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就差没有动手。
魏红军一直想让自己冷静。可是一到会场,就忍不下去。实在是因为这些人太能够扣罪名。
“你呀,以后在会场上消停点。”
聂帅专门和魏红军说话。
聂帅其实是很感动的。本来以魏红军的资历不应该和这么多干部发生冲突。但每次会议的时候,魏红军都是第一个站出来维护聂帅。
纪庭虽然态度最激烈。
动不动就爆粗口。
但就跟那些人骂纪庭一样,纪庭参加革命时间太短,目前在军内、党内党级别太低。所以别看纪庭在会场上冲锋陷阵,但纪庭的分量太低,对聂帅的帮助有限。可是魏红军不一样。虽然资历浅,但现在是冀热察军区代政委,冀热察边区区委书记军内党内地位在目前的会场上都是排在前位的。
更重要的是魏红军是靠着硬邦邦的战绩升上来的。
多少红军时期的高级干部,因为不适应抗战,所以只能是做一些后勤工作。但魏红军打造的八纵,那可是一手打出来了察哈尔根据地。
八纵也是八路军部队第一个击毙日军将军,更是第一个攻克大城市。
魏红军身上是有光环的。
所以别看魏红军资历浅,很多人拿着魏红军资历说事,但其实那些说魏红军的干部还真是对魏红军没什么办法。因为魏红军出身好,是老红军、老党员,又是双一干部,更是有着其他人望尘莫及的战功。本人也是在中央领导那边都挂了号的。这样的魏红军,那些干部真的没什么办法怎么样。现在魏红军这样维护聂帅,直接和肖子敬对上,减轻了聂帅身上很大的压力。
但这样对魏红军以后不利。
魏红军道:“司令员,不是我想跟他们争辩,实在是他们太过分。我们晋察冀有没有问题,肯定是有问题的。我们晋察翼发展到现在,怎么可能没有错误。但有错误就说,有事说事,他们扣上路线错误是什么意思。我已经听说了,他们当中不少人都在谋划七大代表的资格。现在我们晋察翼成绩这么好,所以我们晋察翼的代表名额多了不少。他们就是想要抹黑我们晋察翼,然后从晋察翼代表这边抠出一些名额,然后自己占。
魏红军是资历浅。
但毕竟很小就参加革命,从红四军第四纵队开始,在一方面将一军团待了很多年。在延安这边也有不少老领导、老战友。
魏红军适应延安之后,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中央正在筹备七大。
很多人已经开始谋划七大代表的名额。
他们把矛头对准聂帅,批评晋察冀有路线错误。这不仅仅是要打聂帅,连整个晋察冀干部都弄进去。这是要从晋察冀这边弄七大名额。
晋察翼是目前八路军最大的根据地,如果选择七大代表也会是人数最多的地方。
聂帅皱眉。
他是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经历过的事情也多,知道的比魏红军还多。知道晋察冀干部会议有些不正常。但他还是斥责魏红军道:“无根无惧的话不要乱传。还有我党进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个提高我党干部理论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我在晋察冀有错误,我们要允许他们指正出来,允许他们批评,我们也要学会接受批评。就算他们的某些,批评不客观,我们也可以拿过来当参考。同志之间的意见不一致,可以通过讨论达成统一的意见。如果实在是无法统一意见,等以后实践当中会证明谁对谁错。你们在会场上和人骂娘,这是不对的事情。杨全武这一次为什么被人批评这么多,就是因为他在独立团、一分区的时候独断专行,和很多人没搞好关系有关系。你一定不能跟杨全武学习。
聂帅这一次也是吓了一跳。
虽然早就知道很多人对杨全武不满,没想到会到了这个地步。杨全武是聂帅的爱将,对于杨全武的性格,聂帅是了如指掌。
杨全武在一分区的时候,就是采取谁有能力就重用谁的策略。
效果是很好的。
一分区战将如云,部队扩张速度快,地盘扩张,速度更是迅猛。杨全武不管下面的人是来自哪里只要有能力他都用。这对于一分区的发展的确是非常有利。
但问题也很多。
很多老红军、老干部为什么不满意杨全武。因为杨全武有些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结果很多本来级别低的干部,一跃超过了他们原来的领导。
还有不少原晋绥军、东北军的军官来到一分区之后,受到了杨全武的重用。他们的级别都高于很多走过长征的老红军、老干部。
这就让这些老红军、老干部想不通。
他们参加革命时间很长,长征那么艰难他们都没有掉队。他们对于革命信念的坚定,而且对于革命的贡献,都是非常大的。所以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杨全武不用他们,而更重用其他人。这些人当中不少人还是当年跟着杨全武一路走过长征的老部下,他们都是想不通。
而1937年的杨全武才22岁。
少年成名,少年得意。
还不是很懂得怎么去安抚他们。结果这些人都跑到军区找聂帅主持公道。聂帅当时选择和稀泥,安抚这些人,但却支持杨全武。
结果他们都离开了一分区,甚至离开了晋察冀。
他们对于杨全武的不满积累下来,这一次全都一次性爆发。因此聂帅对魏红军是淳淳教海。此次魏红军如此出面挺自己,让聂帅对于魏红军是很感激。也幸亏这一次魏红军挡在前面,要不然聂帅就要亲自下场接受别人的炮轰。
“司令员,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有些人就是包藏祸心。有些人说不定给你扣上罪名,把你从晋察翼调走,自己好去晋察翼上任。
魏红军以前没和肖子敬接触过。
但这一次他给魏红军带来了很不好的印象。魏红军实在是不明白,他这么咬着聂帅有什么用。难道他想把聂帅拉下马,自己去晋察冀当司令员?
