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19团因为驻扎在定北县,所以一般反扫荡的时候,都会归一分区直接指挥。这一点八纵这边都已经习惯了。再说19团保护好定北县,那就是保护八纵老巢盛县的西南门户。
所以19团参与雁北地区的反扫荡,对于八纵来说也是好事情。
日军这一次要重重打击晋察冀军区,解决一分区的决心很大。看这么多部队冲着一分区过去就知道。
陈中和继续介绍道:“这是一分区那边的情况。我们八纵的情况不比一分区轻松。从日军目前集结的方向分析,日军这一次对我们八纵动用四个独立混成旅团。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集结在鹿和怀来,应该是要扫荡我们的怀来根据地。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在张家口集结,看方向应该是扫荡我们的宣化、涿鹿根据地。两个旅团加上一些日军守备大队,日军会出动大约7000人左右的部队。以及伪蒙治安军和伪警备队也会参加扫荡,把这些伪军加起来,那么此次参与扫荡我宣涿怀根据地的日伪军会超过15000人。如果加上那些日伪军封锁部队,那么人数就超过20000人,日伪军的态势是要摧毁我们的宣涿怀根据地。
“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在古北口集结,扫荡方向是35团所在的昌平。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目标是34团所在的宛平,华北治安军第四集团军会跟着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
多田骏这一次是真的下了狠心。
晋察冀军区对于日军统治河北和山西威胁太大。日军在河北和山西重要的几条铁路,因为晋察冀军区的原因都不安全。这是多田骏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可是多田骏这么一发狠,晋察冀军区的压力是真的太大。
八纵这边开会的,都是紧皱眉头。
八纵只是晋察冀军区下属一个军分区的纵队,却有四个日军独立混成旅团伺候。光是四个独立混成旅团就是两万人以上。虽然不会全都参与扫荡但怎么说也是四个独立混成旅团。而且日军在平绥路有不少守备大队,加上一些伪军,人数就轻松超过三万人。自从武汉会战结束之后,日军每次发动的战役规模都是有限的。
抽调两万人打一次仗,都是属于一次战役。
因为日本的工业实力有限,比不上英美苏德这种工业强国。早期日军还有不少战争物资的储备,所以能够调动几十万部队打仗。可是随着武汉会战结束,日军的战争储备消耗惊人。加上日军后勤保,障能力不足,所以很难调动大部队打仗。日军历史上别看拥有七百多万所谓的陆军部队,其中一大半,都是窝在家中数的。
真正能够打仗的,日军能够支持的陆军部队,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就是三百万人左右。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前前后后往中国派遣的部队已经超过百万。
光是保障这些人,人日本目前的财政都快要崩溃了。
所以日军一次战役投入的部队是越来越少。
这一次围剿晋察冀军区,华北方面军光是抽调的日军就有七万多人,已经是规模非常庞大的扫荡。
“除了这四个独立混成旅团之外,日军在平绥路一线部署了六千多日军,八千多伪军,封锁我军部队。龙延赤根据地那边,日军用碉堡封锁了平绥路,切断了我们和察东支队之间的联系。宁高镇根据地那边,日军也是用碉堡封锁了平绥路,以及张家口到大同的公路,彻底把宁高镇支队拦腰切断。”
“现在的局势很危急。宣涿怀根据地这边是此次扫荡的主战场,但更危险的是昌宛山根据地。十六团和十八团是久经战阵的部队,虽然形势危急,但有根据地百姓的支持、地方部队的配合,应该还是能够坚持。但昌宛山根据地刚刚建立不久,地方部队也没有建立起来,34团和35团更是没有打过这种规模的反扫荡战争。日军两个旅团扫荡昌宛山根据地,一旦打穿了根据地,他们的部队随时都能够攻入春花堡。占领春花堡之后,日军部队的选择余地就很大。往北可以配合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和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南北夹击宣涿怀根据地,往南可以进入我八纵核心根据地盛县。
大家都很严肃。
因为这是八纵成立以来,敌人最强大的一次扫荡。
去年日军二十五路围攻,扫荡八纵根据地的主要是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和那些守备部队。但就是这样还是给八纵带来了惊人的伤亡。但这一次日军扫荡部队变成了四个独立混成旅团,实力直接翻了好几倍。
陈中和继续道:“我军所有根据地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日伪军扫荡,所以我们纵队到时候能够调动的部队只有纵队直辖的几支部队。25团、警备团、警备二团、警备三团,从兵力上来说我们能够调动的部队还是不少的。”
八纵直属的部队除了这四个团之外,还有纵队直属炮兵团,还有纵队直属警卫部队,以及盛县县大队和盛县地方部队。毕竟盛县是八纵老巢,根据地建设和地方部队建设都是一等一的。
当然纵队这边除了这些部队之外,需要的时候还能够组织纵队管辖的学生。像纵队教导大队,察南干部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拿枪就可以出去打仗的老兵。
“我的想法是,纵队机动部队先留着。未来的反扫荡一定会非常艰难,纵队手中留下这些机动部队,可以灵活的支援各个根据地。”
王秋云想了想还是要保留手中的机动部队。
“可是,宣涿怀根据地、昌宛山根据地的压力会很大。他们是两个主力团,以及一些地方部队面对日军两个混成旅团。
陈中和很是担忧。
八纵成立之后,是第一次面对如此多的日军。
各个根据地的压力都会非常大。
王秋云点头,道:“压力是很大,不过现在哪一块根据地压力都大。这不会是第一次,以后我们还要常常面临这种局面。纵队的机动部队留下来未来我们的选择余地才大。根据战局的变化,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老魏,你的想法呢?
