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174章

作者:随遇而安

王秋云和魏红军立马回了军礼。

此战警备一团可以说是立下了赫赫功绩。

魏红军心情沉重。

日军扫荡还没有结束,纵队司令部这边就没有了机动部队,这还怎么支持其他根据地的反扫荡。

“哒哒哒—

“政委,察南支队电报。”

“说什么?”

“察南支队报告,18团四营和骑兵营,以及新一团在黑山村伏击尾随的日军。经过七个小时的战,斗,全歼尾随的日军第三独立大队,第四独立大队,总共768人。还击毙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少将旅团长阿部规秀,第三独立大队大佐大队长,第四独立大队大佐大队长,还有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派出的大佐观察员。至于战场缴获,统计之后再行汇报。”

“好。”

魏红军一下来了精神。

察南支队和新一团打的好。虽然击的日军还不到八百人,但成果是非常辉煌的。不仅打死了少将旅团长阿部规秀,而且打残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两个独立大队。

日军的独立混成旅团和野战旅团有很多不一样。

包括独立大队也是如此。

独立大队也就八百人左右的兵力,一般出动的时候,一个独立大队也就出动五百人左右去打仗。

现在击毙近八百人,直接打残了两个独立大队。

这样会大大减轻根据地扫荡的压力。

这一仗对八纵反扫荡的作用,比八纵刚刚打的这一仗更加重要。此时王秋云走了过来,接过电报看了之后,道:“我们的反扫荡胜利近在尺了。

反扫荡半个多月来,这是第一次听到如此的好消息。

“司令员,政委,缴获不理想。”

伤亡太大,心情悲伤。

但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没有时间伤悲秋。为什么说慈不掌兵,就是因为作为将军,要习惯死亡。如果无法接受死亡,如果情绪沉浸在各种悲伤当中,那么是不可能领导部队打仗的。

对于王秋云和魏红军来说,接下来还有更多更残酷的战斗等着。现在的各个根据地的反扫荡还在进行。这个时候八纵副司令员李世平过来了。

“差很多?”

“此战我们部队用了超过三万发子弹,可是缴获的子弹加起来,也不过才一万多发。而且这一战我们大量使用火炮,储存的炮弹基本上都打没了。

但缴获的只有少量的迫击炮弹和弹筒弹,根本无法弥补我们使用的炮弹。我们的重炮和步兵炮炮弹就更少,已经好些日子没有缴获。如果我们再打一次这样的战斗,那么重炮和步兵炮的炮弹就都用光了,以后就真的成为废铁。”

“日军抵抗时间太长,就算是有弹药,他们也都打没了。

王秋云叹口气。

日军抵抗时间太长,足足打了十几个小时。日军就算有一些好东西,打了这么长时间也都打没了。除非是打日军后勤部队,短时间之内解决战斗。

要不然这种战斗打完,部队弹药必然是消耗大于缴获。

“我们现在最好不要打这种消耗子弹太多的伏击战。”

“这个可以给各个部队发电报,让他们都注意一下。如果有可能,让我们的部队,主要袭击日军的后勤部队,或者是伪军部队。

第257章 捏软柿子

“好。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小子真给我们一分区争气。这一下他们八纵又干掉了两个日军少将,这已经是第三个了。”

一天之内,八纵南北两个方向打了伏击。

击毙了日军两个少将旅团长。

消息传出,轰动整个华北。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的名字,那也是响彻全华北,甚至以后会响彻全中国。八纵这个部队,再也不是默默无闻的小部队。

在易县的杨全武接到了八纵的电报,心情大好。

日军扫荡开始之后,一分区过的也是水深火热。日军集中了35师团、27师团一部、110师团一部,专门扫荡一分区在河北的根据地。短短半个月之内,一分区接连丢失了房山、良山、县、固安、涞水等县城。

三个月前,一分区是如何的在这个地方驰骋那么现在就多么的狼。

杨全武在易县,把县城都丢了。一分区司令部退到了易县的山沟里。杨全武这段时间的心情也非常不好,特别是丢了易县县城之后更是如此。

易县对于一分区有非常特别的意义。

一分区开始是在山西发展,虽然发展不错,但发展规模有限。一直到一分区进入河北,进入易县之后,突然之间开启了飞跃性的发展。在易县,一分区接连整编了好几个民间抗日武装,实力迅速的翻倍增长。然后以易县为中心,一分区接连在满城,县、水县、涿县等地整编了大量当地抗日武装。

