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15章

作者:随遇而安

“赵陆同志、郭田民同志,察绥军区和雁北军区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就是扫除大同周围的日伪军据点,吃掉大同周围的大小县城,慢慢的包围大同。”

“是。”

第560章 利益纷争

“杨全武同志、黄勇同志、王直同志,你们冀中军区和冀鲁军区的任务也是很明确。那就是一年之内把河北除了冀热辽军区的冀东根据地和冀南军区的冀南根据地之外,所有的河北中小城市都要打下来。把日军赶入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四个城市。”

现在的冀中军区和冀鲁军区的根据地目前基本上都在河北,只有很少的一点点山西根据地。

所以他们的任务就在河北。

现在河北除了冀东和冀南之外,冀中军区和冀鲁军区的根据地当中,乡镇农村百分之九十都在八路军控制当中。但还是有一些县城在日伪军的控制之下。

晋察冀中央局开会讨论,认为现在的冀中军区和冀鲁军区有足够的实力,拿下河北的那些县城。

只要最后把日军困在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四个大城市,那么以后就剩下如何打下这些大城市的事情。

“你们有什么困难没有?”

“司令员,从军事上来讲,现在拿下河北所有的县城没有任何的问题。只要我们下决心,这个任务可以达成。唯一的问题是,拿下河北所有的县城之后,干部派遣问题。是我们冀中边区负责,还是晋察冀中央局派遣干部。”

聂帅皱眉。

有些生气的看向了杨全武。

整风运动刚刚结束没多久,杨全武可是晋察翼这边主要批评对象。虽然杨全武没有去延安,但在晋察冀这边的整风会议上,依旧有很多人批评杨全武。

而且很激烈。

在晋察冀这边冀热辽军区司令员邓国、冀鲁军区司令员黄勇,乃至于雁北军区司令员郭田民都跟杨全武关系不好。杨全武在团结这方面做的的确是不好。

所以批评很多。

老实了几个月,现在竟然又如此不懂事。

这种问题完全可以私下和聂帅商帅量。现在的杨全武已经是中央候补委员,晋察冀中央局委员,又是晋察翼军区副司令员。加上本身就是冀中边区区委书记,是冀中根据地的党政军一把手。干部问题的发言权很大。

但直接这么说,那就是挑战晋察冀中央局的权威。

聂帅可以不在意。

因为杨全武是聂帅非常欣赏的老部下。两个人在晋察冀一起打了七年时间,不说红军时期的交情,光是抗战时期这种交情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这种感情是非常深的。

杨全武平常性格就强势一些,但聂帅都可以包容。

但罗起容和程志华他们就不一样。

他们资历深,级别高。

来晋察冀军区,本来就因为是外来的,所以他们也是非常谨慎,非常小心翼翼。他们在晋察翼可不想当一个摆设,所以对于下面干部的表态更加重视。

杨全武这样的态度,就像是直接挑战他们的权威一样。

当然杨全武这么说,其实真正影响的不是罗起容、程志华他们。因为杨全武和他们一样都是军队代表,杨全武想要自己决定自己根据地地方干部的任命,真正冲击的是地方党的权力。

目前的晋察冀中央局,是军队党和地方党的联合。

军队党是以聂帅为首,罗起容、程志华、杨全武、邓国、魏红军等人都是如此。而地方党是以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刘华福为首,以当年修养同志的北方局干部为主。

杨全武这样表态,会让地方党恼怒,军队党为难。因为你这么说,是要在根据地彻底推开地方党。

魏红军在旁边也是暗暗着急。

自己这个老领导实在是太骄傲,而且对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权力看的太重。多少人当年在一分区因为和他想法不一样,就被他踢出了一分区。

现在都成为了冀中军区司令员,怎么还是这样的性格。他本来就是冀中边区区委书记,在冀中根据地是党政军一把手。现在又这么说,是要彻底把冀中军区当自己的后花园。

这句话说出来多得罪人。

难怪后来复出之后,聂帅推荐杨全武当总参谋长。可是遭到了当时军中大佬们的反对,都不同意杨全武担任总参谋长。看自己老领导这种性格,军中那些大佬怎么可能喜欢。说不定那些军中大佬都跟自己这位老领导有过节。

聂帅很生气,因此沉声道:“怎么,如果我们晋察翼中央局派干部过去,你准备不承认?