八纵有三个副司令员。
现在除了李世平还在司令部,张子华担任察南支队司令员,肖勇实担任平北支队司令员。都是八纵目前独当一面的干部。这一次的反扫荡,对他们也是一个考验。
所以目前八纵司令部能做决策的有司令员王秋云、政委魏红军、副司令员李世平、副政委楚河、政治部主任韩卫国五个人。王秋云是想保留机动部队,先看看这一次反扫荡的情况。
魏红军点头。
道:“我支持司令员的决定。我们二月份发起的下花园战役,是为了先发制人,打乱驻蒙军的部署。现在日军要扫荡我们根据地,我们就要选择后发制人。先看看日军扫荡的战略战术,找一个可以突破的机会。纵队留下的部队,到时候正好可以作为生力军参战。”
第248章 根据地浩劫
“日军这一次非常小心。他们是大军集结,虽然分兵压上,但各部队之间距离很短,一直都是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战术。他们两个部队之间的距离不到二十里,只要我们对其中一个大队下手,两边日军立马就可以增援。”
1939年6月27日。
华北方面军对晋察冀军区的夏季大扫荡正式开始。
第一个出动的就是独立混成第九旅团,他们从,张家口出发,往南推进。部队虽然是以大队为单位分兵前进,可是左右两翼的日军距离近,前后日军的距离也很近。
几个大队之间一直保持联系,没有任何一个大队选择冒进。
看起来是几个大队分兵前进,但其实依旧是重装部队一起前进,不给八路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只要八纵主力部队伏击其中一股日军大队,周围的日军部队可以迅速支援。
这个战术虽然看起来比较笨,但却是不给八路军主力部队机会。
察南支队此次反扫荡的方案是,主力跳出去。
十六团和十八团,以营为单位跳出包围圈,到了外线打击日军的运输线。至于根据地里面则是留下游击军、县大队、区小队这些地方部队。
张子华率领支队直属部队跟着主力跳出外线,吴清河率领根据地内部的地方部队和日军周旋。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
察南支队制定计划之后,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日军大兵压境,把重要交通线都给封锁。部队想要跳出外线,需要打破日军封锁。
“不能耽搁下去。要是再耽搁下去,十八团就要和第九旅团正面碰撞了。
张子华看着地图下了决心。
日军从张家口出发之后,行军速度非常快。这一次日军虽然不是轻装前进,但也没有带多少后勤物资。就连步兵炮、炮弹带的数量都有限。
因为他们现在这种扫荡方式,本来速度就不是很快。因为速度一旦加快,阵型就会变乱,很容易造成几个大队之间的距离出现问题。有些大队很容易突出来,被八路军部队伏击。
如果带上太多的重装备和后勤物资,那么行军速度就更慢。
所以日军选择的是轻装前进。这样就能够保持阵型,而且速度也不会太慢。
日军是准备把十八团压缩起来。
日军不怕和八路军主力面对面作战,他最担心的是八路军部队飘忽不定。所以日军靠这种行军,一步一步压缩16团和18团的活动空间。扫荡已经好几天时间,日军先头部队都开始进入了根据地当中。
要是主力不尽快的跳出外线,16团、18团都会失去跳出外线的机会,到时候就要和日军主力正面碰撞。一旦一对一,硬碰硬的正面作战,16团、18团绝对不是日军独立混成旅团的对手。到时候伤亡不知道会有多大。
“郭林同志、郭永怀同志,你们两个人带着一营、二营从上北堡一带突破日军封锁,往林家沟方,向突围。张山同志带着三营从四道沟方向突围,进入山中活动。我和雷佳斌同志带着四营、骑兵营越过洪家湾,往涿鹿县城方向突围。突围之后,三天之内所有电台临时静默,自己决定如何作战。三天之后打开电台,恢复联系。
“是。”
“突围的时候,不要音子弹。第一时间要加强火力,撕开一条口子,部队迅速通过。只要部队能够跳过封锁进入外线那就是胜利。
“是。”
“炮兵营的步兵炮找地方藏起来。其他迫击炮、平射炮、掷弹筒都分配到一线部队。突破封锁线的时候,迫击炮、平射炮、掷弹筒都给日军用上。突破日军封锁线之后,如果没办法摆脱日军部队,这些重武器可以丢弃。
“是。”
“吴清河同志,你在内线作战,身上的担子很重。不过你熟悉这边的地方部队,熟悉根据地的情况,所以只能是你来承担重任。不要和日军发生太多硬碰硬的战斗。最好的办法是把部队散开,以骚扰日军为主。等我们主力部队在外线打击日军后勤。”
“司令员,你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张子华转过头跟雷佳斌道:“雷佳斌同志,你来说两句。”
