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伪军问题就这样决定了。我们接下来谈谈此次反扫荡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第267章 人事调整
战后恢复的问题和伪军战俘的问题谈完之后,就是总结这一次反扫荡的问题。
主要是人事问题。
一场大规模的反扫荡结束,有的人表现出色,有的人表示中规中矩,有的人表现很差。这是战争年代,对于干部来说无能就是罪。
在战争年代,干部能力平庸,带来的就是同志们的死亡。
所以战争年代干部更替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很多人看历史,就觉得为什么红军时期资历很深的干部,在后面越走越低。然后还有各种各样的阴谋论,然后一顿分析。
其实很多都非常简单。
那就是能力不够。
以前红军时期的战斗,和抗战时期又有很多不同。红军时期的对手国军,和抗日时期的日军,完全是不同的对手。同时红军时期的政策,和八路军时期的政策又有很大不同。包括红军时期部队发展模式和八路军时期部队发展模式,也有很多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当中,有的人适应,有的人不适应。有的人在敌后抗战当中大放光芒,有的人就黯淡很多。
像一分区司令员杨全武就是一个例子。
在红军时期只是师团及干部,资历碾压他的比比皆是。而且红军时期杨全武是政工干部。但抗战爆发之后,他在晋察冀军区大放光芒,迅速的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一名政工干部转为军事干部也是非常成功。
但有些干部就不一样。
他们在红军时期资历深、功劳大,可是抗战时期不适用这种敌后抗战。结果是迅速的沉寂下去。
不仅抗战时期如此,解放战争时期也是如此。
很多在抗战时期星光四射的战将,到了解放战争大兵团作战的时候,却完全不适应新的战场情况。他们熟悉抗战时期那种游击战,可是大兵团作战却完全不懂。结果在解放战争时期只能是慢慢的从一线退到二线。
不要说是一般的战将,就是聂帅也是如此。
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光芒四射,被誉为是“模范根据地”。可是进入解放战争之后,晋察冀军区的部队突然不会打仗,接连打败仗。
因为解放战争初期晋察冀部队连打败仗,甚至影响了晋察翼那些将领。很多在抗战大放光芒的晋察冀将领,在解放战争时期黯淡很多。
所以打仗的时候,干部调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你要是有本事,那你就上去。你要是没本事,那么就要下来。
现在八纵就是要讨论这一次反扫荡的干部问题。
其实这一次讨论的只有只一个,那就是平北支队的问题。其他宁高镇支队、察南支队、察东支队、察北支队在反扫荡表现都不错。
特别是16团和18团的干部经受住了考验。
第一次碰到如此规模的扫荡,但察南支队在艰苦环境当中,虽然干部伤亡也很严重,但他们还是很圆满的完成了反扫荡的工作。而且察南支队平时的工作成果也很扎实。
像张子华最重视的地方部队建设,在这一次反扫荡当中成绩斐然。
其他团级干部,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之下,做的都还是很不错。此次反扫荡问题最严重的,是平北支队这边。
“我要批评肖勇实同志。”
魏红军是八纵政委。
主持召开这一次八纵内部会议。所以并没有藏着掖着,很直接的批评了八纵副司令员,平北支队的司令员肖勇实。
“平北支队成立也有一段时间,但肖勇实同志作为平北支队司令员,却没有把34团和35团拧成一股绳。平北支队成立之后,支队工作完全陷入停顿。包括昌宛山根据地建设也没有任何的进步。此次日军扫荡,没看到昌宛山根据地有何表现。地方部队拉,地方政府拉,完全感受不到昌平、宛平是我八纵根据地。肖勇实同志的平北支队工作完全不合格,昌宛山根据地的建设也完全不合格。
“司令员、政委,还有各位同志,我在这里做检讨。”
肖勇实没有为自己辩解。
此次34团和35团表现不合格,更重要的是昌宛山根据地完全拉。八路军能够一直发展,靠的就是根据地的发展,靠的就是根据地百姓的支持。
但在这方面昌宛山根据地建设是完全失败。
日伪军扫荡的时候,地方政府和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没有任何的配合。主力部队和地方政府、地方部队完全是两条平行线。
结果主力部队得不到地方部队的支持,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作战仿佛不是在自己根据地一样。而地方政府和地方部队没有主力部队的保护,结果是伤亡非常惨重。
