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06章

作者:随遇而安

因为豫湘桂战役,日军是要打通陆地交通线,和南方军连起来。如果南方军那边情况不好,还可以通过陆地交通线撤回来。

可惜想的是挺好。

整体来说打的也不算太差,结果却是加速了日军的灭亡。

豫湘桂战役,虽然国军是一泻千里。但日军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伤亡和病伤人员非常多。而且战线拉大之后,本来就缺少的兵力情况更加严重。

日军只能是龟缩在城市和交通线,根本抽不出机动兵力。

甚至魏红军怀疑。

如果汤恩伯不是失去了抗战初期那种锐气。以他的能力,和他手底下的部队,面对实力严重下降的华北方面军,如果好好打下去,日军真的能够打赢豫中战役?

现在的国军部队,武器装备其实不算很差。又有美国飞机的支持。如果国军部队真的死战,日军绝对是打不通大陆交通线。

不过魏红军不是重庆高官,这种事情也轮不到魏红军考虑。

魏红军提前判断日军的战略方向,给八路军各部队和新四军各部队足够准备的机会。只要八路军和新四军有了足够的准备,那么在这一次日军大行动当中,绝对能够获得惊人的好处。本来按照历史来说,豫湘桂战役是4月份就开始的。

可惜这个时空华北方面军战斗力严重下滑,晋察冀军区实力太强。日军可不能和历史上一样,随意的抽调部队南下发动豫中战役。现在他们要是没有准备就抽调这么多部队,华北这些大城市一个都保不住。就连北平他们都保不住。

所以日军大量的整编独立警备队进入华北,填补抽调这些部队留下的缺口。

还有就是晋察冀部队太强势,动不动就截断铁路、公路。所以日军为了这一次作战,筹备后勤物资,把他们送到前线需要的时间长了一些。

因此进入5月份,日军还没有动手。

但现在快了。

日军大部队开始集结在黄河边上,下一步必然是进攻豫中。只要豫湘桂战役爆发,那么八路军部队大反攻的机会就到来了。了判断日军要发动“一号作战”之后,魏红军心情非常不错。魏红军是真的没有想到,现在情况都有了如此大的变化,日军竟然还是要发动“一号作战”。

战术上胜利了,但战略上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

日军大本营那边,完全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战略。

“老隋,成功了?”

“当然,很简单的东西,技术上没有多少困难。”

会议结束之后,魏红军没有立即回到冀热察军区。因为晋察翼中央局成立,接下来会召开晋察翼中央局会议,晋察冀军区会议等等。

晋察冀内部也要进行一些人事调整。

聂帅虽然脾气不错,但也不是那种被人打一巴掌,还能够笑呵呵的原谅敌人的干部。这一次要不是有魏红军先顶在前面,后有主席、总司令他们对于晋察翼的肯定,聂帅也不可能那么轻易的脱身。

现在聂帅重新回到了晋察冀。

去的时候,聂帅只是晋察冀分局书记。但回来的时候,聂帅已经是政治局委员,晋察冀中央局书记。加上他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在晋察冀地位变得超然。

聂帅对于发生的事情,心中还是有数的。

有人想黑虎掏心,摘取晋察冀的果实。他们开始的目的就是要摔走聂帅,就算摔不走聂帅,也要,让聂帅和晋察冀干部将帅适合,让聂帅失去对于晋察冀的控制。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聂帅心中也是恼怒的。聂帅当然不会大动干戈,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晋察翼内部的动荡。这对于晋察冀未来的发展不利。

