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227章

作者:随遇而安

徐罗民继续道:“我们八纵离正太路很远,和平汉路、同蒲路也基本上不发生关系。因此军区的正太路破袭战,和我们八纵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八纵也不参与。但这不代表我们八纵就不参加战斗,相反我们八纵的任务也很重。军区给我们八纵的任务是,破袭平绥路,彻底瘫痪平绥路。不能让日军通过平绥路运输部队和物资进入大同,影响120师对于同铺路的破袭战。与此同时我们八纵还要配合五分区,破袭灵丘到代县这条公路。最近半年时间当中,日军在这条六十里的公路上,设立六个据点,十八个碉堡。日军26师团的一个大队,加上还有伪军一个警备团,都在这条公路的据点上。”

灵丘到代县这条公路,目前参加会议的很多人都非常熟悉。

因为这里就是当年115师平型关大捷的地方此次参加会议的不少人都是出身115师,当时都参加过平型关战斗。现在日军为了压缩八路军根据地,所以在这条重要的公路上,设立了大量的碉堡。

因为据点和碉堡比较多,所以随时可以互相增援。

五分区派出19团参加正太路破袭战,同时也要派兵支援120师破袭同铺路,本身压力就很大。但他们还要去破袭灵丘到代县这条公路。

结果五分区兵力严重不足。

所以邓国跟军区要求,希望从八纵抽调一些部队,支援五分区的行动。

军区同意了邓国的要求。

五分区仓促建立,很多方面还是有不少问题。

五分区的地盘本身就是人少地贫,一分区为什么一直往冀西发展。就是因为雁北地区的发展空间有限。

不仅人少地贫,而且离同铺路太近。频频受到太原和大同日军的扫荡。平时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大同和太原就能够派出一两个大队扫荡雁北地区所以雁北地区发展起来非常困难。以前杨全武都是用冀西地区的物资来养活在雁北地区活动的部队。

而现在的五分区却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发展一直受到阻碍。

这一次五分区任务重,所以军区让八纵支援些部队给五分区。

“关于我们配合五分区破袭灵丘到代县这条公路,纵队决定以纵队警卫团和新三团、教导大队,还有察南干部学校这边成立一个学生团,四个团为南进支队。郑伟山同志担任南进支队司令员兼政委,负责配合五分区作战。”

王秋云插了一嘴。

八纵这一次派遣四个团,支持五分区的行动。

虽然不是纵队一等一的主力团,但也是五千多人的部队。

“郑伟山同志,此次破袭战要注意控制部队伤亡。

魏红军瞩吋一下郑伟山。

“是。”

郑伟山很是高兴。

来到八纵四个多月的时间,也开始慢慢的融入八纵。

八纵的干部也习惯了郑伟山的存在。而且郑伟山每天工作很繁忙,毕竟作为副司令员要参加纵队的工作。同时作为察南干部学校校长,还要负责教导大队和新兵训练的问题。但他每天依旧都抽空给察南干部学校的学员讲课,偶尔也会去教导大队讲课。而且他讲课深受欢迎。

现在纵队给他机会带兵作战。

虽然不是主力,而且只是去五分区帮忙。但对于郑伟山来说,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头。

“司令员、政委,破袭平绥路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察东支队。这段时间日军在我们龙延赤根据地步步紧逼,依托平绥路据点,清理沿途的各个村庄和老百姓,不允许平绥路沿线有任何人活动。他们用这种办法一直在压缩我们根据地,限制我们察东支队的活动。我们早就希望能够打一场破袭战。”

