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274章

作者:随遇而安

冯木林摇头。

道:“攻打集宁,我们手中这点武器拿什么攻打集宁。”

冯木林在陕北是打游击出身。

赔本的买卖可不干。

察北支队是八纵武器装备最差的支队,手中缺乏重武器。不要说是步兵炮这种,就连重机枪也没有多少。这种武器装备拿什么攻打集宁。冯木林指了指地图道:“我考虑的是目前集宁人少,如果我们做出攻打集宁的态势,日军会怎么选择?

“肯定回援。”

赵军友回答。

而且很肯定的道:“集宁、归绥和包头是绥远最重要的几个城市。这里面归绥是绥远的中心地带,包头一直在阻挡傅作义部,而集宁是联系张家口、大同和绥远之间的重要城市。一旦集宁被我们拿下,我们就会断了日军张家口、大同和绥远之间的联系。会让整个晋西北局面都会出现变化。日军是绝对不会允许我们拿下集宁。”

“我也是这么想的。集宁在晋西北的重要性不亚于张家口在察哈尔的重要性。一旦我们进攻集宁,日军必然回援。我的想法是在日军回援的必经之路做好埋伏,打日军一个伏击。

先人的智慧,都在这里。

孙的“围魏救赵”,是名留青史的经典战例。

红军、八路军的很多经典战术,都是脱胎于此。冯木林紧町着集宁,也想要打一场“围魏救赵”。独六团团长黄彦军却是皱眉道:“司令员,办法是好办法。我们一旦攻打集宁,日军肯定要回援,我们可以提前在中间设埋伏。可是我们哪里有那么多部队,一边攻打集宁,一边还能够伏击日军。”

想要完成这个战略,怎么也应该出动七八千人。

毕竟人少了,无法威集宁,如何让日军回援。而打伏击,同样需要集合三四倍的兵力。特别是察北支队不像是察南支队、察东支队、平北支队那样武器装备好,也远远比不上察西支队。

整个支队都没有多少重武器。

想要伏击七八百人的步兵大队,没有三千兵力如何歼灭。可是察北支队目前在尚义县哪里有那么多部队,总不能把察北支队在尚义县的主力都调过去。

冯木林笑了笑道:“彦军你也打了那么多年的仗,经验丰富,怎么就转不过弯来。一虚一实,兵力还不好调配?你忘记了我们八路军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支持我们的根据地老百姓。攻打集宁就让骑兵团、自卫一团和自卫二团,加上我们在尚义县组建的那些地方部队去。弄大声势,把部队弄成七八千人的样子。只要让集宁城内的日军上当,那么此仗我们就胜利一半。独六团和独七团负责伏击日军。”

八路军的“围城打援”,都是一虚一实。

因为没有那么多部队。调动大量的地方部队和民兵,假装主力部队。

察北支队确定打一场“围魏救赵”之战后,任命章志光为此次攻打集宁的总指挥,自卫一团团长卫子云担任副总指挥。全权负责这一次伴攻集宁的战役。

自从察北支队进入尚义县,到现在已经三个月时间。章志光是亲眼看着八路军是怎么建设根据地的,亲眼看着八路军是怎么发展的,亲眼看着八路军是怎么得到尚义县百姓支持的。越看他对于八路军越是欣赏,对于抗日的胜利越有信心。

章志光从参加辛亥革命开始,见过的各种部队多了去了。八路军是唯一一个真正的令行禁止,真正跟根据地百姓融为一体的部队。在章志光看来,就是历史上名留青史的“岳家军”也不过如此。

这样的一支部队不成大事,谁能成大事。

因此他出山之后,积极给八路军出谋划策,也积极的为八路军奔走呼吁。

察北支队在尚义县推进的减租减息,成立地方政府,推平尚义县的鸦片种植,招兵买马都进行的非常顺利。本来察东支队在尚义县只想招两千人左右,因为察北支队拥有的武器是无法装备两干人以上。可是尚义县的百姓太积极,青壮年报名参军人数太多,最后招了三千多人。

本来准备自卫一团和自卫二团是千人小团规模,结果最后变成了1400人左右的中团。多出来的部队,就被察北支队整编为尚义县县大队。

不过自卫一团和自卫二团毕竟是刚刚组建的新兵部队,战斗力比较差。但作为伴攻的一路,倒是没什么问题。而且为了以防万一,派出了骑兵团。

自卫一团、自卫二团、县大队、骑兵团,还有动员的尚义县民兵部队,弄来了5700人左右。当然为了给集宁城内的守军更大的压力,故意把部队声势弄大,整的像是七八千人一样。

“这是哪来的支那部队?”