但一些该处理的事情,聂帅也不会手软。有些不知自己身份上下跳的干部,聂帅会让给他们换一个位置。

魏红军作为晋察冀中央局委员,也要参加这些会议。

而王秋云这一次拿掉头上的代字,成为冀热察军区司令员。因此他回到冀热察军区还有很多工作。不过在王秋云离开张家口之前,魏红军拉着他来找隋十二。

因为离开张家口去延安之前,魏红军专门找了隋十二,跟他谈了武器改良的问题。主要是跟他谈了关于“没良心炮”的问题。

魏红军之所以准备弄出没良心炮,是因为八路军部队很快就要进行大反攻。

晋察冀部队攻克张家口、集宁、保定这些城市之后,日军明白晋察冀部队手中也有了不少步兵炮和迫击炮。和以前一样想要用城墙挡住八路军部队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他们开始在城外大规模修筑各种明堡暗堡。

想要解决这些明堡暗堡,步兵炮和迫击炮也不是不可以。但相比起步兵炮、迫击炮,最好用的还是没良心炮。做起来简单,没什么技术难点,而且威力巨大。

目前八路军用的步兵炮大部分都是日军九二式步兵炮,炮弹最大的也不过是三公斤左右。但没良心炮可以往里面装填十公斤,甚至二十公斤的炸药。

威力就完全不一样。

以后攻城,甚至阵地战的时候,没良心炮还是非常好用的。虽然限制多,但对于八路军攻城是非常好的利器。所以跟隋十二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这一次回来,魏红军就直接找了隋十二。

“走,我们去看看。”

“什么东西?”

王秋云很是疑惑。

现在热河地区日军部队很多。但日伪军越多,他们的后勤就越困难。本来冀热察军区和冀热辽军区是准备把日伪军逼出去。

但日军是铁了心要在热河。

所以明明粮食不足,但还是咬着牙坚持。

随着71师团南下,关东军给热河调派了大量的独立警备队。不过虽然独立警备队多了起来,但日伪军在热河的实力依旧在下降。现在王秋云和魏红军都回来了,正是两个人大干一场的好机会。怎么,还在这里墨迹。

“好东西。”

魏红军神神秘秘的跟王秋云说话。

王秋云听得也是好奇。

很快到了武器试验的场所。魏红军看到了埋在地上一节的汽油桶,然后看到好几个人在操弄。隋十二对王秋云和魏红军道:“这东西威力大,但准确度差,射程也只有二百米左右。打出去之后,飞到哪里基本上都搞不清楚。不过他肯定是飞往敌人那边,这一点你们放心。

隋十二一边说,一边跟兵工厂工作人员做了手势。

很快工作人员来到了“没良心炮”前面,开始点燃发射药。

从汽油桶迅速飞出去炸药。

射程的确很近,也就二百米左右。

“轰—

“我去”

王秋云吓了一跳。

往后蹦了一下,瞪着大眼睛道:“这是什么东西,威力这么大。”

真的是如此。

冀热察军区手中大炮是不少的。王秋云甚至看过日军三八式野炮,这可是日军重型火炮。但这个野炮威力,也就跟这个差不多。

实在是太惊。

不过很快王秋云脸上浮现出笑容。

道:“这东西好啊。日军那些碉堡,地堡,防御阵地,把这东西拉出去,那不是一打一个准。最近日军在赤峰周围可是弄了不少调堡、地堡、暗堡之类的。我简单试探了一下,非常不好攻破。相比起我们当初攻克张家口困难很多。要是把这东西拉上去,这就是重炮。”

王秋云上前左看看又看看。

然后大声道:“老隋,这东西能大规模制造不?还有好操弄不?”

“制造是容易,没什么技术难点。虽然使用的时候,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经过很多次的试验,我们已经找到了安全使用的方法。现在只要你们想要,有足够的汽油桶,要多少能给你整多少。

不过这个东西造出来容易,用起来却没有迫击炮、掷弹简那么好弄。需要专门的部队学习怎么弄。因为这个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所以稍微操作不好,很容易炸了自己。他必须是一些专门学习的人,才能够操作。最好是工兵部队操弄这个,他们容易上手。”

“那没有问题。”

王秋云很得意的道:“我们八纵,不,我们冀热察军区最不缺少的就是工兵部队。我们热察军区的土木作业做的那么好,就是因为我们有专门的工兵部队。这玩意弄个一二百个,我回去立马把赤峰给打下来。”

“这东西好用吗?”