一分区目前一半的部队,都是在这几个县城整编当地武装的。

而且易县人多富裕,是一分区重要的财政来源地。当年一分区刚刚打下易县,就从易县弄了三十多万大洋。解决了当时一分区财政困难。

之后一分区在河北以易县为老巢,往四面八方发展。在目前的一分区来说,易县和涞源是最重要的两个地盘。但这一次日伪军数量太多,因此连易县都丢失。

“司令员,下面很多人都请战。希望我们能够聚集主力部队狠狠地打两仗,要不然现在实在是太被动了。

因为一分区参谋长目前在雁北,率领雁北地区的一分区部队打仗。所以跟着杨全武的是,一分区副参谋长成毅。日军扫荡之后,一分区在河北的主力团都是选择分散活动。

不停的袭击日军后勤为主。

但一分区很多战将不满意现在的情况。在他们看来一分区兵强马壮,现在这样东奔西跑的,实在是太丢脸。一分区是红一师改编的部队,115师没有分家的时候,跟着115师打过不少硬仗。仗晋察军区成立之后,一分区同样打了不少仗。但现在这样被日军摔兔子一样,实在是受不了。

杨全武摇头。

道:“我们和日军硬碰硬,对我们没有好处。

看看八纵的电报,伤亡超过三千人。八纵的机动兵力彻底被打残了,这种买卖要少干。”

“可是不打几次歼灭战,我们的反扫荡怎么能够胜利。

只是对日军简单的进行骚扰,怎么逼退日军。

日军扫荡已经半个多月,各个根据地都是损失惨重。都是肉眼可见的损失。一分区大量的部队伤亡,根据地百姓大量被杀害,根据地财务受到巨大的损失。

只有打破扫荡,才能够休养生息。

“打仗不能凭意气用事。你可知道日军扫荡为什么很少有超过一个月的。大部分日军扫荡我们的根据地,也就是半个月到二十天时间。”

“是日军的后勤跟不上。”

“就是这个。”

杨全武点头道:“日军每次扫荡之前,都会有很长时间的准备,以至于我们根据地都能够提前得到日军要扫荡的消息。正是因为日伪军后勤物资不足,所以每次扫荡日军都需要筹集武器弹药,筹集后勤物资。而日军的后勤实力,只能支持日军一个月左右的扫荡。过了一个月,日军缺少物资,只能是自己选择后撤。而我们的反扫荡就是,打击日军后勤,不让日军获得补充。同时不停地骚扰日军,增加日军的物资消耗。让本来扫荡一个月的日军,把时间缩减到半个月左右。这就是目前日军扫荡和我们根据地的反扫荡。

成毅点头。

虽然这样说,对于根据地不是很好听。

毕竟反扫荡的成功,不是因为用武力击退了日军。而是因为截断日军后勤,骚扰日军让他们快速消耗物资,最后没有物资让他们继续扫荡。到了这个时候日军的扫荡自然就失败了。

不好听,但却是现在最真实的情况。

杨全武接着道:“和日军硬碰硬?这是日军巴不得的事情。特别是河北这边,稍微不注意日军就能够迅速集结,到时候我们集结的大部队跑都没地方跑。这里不是雁北地区,到处都是山,部队可以迅速后撤和分散。所以在这里打仗,我们需要冷静。”

杨全武可不是头脑一热,就带着大部队去跟日本人死拼的武将。甚至杨全武根本没有那些包。

看看半个月之内,接连丢失了六座县城,这也就是杨全武能够做出来。其他人碍于面子,也要和日军干几仗,再撤离。

但杨全武才不在乎自己的面子。

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不会因为面子就跟日伪军正面干架。

“你过来看看。我这些天让我们的部队一直在散开活动,就是为了把日军引出来。我把一团从涞源拉出来,进入易县之后,以营为单位散开。就是让日军部队继续散开,继续追击我们。现在110师团一部已经南下进入了三分区的防区,27师团的一部在徐水、容城一带,扫荡我们的27团和28团。35师团的部队,一直追着我,全部进入了易县和来源。日军这一次胃口太大。”

