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262章

作者:随遇而安

因此这些部队进入兴和县和尚义县之后,都是分兵消灭各乡镇和农村的伪政府基层组织。摧毁日本在这里的基层伪政府,以及汉奸武装。

效果非常好。

兴和县和尚义县的那些乡镇汉好和汉奸武装多年以来也就欺负欺负当地的老百姓,真实的战斗力是非常差的。哪里能够挡得住察西支队和察东支队的主力部队。

虽然察西支队和察东支队的武器装备不好,根本没有实力攻打县城。可是欺负这些伪警察之类的,还是手到擒来。结果察西支队和察东支队进入兴和县和尚义县短短几天之内,就已经轰动此地。

因为兴和县和尚义县都兵力不足。

县城也不过只有加强中队,这点兵力哪里敢出来。

因此察西支队和察东支队真的是横扫这里。兴和县和尚义县很多地方实力派,当地百姓都开始询问,这是哪支部队。

第367章 旗地十三村

尚义县旗地十三村。

是尚义县坝下的十三个村庄。清朝的时候,十三个村庄的农民租种清政府赐封清人的一个领地上的土地,故称旗地十三村。旗地十三村地处明代长城北麓,群山环抱,东西、南北距离均达十多公里。

十三个村的人口不多,还不到两千人。

但在尚义县却是鼎鼎大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因为日军进入尚义县之后,很快在地方建立各种基层组织。然后日军要求尚义县每一户农民都要种植鸦片,家里三分之一的耕地都要种植鸦片。然后每亩征收鸦片42两,如果无法交出四十二两的鸦片,就要拿钱弥补。

日军在东北、察哈尔、绥远都是种植大量的鸦片。

用鸦片挣钱。

毕竟鸦片在自己的产地也不过是五块银元,可是一旦运到城市,价格立马翻十倍。现在日军军饱给的越来越少,日军当然是要自己在中国筹措军饱。其中鸦片买卖是日军重要军饱之一。

而且为了控制地方,要求那些联庄会把武器都交上来。不允许联庄会留下武器。

但旗地十三村却直接拒绝日军的要求。

甚至公开喊出“不缴粮、不缴税、不出劳役、不做亡国奴,打跑日本鬼子”的口号。联庄会本来就有2把冲锋枪,42条步枪,21支老套筒,9把手枪。他们还筹募资金,从外面购买了2把冲锋枪,23条步枪。

然后自己整了一个兵工厂。

造了27把土枪。

这样旗地十三村就拥有4把冲锋枪,65条汉阳造步枪,21条老套筒,27条土枪,9支手枪。

日本人怎么可能让这样的村子存在。所以派出几个汉奸告诉他们,如果不听话,就要灭了这十三个村。结果被旗地十三村的村民直接打死。

日伪军一生气,派出了二百多日伪军。

但旗地十三村的联庄会士兵一点都不胆快。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在隘口伏击了日军。联庄会有一个神枪手,一枪就打死了日军一个中佐。一战打死了二十多个日伪军。

轰动整个尚义县。

之后旗地十三村组织百姓,开始挖战壕、挖地道、筑炮楼。

后来日伪军再次出动了二百多人,可依旧是羽而归,伤亡不小。这两场仗让日伪军是颜面尽,失,而旗地十三村是名声响亮。对于日军的暴行,尚义县反抗是此起彼伏。

日军和尚义县百姓可是有血海深仇。

当初日军进攻尚义县的时候,在这里遭到了晋绥军的痛击,伤亡不小。后来日军一怒之下,进入尚义县之后屠杀了不少当地百姓。

因此反抗的人很多。

甚至还有当地镇长组织部队反抗日军的情况发生过。结果是都被日伪军给镇压。唯独旗地十三村不仅两次击败了日伪军的扫荡,还让日伪军伤亡不小。

之后旗地十三村周围一些农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现在的旗地十三村联庄会,已经增加到了24个村,不过大家习惯对外依旧叫旗地十三村。他们在尚义县公开和日军作对,还偷偷地从外面继续购买武器。现在的旗地十三村联庄会,光是三八大盖就拥有17条,冲锋枪11支,汉阳造118条,晋造六五式步枪49条,老套筒77条,手枪19支,还有自己造的土枪65把。