“我就简单说一句。同志们,这是我们根据地成立以来,最困难的时刻时。主力部队跳出外线作战,把压力留给了地方部队。我相信同志们一定能够保持必胜的信心,保护根据地的安全。
“保证完成任务。”
18团所谓的地方部队,其实就是18团多余的部队。
在发展地方部队上,18团是比不了16团的。张子华在16团当团长的时候,对于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的建设是非常用功的。真正的做到了县大队大队长和政委是主力部队营级干部,区小队队长都是主力部队打过仗的连排级干部,村民兵队长都是主力部队班长或者是老兵。正因为如此下沉干部,所以16团开辟的怀来根据地当中,县大队、区小队和民兵是真正有战斗力的,并不是看着好看的。
相比起来18团在区小队和民兵建设上比不了16团。但18团是加强了主力部队自身的实力。打造的游击军、县大队就是18团队分支。
现在要打仗,这些留下来的地方部队,和18团主力部队没什么区别。
“好,部队尽快准备,然后出发。”
日军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开始进入根据地扫荡第三天,八路军18团部队就开始突围。因为这个时候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也从涿鹿、怀来出发,扫荡涿鹿、怀来根据地。
16团的选择也是一样的。
或者说八路军的战略战术都差不多。
主力部队是千方百计的避免被日军咬上,千方百计的避免和日军正面的硬碰硬。因为一旦和日军正面硬碰硬,那么伤亡是惊人的。
就算16团和18团是八纵最强大的主力团。
和日军一个大队正面碰撞,也会伤亡惊人。更何况日军这一次出动一个旅团,每个旅团五个大队。这五个大队担心被八路军伏击,都选择相互接应。
所以主力部队都要突破日军封锁,调到外线,也就是日军主力后面。
根据地交给地方部队。
因为日军别看是两个旅团,可是宣涿怀根据地是三个县。真正进入根据地之后,想要剿灭八路军部队部队只能是分散。这样就给八路军地方部队游击战的机会。
当然真正能够结束扫荡,还是需要主力部队在外线打几仗。
16团、18团主力都开始突破日军封锁线。
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部队容易行军的地方,有日军大部队。所以16团、18团部队选择突围的地方,都是日军人少相对偏少的地方。可是这样的地方,很多都是易守难攻的地方,突围起来很是艰难。
更重要的是,一旦八路军部队选择突围,就告诉日军这里有八路军主力部队。日军就会迅速组织部队过来围剿,追击他们。日军和八路军交手一年半时间,也慢慢的摸到了八路军的战法。所以他们,要的就是八路军主力部队。只要发现了主力部队,他们就会紧咬着不放。
这个过程当中部队伤亡非常大。
根据地的情况就更不好了。
虽然在日军扫荡之前,根据地百姓都在往山里面转移。但日伪军除了追击主力部队之外,还有大量的部队进入根据地,围剿留在根据地的地方部队,也不放过支持八路军的根据地百姓。
留在根据地的地方部队,既要帮助百姓转移,还要和日军频繁的作战,伤亡是直线上升。这个时候16团建设地方部队的优势开始体现出来。
光是转移百姓的能力上,16团这边的民兵做的就非常好。知道如何转移,如何隐藏,如何和日军周旋,都做的非常不错。而区小队更是一个个化身为不同的游击队,骚扰日军,打击日军。
18团留下来的地方部队,在这方面就差了不少。不过16团地方部队组织力强,那么18团地方部队就很是勇猛。虽然是地方部队,武器装备也一般。但还是和进入根据地的日伪军狠狠地打了几仗。
不过整体来说,情况是非常不好。
“宣涿怀根据地这边的反扫荡形势比想象当中严重多了。
接到察南支队的电报之后,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脸色都很凝重。
察南支队的主力部队是突围了。
但没有达成既定的目标。因为突围的主力部队,并没有完全甩开日军,反而被日军发现了足迹,开始追踪察南部队的主力。主力部队挑出外线,是为了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去截断日军后勤。
可是被日军咬上,行动受到限制。
至于地方部队虽然和努力,但进入根据地的日,伪军数量实在是太多。如果主力部队不能在外线打击日伪军,那么光是靠着地方部队是很难坚持下去。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