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那就是国统区商业发达,所以各种小商人多。
八路军根据地不欢迎商人,所以小商人很少。其实这都是一些错误的印象。说白了还是跟收税的问题有关系。
国民政府是收不到那些小商人的税的。在国民政府的税种当中,小商人没有贡献。所以小商贩在地方上怎么生存,是被地方政府各种苛捐杂税受累,还是被地方恶霸欺负,国民政府不会有多少重视。也不会出台任何保护这些小商人的政策。他们的死活不影响国民政府的财政。
但八路军不一样。
八路军根据地的税收收入当中,商人贡献的商税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不要觉得我党都是农村打出来的,所以只重视,农村工作。并不是如此。对于八路军这种经费非常紧缺的部队来说,任何能够给部队带来税收的产业,都是极力支持的。
所以八路军根据地对于小商人非常支持。
还有各种保护商人的政策。
以至于八路军根据地当中的商业活动是非常发达的。特别是八路军控制的县城、乡镇,那些小商人非常多。但这种商业行为,也必须要控制。
不能出乱子。
所以八路军根据地,都有管理生意的机构。
“高主任,对于八纵的情况了解的如何了?”
“让我大开眼界。”
“怎么说?”
高为农其实是国民党员。
而且还是北伐时期的国民党员。洪满和高为农在天津地区名声非常大,而且都是非常好的名声。
他们不仅开办了平民教育学校,而且在大学当教授的时候,用各种办法让所有学生都能够顺利读书。
两个人的工资,很多都贴补给了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正因为他们在天津地区积极发展平民教育,投身扫盲运动,同时还对他们的学生很好。所以才能够有非常高的名声,因此当地的国民党组织对他们也是非常重视。
也是派人接触洪满、高为农、隋十二他们。
冀东大暴动用最后的实力划分。
那就是八路军占据七成,国民党占据两成,剩下的一成是什么成分都有。很多都是趋着机会想要当地方土霸王的。按理说洪满和高为农都是国民党员,而且是资历很深的国民党员,但他们却决定跟着八路军走。这里面有洪满、高为农他们对于现在的国民政府失败,也和河北省政府、冀热边特委积极做了他们的工作有关系。系正因为高为农这样的出身,所以他虽然更支持八路军主张,愿意跟着八路军走。但他对于八路军的认识,还是很粗浅的。这一次来到八纵,经过两个月的调查,让他是大开眼界。
这一次算是他第一次认识八路军的根据地。
很多东西简直是想象不到。
“要不是我知道这里是八路军根据地,我还以为我来到了某个商业城市。我从来没有想到八路军如此重视做生意。我这一次考察可是吓了一跳。八纵好多地方都有大量商人流动。本来八纵控制的地方,在我国来说是非常贫穷的地方,但却有如此多的商人流动,真的是太意外。”
“高主任,我们八路军在敌后开辟根据地,周围都是敌人。很多生活用品都需要从外面购买。如果我们不发展根据地的贸易,我们就会缺之很多东西,连日常用品都会缺少。所以我们对于贸易,整体上是支持的。不仅仅是为了给根据地带来所需要的生活用品,也是为了增加根据地的收入。
“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互通有无,发展根据地经济,才能够让根据地百姓更加支持我们根据地政权。”
高为农还以为八路军干部都是很严肃的。
或者都是理想主义者。
但来到八纵之后,他才发现八纵的干部是真的年轻。甚至年轻的有些过分。像眼前的八纵政委,算是目前八纵这片根据地的党政一把手,甚至算得上是党政军一把手。
可是还不到24岁。
出人意料的年轻。
但水平却是真的有。就是高为农都很佩服。游击总队那些官兵,一个个都盼望着打回冀东。他们的思想问题,就是洪满和高为农两个人都安抚不下去。因为思乡问题真的是很棘手的问题。
可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有办法。
当然主要是接地气。
虽然洪满、高为农也认为自己和普通百姓能够无障碍交流,自己知道这些百姓的想法。因为他们,在天津推动过平民教育。但真正来了八纵之后,他们这些思想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魏红军的级别有多高?
那可是堂堂八纵政委,手底下主力部队就有上万人,根据地范围有八个县之多。可是这样的干部,每天都跟冀东来的那些战士们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一起说话。平时就和这些战士没什么两样,不管是吃的、穿的都分不清谁是谁。
高为农也去听了。
没发现什么。
平时也就是谈谈家长里短,谈谈家乡的事情,甚至开开玩笑。但也就半个多月的时间,游击总队官兵们的情绪开始稳定下来。一个月之后,这些官兵开始主动的融合到八纵,整训工作越来越顺利。
他是非常惊的。
怎么做的?