晋察冀可是聂帅一手打造出来的根据地。虽然晋察冀山头林立,可是聂帅很好的整合了这些山头,最起码在大战略上保持了一致。如果没有聂帅,以晋察冀那些战将的脾气,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的晋察冀根据地,肖子敬难道还想赶走聂帅,然后想要自己上位?
就跟一个搅屎棍一样。
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难怪在翼热察挺进军闹得矛盾那么大。
“你这几天给我老实一点。我这边没有什么事情。”
聂帅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
虽然晋察冀干部团这边批评很多,但他已经连续三次给中央汇报晋察冀工作。主席他们整体上是肯定晋察冀工作,也批评了聂帅有些“轻敌”的思想。不过只是简单的批评,让聂帅认识到抗战的艰难,抗战的持久问题。和主席他们见面之后,聂帅心里是有数的。
所以肖子敬他们上纲上线,都弄到路线问题,但聂帅并不着急。
“最近学习怎么样?”
“以前忙着打仗,很多理论问题搞不清楚。但这一次学习,主席他们都过来讲课,学到了好多。”
魏红军这倒不是瞎说。
魏红军的理论水平差。上辈子只是普通的公务人员,理论问题应付应付就可以。包括上学的时候,那些政治理论问题,都是为了考试应付一下,并没有真正的下功夫学习。这个时空魏红军虽然爱学习,但毕竟基础太差,进入部队才开始识字。虽然专做政工干部,但理论上基础还是很差的。
这一次在中央党校学习,很多以前无法理解的问题都有答案。
聂帅点头。
魏红军是晋察冀政工方面的后起之秀,聂帅很器重他。所以道:“这些日子好好学习,也做好准备。估计很快主席他们会跟你谈话。
“主席要见我?”
“嗯。所以这段时间不要惹事,也做好准备。”
“是。”
“对了,我还有一件事情想跟你说。之前在一分区的丁胜同志,你认识吗?
“丁胜同志?”
魏红军想了想,道:“听说过,但没跟他打过交道。”
魏红军和丁胜没有交集。
也不熟悉这名干部。
也幸亏丁胜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所以魏红军听到这个名字还有印象。
“丁胜同志在延安已经待了三年半时间。前段时间丁胜同志找到我,想去一线部队打仗,希望我帮忙。我本来想推荐他去教导第二旅担任下面某个团的团政委,但目前教导第二旅干部配置没有空缺。所以我想推荐他去你们冀热察军区。
魏红军一楞。
魏红军是有些明白聂帅为什么放弃丁胜去教导第二旅。因为教导第二旅虽然是晋察冀的部队,但毕竟现在归属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序列。
丁胜这个级别的干部安置在教导第二旅,还是要通过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现在整风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茶,要是聂帅还把丁胜安排在教导第二旅,那么让人怎么看。
你们晋察翼把部队送来了,还要插手这些部队的人事问题?你们想干嘛?