联庄会成员也有三百多人。

这里的地形非常有利。

只要日伪军过来,他们的百姓就跑到山里面。

然后联庄会就会凭借地形跟你周旋。当然日军如果真的想要剿灭这样的实力也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

但这种事情,驻扎尚义县的日军哪里好意思跟上面说。

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在而没有上面的支持,光是凭借着目前尚义县的这点日伪军,很难解决他们。因为他们的地理优势非常大,且战斗力是真的不弱。凭借着非常落后的武器,竟然两次打退日伪军。而且现在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好,人数也越来也多。所以尚义县的日伪军就不再招惹旗地十三村。

旗地十三村既不是国军部队,也不是八路军部队,只是地方联庄会。所以日军也就慢慢的放弃这个地方,你们该干嘛干嘛。只要不出来捣乱,日伪军也不管他们。如果这是八路军的根据地,日伪军早就组织大批部队过来扫荡。所以历史上不要说是现在,就是一直到抗战结束,旗地十三村一直没有被日军拿下。

察北支队进入尚义县之后,冯木林立马是联系旗地十三村。

因为这可是尚义县反抗日本人的旗帜。只要能够联合旗地十三村,那么八路军部队在尚义县就能够迅速的立柱脚。而且冯木林也眼红旗地十三村的联庄会武装。

虽然只有三百多人,但都是跟着打过仗的。

如果给他们一些好的武器,完全可以编成一个营。

“先生,八路军那边说,他们的什么司令员,想要拜见您。”

“有没有问这股八路军是从哪里来的?”

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

虽然年纪大了,头发也白了。但两眼炯炯有,神,坐在椅子上身板很直。从坐姿就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是军队出来的。

“问了。”

中年人大约四十岁左右。

他也是一样。

笔挺的身躯,一看就是军人出身。

“目前出现在我们周围的部队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八纵队察北支队独立第六团。他们的人说是,他们察北支队的司令员想要拜访您。

“晋察冀第八纵队?”

老人立马来了精神。

道:“是不是那个击毙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三任少将旅团长的第八纵队?

“应该是。我们尚义县周围的八路军部队,除了西边的120师,就剩下早年115师独立团来过西宁县、来过丰镇。现在来说,离我们最近的应该就是晋察冀第八纵队。这个察北支队应该就是八路军百团大战期间,连续攻克崇礼县、沽源县、张北县的那支部队。”

“这支部队我也是久仰大名,没想到是他们来到了尚义县。”

老人很是激动。

想了想道:“他们的部队离我们有多远?”

“不远。他们的部队刚刚攻克了北沟,把北沟的那些日本人的狗腿子都给收拾了。”

“你马上派人,不,我亲自去北沟。

“先生,他们都是晚辈。你要过去

“哪里有什么前辈晚辈的。能打日本人就是好样的。当年我跟着张声石参加辛亥革命,难道他比我更有资历?但他比我有本事,我就服他。现在八路军打的比我们好,在察哈尔开创了新的抗日局面。我过去找他们,正是应该的事情。

老人摆摆手。

然后已经开始穿衣服,穿鞋。

而且很是郑重。

他要去北沟,旗地十三村这边的联庄会立马要派大部队保护。他拒绝了这个要求,就带着跟自己说话的中年人,还有四名士兵来到了北沟。

北沟是察北支队的独六团打下来的。

独六团团长黄彦军听到旗地十三村的章志光到来,立马派人通知冯木林,然后自己走了出去。正好看到了六十多岁的章志光。快步走过去,伸出双手微微弯腰道:“章先生,我是八路军独立第六团团长黄彦军。您怎么亲自到了?应该是我们去拜访您。”

