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293章

作者:随遇而安

魏红军非常生气,所以下令道:“把人往外推,仓库里面的东西谁也不许拿走。

“政委,这样会不会有问题?”

李世平有些犹豫。

以往八路军打下一个县城,往往也会出现这种哄抢的情况。不过一般情况之下,八路军都不会追究这些事情。你总不能把百姓抢走的东西,又去找他们要回来。

这成什么样子。

现在魏红军这样,直接让部队把百姓推开。以前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出现的情况。只要百姓哄抢的不是枪支弹药,那么粮食、布匹之类的,一般管理不严格。除非这些东西已经被军队拉走,进入军队仓库。如果还有人过来哄抢,那就是大事情。如果只是哄抢这些日伪军的财产,八路军也没有政策,怎么去管理。

李世平是担心,用部队这样制止百姓,会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会不会让宣化百姓对八路军有不好的印象。

魏红军摇头,道:“这种现象必须要制止。你们想想,真正老老实实的百姓,现在这个时候谁敢出门。外面在打仗,他们恨不得把门都封死,害怕进城的军队楼草打兔子,劫掠他们。这些老实的百姓怎么会出来哄抢物资。”

魏红军之以鼻。

真正老实的百姓,哪里有胆量这个时候出来。

他们现在是最害怕的。虽然日伪军混蛋,这些老百姓痛恨他们。但他们不见得就欢迎八路军进城。

自古以来军队打仗,攻城之后劫掠都是非常平常的事情。这些老百姓现在最害怕,害怕进城的部队抢钱抢女人。现在这么混乱的情况之下,敢于出来哄抢东西的,要么是胆子大的,要么就是一群地痞无赖。特别是军队已经接管的仓库,还敢这么起哄,还敢哄抢,哪里是本分的老百姓。

也就是八路军有纪律。

要不然魏红军真想要动枪。

“现在这个情况必须要制止。现在要是不制止,以后怎么办。张家口可是察哈尔中心城市,里面不知道会有多少仓库。如果我们攻下张家口之后,张家口也发生这种现象怎么办?张家口可是有十多万人口,那么多的军用仓库,让他们哄抢,到时候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去,找郑伟山同志和25团团长陈祖宁同志、政委乔宇同志。告诉他们我有事情交给他们。

“是。”

魏红军看了看前面的仓库,发现那些人被部队隔开,但依旧是没有离开。里面甚至有不少人不停的叫嚣,鼓动百姓继续冲击仓库。

要抢夺里面的物资。

这哪里是普通的老百姓,普通老百姓哪里有这样的胆子。面对几十名荷枪实弹的战士,还敢这样叫嚣。在魏红军看来,这里面除了地痞无赖,说不定还有一些日伪军特务。

魏红军要上前,被韩卫国拉住。

道:“政委,城内局势不明,也不知道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如果里面有几个不怀好意的,那你这样过去不安全。你是纵队政委,不能做这种冒险的事情。”

“韩主任的意思是?”

“我去吧。政委,你放心。这个仓库里面的东西,一个都不会丢失。”

“好。”

魏红军从口袋里拿出了小本子,在上面记载今天看到的这些事情。历史上八路军攻克张家口之后,整个张家口一片混乱。因为八路军部队从来没有管理过这么大城市的经验。

多少年在山沟沟里打仗,突然之间来到大城市,部队从上到下都傻了。

看到好的房子,好的车子,好的衣服,好吃的东西,甚至是好看的洋学生,哪里还有精力管理城市。但魏红军可不能让历史上的事情重新发生。所以从宣化开始,魏红军就要把发生的问题都好好地记录下来。

看看部队到了城市之后,都会出现什么问题。

只有把这些都记录下来,才能够找出对策,以后才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等以后攻打张家口之前就可以做好各种预案,不让历史上的事情重演。

“政委。”

“政委。”

郑伟山和25团团长陈祖宁和政委乔宇接到命令之后很快来到了魏红军这里。

这一次攻城,25团和26团都没有怎么发力,16团已经把东门打了下来。说实话这场战斗当中起的作用还不如目前在截断张家口和宣化的18团。

25团和26团最大的作用就是分散日军兵力。

除了这个几乎没起什么作用。所以郑伟山本来的想法是带领25团追击逃跑的日军。没想到还没有下命令,就接到了纵队命令,让他们留在城内剿灭日伪军溃兵。

“你们来了。25团除了继续清剿城内日伪军溃兵之外,抽调两个营临时担任宣化警察的责任,巡,逻宣化街道。要是看到有人利用现在的机会偷东西、抢东西,反正只要是干坏事,通通给我抓起来。你们的任务就是保证没有人利用现在宣化城内混乱的局面浑水摸鱼。必须尽快的恢复街面的稳定,不允许有地痞无赖趋火打劫。”

