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所以陈运很仔细。
“土匪问题,还有需要注意的。现在的伪军想要找出路,甚至有人开始要接触我们。但我的意见,是,我们进入东北之后,不能为了扩军,就什么人都收,特别是这些土匪改编的伪满军,我们更是不能收。我们要保持部队的纯洁性。我的建议是,我,们扩军应该主要从那些身家清白的工农当中选择,而不是那些伪满军、伪警察。
“保持部队的纯洁性?”
“是。”
魏红军直接道:“我们晋察冀当年发展的时候,也是改编了大量的民间武装。其中军纪最差改编之后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士匪部队。这些部队最不守纪律,部队困难的时候叛变的也最多。土匪部队改编难度最大。我们最好的兵源,一直是最朴素的农民。他们参军之后,不怕苦、不怕累,经过教育和训练,都是最好的兵源。东北士匪比晋察冀那边的土匪更难以改造,因为很多人几代都是土匪。”
陈运点头。
之前陈运也不是没想过这一点。
现在伪满军都在找出路。如果八路军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说不定会有不少伪满军投降,对于东北军区扩军有很大的作用。
但听魏红军这么说,陈运倒是有些犹豫。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在东北的日本开拓团。日本开拓团在东北有很多,具体多少我也不清楚。但据我们的情报,日本开拓团在东北少说也有几十万人,占领了东北大量的耕地。我们进入东北之后,必须要尽快的统计分析这些开拓团手中的耕地。同时要提早制定如何处理这些开拓团的日本人。要不然到时候面对那么多日本开拓团,那么多历史问题复杂的耕地,下面的干部很难把握政策。
只有提早有一个政策标准,我们的工作队才能够推,进工作。”
“开拓团?”
陈运明白开拓团问题的困难。
因为日本开拓团在东北的耕地,很多都是他们豪取巧夺的。要么直接把中国农民赶走,要么就逼迫中国农民低价转让。可是八路军进入东北之后,要怎么处理这些耕地。
是直接没收?
还是退回给原来的耕地主人。
这就需要出台一个政策。要不然下面的干部会无所适从。
“你们这里有日本开拓团的资料吗?”
“有,但不完整。我整理之后,很快会交给首长。”
“好。”
陈运喜欢魏红军这样,做什么事情都有充足准备的干部。
魏红军最后总结道:“其实东北农村的情况有困难的一面,但也有很好的一面。那就是东北沦陷这么多年,东北的地主很多都是汉奸地主。还有日本开拓团手中那么多土地。我们的工作队进入东北之后,有些地方甚至都不需要推行减租减息,直接进行土改工作都可以。这对于我们得到东北农民的支持是一个很大的有利因素。所以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必须要灵活一点。有些地方可以大胆进行土改,就直接进行土改。不需要拘泥于一些政策,一定要在那边推行减租减息。”
陈运点头。
这一次来冀热察军区,陈运还是很满意的。
虽然还没有谈关于干部调动、军队调动方面的问题。但光是魏红军提出的战略,还有这些问题,对于新成立的东北局来说,已经是非常宝贵。
陈运都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把魏红军真正的带走,带到东北。而不像是现在这样,魏红军只有一个名义上的东北军副书记职务,但依旧是隶属于晋察冀。
不过陈运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自己虽然是东北局书记,但没有资格调动魏红军这个级别的干部跨区域任职。如果打报告给中央,说不定会有机会。因为东北真的很重要,中央为了东北发展,支持魏红军去东北工作。但陈运是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现在的自己还需要晋察冀军区的支持。
这个时候自己做动作,要调走魏红军这个晋察冀军区的大将,直接就得罪晋察冀军区。魏红军是聂帅的爱将,这一点陈运是知道的。如果自己把魏红军调走,聂帅那边生气了怎么办?以后的协调工作就会困难。
陈运放下手中的笔记本,问道:“我在延安的时候,看过晋察翼中央局上报的一份文件。就是对日本人进行分类审查。是你率先提议的。我想听你说说更仔细的。你也知道东北日本人很多。
第583章 收拢技术人才
魏红军关于对日本人进行分类的报告,通过晋察冀中央局报给了中央。
中央领导中间也颇有分歧。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支持的。
陈运对这个尤其感兴趣。陈运负责整个陕甘宁根据地的财政,也了解陕甘宁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土八路,土八路,延安真的很穷。 虽然土八路想要发展工业的愿望很强大。可是这种东西,你主观上再怎么强烈也没用。因为技术水平在那里,而且机器设备也不足。所以目前延安地区的工业,很多都是土办法。
陈运看了这份报告之后,一直考虑如果有机会和魏红军当面谈谈。
只是一个在延安,一个在热河。
短时间之内根本没有机会。好在这一次中央成立临时东北局,陈运有机会和魏红军面对面谈话。
所以他直接问了这个问题。
“首长,我是从两方面考虑的。首先是战争年代的问题。战争年代最重要的就是战争。现在我们的部队大部分还在打游击战,但随着我们部队实力的增加,未来我们部队必然是要走大兵团正规作战的模式。但要打大兵团正规作战,部队就需要大量的炮兵部队。可是以我们军队目前的情况,其实在炮兵问题上差很多。就像是当初我们攻打宣化的时候,因为炮兵部队水平不足,所以就选择了非常冒险的‘大炮上刺刀的战术。这是一种无奈之下的选择。如果我们的炮兵部队,能够非常准确的击中目标,何必如此的冒险。当时我们和宣化城墙非常近,如果被日伪军发现,那么我们的炮兵部队会损失惨重。未来我们打大兵团作战,一次战斗可能就需要上百门、几百门大炮。到时候我们总不能也使用‘大炮上刺刀这种战术。我们必须要提高我们炮兵的战斗力。但我们部队有这方面的人才吗?就算有这方面的人才,但数量稀少,根本来不及训练全军的炮兵部队。”
“所以你就打起了日本人的主意?”
