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209章

作者:随遇而安

可是伏击日军运输车队,杨全武从来不手软。软日军运输车队连续两次被杨全武打了伏击之后,日军为了保护运输车队,配备一个步兵大队跟着。

但杨全武把手中的部队集中起来,也要伏击这个车队。不仅再次歼灭日军运输车队,连跟着的日军大队也一起歼灭。杨全武“霸占”着易涞公路,连续三次伏击日军后勤车队。特别是最后一次日军配备一个步兵大队保护,都被杨全武给伏击。

所以现在的日军已经不派后勤车队。

因为根本通不过易涞公路。

在易涞公路上,杨全武占据绝对优势。现在杨全武断了易涞公路,在涞源的220联队根本得不到补充。以220联队的物资储备来说,已经坚持不了几天时间。

“司令员,你要伏击这支后撤的220联队?我把周围的部队集合一下,怎么也能够聚集六千人到七千人。伏击220联队绝对不成问题。

黄发一想到杨全武要伏击日军220联队,立马就非常兴奋。

不过杨全武摇摇头。

道:“那可是一个联队。就算是有些伤亡,但现在依旧有两千多人的联队。我要是现在伏击他,们,几个小时之内根本拿不下来。要是招来了援军,还有日军飞机,那么我们的损失就太大了,不划算。为了两千人的日军部队,伤亡太多人,不是一个好买卖。”

“打仗怎么能这么算账。”

黄发不同意。

黄发是杨全武多年的部下。

从红军时期开始就跟着杨全武。

杨全武虽然之前是政工干部,但打仗绝对不含糊。可是怎么现在变得“畏首畏尾”,变得“优柔寡断”。所以很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黄发性格急,这一点杨全武知道,所以也没怪罪他。杨全武笑着道:“我这个人,需要打的时候,绝不含糊。但没有必要的时候,我们还是要避免打伤亡太多的硬仗。我们和八纵不一样。八纵那边基本都是山地,伏击的地方也多。甚至大部分地方都能够打伏击,最多就是好和更好的区别。但我们不一样,我们以后主要在冀西发展。虽然这里的山也不少,可是平原也多。我们不能随便打一些伤亡很大的战斗,我们要时刻保持足够的兵力。所以我们要计算,看看什么仗能打,什么仗不能打。现阶段还不适合打220联队。

“那司令员的意思是?”

“和上一次一样。”

“打伪军?”

“嗯。

杨全武笑了笑,道:“你说说,哪里有打伪军这么合算的买卖。上一次我们打伪军,缴获了可以装备五个团的军火,缴获了能够打十次规模不小伏击战的弹药。这些日本人也不长记性,又让华北治安军这群人出来晃荡。而且他们这一次出来的,又是他们新组建的部队。华北治安军第七集团军和第八集团军,这不就是给我们机会。我们这一次再次打这些伪军。我可以保证,只要我们再歼灭这些伪军,35师团的部队必然回去。而且歼灭华北治安军两个集团军,我们又有了装备好几个团的武器。”

“那就这么放过220联队?”

黄发不满意。

220联队是35师团扫荡一分区的急先锋。

这一次也是第一个杀入易县,然后又是一马当先杀入涞源。而且这一次华北方面军是发狠了。进入根据地之后,到处放火杀人,让根据地损失非常大。如果这样的部队都这么放过,一分区的面子往哪里搁。而且不给35师团一些重创,他们以后还会频频扫荡一分区的根据地。

杨全武摇头道:“当然不能这样放过他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在这一地带的所有地方部队,都参与偷袭220联队当中。动员根据地的百姓,把易涞公路都挖坑,阻止他们的汽车通过。还有把32团和33团调过来,参与袭击220联队当中。220联队只要在城外晃荡的,人数少一点,就地歼灭。平时就,让他们以营连为单位,参与偷袭220联队。”

一分区目前兵力多,所以杨全武部署反扫荡游刃有余。

毕竟一分区目前手握12个主力团。

派给五分区两个团,帮助雁北地区反扫荡。派到阜平两个团,参与保卫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杨全武手中还有8个主力团可以调动。

“220联队如果还保持足够的实力,那么就让他们走。如果他们伤亡大,兵力没剩下多少,那么也不是不能围歼他们。这里的战斗你全权负责,我要去易县部署剿灭那些伪军部队。记住,我走了之后不许头脑发热,不许进攻涞源县城。我们就算是剿灭220联队,也必须要在220联队足够变弱之后。还有唐范,你告诉他,我要的不是打仗的将军,一分区也不缺一支能打仗的团。我要的是一分区所有的部队战斗力都提升,让他做好本分。

