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271章

作者:随遇而安

在这个地方目前潜伏三个团的部队。

独立三团和新四团、新六团。

独立三团是原察西支队第三大队,也是原120师察绥部队。自从编入到察西支队,改组第三大队之后,第三大队在天镇的发展很是顺利。

第三大队大队长连汉,也就是现在的独立三团团长连汉,算是八纵涌现出来的又一名出色的年轻战将。而他们的政委金永麒,在政委的位置上表现也非常不错。

当然第三大队能够迅速发展,也跟察西支队政委黄浩、副政委卢伟生有很大的关系。

自从卢伟生来到察西支队之后,黄浩其实基本上退出了军队的工作。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建设根据地上。在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建立各种抗日组织,吸收这边的学生。特别是魏红军几次批评之后,黄浩开始改变根据地之前一些政策。吸收西宁县、阳高县、天镇等地地主出身的党员。

也开始加强和当地开明地主的合作。

说白了还是那句话。

在农村真正有钱有粮还有藏匿武器的是地主。

和开明地主合作,在推行减租减息当中可以减少阻力,同时能够得到开明地主的金钱、粮食,还有他们私藏的武器弹药。

而且吸收出身比较好的学生入党,可以迅速扩大党员数量。

减租减息的顺利推行,让八路军在这个地区得到了人数众多的贫雇农的支持。结果参军数量大增,部队扩军能力大大加强。

卢伟生负责的是,对于军队进行新式整军。

魏红军在八纵推行的新式整军,那都是历史上解放军成功经验。结合现在八纵实际情况出台的政策。不仅在八纵的效果很好,甚至在整个八路军系统都在推行这个新式整军方案。

卢伟生担任察西支队副政委,就是八纵为了提高察西支队政工水平。

部队的战斗力,部队的意志力,部队的凝聚,力,提高的非常迅速。所以王秋云和魏红军才给察西支队四个独立团的番号。因为察西支队有能力组建四个主力团。

除了主力团,因为经营多年,所以地方部队实力也不弱。

至于新四团和新六团,都是刚刚组建不到四个月的部队。但这两支部队目前只是缺乏战斗经验,训练上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些新兵早就接受过训练,郑伟山一手负责训练这些新兵。后来组建新四团和新六团,部队的干部也不缺少。因为这些干部主要出自一分区教导二大队。

是一分区给自己的部队准备的基层干部。

一千人的教导二大队,足够满足新四团,新五团,新六团的连排级干部需求。加上八纵自己培养的教导大队,新组建的部队完全不缺少基层干部。

所以新四团、新六团目前缺少的只是战斗经验。当然作为刚刚组建不久的新兵部队,武器装备也不算很好。

但人员足够多。

三个团六千多人,加上察西支队直属大队,在这个地方埋伏了七千多人的部队。

察西支队的司令员高伟,副政委卢伟生都在这里。还有新四团团长石满贵,第六团团长张山。高伟晃了晃脑袋,道:“满贵,你现在还确信日军一定会通过这里吗?”

“老班长,我肯定日军这一次一定会率先选择扫荡兴和县。”

石满贵点头。

高伟和石满贵是非常熟悉的。

当年石满贵当新兵的时候,还是高伟手把手教他打枪。这一次为了反扫荡,纵队把新组建的几个团都放了出来。其中新二团、新三团派到了平北支队,接受平北支队的指挥。新四团和新六团派到了察西支队,接受察西支队指挥。新五团留在盛县,担任纵队直属的部队。

石满贵读书不多,但脑子非常灵活。

越来越有大将风范。

此次归属察西支队领导,他就给高伟分析目前驻蒙军的情况。判断驻蒙军第一步一定会扫荡兴和县。高伟听了他的分析之后,也认同他的判断。

所以才会在怀安县和兴和县中间的路上埋下伏兵。

可是足足在这里埋伏了两天多,都没有看到日军部队过来。

不少人都急了。

特别是对于新兵来说,在这个地方埋伏两天时间,对他们的耐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老班长,我还是那句话。驻蒙军除非不参与华北方面军这一次大扫荡,只要他们要参加扫荡,那么他们只能是扫荡兴和县。

“到了这个时候你还如此淡定。”

高伟笑笑。

在外面独自锻炼三年,担任察西支队司令员,让高伟也稳重很多。

要是以前他早就爆发了。

不过高伟不是没有担心。集宁那边的日军已经有出动的迹象,现在自己在这里埋伏三个团两天多的时间。要是这边始终没有动静,判断错了,那么这一次反扫荡自己就会很被动。目前在兴和县察西支队并没有多少兵力,除了独立一团,就只有在兴和县临时拉起来的自卫团。面对日军13联队处于绝对的劣势。

一旦兴和县局势不稳,那么察北支队控制的尚义县也会受到波及。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表现出急躁。

要不然像新四团、新六团都是新兵组成,很容易影响他们的情绪。

“司令员,有情况。”

派出去的侦察连长来到了高伟身边。

高伟立马抬头,问道:“怎么样?”

“侦察兵发现了日军大部队从县城离开,方向就是这里。”

“多少人?”

“准确多少人,我们还没法判断。但日军应该不少于一千人。除了日军之外,还跟着四五百伪军部队。”

“一千多日军?”

