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360章

作者:随遇而安

都是骄傲的人。

这一次吞并了冀中军区,所以并不想做小人。

吕正超要去晋绥军区当司令员,手中没有自己嫡系部队怎么可以。抽调10个团完全没有问题。

聂帅点点头。

不管杨全武和黄勇是怎么想的,但他们这一次如此的大方,还是让聂帅很满意的。如果他们两个人反对抽调太多部队,会影响彼此的团结。

聂帅看着吕正超道:“吕正超同志,既然大家都同意抽调十个团,那么你来说说。你准备带哪些部队回去。”

吕正超立马沉吟。

好一会之后,道:“警备第一旅、警备第二旅、警备第三旅、警备第四旅,以及军区特务团和骑兵团。

冀中军区也是有善打硬仗的部队。

但吕正超最后还是选择了军区直属的机动部队。因为冀中军区都要并入到新成立的冀热辽军区、冀中军区和冀鲁军区。既然如此把这些部队都留给新成立的军区。

这样也不用得罪其他人。

“吕正超同志,我认为不妥。”

杨全武开口。

大家都看上了杨全武。

因为之前杨全武一直支持抽调十个团的。看大家都看着自己,杨全武很直接道:“吕正超同志,晋绥军区那边不缺骑兵部队。特别是塞北军分区下辖5个骑兵团。前段时间八纵察北支队的骑兵团划拨给了塞北军分区,这样塞北军分区就拥有4000的骑兵部队。最近听说他们在那边大规模剿匪,缴获了大量的战马。等吕司令员过去的时候,可以在那边继续组建骑兵部队。我认为晋绥军区到时候不缺骑兵部队。所以冀中军区骑兵团应该继续留在冀中大地,冀中平原需要这样战斗力强悍的骑兵团。”

冀中军区的主力团战斗力,都不如杨全武手底下的部队。

但冀中军区的部队不是没有厉害的。

就像是冀中军区骑兵团,这是冀中军区战功赫赫的部队。杨全武也看上了这支骑兵团。日军扫荡的时候,这支骑兵团神出鬼没,打的日军伤亡惨重。

杨全武一直都想养一支骑兵部队,只不过一直没有成功。

吕正超有些犹豫。

这支骑兵团战斗力强大,是吕正超手中的王牌部队。他很想带走这支部队。

“老吕,骑兵团还是留下吧。

程志华开口。

这个时候他最合适,因为他和吕正超搭档多年,彼此之间很熟悉。

“冀中这个地方需要骑兵团。绥远那边不会缺少骑兵部队的。

“好吧。我带着55团。”

吕正超点头。

看吕正超让一步,聂帅道:“骑兵团给你留下,你杨全武没有什么表示?”

“吕司令员,此事我杨全武谢谢你。你们去晋绥军区,我出500条三八大盖,10万发子弹,50具郑弹筒,10门迫击炮。以及弹筒和迫击炮炮弹各300发。50挺轻机枪,10挺重机枪,机枪子弹10万发。”

杨全武可不是那种只知道占便宜的干部。

既然要了冀中军区的骑兵团,那么就会给人同样的好东西。冀中军区的武器装备不能说差,但也不能说很好。杨全武出手,都是大手笔。

杨全武拿出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也就是这段时间一分区横扫河北,歼灭大量的日伪军部队,还有地方伪警备队、伪警察、汉奸武装,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更重要的是攻克保定,缴获就更加惊人。

所以杨全武才能够拿得出这么多好东西。

吕正超也是很高兴。

虽然无法带走骑兵团,但杨全武给的这些东西足够好。晋绥军区是一个贫穷的地方,一边要打日伪军,一边要对付国民党顽军部队。

需要足够的武器弹药。

特别是需要重火力。

之前心中的一点点不愉快很快就消失,笑着道:“感谢杨司令员的概。

看到都谈好了,聂帅正色道:“好,这件事情就这么决定了。吕正超同志带着警备第一旅、警备第二旅、警备第三旅、警备第四旅、军区特务团和55团。”

