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魏红军不停的让自己冷静。
甚至让自己不要乱说话。但魏红军现在很激动,因为机会难得。所以没能够忍住,道:“主席,各位首长,而且我认为聂司令员的轻敌思想虽然应该批评。但有些方面中央应该提早考虑而且要有充足的准备。那就是一旦抗战胜利,我们要怎么办?或者说日本实在是顶不住了,突然选择投降,到时候我们要怎么办?我们在华北常年和日伪军作战,日军战斗力的变化感受最明显。七七事变之后前几年日军的战斗力很强,但这两年日军新兵战斗力真的很差。甚至日军刚刚组建不久的独立警备队,甚至都是十五六岁的小孩子和三十七八岁的人。可以明显看出日本兵源开始枯竭。前段时间华北方面军调动一半以上的机动兵力围剿国军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结果华北方面军表现非常差。如果太平洋战场规模继续扩大,日军只能是继续抽调部队南下,到时候在中国的日军战斗力会持续的下降。我想战略反攻的机会已经到来。中央应该现在就开始考虑,一旦抗战胜利,部队要往哪里发展,部队要占领那些地区。不能完全没有预案。”
“红军,瞎说什么。”
聂帅忍不住打断魏红军。
虽然魏红军这些话,也是给聂帅的“轻敌思想”
解释。但这是哪里?中央领导都在。这些事情哪里是魏红军这个级别的干部能够瞎说的。
不过旁边的彭德华却是道:“这小娃娃有意思,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八路军总部也感觉到了。
现在的华北方面军,和以前的华北方面军相比,战斗力下降非常明显。129师的主力团,现在出去碰到日军大队,都能够和人家打个来回。如果是以前哪会如此。现在日军大队根本不敢单独深入根据地。战斗力下降非常明显。现在我八路军部队,除了山东那边压力不小之外,不管是晋绥军区、129师还是晋察翼军区,面对日伪军反而开始占据上风。根据地规模都扩大不少。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就能够胜利。现在世界反法西斯形势也对我们有利。我们是应该考虑抗战胜利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发展。
任培国在旁边道:“荣臻同志,魏红军这名小同志说的很有道理。不要打断他,让他畅所欲言。”
“是。”
聂帅虽然被任培国说了,但心里却很高兴。
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
几位中央领导对于魏红军的印象很好。
“魏红军同志,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要有什么顾虑,我们这些人和你见面,就是为了要听听你们这些一线指挥员的看法。”
“是。”
任培国声音很低。
但很有长者作风,说话温文尔雅。
主席却是沉默。
想了好一会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一世者,并不可谋一时。
现在的日军依旧很强大,我们不可有麻痹大意的轻敌思想。但我们也不能因为日军强大,就不去考虑抗战胜利之后的事情。因为现在日军已经开始表现出虚弱本质,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中央是应该好好考虑下一步计划了。
第541章 千部问题
历史上日军突然投降,其实让重庆和延安都措手不及。
双方虽然都很震惊,但反应都很快。不过正因为太突然,双方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失误。重庆不用说,主力都在西南这边。
如果按照就近投降的原则,中国的大城市基本上都要落入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手中。
因为北平、天津、上海这些大城市周围就有八路军和新四军。像八路军部队,最靠近北平的游击队,离北平只有十几里地。一个小时就能够冲进北,平。
上海也是如此。
新四军部队就在上海周围活动。像昆山就是当时新四军一个根据地之一。八路军、新四军这些游击队,甚至在北平、上海这些大城市的郊区频频袭击日伪军。
所以老蒋着急忙慌,给那些伪军部队发电报。
紧急给他们增发番号,让他们维持当地秩序。也告诉日军,只能投降国军,不能投降八路军和新四军。
延安这边也是有些慌乱。
结果很多命令是错误的。就像是给晋察翼下的命令,要求晋察冀拿下周围的大城市。结果晋察翼部队集中主力去攻打北平、天津、石家庄这些大城市。
但根本打不下来。
日军不投降。
日军不投降,八路军就算是集中了主力部队也打不下那些大城市。结果反而是白白浪费了扩张的好机会。本来以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实力,虽然打不下北平、天津、石家庄等大城市,但打下次一等的城市是没有问题的。那些中小城市好东西也是一大堆。
但当时延安认为这是攻打大城市的好机会。结果攻打大城市浪费了时间,反而丢失了先机。幸亏还拿下了张家口,要不软晋察冀就真是啥都捞不上。
说白了就是因为当时日军投降太突然,延安也好,下面的各个军区也好,都被都胜利冲昏了头脑。不知道应该要怎么办。所以出现了一些问题。
但魏红军说出了目前的情况。
现在的日伪军依旧很强大,但和几年前相比战斗力下降不是一星半点。应该说战斗力已经下降一大半。可以明显的看出日本后劲乏力。
现在可以考虑抗战胜利之后的事情。
主席也认同魏红军的话。
是应该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抗战胜利之后,党和军队何去何从,是一个大问题。其实主席他们见魏红军并不是因为这个事情。
这个话题只是为了让魏红军静下来。
当然也是因为晋察冀军区这边闹得太厉害。其他干部团的整风运动搞得也是如火如茶,但没有像晋察冀这边这么激烈。因为甚至都搞出路线错误来。
会议期间晋察冀那些中高级将领,甚至要打起来。
主席对于晋察翼干部团目前的情况是不满意的。
晋察翼的工作卓有成效。
就算聂帅有什么错误,但也没有上升到所谓路线错误当中来。甚至应该说聂帅在晋察冀的成绩怎么高度评价都不为过。毕竟整个八路军、新四军系统当中,聂帅起家的资本最少,但发展却最好。
一旦重要召开会议,以聂帅在晋察冀的成绩,在军内、党内肯定是要上一个重要台阶的。
显然有些人对于晋察冀干部要升,不是很满意,一定要整出事情来。
某些人在晋察冀干部团会议上竟然整到所谓路线错误。一旦真的定性为路线错误,这是要彻底把聂帅整下去,把他赶出晋察冀。不仅仅是把聂帅搞下去,一旦定性为路线错误,整个晋察冀干部都会受到影响,可能晋察冀干部要大换血。特别是目前在晋察冀表现优异的杨全武、邓国,还有八纵这边,都需要换血。毕竟这可是路线错误,在党内一旦定性为路线错误,以后想要翻身都很困难。
而且就算最后没有被定性为路线错误,这一次晋察冀干部团内部如此激烈的争论,就差内订。一旦真的内订,聂帅又是首当其冲。他以后怎么去领导这些干部?
