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聂司令员微微一笑。
聂司令员是政工干部出身,非常喜欢提拔重用政工干部。
看看晋察翼的干部组成就知道。一分区司令员杨全武、原二分区司令员赵陆,原三分区司令员陈满远,五分区司令员邓国,这都是政工干部出身。
还有原四分区司令员熊涛,红军时期也是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都做过的。
现在看魏红军,聂司令员就喜欢。
因为魏红军考虑问题,总是会比别人快一步。
八路军大部分人才刚刚考虑从游击战转为大兵团作战的时候,魏红军已经开始考虑占领张家口之后的事情。
甚至魏红军都开始考虑革命胜利之后,如何管理全国大城市的问题。
这考虑的已经不是一般的八路军中上层将领的视野。
“那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一旦打不下怀安、宣化怎么办?”
“我们也想过。任何战斗我们都不敢打包票说一定能够胜利。不过就算是攻城失利,我们也不会失望,或者失去信心。我们可以总结教训,毕竟以,后我们攻城的战斗会很多。一次失败,会让我们以,后避免更多失败。而且我们不会盲目的攻城,我们会做好一切准备。我们准备先攻宣化,集中察东支队、察南支队还有纵队炮兵。到时候我们能够拿出50门以上的步兵炮,还有平射炮、速射炮,以及迫击炮都不会缺少。我们会尝试如何用重火力,和攻城部队配合。利用这些攻城战斗,我们准备在八纵组建一支攻坚能力强大的兵团。
这是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商量过的。
在目前几个支队基础上,抽调一些部队组建一支强大的拳头部队。作为纵队的机动部队、拳头部队,能够打大仗、打硬仗。
“你们想什么时候攻城?”
“在三月之前完成攻城。正好目前的华北方面军因为两个师团抽调南下,加上这几个月日军伤亡严重,没有实力抽调部队干扰我们。如果再过一段时间,华北方面军必然会补充新兵,影响我们的攻城战役。”
“好,我知道了。等我考虑清楚,尽快给你们答复。
虽然晋察冀军区下面的各个军分区权力很大。
一般的战斗决策,都可以自主决定。但集中主力部队攻城这种战斗,还是要上报给军区,得到军区的批准。
聂司令员虽然心中已经同意,但还是要和军区其他人商量一下。
第397章 应对困难的准备
晋察冀这边的会议一连开了五天。
本来这一次会议准备开三天时间,但因为魏红军的原因,会议进程生生拐了一个弯。原来的很多议程,都被砍掉。
这一次会议,后面几天主要是讨论两件事情。
一个是如何应对1942年日军的扫荡。虽然大家判断日军应该是集中兵力扫荡冀中军区,但这只是大家的判断。说不定岗村宁次选择的不是翼中军区,而是要扫荡北岳区呢?
不过如果扫荡北岳区,大家反而更放心。
因为北岳区对于反扫荡已经有足够的经验,也有足够的战斗力。并不惧怕岗村宁次的扫荡。可是一旦日伪军要重点扫荡冀中军区,那么这就不是小事情。
所以最后制定的计划是,冀中军区回去之后要做好最坏的准备,甚至要做好整个冀中军区被日伪军打穿的准备。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冀中军区从主力部队开始地方部队,还有地方政府和各村民兵,都要做好残酷的反扫荡准备。为了这一次的反扫荡,冀中军区的部队需要加强训练。
除了主力部队之外,地方部队要加强地道战、地雷战、村落战、麻雀战等战法的学习和训练。冀中军区每一个村庄,在反扫荡的时候都要成为一个堡垒一样。地方部队要依托那些村庄,抵抗日军的进攻。
所以冀中军区地方部队需要认真训练村落战要怎么打。一旦反扫荡开始,翼冀中军区这边不管是主力部队还是地方部队,乃至于民兵部队都要上去。
到时候地方部队的任务就会很重。
为了增加冀中军区地方部队的战斗力,聂帅准,备从北岳区这边抽调一批基层指挥员,增援冀中军区。翼中军区因为主力部队都缺乏有经验的干部,所以地方部队的干部就更缺少。相比起来北岳区这边的地方部队,干部很多都是从主力部队抽调的基层指挥员。
这一次聂帅准备抽调干部去冀中军区的地方部队,提高地方部队的战斗力。
然后聂帅开始统始计北岳区这边的弹药储备。
因为聂帅知道,冀中军区的部队是缺乏弹药的。冀中军区啥都不缺,唯一缺的就是弹药。因为在平原地带,冀中军区打的伏击战远远不如北岳区这边,所以缴获的弹药数量很少。可是北岳区部队,目前的弹药储备也没有那么足够。所以聂帅最后是从一分区和三分区、十一分区、十二分区抽调15万发子弹,支援冀中军区部队。
当然这些都是训练上、物资上的准备。
聂帅更关心部队的精神状态。