八路军这么大的动作,很快就惊动了集宁城内的日军。日军26师团13联队的大佐联队长斋藤二郎立马来到城墙,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八路军部队很是吃惊。

人实在是太多。

只是简单的估计,目前东门能够看到的就有三千人上下。

“大佐阁下,集宁周围除了八路军察西支队之外,只有八路军察北支队在尚义县。这支部队应该是八路军察北支队,他们从尚义县来到了集宁。

13联队的参谋长古川一明开口。

13联队在集宁,西边有作义的晋绥军部队,还有八路军120师部队。东边是八路军晋察冀第八纵队的察西支队和察北支队。

察西支队目前被13联队的两个大队压缩在兴和县,哪里能够聚集这么多部队攻打集宁。唯一能够在日军眼皮子底下聚集这么多部队的只有察北支队。

察北支队进入尚义县也不是一天两天,到现在快三个月时间。日军对于察北支队的情况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察北支队涌入尚义县的部队有独六团、独七团、骑兵团,又在尚义县组建了自卫一团和自卫二团。察北支队是有足够的实力派出这么多部队。

“八嘎。”

斋藤二郎很是恼怒。

道:“我早就说过,我们现在的情况一动不如一静。老老实实的守城,等所有的部队补充新兵,完成训练,恢复实力之后再扫荡八路军。可是上面这么着急的给我们下令,让我们派兵扫荡,把我们的劣势完全暴露出来。八路军就是看准了我们兵力不足,才会过来攻打集宁。你看看我们正面看到的就有这么多人,其他地方还不知道藏着多少人。

本来这一次的扫荡,斋藤二郎就反对。

现在的绥远和察哈尔地区,日军兵力不是一般的不足,而是严重不足。这个时候牢牢地守住几个重要城市,已经是不容易。但岗村宁次却下令部队一定要出击。

简直是无视客观情况。

特别是13联队在集宁,情况就更不好。虽然有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帮忙,但是在绥远傅作义的实力是越发的强大。手中常年保持三万左右的强大部队,加上收编周围各种武装力量,导致傅作义部拥有五万多人。加上120师在绥远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强大,一个独立混成第九旅团根本压制不住傅作义和120师部队。

傅作义可是连骑兵旅团都能够全歼的存在。虽然傅作义部在包头战役当中伤亡不小,所以一直在休养生息。但只要给他一定时间,傅作义的部队又能够重新恢复元气。

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和13联队,光是应付傅作义和120师的部队就非常困难。更何况还要应付东边的察西支队和察北支队。察西支队和察北支队发展也很快,光是主力部队就有近两万人。

这个时候13联队最好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的在集宁。等着在中条山战役伤亡不小的26师团恢复实力,被八纵打击严重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恢复实力,然后再做其他事情。

但岗村宁次的命令,他又不能不听。

所以只能是派出两个大队扫荡兴和县。

看看结果怎么样?

八路军都已经集中兵力过来攻打集宁。

古川一明安慰道:“八路军察北支队武器装备差,应该没有多少攻城武器。我们在集宁虽然人不多,但也不是不能挡住他们。

“哪里那么简单。你看看那边,那是不是骑兵部队。”

“是。”

古川一明往东南方向看过去,使用望远镜看到了人数众多的骑兵部队。古川一明脸色瞬间就变得难看,因为那不是一两个骑兵,而是一个骑兵部队。

一眼看上去就有好几百骑兵。

而且这股骑兵后面,隐隐约约还能够看到很多步兵部队。虽然看不太清楚,但看起来应该也有几百人。

“早就听说八路军察北支队有一支骑兵部队,看来就是这支部队。这是八路军察北支队的主力。

八路军这是要着我们在集宁兵少,想要一口吞下集宁。”

“大佐阁下,我们是不是应该让第二大队和第三大队回来。

“这个?”