大家心中都有一根刺。
晋察冀虽然是聂帅一手打造的,但其实内部各大山头多得是。聂帅小心翼翼的维护各地山头的利益,小心翼翼的弥合各大山头之间的问题,才有了目前晋察如此好的局面。可是一旦聂帅和晋察翼干部这么对上,大家心里有了裂痕,以后怎么合作?聂帅担心这些人随时跳反,这些人担心聂帅秋后算账。
再说被这么多晋察冀干部批评,甚至直接说路线错误,聂帅在晋察冀的威信大降。毕竟在自己亲手打造的根据地当中,出现了这么多批评聂帅路线错误的声音。
可以说这一次整出路线错误,真的是一个杀人不见血的手段。是要晋察冀内证,是要聂帅丢尽脸面。完全是要对晋察冀黑虎掏心。
这种手段主席是看不起的。
不管想要对晋察冀下手的是谁,这都不是一个光明磊落的革命者的手段。革命者应该是堂堂正正,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应该是善意的。对于同志的批评,不应该是出自个人恩怨,更不应该是抱着其他目的,而是要鞭策同志进步。可是晋察翼干部团出现的问题,有些人却是带有严重的私心。
不过主席对于这一次会议上,魏红军挺身而出是非常感兴趣,也是非常支持的。
这一次晋察冀干部团会议,正因为魏红军顶在前面,算是歪打正着。要是让聂帅顶在前面,到时候就会闹出聂帅和这些晋察翼干部之间的直接矛盾,而且是化不开的直接矛盾。他们这些干部在晋察冀也各有各的门路。一旦聂帅真的顶上去,和这些干部完全闹翻,到时候聂帅和晋察冀干部之间就会出现直接裂痕,根本弥合不了的直接裂痕。但现在的情况却非常好。
因为魏红军上前,把聂帅护在了后面。所以没有出现聂帅和这些干部最激烈的,最直接的冲突。
现在聂帅可以有非常从容的选择。在晋察翼既可以批评这些人,也可以原谅这些干部,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了聂帅手中。让本来要对聂帅黑虎掏心,却没有成功。
没想到都谈到了抗战结束之后的事情。
旁边的修养转移话题道:“魏红军同志,你们八纵是我八路军部队第一个攻克大城市的。而且我们也看了你写的材料,所以都很想知道,你们攻克大城市之后都发生了什么事情。等打败小日本,我们八路军在华北可能会打下更多的大城市。我们都是土老帽,可是没治理过大城市。
一旁的休养开口。
魏红军立马汇报当时部队进入宣化,后来进入张家口的事情。没有添加佐料,也没有删减,把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报告给各位领导。甚至一些很小的事情,魏红军都讲的有声有色。
大家听着有些时候是哈哈大笑,有些时候是陷入沉思。
等魏红军说完之后,伍豪道:“魏红军同志,我听说你善于总结报告。在宣化、张家口经历了这些事情,肯定总结了一些教训。给我们讲讲。”
“是。”
魏红军为今天的见面,是做了很多准备。
立马从口袋里拿出了小本子。
道:“那我从第一个问题开始汇报。当初我们进入宣化,后来部队撤出来,很多干部战士都不愿意。因为相比起在农村摸爬滚打,城市更干净,更舒服。就是我第一次进入张家口之后,都被张家口的繁华吃惊。张家口有电灯、有自来水,房子也,好,马路也干净。所以很多干部进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一个好的房子。我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现在我们大部分人都在农村革命,在农村打仗,还看不出什么。可是等我们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到时候大家都愿意往城市走,谁还去农村。但我国毕竟是农民占据绝大多数的国家,就算我们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农村工作依旧是重中之重。农业依旧是我国最重要的事情,毕竟全国人民想要填饱肚子,农业是重中之重。如果那些干部都不愿意去农村,到时候农村工作要怎么做。”
魏红军是真的发现了很多问题。
都记在了笔记上。
之前已经写了一份报告,但主要是把发生的事情写出来,还有自己处理的方法等等。并没有阐述更多。这一次好不容易有机会和中央领导面对面,所以魏红军把这些都带来。
主席他们听着魏红军的汇报脸色都很凝重。
因为魏红军考虑的是革命胜利之后的事情。但却直白的说出了很严重的问题。大家都喜欢城市城市的生活条件多好。可是中国又是农业国,农村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干部都去城市,没人愿意去农村。