“是。”

魏红军担心有人火打劫。

越是这种时候,越是有人火打劫。那些地痞无赖信奉的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利用现在这个机会,抢东西发家。

所以一定要先稳定街面上的平静。

魏红军继续道:“宣化有日伪军不少仓库,你们25团剩下的部队尽快摸清楚这些。找到仓库之后,仓库最少要派一个排的部队驻守,保护仓库的安全。如果仓库物资多、物资重要,特别是军火库,那么最少要派遣一个连的部队看着。反正就是一句话,这些仓库必须要守好了,这都是纵队的财产,一定要等着纵队派人过来登记造册。不允许任何人,这个包括纵队任何级别的领导,任何机构,还有任何百姓都不能私自动用。除非有司令员和我两个人的手令,不然其他任何人的命令你们都可以拒绝。郑伟山同志,我代表纵队临时任命你为宣化守备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全权负责这个事情。陈祖宁同志担任守备副司令员,乔宇同志担任守备部队副政治委员。25团接受宣化守备司令部的命令。如果有任何人不听命令,你们有权扣下,等纵队处理。”

宣化的军用仓库,那都是军用物资。

这些军用物资利用好了,可以让纵队,乃至于晋察冀军区都能够受益。岂能让人哄抢,包括部队内部想要私自留用,魏红军都是不允许的。

这些军用物资必须要全都进入纵队后勤当中。

“是。”

让25团出面之后,魏红军算是稍微松了口气。最起码能够保证宣化的军用仓库不会出现问题,同时可以保证宣化街面上的安全。

可惜魏红军还是想的太简单。

第405章 接收宣化

安排25团负责日伪军军用仓库,以及宣化城内秩序之后,魏红军继续在城内巡视。

因为是刚刚攻克宣化,城内还算是比较安静。

像刚刚那种想要哄抢物资的情况少了很多。不过城内依旧是时不时的响起枪声,25团继续在城内剿灭日伪军散兵。

魏红军来到了郑伟山他们临时建立的守备司令部指挥所,从中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

韩卫国也赶了过来。

跟魏红军说刚刚仓库的处理。

魏红军道:“我已经命郑伟山担任宣化守备司令员,负责维持宣化城内的秩序,还有要看着城内的日伪军军用仓库。但25团毕竟是军队,有些方面不好插手。宣化刚刚被我们拿下,除了日伪军散兵之后,还有大量的伪警察和汉奸,包括日本特务人数应该不少。这些人绝对不甘心这么失败,一定会闹事情。就像是今天哄抢物资的,除了一些被鼓动的,其他不是地瘩无赖,就是一些不想看着宣化安稳的人。这些人就算自己不出满,也会制造各种事端。所以你们要加把劲,这些人都要给我找出来。

谁要是敢影响宣化的稳定,我们就要重重处理他。”

“我明白。”

“还有,你要和纵队宣传部门联合起来。想要让宣化老百姓迅速接受我们,就看我们宣传部门的。纵队话剧社,要排练节目,在宣化各处给老百姓排剧。用这种方式宣传我八路军的政策。策”

“嗯。”

之前虽然八纵也打下了很多县城。

但没有一个可以和宣化相比。宣化富裕,工厂多,日本商人多,日本侨民多,汉奸也多。可以说宣化在察哈尔是仅次于张家口的富裕地方。

所以问题更多,更复杂。

韩卫国他们政治部的压力也是非常大。

魏红军转过头,跟李世平道:“李老师,等城内稳定下来之后,你们要迅速统计城内有多少工厂。同时要分清楚,哪些是日本人控制的工厂,哪些是日本人和中国商人合办的工厂,哪些是中国商人开办的工厂。不同的情况要有不同的政策。现阶段只要是中国商人的工厂,本人也不是汉奸,那么我们还是要保护。其他的工厂一律没收,要有我们来接收。

因为一直在打仗,晋察冀这边虽然有不少工厂,但都是小规模建设。包括晋察冀军区自己的兵工厂,产量都是有限的。这个涉及到兵工厂原料问题,兵工厂机器设备问题,兵工厂技术人员等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制约晋察冀兵工厂的发展。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八路军无法建设大型工业。

日伪军一旦扫荡怎么办?