斋藤二郎下不定决心。

如果自己把人叫回来,那么这一次的扫荡就虎头蛇尾,彻底失败。岗村宁次上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之后,除了中条山战役获得胜利。面对八路军部队,到现在都没有实打实的成绩。

如果自己就这样把部队撤回来,会不会受到影响。

“大佐阁下,看看那边,那是大炮?”

斋藤二郎立马关注前面的八路军。

的确是大炮。

对面的八路军部队,往前推一些大炮。不过看了一会,斋藤二郎皱眉,道:“这好像是很古老的大炮。”

很古老的大炮。

章志光他们手中没有重武器,就连重机枪都少。但既然是要攻集宁,总不能啥也不干。所以察北支队把当年清朝部队用过的大炮收集。

拉到了集宁城下。

“轰”

“轰”

清未清军用过的大炮,虽然各方面都差了很多。

但还是能够打出炮弹。

虽然没有打中目标,但还是有了效果。毕竟是大炮,炮弹打出去也能够爆炸。斋藤二郎又看了看北边,也发现了八路军的身影。

虽然这股八路军穿的五花八门,但人数优势这么大,对于斋藤二郎的压力还是很大。

现在更是连大炮都拉来。

斋藤二郎下了决心道:“给第二大队和第三大队发电报,让他们撤回来。”

第381章 血战

冯木林的“围魏救赵”,“攻其必救”的战术非常成功。

13联队的大佐联队长斋藤二郎,面对越来越多的八路军部队,最后还是没有顶住。毕竟集宁三面都出现了八路军部队,人数达到六七千人的样子。

甚至影影绰绰有更多的部队在外面。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八路军部队太多,更主要是因为集宁的日军实在是太少。目前在集宁的日军部队,把其他乱七八糟的武装力量都加起来也不过一千来人。

斋藤二郎倒不是没有信心保住集宁。

虽然城外有六七千人的八路军,但对于缺乏攻城武器的八路军部队来说,依旧是很难成功。这一点斋藤二郎心中还是有数的。

但他还是要以防万一。

毕竟这个谁也不敢打包票。

此次扫荡失败,虽然也要负责任,但问题不会太大。毕竟整个华北方面军扫荡都不顺利。这几年察哈尔、绥远一带,日军败仗比比皆是。因此扫荡失败,最后受到处罚也不会一个人扛着。

但丢了集宁就不一样。

集宁这么重要的城市要是丢了,那么就算自己没有死在战场上,但回到国内审判不知道结果会如何。自己一个小小的大佐,可背不起丢失集宁的责任。

所以他最后还是决定撤回13联队在外的部队。

章志光那边不仅是要伴攻集宁,而且要冒充察北支队的主力。这也算是一个障眼法,让日军相信察北支队的主力都在集宁城下。

实际上呢?

察北支队的主力独六团和独七团,目前静静地潜伏在集宁到兴和县中间路段。

冯木林也无法猜测,会是哪支部队从这里通过。不过冯木林知道,这里是兴和县到集宁最近的一段路。知道集宁受到攻击,日军要回程一定是争分夺秒,所以肯定是会从这里通过。

冯木林把部队潜伏在这里,静静地等着日军通过。

日军的确是快马加鞭回程。

但回来的只有13联队第三大队,第二大队虽然也接到了命令,但却被察西支队缠上。高伟邀请察北支队南下,帮助兴和县的反扫荡。

当然不会让察北支队承担所有的风险。

冯木林要伏击日军,当然已经用电台和察西支队有了联系。察西支队放一个大队的日军回去,牵制另一个大队。果然察北支队潜伏三天之后,看到了日军回撤的13联队的第三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