察东支队司令员张大虎开口。

自从成立察东支队开始,龙延赤根据地就没有遭受过太大规模的扫荡。但不代表日军就让察东支队随意的发展。这一年来日军集中越来越多的兵力封锁平绥路。

然后慢慢的依托平绥路,开始建立据点。

不着急,就是不停的建立据点,修筑调堡。看起来是笨办法,但对于根据地的打击很大。

察东支队一直在考虑如何打破这个局面。

现在总部要实施如此大规模的破袭战,察东支队当然不能拖后腿。

“张大虎同志,夏侯文同志,纵队给察东支队的命令是,重点摧毁康庄车站。不仅要打下康庄,还要把康庄周围的所有据点和调堡全部摧毁,铁轨、枕木都要带走。动员所有的地方部队和民兵,以及根据地百姓都参与进来。打下一个车站,就把周围所有的东西全都拆走。

“保证完成任务。”

纵队为什么专门点出康庄。

是因为日军非常重视康庄。所以围绕着康庄火车站,周围二十里地当中设立了十七个据点,八十多个调堡。光是日军就有两千来人,伪军四千人左右,日伪军总共六千多人。日军在平绥路,每隔一段距离,在重要火车站都有大规模的堡群。而康庄车站这边的调堡群,日伪军数量最多。

第326章 作战命令3

徐罗民继续下命令道:“平北支队34团、35团、40团、新二团,加上昌宛山所有的地方部队,参与摧毁宛平县之内的据点和碉堡。把日军在宛平县之内依托公路修筑的碉堡全都摧毁。”

“保证完全任务。”

肖勇实接受命令。

其他34团、35团、40团、新二团的领导都接受命令。

现在的平北支队也是兵强马壮。

能够调动的主力部队就有近万人。

王秋云此时插话道:“昌宛山根据地的日军兵力多。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和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都在这里。所以纵队决定39团参与昌宛山根据地破除日军据点和调堡的行动当中。郭长义同志、李朝阳同志,39团在作战期间临时隶属于平北支队,接受平北支队的指挥。

“是。”

在目前的八纵根据地当中,论起敌人最多,昌宛山根据地是排行第一次的。

因为昌宛山根据地就在北平周围。所以华北方面军对昌宛山根据地的扫荡是非常重视的。除了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和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之外,日军在这里还有大量的华北治安军和地方警备团、保安团之类的武装。

八纵根据地当中,除了平绥路之外,昌宛山根据地是据点和调堡修筑最多的。

所以这一次昌宛山根据地的任务很重。

宛平地区,日军几乎在他们占领的所有乡镇都设立了据点,整个县目前大约拥有12个大型据点,每个据点都拥有一个中队的鬼子,加上伪军部队。

为了保护这些据点,日军在据点周围修筑调堡,用调堡把各个据点都联系在一起。

不说宛平县城,光是外面的这些据点,日军就有大约2000人左右。加上华北治安军第四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伪军有6000多人。

昌平的情况也不例外。

可以看出昌宛山根据地的压力。

日军修筑这么多据点和碉堡,有事情的时候不需要县城的鬼子出来。周围据点和调堡的鬼子就可以就近支援。这样日军可以随时调动调部队追击八路军。

光是凭借着平北支队和新二团,王秋云和魏红军担心实力不够。

所以把39团也派出去。

这样的话平北支队就拥有五个团,光是手中的主力部队人数就过万。虽然面对日军两个独立混成旅团依旧是处于下风。但集中兵力,突然之间发难,必然能够得到很好的效果。

再说等129师、晋察冀军区的部队破袭正太路,到时候所有的华北日军都会受到震动。加上冀中部队和晋察冀军区部队袭击平汉路。

这两个独立混成旅团不一定能够继续留在昌平和宛平。

因为相比起平汉路和正太路来说,昌平和宛平还真算不上什么。

王秋云说完之后,徐罗民继续公布作战方案。

道:“高伟同志、韩浩同志、卢伟生同志,你们也需要集中兵力破袭经过你们根据地的平绥路据点和调堡。彻底断了张家口和大同之间的联系。”

“保证完成任务。”