扣你一个“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的帽子,你哭都没地方哭。毕竟丁胜虽然算不上是严格的晋察翼干部,但也和晋察翼是有过关系。
丁胜是中央红军出身。不过丁胜在八路军改编之后是在120师,后来跟着宋史伦来到了第四纵队。第四纵队改编为冀热察挺进军之后,丁胜就在邓国支队。后来宋史伦、邓国接连离开冀热辽挺进军之后,大批的晋察冀、120师干部离开了翼热辽挺进军。丁胜当时也离开了翼热辽挺进军。
丁胜虽然是120师干部,但离开翼热辽挺进军之后,加入了晋察翼。并没有在邓国当司令员的晋察冀五分区,而是分配到了一分区。
不过在一分区还没有发挥作用,就去延安学习,参加了整风和大生产运动。之后一直在延安,可以说他整个抗战期间都是犬默无闻。
正好此次在延安见到了聂帅。虽然他在晋察翼时间很短,但毕竟在晋察冀待过。所以他请求聂帅这个老领导把他调到战斗部队。
聂帅也不熟悉丁胜。
不过聂帅是厚道人,丁胜都找上门来,他也不好拒绝。不过丁胜能力如何,聂帅也不清楚。所以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把丁胜安排给教导第二旅。但想到目前自己在延安的处境,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最后想到了魏红军。
八纵因为资历浅,所以魏红军对于外来的干部几乎是来者不拒。而且魏红军能够很好的让这些外来的干部融入到八纵。所以聂帅最后决定把丁胜交给魏红军。至于魏红军怎么用他,聂帅就不管了。
能够把丁胜安排给前线部队,聂帅已经是相当后道。丁胜之前也不是没有找过其他领导,但他们都不熟悉丁胜,也不好随便安排。
魏红军当然是欢迎的。
别看整个抗战期间丁胜都是默默无闻,但这位后来可是四野战将。解放战争开始打出了一系列精彩的战斗。冀热察军区能够有这样的战将,怎么都是好事情。
“他来我们军区,我当然是欢迎的。我先和他见见面,然后在确定让他担任什么职务。
第539章 战将
有了聂帅的推荐,魏红军很快在延安见到了丁胜。
要不是因为聂帅,魏红军都不知道丁胜目前在延安。魏红军对于历史上四野这位后起之秀的战将久闻大名,但也只知道他在衡宝战役成名,后来抗美援朝和对印自卫反击战当中表现非常出色。可以说是四野后来居上的代表性战将。
至于他在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的具体情况是不了解的。
这一次为了和丁胜见面,特别是丁胜要去冀热察军区工作。魏红军才仔细看了丁胜的履历。平平无奇,真的是平平无奇。1930年加入红军,和魏红军一样都是32年入党。
不过和魏红军一直在基层连队打仗不一样,丁胜是先在团部当通信员,很快就成为了师部、总政的通信员,到了总政的时候给当时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家祥当通信员和勤务员。王家祥很喜欢丁胜,所以派他去公略步兵学校去学军事。然后让他去地方锻炼,所以他到了红三军团担任卫生队指导员。一直到遵义会议结束,才来到作战部队担任连指导员。攻打娄山关的时候,表现出色,不过受了伤。
红一方面将和红四方面军会和之后,丁胜就去红军大学学习。1936年是连升几级成为了红29军2团政委。应该说整个红军时期,丁胜基胜本上没怎么打过仗,整体来说平平无奇。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机关单位,就是在军校学习。
当然出身还是不错。
毕竟是中央领导勤务员出身,先是念了公略步兵学校,后来念了红军大学,升官速度一点都不慢。七七事变之前,已经是成为了团政委。八路军改编之后来到了120师,做的工作都和打仗没有关系。在120师358旅担任协理员,不久后调到715团担任组织股长。1938年4月,他又来到宋时轮支队担任组织科长。跟着宋史伦来到了平西,和邓国支队组建了八路军第四纵队,参加了冀东大暴动。
最后在冀热辽挺进军。
不过整个过程都是平平无奇。后来邓国和宋史伦接连被冀热辽挺进军赶出来,他作为120师干部也离开翼热辽挺进军,来到了晋察翼。在晋察翼也是默默无闻,很快又来到了延安学习。全面抗战爆发都已经过了六年时间,丁胜还是一名八路军团级干部。八路军改编之后多少连排级干部现在都已经是团级干部,甚至更高的位置。但丁胜竟然一直在原地踏步。
后世有一些人说丁胜在抗战时期曾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还被日军称为“守路钉”,这纯属胡说八道。因为百团大战爆发时,丁胜还在延安学习,根本就没有参加。而且就算他当时在晋察冀,也没有机会带兵去打仗。应该说红军时期和八路军时期丁胜是没有多少名气和战功的。
要不是他这一次厚着脸皮找了聂帅,他估计还要在延安距很多时间。历史上也正是聂帅让丁胜去教导第二旅,才给了他一个机会,后来跟着部队去了冀热辽,开始大放光彩。
“丁胜同志,你好。”
“首长,聂司令员让我向你报道。”
丁胜敬了军礼。
两个人在红军时期资历差不多。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