其实高为农到现在也没有明白魏红军到底是怎么做的。洪满、高为农他们毕竟是知识分子出身就算他们再怎么认为自己悲天帆人,自己懂得那些老百姓。但他们身上总是会带着一种莫名高高在上的东西,这个是他们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就是外人也没有发现。
平时他们平易近人,好像从来没有表现出清高的样子。但知识分子骨子里的东西,他们也是带着的。那种东西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他们就是和老百姓是隔着一层什么东西。他们在接受革命教育之前,是不可能真正完全融入到“泥腿子”行列。
但魏红军不一样。
魏红军上辈子就是普通老百姓出身,虽然因为努力读书念了研究生,最后当了基层工作人员。但根子里还是老百姓。这个时空更是八代贫农出身。
一直在部队摸爬滚打。所以魏红军和这些战士在起,就非常接地气。很多话都能够说道战士们心中。
所以才能够迅速的稳定他们的情绪。
高为农虽然不知道魏红军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但他自认为自己没有这样的本事,可以稳定这些人的情绪。
所以高为农对于自己选择八路军是很满意的。
“高主任,我之所以让你担任我察南贸易处主任,其实并不仅仅是为了管理这些商人。其实是有更重要的事情想要交给高主任。”
“政委,你说。”
“我不仅仅是八纵政委,还是察南特委书记负责整个根据地的发展。我考虑的不仅仅是现在的情况,我要考虑的是未来的情况。高主任,我们八纵所在的地方,未来必然是日军重点清剿的地方。
因为随着我们建设察南根据地,开辟察东根据地、察北根据地,我们会成为驻蒙军第一个要对付的人。而且我们威胁平绥路,直接影响河北、察哈,尔、绥远、晋北一带的联系。以后清剿我们的日军会越来越多,根据地的经济会越来越困难。只是靠着目前这种商人来我们根据地做生意,未来根本无法满足根据地的需要。我必须要未雨绸缪。
高为农很认真的听魏红军要说什么。
因为就是他在八纵调查了两个月时间,虽然有些想法,但也没有想过这些问题。而且高为农也想听听魏红军这样“泥腿子”出身的八路军政委,对于经济、商业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之处。
“我一直也在了解我们根据地的情况。察南、察东、察北都是比较贫穷的地方。但虽然很穷,却不是说没有发展基础。察南、察北、察东一带是典型人口少,山地多。以往有很多政策上的压制,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所以耕地发展有限。但自从我们八纵开始建立根据地,我们一直在鼓励农民开荒,鼓励我们的军队、后勤机关、地方部队、地方政府也根据自己的情况开荒。我们八纵的计划是未来两年之内我们的察南、察东、察北根据地最少要增加五十万亩以上的耕地。就算这些新开荒的耕地亩产不是很好,但也能够给这个地区增加5000万斤到8000万斤的粮食。整个察哈尔目前才二百来万人口,我们目前控制的地区人口在五六十万左右。
若是我们能够增加5000万斤粮食,那么我们根据地的粮食是富余的,完全可以调节一部分出售。甚至随着我们根据地面积的增加,开荒100万亩也不是不可以。”
“还有我们根据地虽然比不上冀中那边,拥有几十万亩的棉花基地,但我们这里历史上也是重要的棉花产地。我已经在规划,在我们根据地的一些地方开始种植棉花。棉花不仅仅我们自己需要,其他根据地,甚至是日战区也是离不开的。我们种植棉花,可以把棉花拿出去卖。”
第198章 根据地生意2
“目前我们的根据地除了有粮食和棉花之外,而且因为山多所以猎户也多,他们每年打下来的猎物不少。再说我们根据地和蒙古部落接。这些因素让我们根据地有很多山货,还有很多毛皮之类的货物。这些在其他根据地是少见的。自古以来中原和草原之间,各种贸易一直不断。我们根据地现在这个位置,就处于中原和草原贸易线当中。只要利用好了这一点,我们根据地就能够成为中原货物和草原货物之间的中转站。
“所以我的想法是成立一个统管我们根据地进出口的贸易公司。贸易处规定一些重要货物,如根据地内的粮食、棉布、山货、毛皮之类的,必须是我们成立的贸易公司统购。而对外,除了我们自己的根据地,我们还要和日战区做生意。对外收购的,货物,一些重要物资也需要统购。根据地需要的东西就更多,西药、医疗器械、油墨、纸,乃至于枪支弹药都是我们需要的。如果能够开辟这样一条根据地和其他根据地、日战区的贸易线路,不仅可以解决根据地百姓的日常用品,还可以解决部队的需要。一旦开辟这样的贸易线路,那就不是现在这些商人的小打小闹。而且有些货物是战略物资,必须要我们自己掌握。”
高为农想了想道:“那根据地内的那些商人呢?”
