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377章

作者:随遇而安

梅津美治郎对于草场辰已很不满意。目前防卫军手底下拥有六个守备队,加上还可以调动那些伪满军部队和地方警察部队,手里着实有不少部队。

十万人是有的。的光是六个守备队就是三万多人。

而且梅津美治郎还同意防卫军组建五个独立警备队。等五个独立警备队成立,那就是25000人左右。再说目前在热河还有29师团。

虽然29师团之前被打残,但最近一直在补充新兵。

如果把29师团也算上,那就是说防卫军目前能够控制的日军部队就有快70000人。但防卫军做的很不好,不仅和华北方面军合作扫荡翼东八路军的成绩很差,热河反而是打成了一锅粥。

防卫军在热河那么多部队,看起来人多。

但情况非常不好。

为什么?

没有粮食。之前他们搞集团部落,抓了近两百万人。这些人每天干活,产出的粮食自己不能吃,只能是交给日伪军。他们每天吃的,都是日伪军规定好的,都是日伪军给他们发放的。

日伪军在热河的粮食,大部分都是这些集团部落的百姓种出来的。

现在八路军把这些集团部落粉碎,然后控制热河农村,不让日伪军得到太多粮食。热河本来就不是一个粮食产量很高的地方,八路军又把日伪军逼入城内,让他们更是缺乏粮食。

再看看这一次。

八路军甚至打到了朝阳和阜新。

虽然朝阳和阜新隶属于热河,但其实和东北腹地已经很近。离沈阳、长春都不是很远。这样的情况梅津美治郎怎么可能满意草场辰已。

“草场君,你们防卫军就是这样让八路军来去自如。如果是这样,我要你们防卫军有什么用?

梅津美治郎看着报告,看到鬼武五一被击,生气的直接把报告摔在了地上。

丝毫没给草场辰已这个中将面子。

草场辰已立马道:“司令官阁下,这是卑职的失误。是卑职错误的估计八路军的实力。现在八路军在热河、冀东一带已经成了气候,如果我们再不,派兵压住他们。以后我们和华北之间的通道就彻底关闭。现在华北方面军虽然大规模整编部队,增加一些新编师团,同时大规模补充新兵。但华北方面军部队战斗力严重下降,这是无可置疑的事情。华北方面军不要说解决华北八路军,就是稳住华北局势也没有办法。现在我们必须要派兵支持华北方面军。

大家都是日军高级将领。

日军目前的情况,大家都熟悉。七七事变之后,日军紧急扩军,建了不少特设师团。但这些特设师团的表现让日军很是失望。

最典型的就是106师团。

106师团匆忙组建,虽然都是以第六师团为母体,招募预备役和后备役组建的。部队组成就是除了一些第六师团的退役官兵,还有第六师团的预备役官兵。

看起来应该很强大才对。

毕竟部队士兵不是退役官兵,就是接受过几年训练的后备役官兵。但匆忙组建之后,这支部队没怎么进行训练就投入到了武汉会战。结果在会战当中打的非常差,进攻不行,防守不行,啥也不行。

甚至到了万家岭,几乎全军覆没。

但说实话,特设兵团的战斗力再弱,他们的官兵都是有经验,有过训练的官兵。相比起特设兵团,现在的华北方面军补充的那些新兵,那是接受过训练吗?

战斗力比当年的106师团,还差了两三个级别。

目前华北方面军如此大规模的整编,如此大规模的补充新兵。可以这么说,华北方面军经过这一轮新兵补充之后,战斗力相比起一年前又下降了至少一倍。

一年前的华北方面军都摆不平华北八路军,更何况是现在。

梅津美治郎捍捍额头。

他真的是头疼。

大本营的命令也是忽东忽西,一会让他们准备进军苏联,让他们在国境线军演。一会让他们防御苏军偷袭,让他们构筑工事。一会说太平洋战场需要部队,让他准备派部队南下。

现在草场辰已又过来跟自己要兵。

看到梅津美治郎有些不高兴,草场辰已赶紧道:“司令官阁下,你也知道。我们在满洲的兵力主要都在国境线上,其他地方兵力不多。主要是守备队和宪兵、满洲国防军、警察部队为主。但这一次朝阳和阜新的情况已经很明显。满洲国防军和警察部队根本没有战斗力。碰到八路军部队几乎是一触即溃。如果我们不赶紧稳住冀东和热河的局面,那边的八路军很有可能继续派兵进入朝阳和阜新等地,未来他们还会骚扰沈阳。”

草场辰已这句话梅津美治郎倒是听进去了。

其实关内打的怎么样,梅津美治郎并不是很关心。因为对于梅津美治郎他们这个级别的将领来说,现在的日军唯一能够赢得这场战争的方法就是赢得太平洋战争。

要是太平洋战场赢了,那么中国的战争可以解决。重庆的依仗就是美国,如果日本可以击败美国,会重重打击重庆的士气。可是太平洋战场上输了,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所以梅津美治郎才会几次拒绝华北方面军想要从关东军抽调部队。

但草场辰已的话也是有道理。

如果让八路军继续这样在热河、冀东发展,他们必然以冀东和热河为跳板,开始进入东北。东北可是关东军的地盘。因此梅津美治郎看着草场辰已道:“那你的意思是?”

“司令官阁下,我请求抽调71师团加入我防卫军系统,派到热河、冀东地区扫荡八路军。

“71师团?”