隋十二看王秋云高兴,有些想不明白。

相比起兵工厂目前生产的五○小炮、六○小炮,还有迫击炮、步兵炮来说,这东西在隋十二眼中就是一个破烂货。要不是魏红军去延安之前郑重拜托,他是绝对不会考虑研制这么落后的武器。

没良心炮已经做了很多次试验,现在已经在技术上、使用上没有任何问题。但隋十二依旧是不明白,这种只能打二三百米,而且没有任何准确度的落后武器,王秋云怎么这么高兴。

在十二看来,这种原始的武器,就不应该出现在现代战场上。

魏红军在旁边看着隋十二笑着道:“老隋,你是大学教授,是大知识分子。虽然你这些年一直在军工领域,为我们部队制造武器,对于武器很是熟悉。但你毕竟没打过仗,在这方面你可是门外汉。

这东西虽然缺点很多,看起来是一个很落后的东西。但这东西只要用好了,那就是战场利器,能够给日伪军重大杀伤。对了,汽油桶足够吗?

“多得是。攻克张家口之后,缴获了一大批汽油桶。”

“那你们做一百个给我们冀热察军区,我们回去的时候要用。我们很快就会派工兵部队过来学习。

“好。”

“还有这东西很好用。应该在我们整个晋察冀推广。说不定以后晋察冀部队攻克保定、石家庄,还需要这个东西。”

第550章 豫中会战

形势发展很快。

晋察冀军区刚刚开完会议,汇报给了延安。延安那边分析之后,认为晋察冀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所以一边把分析的内容传递给了重庆,一边命令129师组建南下部队。因为129师的位置非常好,组建南下部队最容易。

部队南下可以经略豫北、豫西等中原根据地。

同时延安也把这条消息传给了新四军军部。

让新四军也做好准备。

重庆接到延安的电报之后,常凯申也召集手下大员开会。其实从日军屯兵黄河边上开始,国军也不是没有准备。他们又不是傻子,又不是瞎子,看到日军重兵集结在黄河边上,肯定会想到日军目标是豫中国军。

只是他们也摸不清日军具体的想法。

这日军到底想要千什么?

双方都没打仗好些日子,日军难道要和国军大打出手?而且国军现在也看不起日军。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被美国打的跟三孙子一样。为了对抗美国不停地抽调中国战场的部队,现在的中国派遣军也好,关东军也好,都是实力大降。这样的情况之下,日军还有能力发动大规模战役?

如果是抗战早期,国军现在肯定是紧张兮兮。

可是现在的日军?

所以对于日军在豫北集结兵力,国军一直是猜不透他们要千什么。

现在八路军那边分析,日军是要打通陆地交通线。一下就让很多国军高层惊醒。毕竟这些人也都是征战沙场多年,眼光也没有问题。因此他们立马同意八路军这边的分析,所以也开始分析出日军下一步的动向。先打豫中,再打湖南,然后是广西。

常凯申看到这份分析,立马也是紧张了起来。

因此老蒋立马任命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为前线总指挥,阻击日军南下。以广武、汇水及其以东河防守备部队,先阻止日军渡河。若敌人渡河成功,则以荥阳、郑州、南川、长葛、许昌一带据,点工事,消耗疲日军。同时汤恩伯兵团一部及第4集团军于登封、密县以北山地,形成自密县至汇水间之防御地带。另于临汝、密县、禹县、叶县等纵深地区,构成攻势地带,并以第78军、第89军固守许昌、部城、遂平、舞阳四个据点,以第72、第13、第29军秘密集结于攻势地区,统归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指挥与日军决战。

河南其实部队很多。

四十多万近五十万部队。

但河南问题也最多。因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和副司令长官汤恩伯之间关系非常差。蒋鼎文有一个自己的办公室,汤恩伯也有自己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