因此要求根据地不允许出现任何因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而出现的轻敌麻痹现象。等回去之后冀中军区必须要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对于未来的困难有足够的认识。
让冀中军区的军队、地方政府上上下下都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认识到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于八路军来说是一个机会,但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而且要敢于和日军作战。
当日军扫荡的时候,要敢于集中兵力突破日军封锁,跳出日军包围圈。日军进攻,冀中八路军也要进攻,要大胆的采取“敌进我进”的战略。华北方面军兵力不足,一旦集中兵力扫荡冀中根据地,那么日军后方就会兵力空虚。翼中军区的部队要大胆的突进日军腹地,在日军后方打击日军,逼迫日军回援,完成反扫荡工作。
然后是关于晋察冀北岳区这边的部署。
一旦日军集结重兵扫荡冀中军区,那么晋察冀北岳区必须要出击,支持冀中军区的反扫荡。甚至会议当中决定,一旦需要的时候,晋察冀北岳区要集结重兵进攻日军封锁线,要敢于打攻坚战,要有打大仗、恶仗的心理准备。以此来支持翼中军区的反扫荡。
其实这个主要是针对一分区和三分区来说的。
因为一分区和三分区和冀中军区近,日军为了扫荡冀中军区到时候主要封锁的就是这一带的交通沿线,切断冀中军区和一分区、三分区的联系。
而且晋察冀北岳区当中,除了八纵之外,能够集结重兵,强攻日军阵地的也只有一分区和三分区有这个实力。一分区不用说,自从黄勇担任三分区司令员之后,这几年三分区的发展也很快。需要的时候,三分区也能够出动十来个主力团参战。而且对于杨全武和黄勇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需要敢于攻坚,敢于强攻日军阵地的部队。
日军一旦封锁交通线,一些重要地方必然是防守严密的日军据点,日伪军兵力绝对不会少。而分区和三分区要强攻这样的据点,那就不是以前那种小打小闹,而是真正的攻坚战。
等讨论完下一年的反扫荡工作之后,大家下一步讨论的是目前华北地区的干旱问题。从1941年开始华北就开始干旱,严重影响粮食生产。
好在魏红军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之后,得到了一分区司令员杨全武的大力支持。后来更是得到了晋察冀军区聂司令员的支持。等这份报告上交到延安和八路军总部之后,得到了延安大力肯定。延安直接把这个口号推广开来,在所有的八路军部队都使用。要求所有的部队和地方政府,以及学校、工厂等机构,都要开荒,储备粮食。
所以过去的1941年,八路军部队倒是没有太缺粮食。
但有些人判断,1942年的华北,估计还是会干旱。也就是说1942年根据地的粮食产量还是会出现问题。虽然各个根据地都有粮食储备,可是一旦1942年的粮食还是减产,一定会严重影响根据地的经济。
最后影响八路军部队。
有些从1938年开始,实实在在的开荒,储备粮食的根据地心中还不慌。但只是做了一些表面工作,或者没有把太多精力放在这里面的根据地,心里已经是七上八下。因为他们虽然挺过了1941年,但1942年如果继续这样干旱,他们储备的粮食就真的不够。
所以这个也成为了目前晋察冀军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毕竟天大地下,吃饭问题最大。
就连延安为了增加粮食供应,1941年年初就把120师359旅拉过来开垦南泥湾。想想这可是120师的主力部队,都被拉来种地,可以想象延安的情况如何。历史上南泥湾在三年之内开垦荒地二十多万亩,细粮就收获了近400万斤。而且359旅在南泥湾不仅仅是开垦荒地,而且还种菜,发展畜牧业。
在南泥湾养活大量的牲畜。
而且还建设大量的工厂。
建起了年产土布9000多匹、毛毡近千床、毛巾2000余打的纺织厂,年产单衣、棉衣3.7万套的服装厂,年产单鞋、棉鞋3.7万双的制鞋厂。还建成了肥皂厂、榨油厂、木工厂、铁工厂、皮革厂、造纸厂等。
延安是如此,其他根据地目前为了粮食安全都在自救。
晋察冀军区这么多的部队,这么多的后勤机关,吃财政饭的人有好几十万。要是不安排妥当,吃饭都成问题。
所以这也是1942年晋察冀军区的主要工作。
为了减轻根据地负担,军区按照延安的精神,也开始精兵简政。很多机构要取消,人要分离到地方。这些都需要军区拿出一个整体方案。
在这方面,本应该最困难的八纵,却底气十足。
按理来说,晋察冀军区的根据地当中,就数八纵的根据地地贫,物资少。但备不住八纵准备充足。魏红军是从1938年开始,一直在防备今天的情况。
