一些山中小道。”

“好。”

第185章 秘密前进1

“周远明同志,我走了之后龙关的根据地建设就交给你了。”

“夏侯书记,你放心。

自从延安发出扩大党员数量的文件之后,各个根据地都在大力吸收党员。

夏侯文在龙关也是如此。

如果说以前考察一个人,要先从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最后才能够成为党员,这个过程很长。而且出身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那么抗战爆发之后,为了迅速的扩建根据地,为了适应部队增长,需要大量的党员。

因此入党的程序简化了不少。

对于那些积极投身革命,战斗当中保持勇敢的积极分子,吸收入党的速度显然快了很多。像晋察冀军区成立之后,根据地涌涌入了大量的京畿学生。如果是按照以前的程序,这一批人想要入党怎么也应该要到1939年左右。

但现在不一样。

很多人半年左右就可以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