“他们继续做他们的生意,只要不触碰贸易局规定的东西就可以。而且我们的贸易公司完全可以和这些商人合作。就像是我们从根据地统一收购粮食,用我们自己的渠道卖出去。同时在外面购买我们需要的东西,也走我们这条线。这是一个方式。
但还有一个方式是,我们可以把这些粮食交给这些商人,让他们把东西拿出去卖。但我们需要他们用我们想要的东西来换。这样我们不就多了一条和外界的贸易通道。很多商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商业渠道,我们要懂得利用这些渠道。让这些商业渠道为我们所用。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垄断这些货物的进出口,而是为了把这些货物掌控在我们手中。至于怎么进出口,就可以灵活一些。”
“政委,你知道吗?在日战区做生意的很多商人,说不定都是一些当地的大小汉奸。
高为农本来就是学习商科。
后来自己还做过生意。
对于魏红军说的统购统销,大致明白了什么意思。
不过这毕竟是第一次。
很多东西高为农也不敢大意。所以一些问题,他还是要搞清楚。听到高为农的问题,魏红军笑了笑道:“我管他是不是汉奸,就算对象是日本人又如何?只要是能够给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和汉奸做生意有什么问题。认真说起来我们想要的很多东西在日战区都是违禁品,也就这些大小汉奸有能力购买。再说如果能够和汉好奸搭上关系,这对于我们情报部门也是好事情。通过汉奸,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更多。贸易处只管做生意,对方是谁,政治部那边会调查。”
“那对外统购的商品怎么在根据地内销售?”
“我的想法是,在贸易公司旗下设立若干个商店。我们根据地每个县都设立一两个商店。其中军队所需要的,直接交给军队后勤。其他民用商品,可以放在这些商店售卖。
“这些商店要官营吗?”
高为农询问。
魏红军说的统购统销,然后在根据地内部成立商店,高为农渐渐地明白是什么意思。
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继续询问。
魏红军点头,但又是摇头,道:“并不需要强制规定。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像盛县这个地方,曾经有不少商人,但大部分在战争爆发之后跑了。留下的有些投奔了日本人,有些民愤太大,属于真正的土豪劣绅。虽然我八路军不再是推行打土豪分田地,而是实施减租减息。但这些民愤很大的商人,我们也不好和他们真的合作太多。加上盛县是我八纵指挥部和后勤机关所在地,察南特委也在这里办公。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成立一个公营的商店,我们部队或者是地方派遣干部管理为好。
“不过有些地方,商人力量不强,当地地主的力量也不强。但我们为了表现出我们团结的诚意可以邀请当地一些小商人、地主参加我们的商店。
他们可以给我们的商店提供物资,也可以从我们商店批发一些物品,去更远的地方售卖。适当的利润,我们是承认的。现在我们根据地交通情况不好,稍微远一点的乡镇农村,如果这些商人愿意去做生意,卖这些东西,我们还应该鼓励。
“而一些我们和日本人争夺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和当地大商人合作。把经营交给他们。他们有人脉、有经验,说不定做的比我们还要好。我们则,是需要派出一些审计人员,审计商店的账目。同时要监督这些商人,不能利用我们提供的货物做囤积居奇的买卖。我们成立这些商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更重要的是,要保障根据地百姓的生活物资,稳住根据地物价。如果他们只是为了挣钱,那么就偏离了我们的目标。”
“当然,高主任,我说的这些都是纸上谈兵。
你也知道我就是大老粗出身,到了部队才开始识,字。这些东西只是我瞎想的。具体的工作,还需要高主任亲自出马才可以。
高为农摇头。
很是钦佩道:“政委,你可不要这么说。你要说自己是大老粗,那让我们这些知识分子都汗颜。
你的这些想法我大致明白了。不过要是这样,我们贸易处就要和部队跟后勤机关各个部门都要打交道。这里面的关系?”
“统购统销,不管是部队后勤还是机关后勤乃至于地方政府后勤,都只负责最后的分配。其他不插手。”
“但这样会增加贸易处的工作。把部队、机关、地方政府都纳入进来,让他们也参与统购统销,才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高为农还是坚持自己观点。
统购统销,这里面有多少利润。部队也好、机关也好、地方政府也好,有利润才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魏红军皱了皱眉道:“我知道高主任你说的意思。但我们军队一旦触碰钱的问题,会影响部队战斗力的。”
历史上晋察冀军区为了解决经费问题,部队开始大量的做生意。
效果还是很好的。
晋察翼军区很多部队都不缺钱。甚至需要的时候,还能够支援延安。可是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部队一半都是后勤人员。
这些人都从事挣钱的买卖。
结果部队打大仗的时候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这些部队都舍不得这些坛坛罐罐。打仗的时候也带着这些坛坛罐罐,以及带着大量的量后勤机关人员。
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机动能力强。
可是晋察翼部队有大量的后勤机关人员,直接拖累了野战部队的机动能力。最后还是朱总司令来到晋察,亲自整顿部队,把所有做买卖的部队全都归入后勤部门。把野战部队抽调出来,让部队可以轻装前进。这样才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魏红军也是想要防备这个。
高为农想了想道:“政委,各部队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更努力。至于会影响部队战斗力,那就是司令员和政委如何安排了。”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