晋察冀这边虽然发展一直很好,但每一次反扫荡的时候,日伪军部队都能够深入根据地腹地。就连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阜平,这些年也被日军频繁的光顾过。

这样的情况之下怎么建立大型工厂。

大型工厂的设备,又不能转移。一旦被日伪军发现,一颗炸弹全都毁了。八路军这么穷,赞一些设备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被日军这样摧毁,八路军根本承受不住。

所以目前八路军的工厂,都是建在山上,建在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只有这样日伪军才找不到。

但这样的地方,是很难建设大工厂,只能是一些小工厂。又或者是工厂设备不是那种大型设备,一旦日军扫荡,工人抬着机器转移生产地。

甚至一边转移,一边生产。

八路军兵工厂,很多都是这样颠沛流离当中生产。

生存情况非常恶劣。

很难安下心发展工业。

但八路军部队想要发展工业的心情是急迫的。

越是指挥部队打仗的将领,越是明白武器装备的落后代表的是什么。所以在这么艰苦的环境当中,八路军还是在发展各种小型企业。

对于魏红军来说更是如此。

未来的世界是工业的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实力就是工业的实力对比。谁的工业更强大,谁的实力就更强大。魏红军很早就想在根据地发展工业。

只是时机不合适。

所以魏红军做的都是一些前期的准备。

如建设纵队需要的小工厂,发展工业需要的工业院校等等。

现在拿下了宣化之后,魏红军明白。八纵的工业实力,或者说晋察冀的工业实力会走上一个新台阶。因为宣化作为察哈尔的工业重镇,这里面各种工厂非常多。

虽然和工业国相比,宣化的工厂都是小打小闹。但对于目前工业实力极其弱小的八路军来说宣化一个县城的工业实力,比整个晋察冀的工业实力还要强大。

为啥宣化的工业实力强?

因为宣化有铁矿、煤矿、铜矿、金矿等工业需、要的矿石资源。

宣化铜矿,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在这里铸铜,制造铜钱。清未也有人在这里也开采铜矿,进入民国有人在这里开办了炼铜厂。等日本人进来之后,更新设备,在这些炼铜厂的基础上,打造了规模更大的炼铜厂。在目前的华北地区,都是数一数二的炼铜厂。

当然真正让宣化成为察哈尔工业重镇,还是因为宣化的铁矿,也就是著名的龙烟铁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司聘请的瑞典顾问在龙关一带发现了铁矿。因此1919年北洋政府决定在这里成立龙烟铁矿公司。这其实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首钢和宣钢的前身。

当时龙烟铁矿公司的做法是,在龙烟一带开采铁矿石,然后拉到石景山铁厂炼铁。后来石景山铁厂就成为了首钢。等日本人占领察哈尔之后,龙延铁矿公司被日本北支开发株式会社接管。他们依靠龙延铁矿,下花园煤矿,在宣化建设了两个铁厂。

后来这两个铁厂成为了宣钢。当然在这个时空,日本人只是建设了一个铁厂,那就是宣化炼铁东厂,就是后来宣钢第二炼铁厂。而他们后来建设的宣化炼铁西厂,建造一半就没能够建下去。

因为八纵占领了平绥路,打的驻蒙军损失惨重。

所以机器设备运不进来,而且日本人也担心张家口、宣化的安全。所以后面的钢铁厂没能够完全建立起来。但就算是如此,日本人在宣化建设的钢铁厂也有11个小高炉。比他们计划15个小高炉,少了4个小高炉。

一年的钢铁产量也有好几万吨。

这在中国都已经是相当不错的钢铁厂。

而钢铁厂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工业。

发展钢铁厂,你要有上游的支撑产业。要有发电厂,要有铁矿厂,要有煤炭厂,还要有不错的交通条件。而宣化这边满足这些条件,周围下花园煤炭,有龙烟铁矿,有发电厂,还有平绥路。

中间就是钢铁工业。除了钢铁之外,生产钢铁过程当中还有大量的附加品。

下游就是钢铁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