“是。”

黄发点头。

如何剿灭220联队,黄发是赞成杨全武的想法。黄发是红军时期开始就身经百战的战将,在整个晋察冀军区都是名气很大。因为特别能打仗。

要剿灭220联队这样两千多人的日军,一口吞下不容易。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刀一刀的钝刀子割肉。想办法一直削弱他们,等他们的实力变得很差,到时候一举歼灭他们。

不过对于唐范的使用,黄发却不赞成。

唐范是四方面军出身的猛将,虽然抗战爆发之后一直在抗大。后来抗大二分校来到晋察冀军区,唐范带着三百多学生分配到了一分区。

杨全武很重视这支部队。

组建了一支分区教导队,然后从上一次反扫荡的伤员当中,抽调了伤愈归队的五百名班排级基层干部和老兵加入了教导队。杨全武是要求唐范带好这支教导队。让这些有战斗经验的基层干部和老兵多学学文化,提高他们的视野,增加一些正规战术,的学习。至于那些抗大二分校的学生,就让他们跟这些战场上下来的基层指挥员和老兵学习怎么打仗。

可是唐范却把教导队带成了一支主力部队唐范的确是很出色的战将。带着这支八百多人的部队,以训练的名义,在房山地区频频作战,而且屡有斩获。部队从八百多人增长为1500人左右。

唐范是很得意的。

毕竟他可是把教导大队带成了一分区的主力团。

可是他的这个行为,却遭到了杨全武的怒斥。

杨全武很是生气。

因为杨全武要的是,唐范的教导队可以给一分区培养几百名连排级干部。让一分区基层干部的战术能力能够有质的的提升,提高一分区部队整体的战斗力。而且这只是第一批,如果效果好的话,杨全武准备扩大教导大队的规模。然后一直用这种模式培养更多出色的连排级干部。杨全武的眼光绝对是超前的,考虑的也是全局性的。

杨全武要的不是一个所谓战斗力强的团,一分区现在部队多得是。多一个主力团,和少一主力团没有什么区别。

他考虑的是频繁的战斗,以及部队的扩军,对于基层指挥员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需要培养大量的基层指挥员。可惜唐范完全不把杨全武的命令忘在了脑后。

所以一怒之下就把教导队调了回来,让这支教导队就在司令部。在黄发看来,杨全武的整军方案很出色。但唐范绝对不是杨全武想要的那个人。这个人打仗厉害,培养干部也厉害。杨全武正是因为看到他培养干部出色,所以让他负责教导队。可是很明显唐范现在一门心思就想要打仗,让他培养干部,已经是沉不下心。在黄发看来,杨全武还不如把唐范打发到作战部队,让他领兵作战。

但他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和杨全武争辩。

因为杨全武决定的事情,别人很难让他改变态度。杨全武在自己认定的问题上是很固执的。杨全武这种性格,也是导致很多干部离开一分区。然后批评杨全武在一分区一手遮天的原因。

第307章 大反攻2

避强击弱,杨全武是和华北治安军彻底杠上。

对于他来说,没有比歼灭华北治安军更好的事情。打华北治安军不费力,伤亡少,最重要的是缴获多。因此杨全武开始召集人马,短时间之内就召集了三个团的部队。

开始突袭涞水的华北治安军第七集团军和第八集团军。

而且整个一分区都开始行动。

杨全武非常喜欢后发制人。

杨全武不会在日军兵峰最盛的时候,和他们硬碰硬。而是信奉那句话,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的日军已经是再而衰的时候。

杨全武往往喜欢在这个时候出手。

等到三而竭的时候,奠定反扫荡的胜利。

所以一分区所有的部队,那些游击支队,还有民兵部队都开始行动。他们现在做的就是骚扰,不停的骚扰进入根据地的日军,要让日军疲惫。

一分区动员的时候,五分区这边也是如此。

邓国虽然是刚刚成立的五分区司令员兼任政委,但这位可是资历很深。而且邓国本身就是中央红军出身,之前也一直在115师。目前的晋察冀军区,从聂帅开始下面的军分区指挥员,他基本上都熟悉。当然和杨全武一样,邓国和晋察冀军分区不少领导人关系并不好。