“是。”

梅津美治郎没有立即同意。

而是在思考。

71师团和之前派到热河、冀东的29师团一样都是刚刚组建不久的师团,属于是关东军的后备师团。不是关东军一直要扩军,而是对面的苏联军队一直在扩军。

苏联远东军除了苏德战争爆发开始的时候人少稍微减了减,之后部队人数一直在增加。苏联和日本别看签订了停战协议,但两个国家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情况。

双方都恨不得弄死对象。

所以双方在国境线部署那么多的部队。只要有一方露出破绽,另一方必然出手。所以才会扩编29师团、71师团这种后备师团。

梅津美治郎想了好一会才道:“尽快组建独立警备队派出去。71师团可以交给防卫军,但你必须要把八路军挡在满洲外面。不允许他们进入满洲发展。”

“是,司令官阁下。”

草场辰已心中总算是有了底。

虽然71师团是关东军后备师团,但总比自己现在组建的独立警备队好很多。草场辰已都不明白,自己现在组建的独立警备队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实在是因为以东北乡民组建的所谓独立警备队,连草场辰已对他们都没有信心。

能打仗吗?

“去吧。如果还不能稳定热河局面,你这个防卫军司令官不要做了。

“哈衣。”

第512章 甄别

“我代表冀热察军区欢迎你们。”

11000多人。

这一次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支不到800人的小部队穿插几百里,解救了11000多人。而且在朝阳和阜平歼灭了伪警察5000多人,又在半路上歼灭了追上来的日军讨伐队1500来人。

击毙了日军一个少将。

战果辉煌。

当然更满意的是,从阜平解救了这么多工人。

特别是其中9000人的“特殊工人”,其中一大半都是被俘八路军部队。随便组织一下,就是一支能够打仗的部队。

魏红军怎么可能不高兴。

军区早就做好了准备,给他们安排吃的,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毕竟他们好长时间在煤矿挖煤,身体条件很不好。得让他们休养一阵。

到了晚上魏红军和这些不同大队之间的党支部党员见面。

“大家一路上很疲劳,但有些事情越早解决对大家都好。所以所我连夜和你们开会,希望你们能够理解。

“首长,我们是党员。您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说的。

李震军开口。

李震军是抗三团大队教导员,是营级干部。加上抗三团是一个特殊的团,属于是抗日军政大学在冀中军区的分校,培养的是基层干部。因此抗三团的干部级别一般都是比普通的团高半级、一级。

所以李震军在晋察冀算是团级干部。

他又是十月特支书记,所以他代为回话。

其实今天来的都是各大队党支部领导,被俘之前本来就是八路军干部,因此他们都明白他们这些人回来是要进行审查的。魏红军点头道:“各位同志们都这么想那我就直说了。这一次你们回来,我们很高兴。而且你们还带着这么多人回来,我更高兴。因为这代表我们抗日的力量又强大了很多。但我想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抗日形势依旧很严峻。我们必须要保证进入根据地的每个人都是我们的同志,而不是敌人派过来的潜伏特务。虽然我相信同志们,但为了根据地的安全,为了同志们的清白,我需要你们各大队支部协助我们政治部进行甄别。”

魏红军真的是为了大家好。

如果大家都是自己逃出来的,那么回到根据地之后最少都要受到几个月的审查。审查结束之后分配工作,还会有几个月的观察期。可是现在大家是冀热察军区的部队救出来的,而且他们还组织部队参与了歼灭阜新伪警察,也参与了伏击日军追击大队。

光是这些功劳,就已经让他们的审查减少很多。

他们用战场上的表现证明了自己。特别是像开始逃出来的闫瑞,他现在要是回到老部队,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审查。只要简单交代一下他在监狱当中的事情就可以。

因为闫瑞的原因,救出了这么多同志。光是这个贡献,不给他升官都说不过去。

不过就算他们有功劳,但该有的审查程序是必要的。

为什么?

以后检查历史的时候,你要是普通的农民可能,就可以蒙混过去。但你要是作为国家干部,那么必须要有完整的履历。如果历史档案缺少一些东西,或者是模糊一些东西,以后都是问题。很多东西时间越久,查起来越是困难。还不如第一时间弄清楚,把档案整理清楚。这样对部队,对他们个人,都是负责的态度。

“韩主任,你来说说具体的要求。”

“好。”

韩卫国接话道:“我知道大家都是各大队的党支部委员。我需要你们把你们党支部的情况,包括党支部党员情况,还有党支部联络的其他同志的情况都要写出来。每个人都必须要有其他人的证明,证明他的身份。我们不希望时间拖得太久,所以需要你们把你们知道的所有同志的情况尽快的整理出来。我们需要这样几方面对照,确认身份。

这是魏红军和韩卫国连夜把这些党支部委员召集起来的原因。

这么多人必须要尽快的确认身份。

怎么确认身份。

当然是旁边人的证明。这里面不少人都是一起战斗过的。每个大队基本上都是同一个战斗,或者说同一个地区俘虏的。所以彼此之间互相熟悉。

这样可以互相证明。

不仅可以证明他们被俘之前的身份,还能够证明他们被俘之后的情况。

先让这些党支部委员,把自己的历史写上,然后给其他委员证明。同时这些委员给支部发展的其他党员进行身份证明,最后这些党支部委员和党员,又给其他人证明。

这是一种循环的证明,同时也是一种扩散的证明。

这样就能够快速的甄别这些人。

至于一些无法证明身份的人,就要从他们自己写的历史,去找其他军区证明。这个很复杂,毕竟是一万多人。光是整理他们的档案,就不知道需要多少资料。

但这个事情必须要做。

因为这是对他们的历史负责。

“魏政委、韩主任,我们明白两位首长的意思。我们会积极配合。” 李震军明白魏红军和韩卫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