昌宛山根据地的建设完全是失败的。
肖勇实当然也是委屈。
平北支队真不容易。
虽然已经整编为八纵34团和35团,但这支部队是翼东家乡部队。两支部队上上下下都来自翼东,各种关系盘根错节。不是同学就是师生,要不然是同乡同村。加上这支部队参加冀东大暴动的时候,虽然是听从我党的命令,但他并不是我党直接掌握的武装。部队当中党员比例不高。
八纵整编这支冀东来的游击总队的时候,担心会刺激这支部队。所以对干原来的干部调整不多。
结果等肖勇实担任平北支队司令员之后,很多工作做起来都比较缩手缩脚。
昌宛山根据地同样如此。
昌平之前是冀热辽挺进军司令部所在地,这里的根据地建设都是翼热辽挺进军的干部。后来他们离开,有些干部跟着冀热辽挺进军离开。有的干部虽然留下来了,但隶属关系还非常复杂。他们依旧是隶属于冀热辽挺进军领导,但昌平根据地又是属于八纵领导。
宛平的情况也复杂。
宛平根据地之前是隶属于平西支队,也就是第四纵队的。中央成立了翼热辽挺进军之后,第四纵队就并入翼热辽挺进军。结果现在宛平的地方干部,隶属关系就更复杂。
说白了还是一个问题。
八纵的资历太浅,八纵的干部级别太低。不管是昌平这边,还是宛平这边的地方干部来说,从心底里瞧不起八纵。他们不少人历史上比八纵领导人,资历深,抗战爆发的时候级别都高于八纵的领导。
让他们接受八纵指挥,他们心中都有些不服气。
这样的结果,平北支队成立之后,肖勇实一直无法整合34团、35团,也无法整合昌宛山地方政府。不过肖勇实不会在这个时候抱怨。
平北支队的情况,他早就悄悄地和王秋云、魏红军汇报过。王秋云和魏红军的想法是慢慢的推进34团和35团的改革,也慢慢的整合昌宛山地方政府。
担心闹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主要是担心太激进,会惹怒冀热辽挺进军那边。那边的领导,资历比一分区司令员杨全武还要深。甚至资历直追军区聂司令员。八纵小胳膊小腿哪里敢惹他们。
只是没想到此次日军大扫荡,直接把平北支队的问题都给显露出来。
魏红军明白,自己要是继续缩手缩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那么不仅仅是影响平北支队的发展,更是会让很多同志们牺牲。
所以这一次魏红军已经顾不上其他的。
平北支队和昌宛山根据地必须要改变。
魏红军严肃的道:“肖勇实同志,我们想要听得不仅仅是你的检讨。我们想知道,平北支队接下来的工作计划。这一次反扫荡当中,34团和35团的表现,还没有我们纵队警备一团、警备二团、警备三团、新一团、骑兵团这些没有军区编制的部队好。34团和35团的表现,有愧于主力团的表现。
魏红军丝毫没给34团和35团面子。
本来34团和35团,都是八纵的大团。每个团都拥有近三千人。这样的大团,就算无法和日军联队硬碰硬。但碰到日军大队,应该不落下风才对。
更不用说独立大队不是野战大队。不仅人少,武器装备也比野战大队差。独立大队一般扫荡的时候,也就是四五百人的规模。
可是35团的表现呢?
和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的77独立大队碰见之后,竟然被77独立大队打了。部队一直后撤,到了门头沟更是被日军77独立大队和78独立大队追上,伤亡惨重。
这哪里是一支主力团的表现。
如果是16团在行军当中碰到这种独立大队,说不定都要准备吃掉这个独立大队。怎么会被人家打的狼撤退。如果34团和35团的战斗力上不来,昌宛山根据地就经营不下去了。
“此次反扫荡平北支队出现大问题,支队研究讨论之后认为是干部问题。34团和35团虽然经过整训,但部队成立不到半年时间。部队很多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都是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这一次突然碰到如此规模的扫荡,很多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支队准备从34团和35团抽调一些干部来纵队学习,也希望纵队能够派遣一些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支援34团和35团,提高34团和35团的战斗力。特别是34团这边,需要纵队的支持。”
第268章 人事调整2
肖勇实立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从34团、35团抽调一批干部来纵队学习,也要求纵队派一些干部进入34团和35团。其实就是想要打破34团和35团内部的关系。
魏红军点头。
支持肖勇实的想法。冀东部队想要彻底纳入八纵,干部必须要进行调整。
“老王,你怎么看?”