现在的晋察冀军区真的是兵强马壮。

直接就是10个团。

而且丝毫不感觉到为难。甚至如果中央需要,目前的晋察冀军区就是再抽调10个团也是没有问题的。

第491章 要不要保定

魏红军带来的蝴蝶效应是越来越大。

八纵的强大,带动了晋察冀的强大。让晋察冀八路军在河北压着华北方面军打,华北方面军面对强大的晋察冀八路军已经无可奈何。

但晋察冀八路军的强势,开始直接影响全国的抗日情况。

129师、山东八路军发展都越来越快。华北方面军不仅仅在河北压制不住晋察冀八路军,在太行山和冀南一带同样也压制不住129师,在山东也压制不住山东八路军。

可是八路军的强势,同样引起了连锁反应。

八路军太强大,让常凯申坐立不安。

他在重庆开始频频开会,前线的那些国军将领很多都被叫到了重庆。常凯申的想法很简单,日本已经是秋后的蚂,不用考虑他们。

但延安却是心腹之患。

一定要灭掉他们。

不能让八路军在华北这样大规模的发展。

本来历史上1943年年初才应该发表的“中国之命运”,也是提前半年发表出来。因为常凯申要改变目前国民政府的政策。如果说之前还是消极抗日,积极中共。那么现在他要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中共身上。

因此命令下面的部队限制八路军、新四军发展之后,胡宗南、阎锡山都开始有动作。陕甘宁边区和晋西南、晋西北的形势越来越紧张。

胡宗南、阎锡山还有西北的一的些部队三十多万人,带给中央非常大的压力。胡宗南派兵慢慢的压缩边区军民的活动,准备一步一步蚕食边区。

相比起来留守兵团的人数就少了很多。

因此中央再次要求,120师、129师和晋察冀这边尽快抽调部队进入陕甘宁边区。120师率先从晋绥联军抽调358旅回到陕甘宁边区,129师这边派遣新编第四旅进入陕甘宁边区。

晋察冀这边也不能耽搁时间。

所以开会决定要带走的部队之后,吕正超就迅速出发。

先率领警备第一旅、特务团、55团,总共四个团出发。警备第二旅、警备第三旅、警备第四旅都会陆陆续续跟上去。这一次吕正超不用跟历史上一样,带着部队从晋察冀二分区通过,越过同铺路,最后进入晋绥军区。一路上因为有日军部队所以需要小心翼翼。

但这一次不需要小心的越过同铺路。

此次吕正超可以带着四个团的部队,走张家口这个路线。

先是进入八纵的地盘,然后利用铁路路过张家,口,越过集宁,直接进入绥远。因为这一段全都是八路军的根据地,甚至一路上的补给,都交给各个根据地负责就可以。现在塞北军分区正在全力剿匪,准备攻克归绥。吕正超率领四个团率先进入绥远,也是准备参加归绥战役。

晋绥军区抽调主力358旅回到陕甘宁边区,需要吕正超尽快的去晋绥军区,稳定这里的局面。

等到处理了这个事情之后,聂帅召开了一次高级将领会议。

军区领导和刚刚成立的新冀中军区、冀鲁军区的领导,还有下面的一些重要将领。

“重庆方面已经给延安发电,要我们让出保定。让重庆任命的河北省主席庞炳勋在保定组建河北省政府。庞炳勋会带着他的24集团军进入保定。

延安表示尊重我们的意见。让我们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守不守保定。不过主席说了,让我们不用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晋察冀分局想问问你们的意见。毕竟保定是你们两家联合打下来的。