杨全武听出了聂帅语气当中的愤怒,所以立马解释道:“司令员,我不是那个意思。

“。”

聂帅冷哼一声。

非常生气的道:“我不管你们是怎么考虑的,但有一点要记住。谁要是给我搞‘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就别怪我不客气。” 聂帅一边斥责,一边町着杨全武。

杨全武立马低头。

罗起容在旁边劝道:“司令员,我看杨全武同志也不是这个意思。

罗起容和杨全武也是认识的。

早在红军时期杨全武就是罗起容手下指挥员。

或者说起来大家都是红四军出身,都是红一军团的干部。而且罗起容在晋察翼虽然是外来的干部,但他不是没有基本盘。他在抗大的老部下在晋察冀不少,其中不少人目前就在杨全武的冀中军区当中。

所以他开口缓和一下气氛。

魏红军心中总算是舒了一口气。

还是聂帅爱护杨全武。

看起来很生气,看起来批评很严厉,但反而是对杨全武好。

打是亲骂是爱。

这个不仅仅是适用于恋人之间,其实也适合在聂帅和杨全武这种关系当中。

聂帅这才收住了脾气。

道:“各边区区委的日常工作,一般干部的安排,晋察冀中央局不会插手。但重要干部的安排,必须要得到晋察冀中央局的批准。这是纪律。

说完看了杨全武。

杨全武立马道:“是。”

“继续刚才的话题,你们有什么困难没有?”

“司令员,那我说两句。”

黄勇开口。

大大例的道:“如果我们冀鲁军区要攻打保定,把保定打下来了。到时候保定是隶属于冀中军区,还是属于我们冀鲁军区。

聂帅皱眉。

聂帅对于黄勇是很复杂的。

喜欢黄勇的勇猛。自从黄勇担任三分区司令员开始,三分区发展就非常迅猛。相比起陈满远担任司令员的时候相比,三分区部队的战斗力提升很快。各种胜仗也是一个接着一个。

这是一个能打仗的将军。

战争年代这种战将是很吃香的。

但聂帅对于黄勇也是比较恼怒的。从七七事变,八路军整编开始,黄勇就闹得很厉害。当时是一路贬官,最后还是看在他能打仗的份上,给了他一个三分区副司令员的职务。

可是在三分区也不安分。

和陈满远司令员闹得不可开交。

王直去三分区,就是为了调节陈满远和黄勇的矛盾。但王直去了三分区,也调解不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不过战争年代,能打仗就是优势。所以才调走陈满远,让黄勇担任三分区司令员。

可是这个人太桀不驯。

如果说杨全武是不会团结人,那么黄勇是真正的桀骜不驯。杨全武虽然不会团结人,但战略问题上在晋察就是高人一等。聂帅器重杨全武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是杨全武和黄勇关系一直不好。

特别是黄勇,非常不服气杨全武。论资历自己可是秋收起义出身,红军时期不管是资历,还是级别都高于杨全武。可是抗战爆发之后,杨全武一飞冲天,打下了晋察冀一半地盘。

杨全武独立团发展出来的部队之多,在八路军系统都是第一。

如果论八路军旅级和团级单位当中发展出来的小山头,独立团绝对是排行第一。如果认真说的话,现在晋察冀的冀中军区、察绥军区、冀热察军区,还有冀鲁军区和雁北军区的不少部队都是独立团血脉。

而且这一次七大会议之后,杨全武更是一跃成为了中央后补委员,晋察翼中央局委员,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黄勇一下就被杨全武压了不止一头。

这是黄勇始终不服气的。

在黄勇看来,要不是陈满远当司令员误三分区的发展,自己也不会落后杨全武这么多。保定是冀中军区和冀鲁军区中间最重要的城市。

黄勇可不想把保定让给冀中军区。

以前八路军是被日军频繁扫荡,大家要做的都是反扫荡工作。可是现在八路军实力越来越强大,开始压着日军打。甚至开始商量抢地盘的事情。

这地盘开始抢起来,大家的利益就不同。

已经开始有利益上的纷争。

聂帅看了看罗起容和程志华。

压住自己牌气道:“你们怎么看?”

程志华倒是没说话。

不管是杨全武,还是黄勇,那都是中央红军出身的重要将领。杨全武是聂帅的爱将,黄勇是秋收起义出身的将领。程志华作为四方面军出身的干部,之前也一直在翼中军区。现在虽然担任晋察翼军区副司令员,可是在晋察冀依旧是外来的干部,所以他不想插手这种事情。或者说自从北岳区吞下冀中军区,吕正超带着十个团去了晋绥军区之后,程志华的基本盘在晋察冀几乎完全消失。所以在晋察冀军区,程志华得罪他们任何一个,都不是好事情。

倒是罗起容笑着道:“司令员,我认为这个好弄。冀中军区和冀鲁军区,谁打下保定,那么保定就归哪一个军区管。

聂帅笑着点头。

聂帅和罗起容早在红军时期就认识。不过抗战爆发之后,罗起容一直在延安和八路军总部任职。

后来中央派遣罗起容来晋察翼任职。

整体来说聂帅还是满意罗起容的。

聂帅性格比较忠厚,或者说安抚干部、团结干部做的好。而罗起容多年做中央保卫工作,以及政治工作,所以有时候说话就很有分量。

罗起容配合聂帅工作,就能够张弛有度。

“你们听到了。罗起容同志说的话,我很赞同。你们两个军区谁打下保定,保定就属于那个军区管理。明白了吗?

“是。”

黄勇很高兴。

他就觉得聂帅太宠爱杨全武。

凭什么军区每次有干部分配的时候,一分区都分最多。武器弹药分配的时候,一分区分的最多。

就连军服都是一分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