邓国和一分区司令员杨全武,三分区司令员黄勇,当年都是闹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聂帅亲自出面解决的。应该说这个年代的八路军将领,很多都多年带兵打仗,所以脾气火爆。

特别是一些性格火爆的干部,一旦出现矛盾,那就是火星撞地球。

为什么聂帅后来是元帅。

就是因为聂帅能够平衡这些矛盾。杨全武、黄勇、邓国三个人彼此都有矛盾,私人关系很差。还有二分区司令员郭田民,这也是脾气相当不好的指挥员。

而聂帅面对这些脾气火爆,年轻气盛的战将却能够让他们老老实实的服从命令。能够驾驭这么多战将,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就像是陈帅陈。

不管是新四军还是后来的华东野战军,脾气不好的指挥员比比皆是。但陈帅都能够驾驭的了这个局面。这其实就是一种能力。

邓国被聂帅留在了晋察冀,就是因为聂帅信任邓国的能力。

他一来就组建五分区,专门给邓国留了一个位置。甚至为了组建五分区,把一分区在雁北地区的,根据地全都划给了五分区。此次反扫荡晋察冀军区任命邓国司令员担任左路总指挥,统一负责五分区的6团、19团,还有一分区的17团、22团。

不过此时的五分区司令部气氛很是凝重。

五分区刚刚受到了军区的斥责。

聂帅狠狠地批评了五分区。

因为五分区的疏忽,让日军225联队突然进入定北,最后有一支部队甚至是进入了盛县。幸亏魏红军在盛县挡住了225联队。要不然八纵的老巢盛县就会被日军摧毁。

那代价就太大。

因为盛县不仅仅是八纵的老巢,甚至也是察南特委的老巢。

不过就算没有出现严重的后果,但五分区这一次是真的出现了太大的失误。除了聂帅之外,一分区司令员杨全武也来电批评邓国。

以前这里是一分区根据地的时候,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现在五分区才刚刚成立没有多久,这还是五分区第一次的反扫荡,就出现了如此的纰漏。

邓国脸色很是凝重。

“司令员,我们现在必须要打一仗。”

五分区参谋长易亮开口。

易亮是中央红军出身,甚至还在中央军委工作过的干部。是抗大第二期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去了120师,后来跟着宋史伦的部队来到了第四纵队担任团长。冀热辽挺进军成立之后,给邓国担任参谋长。

此次邓国担任五分区司令员,他也跟着6团来到了五分区,担任五分区参谋长。

易亮现在的脸色也很难看。

毕竟他是五分区参谋长。五分区出现如此大的纰漏,他这个参谋长也是难辞其。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打一仗。

“日军226联队在哪里?”

“都在五台县附近,有些部队已经进入了阜平。这些部队短时间之内是回不来的。在阜平一分区和三分区各派两个团,总共四个团的部队活动。

目前离日军225联队最近的部队在浑源,是日军237联队的南部大队。还有灵丘附近有日军237联队的两个大队。不过在浑源的日军237联队南部大队,五天前在应县和怀仁县公路上,被我部6团袭击,伤亡比较严重。自从进入浑源县之后,一直都是按兵不动。”

邓国看着地图,在敌人的位置上画了个圈。

此次日军重点扫荡雁北地区,对二分区、五分区还有129师留下来的部队,都有很大的压力。毕竟日军近两万人的部队。而雁北地区不大,人少地贫,部队活动不容易。

回旋余地也不大。

扫荡已经十来天,二分区、五分区都伤亡不小。

但不是说二分区、五分区就没有反抗能力。相反二分区、五分区,加上一分区的部队,目前在雁北地区活动的有六个主力团。八路军和日军之间,在雁北地区是频频交火。

日军只要有小部队出来,八路军立马就伏击他们。

每次伏击都能够消灭日军四五十人,或者是七八十人。

不过对于整体反扫荡没有多少用处。因为日军的兵力太多,损失这些人一点事情没有。五天前邓国率领六团,在应县北部地区袭击了日军41师团237联队的南部大队。

一战歼灭日军超过四百人。

南部大队受到打击之后,来到了浑源县,一直不动。

这算是这段时间雁北地区小规模战斗当中,歼敌最多的战斗。不过邓国和五分区的一些领导是不满意的。邓国当初离开翼热辽挺进军,名义上是去延安学习。但说白了是被冀热辽挺进军赶了出来。

至于五分区目前的很多领导,都是邓国多年的老部下,追随他来到了五分区。所以他们都憋着一股气,一定要在晋察冀五分区做出一番大事。

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