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14章

作者:随遇而安

趴着阻击一下没问题,对于高处是没有多少办法。

果然十来分钟之后,游击军占领高点居高临下,配合地面进攻,打的日军伤兵完全没有办法。不到十分钟,日军伤兵几乎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冲上去,解决战斗。让大家注意,一旦日军有反抗的迹象,一定要补枪。特别是防备日军拿出手榴弹。”

“是。”

高伟第一个冲了上去。

游击军和八路军又不一样。高伟所在的115师是八路军主力师,前身是中央红军和红15军团,都是身经百战、而且政治过硬的官兵。打仗的时候,可以不打折扣的执行命令。

可是游击军毕竟是新兵居多,在不久之前他们还都是老百姓。

想让他们跟八路军主力部队那样执行命令,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高伟需要以身作则,来提高游击军官兵的士气。高伟作为队长这么勇猛,其他人当然也是跟着冲锋。

重伤员毕竟是重伤员。

一时之间凭着血气之勇可以顶住,但时间稍微一长,体力就跟不上。加上被游击军打击,完全失去了战斗力。有些日军重伤员还想要反抗,但被游击军官兵打死。

“高伟,怎么样了?”

“歼灭日军伤员24人。缴获了八支三八式步枪,一挺轻机枪。”

“我们的伤亡呢?”

“牺牲八人,受伤十一人。”

“怎么回事?”

王秋云身体不好。

来到战场上,一半是自己走路,一半是被人抬着过来的。听到伤亡十九人,王秋云大怒。游击军这些人虽然是新兵,但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和战场上的锻炼,已经慢慢的变为合格的战士。对于游击军这样以新军组成的部队来说,任何一个合格的战士都是非常宝贵的。

只是消灭一些日军伤兵,怎么就有这么大的伤亡。

“对不起,司令员。是我没能够察觉日军伤兵还有反击之力,所以才导致了这么多的伤亡。”

“你呀你。”

王秋云很生气。

高伟是一个军事能力不差,而且勇猛作战的猛将。更重要的是,高伟是经验丰富的老红军。没想到却犯了如此大的失误。

“回去再收拾你。陶来峰。”

“到。”

“你带着二队继续追击日军,要给日军持续的压迫,迫使日军加快撤退速度。只要他们的速度加快,他们部队当中的那些轻伤员就肯定跟不上。我们要消灭的就是这些掉队的。记住,就算是一两个日军,也不要掉以轻心。一旦掉以轻心,他们就会用他们的枪法给你教训。明白吗?”

“明白。”

“不要吝啬子弹。我们手中目前不缺乏子弹,让我们游击军的官兵充分的感受战争,参与战争。打完了这仗,他们就是老兵。”

“是。”

陶来峰接受命令,带着他的二队追击撤退的日军。

王秋云转过身指了指高伟道:“等指导员知道了,看怎么处理你。”

第021章 大捷

“七郎,怎么样?”

“汉阳造十六支,中正式步枪二十三支,晋造六五式步枪七十二支,晋造十七式盒子炮三支,三八大盖四十七支,掷弹筒两具,九二式重机枪两挺,九二式轻机枪两挺。晋造手榴弹二百六十七个,日军手榴弹一百三十一个。”

“好,好。”

除了特务队继续负责偷袭日军,二队追击日军之外,其他部队已经开始打扫战场。

一批一批缴获的武器弹药集中到一起。

王秋云、魏红军、李世平、张大虎几个人过来看看缴获。

都是喜气洋洋。

缴获的武器摆了一排。

一眼望去都是各类型的步枪,还有掷弹筒、机枪。对于缺乏军火的游击军来说,这样的缴获实在是太让人兴奋。光是各类步枪就有一百五十八支,能够装备两个连的。加上其他武器,完全可以组建三个连。王秋云上前摸着日军九二式重机枪,不停地道:“好东西,真是好东西。要是我们之前就有一挺重机枪,岂能让日本鬼子跑出去那么多人。”

重机枪真的是好东西。

重机枪的火力,根本不是轻机枪能够相比的。

要是游击军之前有一挺重机枪,五六十人的日军完全可以解决掉。

“老王,还有两具掷弹筒。”

“这也是好东西。日军进攻的时候,掷弹筒对机枪阵地的威胁最大。可是这东西我们不会使啊。就算会使,也做不到日军那样。鬼子使唤这个掷弹筒,那是厉害,但我们都没用过。”

王秋云颇感无奈。

掷弹筒在日军手中是进攻的利器。

但放在八路军这边,就是一个摆设。掷弹筒好操作,但想要命中目标却不容易。日军使用掷弹筒,靠的是掷弹筒数量和统一的测距。

日军使用掷弹筒的时候,一般都是集中使用,不会就用一两个。

最少都是四具以上。

有一个专门用望远镜的观察测距手,然后传达给掷弹筒小组。几具掷弹筒统一发射,就会覆盖攻击目标。因为日军配备的掷弹筒非常多,一个中队就配备六具到九具,甚至一些加强中队可以配备十二具的掷弹筒。在日军部队当中,掷弹筒甚至比轻机枪还多。因此他们可以轻松集中掷弹筒一起使用。