杨全武最厉害的就是能够沉住气。

这半个月,整个一分区干部都觉的憋气。部队分散开,打不了大仗,结果被日军摔着打。他们都希望部队能够聚集起来,围歼其中一股日军。

但杨全武没有同意。

一直要求部队分散行动,对日军采取骚扰的战术,而不是和日军硬碰硬的战术。

杨全武脸上露出笑容道:“老话说得好,柿子要捡软的捏。我打不过日军,我还打不过伪军?

“司令员是要打华北治安军?”

“对。齐燮元这个大汉奸整编了四个集团军,还有六个独立团。不过日军也不是很相信他们的战斗力,因此一直让他们跟在日军后面行动。现在华北治安军第一集团军在房山,第二集团军在良乡,第三集团军在涿县。还有独立第九团、独立第十团都在涿县。独立第十一团和独立第十二团在涞水,独立十三团和独立十四团在北平,第四集团军在宛平。我要打的是涿县的第三集团军、独立第九团、独立第十团。”

“司令员,按照情报华北治安军第三集团军、独立第九团、独立第十团,总人数可是超过五千人。

“五千人又如何?我三个小时就能够吃掉这股伪军。只要端掉了涿县的皇协军,日军一定会退的。日军这一次动员如此多的部队扫荡我晋察冀根据地,对于华北方面军的负担一定很重。现在打了半个月时间,日军的物资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且这段时间我一分区部队也伏击了日军不少辙重队,加剧了日军物资的不足。我虽然不是很肯定,但县是日军物资从北平南下的重要地方。涿县应该堆积了日军不少后勤物资,只要我们拿下这里,日军就没有物资可以继续扫荡。

成毅很惊。

没想到杨全武一直再退,原来瞄准的不是一两,个日军辙重队,而是涿县的皇协军。足足五千多人的皇协军,杨全武这是要一口吞下。

第258章 捏软柿子2

“现在给各个部队下命令。一团和特务团继续诱敌,可以适当的和日军打几仗,让35师团进入涞源。27团、28团在徐水、容城一带闹出动静,给我增加对日军的骚扰。我身边不需要部队,把29团也派过去,支援27团和28团。一定要把日军27师团一部牢牢地牵制在当地。”

杨全武忍了半个多月,现在终于抓到了机会。

所以开始下命令。

这个任务是艰难的。

日军又不是傻子,只要你跑,我就追。

日军必须要确定,自己追击的敌人是八路军主力,是一分区主力,他们才会追。想要让日军确认对方是一分区主力,就必须要和日军硬碰硬打几仗,让日军看看实力。只有打几仗,日军确定这是一分区主力,日军才会追击。

本来这种仗是杨全武极力避免的。

因为和日军这样硬碰硬,自身伤亡是日军的好几倍。八路军虽然扩军速度快,但也不是说兵源都是天上掉下来的。而且扩军容易,提高部队战斗力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老兵伤亡太大,部队的战斗力会直线下降。再说就算是老兵居多的部队,和日军面对面作战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但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一团是一分区的第一主力,从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成立的时候,一团就是一分区一等一的主力团。经过快两年的发展,一分区扩军十倍。

不过一团一直是一分区最有实力的团,也是杨全武最嫡系的部队。

每次晋察冀军区碰到危险需要救驾的时候,都是招呼一分区一团过去。就是因为一团的实力最强。现在把诱敌的任务交给一团,也是因为信任一团。

特务团是一分区司令部直接指挥的部队,一直都是跟着司令部活动。但对面是日军一个师团,虽然是三联队师团,但也是拥有一万人的师团。

一团一个团还是不够。

当然诱敌一个日军师团,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伤亡绝对会惊人。

特别是没能摆脱他们,被日军咬上,那么结果都很难预料。

“司令员,29团还是留在司令部吧。现在司令部手中根本没有其他部队。这要是碰到突发情况,司令部身边只有一个连,太危险了。

“打仗怕什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