这四年当中魏红军一边倡导“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求各部队、地方政府、机关单位、工厂学校,都要开荒种地。就算无法精心打理,产量比不上其他地方,但能打多少就打多少。魏红军不仅纵队储备粮食,也要求下面各个部队和机关单位都要有自己的粮食储备。而且和其他根据地不一样,魏红军是亲自町着这些事情。
所以在八纵这边,不管是理解还是不理解,大家都会重视这个事情。毕竟魏红军作为党政军一把手,可是处理过不少违背命令的人。
不仅仅是如此。
魏红军还大力倡导民间开荒。为了支持民间开荒,魏红军也是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当农村粮食多的时候,魏红军就会从农村购买一些粮食继续囤积。
而且对于动用储备粮食,魏红军也是非常谨慎。
1941年部队开始出现困难,但魏红军都没怎么动用手中的储备。因为魏红军知道,下面各个部队、机关单位、地方政府、工厂学校,都有自己的,小金库粮食。
魏红军让他们用自己的储备,挺过1941年。
所以对于这方面魏红军是真的不担心。魏红军有信心八纵挺过1942年,乃至于挺过1943年。而且正因为有这样的自信,所以八纵才敢于组建大兵团。
要是没有足够的粮食,这个时候应该考虑的是缩编部队。
晋察冀召开的会议结束之后,聂司令员把会议内容整理一下,报告给了延安和八路军总部。
第398章 延安的告诚书
“好啊,荣臻同志这份报告来的及时,给我们这些人一个当头棒喝。老总,你觉得呢?”
“要得。”
聂司令员整理的会议记录,来到了中央领导手中。
主席仔细看了好几遍。
越看越是喜欢。
因为这份报告来的太及时。
总司令回答道:“自从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的事情传来,整个延安的氛围都不一样了。我去哪里,都能够感受到大家喜悦的心情,大家对于抗战越来越乐观。我总是觉得哪里有些问题,但我也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些事情,因为我的心情也很放松。但今天看了荣臻同志这份报告,我才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那就是我们很多人,包括我们的领导干部都太乐观。好像日本和英美打仗,我们的抗战就胜利了一样。这是不对的,有问题的。虽然日本和英美开战,但日军在中国还是有百万部队。目前我们的抗日战争,从大方向上看依旧是处于劣势,抗战依旧是处于战略相持阶段。这个时候我们的领导干部却沉浸在一片喜悦当中,精神开始松懈麻痹。这对于接下来的抗战是不利的。”
总司令也是后怕。
因为这段时间总司令自己也有些松解,也有些麻痹。
可以这么说,太平洋战争大爆发,让中国人非常兴奋。就算不知道美国军队有多么强大,但美国工业实力的强大,中国上层都是一清二楚的。
这个年代的工业实力看什么。
看钢铁产量。
日本的钢铁产量有五六百万吨,已经是中国需要仰望的。可是人家美国的钢铁产量达到了8000万吨,这是什么数据。只看这些钢铁产量就知道美国的工业是多么的强大。
因此中国很多人知道日本和美国开战之后,都开始兴奋,开始麻痹大意。就是延安这边,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包括很多中央领导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是长舒一口气,认为抗战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日本为了和美国在太平洋打仗,一定会抽调大量部队。这样中国的抗战就不再是那么困难。难可是随着晋察冀这份报告,总司令才惊醒过来。
是啊。
日军是和美国打起来了。但在国内来说,日军依旧拥有七八十万部队,加上几十万伪军,几十万伪警备队、伪警察。现在中国的抗战依旧是处于相持阶段,大部分地方依旧是日军占据优势。
“是啊。我们之前都有些高兴过度。现在日本只是和英美开战,我们很多人就像是获得了胜利一样,这种思想不对头啊。荣臻同志这份报告来的及时,要不然我们都要犯大错。这些日子我本人也有,些头脑发热。
主席很是欣赏这份报告,也做了自我检讨。
大家都太高兴。
主席也不例外。不过看到这份报告的时候,主席立马冷静了下来。
总司令道:“老毛,这件事情我们必须要尽快处理。要不然这种麻痹大意的思潮蔓延下去,会影响部队的判断和战斗力。我们要是松懈,必然会吃大亏。因为晋察翼的同志们说得对,接下来日伪军的重点打击对象应该就是我们。
八路军部队哪一次反扫荡不是战战蜕就。
恨不得把十八般武艺都用上。
因为日军的强大,八路军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