“这个是平北支队的事情。我就说一件事情。
34团的问题很严重,主要问题出在34团团长归九同志身上。”
王秋云对归九不满已久。
只不过为了团结冀东部队,所以承认归九担任34团团长。可是这一次34团表现太拙劣,彻底惹火了王秋云。其实要没有34团后面的千里奔袭,王秋云还不至于这么生气。
可是看看34团后面的千里奔袭。
兵都是好兵。
奔袭近200里,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华北治安军第四集团军。最后时刻打出了一场精彩的千里奔袭。如果这一次奔袭是归九领导的,那么这一次纵队不仅不会追究归九的责任,反而会大力赞赏他。
因为后面的奔袭实在是太漂亮。
纵队完全会认为是,前面突然碰到日军,归九作战经验不足。这种战斗经验不足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训练和以后的战斗弥补。后面那种情况之下的千里奔袭,才能够体现一名干部的能力。这是一个天才般的决定。
可惜这个千里奔袭和归九完全没有关系。
提出建议的不是归九,最后拍板的不是归九带兵突袭的也不是归九。34团失败之后,反而是张超这个非军事干部,稳定部队的情绪,最后还拍板同意突袭华北治安军的提议。且是亲自带兵突袭。
而这个过程当中,归九作为团长,没有发挥任何的作用。
34团都被归九带成了什么样子。
这是王秋云绝对不能接受的。同样出身冀东部队,35团的表现也不怎么样。但最起码35团还知道怎么躲避敌人,知道怎么规避打败仗。
哪里跟34团一样,反扫荡的时候大部队行军,被人发现。现在这方面来说,归九的军事指挥能力就远不如35团团长宋志远。
魏红军点头,道:“归九同志没打过这种反扫荡战争。此次反扫荡当中很多方面都出现了失误的确是不适合在34团团长位置上。归九同志的长处在翼东大暴动的时候可以看出来。他非常善于动员,善于宣传,善于团结。我提议撤销归九同志的34团团长职务,任命归九同志担任政治部干部科科长。洪主任,你认为如何? 虽然要调走归九,但魏红军还是要为大局考虑。
归九毕竟是当初冀东游击总队第一纵队的司令员,在当时的游击总队很有威望。如果就这么调走归九,魏红军担心冀东出来的部队觉得八纵这是要抢夺军权。
部队不能内订。
这是魏红军的底线。
目前的八纵当中,除了34团和35团是冀东部队的直接血脉。其他一些主力部队当中,也编入了不少冀东部队。魏红军要考虑他们的感受。
所以魏红军撤了归九团长职务的同时,给他一个重量级的职位。那就是八纵组织部干部科科长,这可是八纵组织部最有含金量的位置之一。
就算如此,魏红军还是问了一下八纵军法处主任,原翼东游击总队司令员洪满的意见。
都是为了安抚冀东干部的情绪。
洪满可不是第一天当兵,早年在冯玉祥西北军待了好多年。所以他明白魏红军的顾虑。归九是洪满的学生,是洪满游击总队最倚重的大将。
但他明白,34团在归九领导之下连吃两场败仗,伤亡非常严重。其实不仅仅是纵队不满归九,甚至34团内部一些干部,都认为归九不适合担任团长。再说魏红军给足了游击总队面子,洪满也不想端着。
因此道:“做组织宣传工作,应该更适合归九同志。”
魏红军总算是松了口气。
34团和35团,是八纵的部队。魏红军可不希望这两支部队当中山头印象太浓重。他们只能是八纵的34团和35团,只能是八路军的34团和35团,而不是某个地方的34团和35团。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