比如日军要打掉对手一个重机枪阵地,就会集中好几具掷弹筒。几具掷弹筒统一发射,加上掷弹筒炸弹威力不小,就能够解决掉重机枪阵地。

再说日军掷弹筒手,那都是训练有素的军人。

可以根据观察手的数据,准确的调整角度。但八路军这边,不仅缺乏出色的观察手,也缺乏出色的掷弹筒手。而且只有两具掷弹筒,效果就差了很多。

还有一点就是,八路军这边很多人对掷弹筒是只见其名,其实都没有用过。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红军,但也没有实际操作掷弹筒的经验。不知道该怎么用才好。

“这个交给我吧。”

旁边的张大虎开口。

道:“掷弹筒我操作过。给我一个班,我来训练他们。”

“参谋长用过掷弹筒?”

“晋绥军、二十九军都装备过掷弹筒。”

“好。那我们游击军就成立掷弹筒组,隶属于火力队。训练掷弹筒手的工作,就交给参谋长。以后我们多缴获一些掷弹筒,到时候我们的火力也能够大大增强。”

王秋云很高兴。

游击军现在拥有两具掷弹筒,还有两挺重机枪,以及五挺轻机枪。这个火力已经不弱,只要训练好了,就有了跟日军面对面一战之力。

特别是掷弹筒,用好了可是利器。

“那边那些是?”

“都是战场损坏的。有三十八支三八大盖,还有四具掷弹筒,两挺轻机枪,以及一挺重机枪。有的是被我们的手榴弹炸坏的,有的是日军在最后故意损坏的。”

“这么多损坏的?”

“有些损坏不是很严重。如果我们有修理厂,其中一些应该是可以修好的。”

王秋云上前检查那些损坏的枪支。

仔细看了看,转过头对魏红军道:“七郎说的对。有些枪支损坏严重,但有些枪支损坏并不是很严重。修一修,应该可以用。老魏,我们既然要在盛县建立根据地,也应该考虑修理所的问题。”

“我知道了。”

魏红军点头。

想了想道:“山西不缺少能工巧匠。我看过资料,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工人最多的时候有好几万人。再说我们盛县离北京、保定等地不算太远。只要我们认真寻找,应该是能够找到一些军工厂工人。再不行就找一些铁匠,先把修理所办起来。”

“这是就交给你。”

“你放心,这个事情我会尽快安排。”

历史上八路军发展速度很快,打仗也越来越频繁。到了后来八路军其实不缺枪,缺的是子弹。因为不够子弹,很多部队都打不了大仗。

所以八路军的军工厂,开始的时候造了一些武器。但后来更多的是造子弹。

“参谋长,战果和部队伤亡统计了没有?”

“统计了。”

张大虎回答道:“击毙日军一百三十六人,俘虏日军伤兵三人。击毙保安团三十三人,俘虏保安团一百一十九人。我军伤亡不少,牺牲二十九人,重伤八人,轻伤二十六人,总伤亡六十三人。”

“伤亡太大。”

王秋云皱眉。

这一次战斗,游击军完全是避开日军,根本没跟日军面对面的作战。没想到伤亡还这么高。现在部队总共才二百多人,伤亡就有近三分之一。

魏红军听着伤亡数据也是摇头。

还是部队训练不够。

不过现在不是心疼伤亡的时候,魏红军对李世平道:“李老师,以后战斗会越来越频繁。我们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医院,不然以后伤员越来越多,是一个大问题。”

“这个事情我负责。”

建立根据地,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

魏红军真是恨不得每个人都当四个人用。

“哒哒哒”

“报告。”

“日军撤了?”

“是,我们的人一直跟着。剩下的日军撤到了县城。”

第022章 拿下阳泉镇

“县城方向?他们没有退往阳泉镇?”

“没有。”

“好。”

在场的几个人都非常高兴。

王秋云道:“阳泉镇之前是日军驻扎的地方。日军为了进攻二十九军和晋绥军残兵,在这里必然囤积了不少军需物资。此次日军把驻扎阳泉镇的两个步兵小队都抽调出来,现在的阳泉镇估计没有几个人。除了阳泉镇,保安团之前驻扎的下泉镇,那地方是盛县和涿鹿、宣化交流非常频繁的地方之一,算得上是盛县的商业重镇。

郑家就是下泉镇的大户,更是盛县的大户。之前一直是保安团驻扎,这一次保安团几乎全军覆没,下泉镇也没有什么防备。我们只要拿下阳泉镇和下泉镇,我们所需要的军需就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