百团大战,就是为了撕破日军构筑的碉堡网。

而日军的堡网,就是依靠平汉路、正太路、平绥路、同铺路四条铁路来进行的。日军堡的大部分都在这四条铁路上。然后就是重要的公路沿线。

所以百团大战说白了就是铁路、公路破袭战。

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正太路。

要不是后来取名百团大战,那么这次作战最起初的名字是正太路破袭战。八纵的根据地直接和平绥路接壤,因此军区给八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平绥路的破袭。

一个是北平到怀来这一段,一个是张家口到大同这一段。

这是此次八纵破袭的主要目标。

“冯木林同志。”

“到。”

“察北支队先不要着急,先悄悄地集中部队。

只要总部发动的正太路破袭战爆发,加上我们八纵其他部队出击,驻蒙军兵力不足的时候,一定会抽调察北地区的部队。只要察北地区日军调走兵力,那么察北支队就要四面出击,扩大张崇沽根据地。

主要是以歼灭日伪军有生力量为主。

“是。”

“最后是察南支队。纵队的计划是,等察东支队、平北支队、察西支队都动起来之后,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和独立混成第九旅团一定会分兵。等这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分兵之后,就要出击摧毁日军在宣涿怀根据地的所有据点和碉堡。特别是日军往怀来桑巩地区设立的据点和碉堡一定要全都清除。

桑巩地区是我们在怀来最大的粮食根据地,不能让日军控制。要把日伪军彻底赶入县城和几个重要据点,恢复整个宣怀根据地。

“保证完成任务。”

张子华在八纵的军内地位也好,党内地位也好,都高于徐罗民。

但现在徐罗民代表的是八纵司令部。

所以张子华很懂分寸。

等徐罗民大致制定此次破袭战的计划之后,王秋云开口道:“从现在开始25团正式编入察南支队。同时在此次作战期间,37团和38团接受察南支队的指挥。”

宣涿怀根据地是八纵最重要的一块根据地。

所以遭受日军扫荡最多,打压最多。利用这一次的机会,王秋云和魏红军都希望察南支队可以扫荡此地的日军部队。再次给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和独立混成第九旅团重创。

日军的兵力也是有限的。

老兵更是有限。

随着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伤亡增加,日军后续的兵源会越来越差。所以对于八路军来说,尽量的多杀伤日军有生力量,就是为胜利奠定基础。

“而且纵队准备把纵队直属炮兵团的火炮,临时分配给各个部队。当然有些部队情况不允许,就多拿一些迫击炮、平射炮。”

“不过我们的部队不要先动,要等待纵队命令。我们要先等120师、129师以及军区先动。等他们破袭正太路,破袭平汉路,必然会引起日军的反弹。但华北方面军缺兵,只能是到处调兵去平息正太路和平汉路的情况。我们必须要让日军不停的动起来。特别是昌宛山根据地的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和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一定要动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给他们更大的打击。日军部队只有分散,我们才能够各个击破。所以同志们回去之后,不要弄出大声势。都悄悄地给我集合部队,等待纵队的命令。

不是八纵不勇敢,也不是八纵不敢战。

而是打仗就应该这么打。

要利用日军的弱点。

现在日军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那就是机动兵力严重不足。本来华北方面军兵力就不足,现在又修筑了那么多的据点和调堡。那些据点和调堡都需要日伪军派人驻扎。

别看一个碉堡驻扎的日伪军不多。

但现在整个华北,特别是129师、晋察冀军区这边,光是堡就有2000多个。这么多堡,每个碉堡有二三十个人,也需要配备四五万人以上的日伪军。

这样的结果是日伪军兵力进一步分散,以及机动部队进一步紧张。

而日军的机动兵力越是不足,越是应该要调动他们的机动兵力。让他们为数不多的机动兵力疲于奔命,到处救火。八路军最擅长的就是运动战。攻坚战不是八路军的强项,运动战才是八路军的强项。让日军因为八路军的进攻疲于奔命,才是最佳的办法。日伪军这样来回调动,会让他们很是疲惫,同时会出现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