“是。而且这些日军部队还带着五门步兵炮重机枪的数量我们也数了,总共带着18挺。至于轻机枪就更多,少说也有四十多挺。至于伪军部队,也装备了不少轻重机枪。”

“这么多?”

高伟比较吃惊。

没想到这股日军的武器装备这么好。5门步兵炮,18挺重机枪,40多挺的轻机枪,真的不是普通的独立大队能够拥有的。本来高伟判断日军能够出动的兵力也就五六百人,就算多了也就七八百人。

轻重机枪大致估计也就20挺上下。

如果只有这点人,这样的装备,那么伏击战会很轻松。

可是有步兵炮,还有这么多重机枪,那么就不是简简单单的独立大队。一千多人的部队,应该是旅团下辖的炮兵中队和机枪中队都派出来,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部队。还有四五百伪军部队跟着,那么出动的日伪军最少有一千五百人左右。比之前预想的多了不少。

这么多的日伪军部队,这么好的武器装备,就算是要伏击他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过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一次反扫荡才刚刚开始,自己聚集了这么多的部队。如果第一战就选择退却,会直接打击部队士气。这对于整个反扫荡都不是好事情。

因此高伟道:“所有部队进入伏击阵地,等日军进入我们的埋伏圈,踩到了我们的地雷,到时候按照计划伏击。各团都知道自己要怎么做吧?

“是。”

怎么伏击,开打之后占领哪些高地,怎么分割日军,怎么切断日军后路等等,早就计划好了。只不过相比起之前的计划,过来的日伪军多了而已。

等各团团长离开之后,卢伟生道:“司令员,敌人比想象中强大。

目前察西支队平时的军队工作都是卢伟生负责,打仗的时候也都是卢伟生跟着高伟。卢伟生听到日伪军的数量和武器装备,也是深吸一口气。

虽然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日军的确是走了这条路。

但对于日军的数量却判断错误。日军远比之前判断的强大很多。察西支队虽然发展时间不短,但和八纵的几个主力部队16团、18团他们相比,武器装备、战斗力都是有不足的。

“是。不过也没什么。”

高伟也是很意外,但他还是狠下心道:“现在的情况都这样了,我们也没什么退路。这个时候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怀安县的地理情况和我们之前打仗不太一样。都是一些浅山,伏击之后只要我们的速度足够快,短时间之内我们就能够贴近他们。

只要我们和他们的部队混在一起,他们的步兵炮就根本无法发挥威力。再说我们兵力占据绝对优势,此次伏击还是出其不意,此战绝对不会出现问题。

虽然是三个团,但其中新四团和新六团都是新兵组成,没打过这种大仗。如果全都是察西支队的三个团,也就是独立一团、独立二团、独立三团,高伟没有丝毫的担心。

就算日军的武器装备的好,那又如何?

自己手中部队多。

七八千人伏击你一千人,怎么打都不会出问题。但新四团和新六团是新兵部队,之前也就打过一些小战斗,并没有打过大仗。

一旦战事不利,会不会出问题?

这个都需要考虑。这两支部队是临时调到察西支队接受察西支队指挥的部队,高伟也不能完全判,断新四团和新六团的战斗力怎么样。可是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允许高伟撤出战斗。

为了这场战斗准备了这么久,绝对不能后退。

高伟是猛将。

越是这个时候,高伟越不会撤离。

“怀安会不会派出援兵?”

“可能会,但也不一定。”

高伟不是没有担心。

但高伟已经不在乎这些,这场仗一定要打。所以道:“怀安县并没有多少日军。这一次日军出动这么多部队,那么怀安县就算派出援军又能派出多少援军。再说这里离淮安县城快一百里,他们就算是救援也需要好几个小时,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只要这场仗我们把日军全部歼灭,这里的反扫荡局面就会大为改观。”

卢伟生点头,道:“好,我们就打这场仗。”

卢伟生从军之后,也打过很多硬仗。从一个学生成为了军队政工干部。

既然高伟决定了,卢伟生也不反对。

因为高伟说的对。

华北方面军缺兵,驻蒙军就更是缺兵。目前驻蒙军能够调动的部队非常有限,其中主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目前只有三千人左右。

怀安更是只有两个独立大队和一些守备大队。

一旦吃掉这股日伪军,那么这一地带日军兵力就会严重不足。或者说整个怀安周围,乃至于张家口周围都不会有多少日军。这对于这个地方的抗日形势,会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日军部队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高伟拿着望远镜看着这股日军,果然比想象当中多。侦察兵侦查回来的情报越来越准确,日军人数比想象当中更多,足足有1200多人。

高伟心中紧张,因此这也是高伟第一次指挥这么多人,伏击这么多日军。

第378章 惨胜

此次带兵的是,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独立第二大队的大佐大队长真野启九。

他此次扫荡非常谨慎。

以前这个地区也不是没有抗日武装。那个时候日军每一次扫荡,派出一个中队都是大扫荡。平时日军也就派出一个小队,然后跟着伪军一个连。这样就能够迅速平定那些抗日武装。

但现在不一样。

现在八路军闹得太厉害。

日军一个中队扫荡,很容易被八路军部队吃掉。不要说是一个中队,就是一个大队稍微不注意都会被八路军吃掉。这样的情况之下,真野启九哪里敢有一丝一毫的狂妄。真野启九来到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之后,对于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历史是仔细研究过的。越是研究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历史,真野启九对于八路军是越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