杨全武皱眉。

保定是一个好地方。掐住了平汉路的命脉,占领保定之后,平汉路直接被断。而且保定是大城市,还有大量的工业。这里的工业都是从清未就开始建设的。

北洋军当年得势的时候,保定就是北洋军的老巢之一。

旁边的黄勇非常生气。

道:“司令员,老蒋凭什么要我们让出保定。

至于庞炳勋的24集团军,名义上是集团军,其实手底下就两个军,总共也不过才两三万人。这一次被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和独立混成第三旅团打的龟缩起来。就这点战斗力,还敢跟我们要保定。他要是敢来,我率领第四旅灭他们。

黄勇是天生战将。

现在三分区大发展,和四分区、六分区、七分区合并之后,成立新的冀鲁军区。手中拥有40来个县,人口800多万。而且原四分区、六分区、七分区的部队都并入到了冀鲁军区。

四分区的老5团、74团,以及六分区、七分区的41团、42团、43团、44团、45团、46团,都成为了新的冀鲁军区部队。

当然这一次冀中军区反扫荡,六分区部队伤亡很大。

但就算是如此,冀鲁军区实力大涨。现在的黄勇手中有近20个主力团,地方部队就更多。黄勇是连保定都敢打的主,区区庞炳勋的两三万人根本不放在眼里。

好不容易控制了保定,凭什么把保定让给庞炳勋。

“我认为不妥。”

杨全武摇头。

道:“老蒋目前逼着我们和他们反目,逼着我们和他们交战。只要我们稍微有动作,他就会给我们扣上破坏统一战线的帽子,给我们扣上挑起内战的帽子。然后就会起一场舆论攻势,为后续的军事冲突做准备。从政治上来说,我们不能承担破坏统一战线的罪名。这个罪名我们承担不起,应该让重庆承担。再说保定这个城市我们占领了也没什么用。我们晋察翼部队虽然强大了不少,但目前来说我们的优势还在农村,而不是在大城市。只要牢牢地控制住河北农村,那么河北迟早会是我们的。而且日军不可能看着平汉路常年被断而没有反应。这可是联系华北和华中最重要的交通命脉。华北方面军目前兵力不足,但只要他们补充了新兵,第一个要下手的就是保定。所以我认为我们长期占领保定没有多少用处。我们完全可以让出保定。

杨全武不仅仅是从军事上看问题。

他是一个文武双全,军政全优的干部。从政治上,八路军这边天生就处于下风。毕竟重庆政府是列强和全国承认的合法政府。国共合作的时候,延安名义上也需要服从重庆的命令。所以在很多方面,重庆比延安更有优势。

现在重庆要让庞炳勋在保定建立河北省政府,整体来说还算是名正言顺。

要是不同意,然后和庞炳勋发生武装冲突。虽然说保定是八路军打下来的,但还是会有很多政治上的问题。再说杨全武并没有把保定看的很重要。

八路军走的是红军的路子,农村包围城市。

只要周围的乡镇和农村都是八路军最稳固的根据地,那么这些城市迟早都是八路军的。

“司令员,我们让出保定,庞炳勋必然是得寸进尺。拿下一个保定不说,他们还要保定周围的县城怎么办?他让我们退出保定周围的县城,不让我们在保定周围的农村活动,那我们是不是还要退一步。”

第二旅旅长黄发反对。

一个保定怎么可能满足重庆的胃口。

他们让庞炳勋进入保定。等建立了河北省政府之后,他们要是不满足,要求八路军把周围的地盘也让出来,到时候八路军怎么办。

这些地盘可都是八路军用命打下来的。

杨全武笑着道:“我们让出保定,这就是政治上的主动。告诉全国人民,我们是支持统一战线。

为了维持联合抗日的局面,我们甚至连保定这种大城市都能够让出来。既然已经占据了政治上的主动,那么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很多。我们可以堂堂正正的拒绝庞炳勋,告诉庞炳勋如果想要更多的地,盘,可以自己去从日本人手中抢夺。如果他敢派兵进入我们的根据地,我们就能够毫无负担的还击。

因为我们已经站在了政治高点,怎么做我们都占理。”

聂帅在旁边听他们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