如果干部不情愿,那么就算分配到了农村,他,们又怎么会努力工作。
魏红军继续道:“第二个问题是,干部的贪污腐化问题。我们八纵才攻克张家口、宣化没有多久,就已经有干部开始贪图享受,开始接收贿。
在甄别张家口。宣化、万全等地汉奸商人、汉奸地主的时候,某些干部就接受这些人的贿赂,没把他们纳入汉奸行列。包括我们在热河进行减租减息工作的时候,我们派下去的干部,接受地主贿赂,没有认真推进减租减息工作。虽然只是个别的现象,但我认为这个问题必须要重视起来。因为这些干部当中,甚至有不少是走过长征的老红军、老干部。
他们经受住了最残酷的考验,本来应该是最值得信任的干部。但他们却这么腐化堕落,让人心痛。现在我们的根据地还不大,我们的干部手中的权力还不大,我们面对的情况还没有那么复杂。但已经出现这个问题。如果未来我们革命胜利,成立的新中国,到时候我们的干部管理的事情会很多,手中的权力会很大。而且又进入更好的城市,像北平、天津、上海这些城市。到时候被花花世界迷了眼睛,会有多少干部被腐蚀。”
主席听到这里连连点头,对总司令道:“老总,这个娃娃都已经想到了我们的前面。甚至已经开始考虑以后革命胜利的问题。不过这个考虑是对的。如何防备我们的干部腐化堕落,是中央需要多考虑的。”
“要得。干部问题是大问题。”
“魏红军同志,你继续说。”
“是。”
魏红军只是提出自己的问题,说一些小建议。
具体怎么解决,会不会采纳魏红军一些小建议,魏红军这个级别是插不上嘴的。魏红军很有自知之明,所以他要做的是,尽量的把他发现的问题交给中央。让中央重视这些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干部水平问题。我们攻克宣化之后,宣化那边工厂很多。日本人在宣化建立了钢铁厂、铜厂、机械厂、冶金厂、化学工厂,还有一些其他工厂。攻克张家口之后,张家口也有很多工厂。当时我们接收这些日本人的工厂,但我们手中根本没有干部可以接收。我们八纵的很多干部,都和我一样,八代贫农出身。看过最大的工厂,估计就是农村地主家的小磨坊。甚至我们很多干部,对于啥是工厂,啥是工业完全不懂。因此我们当时只能是先稳定工厂的管理人员,从他们中间选择一些并不是铁杆汉奸的人,先帮我们管理工厂。之后才慢慢的让我们的干部去熟悉工厂,在工厂拜工人同志们为老师,学习工厂的事情。”
“我在想未来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干部肯定是要从这些老干部当中选择。可是我们这些干部哪里懂得啥是工业,啥是工厂。现在世界强国都是工业国,我们中国肯定也需要发展工业。
但我们这些干部对于工业完全不熟悉,如何承担得起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大任。”
这一直是魏红军非常担心的。
说句不好听的,说八路军是“土八路”,有些方面是没有错误的。因为八路军很多干部,的确是出身跟魏红军一样的八代贫农。他们在战场上勇猛,他们在农村工作的时候得心应手。可是等新中国成立,他们就要面对完全不一样的情况。他们碰到完全陌生的领域。
那就是工业化。
大家是打天下的功臣,自然而然也成为治理天下的干部。可惜他们面对陌生的工业,很多人就会犯错误。不是他们想犯错误,而是他们真的不懂。
不懂工业,但却对于工业建设非常有热情,对于新中国建设有热情。他们希望短时间之内把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国家,可以说所有的心血、热情都用在了这里。结果反而出现了工业上的冒进,严重打击了新中国工业发展……你能说那些冒进的干部都是错误的吗?你能说这些在工业建设上失误的干部他们都是坏蛋吗?
为什么主席对于那些冒进的干部会宽容。因为主席知道,他们都是满腔热血的要建设新中国,很多人并没有坏心眼,一门心思就希望国家强大、人民幸福。只是他们真的不懂,所以工作当中出现的失误。这个时候你要是一棍子打死他们,那也是不对的。
可是解放之后他们开始学习,其实已经晚了。
因为工作千头万绪,你才开始学习,工作怎么可能,不出现问题。
但这些都是打天下的功臣,总不能不给他们安排工作。可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工业化就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些干部或多或少都要参与进来。
这就是一个矛盾,一个无解的矛盾。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