“太客气了。”

章志光看到黄彦军如此的客气,立马摆摆手。

但黄彦军可不敢有一点点的大意。

因为眼前这个老头,那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前清秀才,后来满清取消科举,他就去念了保定警务学校法科。毕业后在察哈尔都统衙门供职。当时他就是同盟会会员,算是老革命党出身。和目前担任察哈尔省主席,之前还担任游击军司令员张声石是好友。辛亥革命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参加了察哈尔著名的丰镇起义。

民国成立之后,先后任过察哈尔省实业学校董事,张北县参议会参议员等职。之后在政坛和军界发展都很顺利,因为他的好友张声石地位步步升高。

等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他和张声石都不满南京不抗日的政策。所以他们两个人参加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当时张声石是抗日同盟军副司令员,还是自卫军军长。而章志光就是自卫军第一师师长,参加了收复多伦的战斗。

1935年回到家乡,在旗地十三村组织了抗日联庄会。这里联庄会早期的一些武器,都是章志光带来的。甚至目前联庄会的一些军官,都是早年跟着他的人。

就像是跟着他的中年人卫子云。

卫在旗地十三村这边是大姓,有大约三百人都姓卫。当年组建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时候,旗地十三村参加了一百多人,其中有四十来个人都是姓卫。

而卫子云就是当时章志光第一师的副师长。

章志光回到家乡,卫子云也是跟着回乡。组建旗地十三村是章志光的名义,因为章志光本人在察哈尔名声响亮。周围几个县城,包括张家口这边,多少人都听过章志光的名声。

不过实际指挥旗地十三村联庄会的就是卫子云。

他还有一个族,叫卫术奎。是联庄会著名的神枪手,也就是他一枪打死了日军中佐。

正因为章志光这样的资历,所以冯木林才准备亲自拜访他。主要是希望他能够站出来支持八路军在尚义县开辟抗日根据地。虽然没有他,抗日根据地该怎么开辟,就怎么开辟。但有了他情况会好很多。

他绝对有一呼百应的声望。

冯木林听到章志光来到了北沟,立马骑马过来。

中间没有任何的休息。

一路来到了北沟,独六团的指挥部。他来到北,沟的时候,章志光兴致很高。因为他主要是跟黄彦军询问八路军的情况。黄彦军和冯木林都是陕北红军出身,八路军改编后进入了115师独立团,后来随着主力三团,也就是现在的冀热辽挺进军11团和晋察冀五分区6团,一起去了平西支队。冯木林和黄彦军两个人都是被八纵用武器和粮食换了回来。

之后跟着冯木林来到了察北。

对于察东根据地的建设,察北根据地的开辟,都是亲身经历的。因此绘声绘色的给章志光讲察东支队和察北支队的情况。讲了察北支队从五百人的部队,发展到了现在三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还有地方部队。

这都给章志光很大的冲击。

他虽然听说八路军很能发展,但没想到的是这么能发展。

只是八纵五个支队当中实力最差的,竟然都有七八千人的主力部队。那么整个第八纵队最少会有五万多人,按照国军标准来说,这是两个军的兵,力。而晋察冀第八纵队只是晋察冀11军分区和12军分区,晋察冀还有一分区开始到十个军分区。难道晋察冀军区有三十多万主力部队?

这么一想章志光就很兴奋。

他也听说晋察冀军区是从115师三千多人发展起来的。

因此他听的很是兴奋。

就在这个时候冯木林走了进来。黄彦军立马站起来敬礼,然后道:“司令员,这位就是章老先生。章先生,这是我们察北支队的冯木林司令员。

“章先生,请接收我们八路军的敬意。尚义县如此艰难的环境当中,你们却在坚持抗日的道路,在尚义县保留了抗日的火种。

“不敢当,不敢当。你们察北支队连下崇礼县、沽源县、张北县,这才是大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