“首长,您想想。目前的亚洲,最强大的国家就是日本。他们是目前亚洲唯一的工业国家,也是亚洲国家当中唯一可以大规模生产大炮,有成建制大规模的炮兵的部队。现在日军在各个战场上都处于下风,日本投降也就这两年之内。内到时候我们会俘虏大量的日军。我们甄别之后,从其中挑选一定规模的炮手和炮兵军官。让他们给我们培养足够的炮手,足够的炮兵指挥员。这是短时间之内可以提高我们部队炮兵水平的最佳的办法。
“嗯,继续说。”
陈运点点头。
面对面交流,可以更直接,更详细的听到魏红军的想法。魏红军继续道:“还有,以后大兵团作战,后勤问题是重中之重。有铁路的地方可以使用铁路,但没有铁路的地方,肯定是要大规模使用卡车。可是我们自己有足够的卡车司机吗?没有。因为现在的卡车司机培养很困难。就连重庆也缺之足够的卡车司机,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南洋青年回国担任卡车司机。而日军那边,有大量的卡车司机。
我们想要短时间之内培养大量的卡车司机,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日军那边挑选卡车司机,让他们训练我们的卡车司机。
“再说,我们现在的部队都是纯陆军部队。但我们以后难道不发展坦克部队,不发展海军,不发展空军吗?这方面的人才上哪里找?我们自己培养,谁给我们当教官。在亚洲地区,能够找到的教官,都在日军那边。”
“我们不应该慢慢的去甄别日军,而应该是第一时间就从日军俘虏当中甄别的这些人出来。然后挑选我们能用的,然后尽快的用起来。在东北应该迅速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航空学校,炮兵学校,汽车学校,坦克学校,快速为我们培养特种兵种的人才。”
陈运本来一边记录,听到魏红军的话顿了一下。
然后道:“航空学校?炮兵学校?坦克学校?”
“首长,未雨绸缪。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现在,还要考虑革命胜利之后的事情。等革命胜利,我们的部队肯定是要发展空军,海军,炮兵、坦克兵。虽然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革命才能够胜利,什么时候才能够建立新中国。但我们完全可以先培养一批我们自己的人才。等革命胜利,我们发展这些特殊兵种的时候,就不缺人才。”
陈运点点头。
在小本子记录下来。
魏红军继续道:“我们攻克宣化之后,宣化的那些工厂,主要的工程师都是来自日本。日本在中国建立那么多工厂,技术人员当中日本技术人员很多。这些人都要甄别出来,而不是把他们和普通的日本侨民放在一起。因为这些人都是技术人才,我们恢复工厂生产需要他们。还可以通过他们,给我们培养我们的技术人员。以后革命胜利,我们要发展自己的工业,那需要的技术人员是以万为单位。
但我们哪里有那么多的技术人员,自己培养的话需要多少时间。因此我们应该一边打仗,一边就培养这种技术人才。既然日本人当中有那么多的技术人员,我们当然应该是利用起来。东北工厂多,日本技术人员肯定也多。所以我们可以在东北开办工业学校,培养我们自己的工业人才。”
“革命胜利之后。”
“是,首长。”
魏红军道:“我笼统的也学习了一些关于工业的问题。以后革命胜利,新中国要发展工业,最基础的工业就是采矿业、钢铁工业、石油工业、发电厂等等。在这方面我国基本上没有多少技术人才,因为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国家。仅有的那点工业,不是列强在中国留下的,就是日本人来到我国建造的。应该说整个亚洲来说,在这方面都没有多少人才。这些人才在亚洲集中在日本。在日本的那些技术人员我们抢不过来,在中国的那些技术人员,我们一定要留下来,千万不能让他们跑了。要让他们建设新中国,来赎他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但这些人会甘心为我们服务吗?肯定千方百计的隐藏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混在那些日本侨民当中。所以我们必须要比他们更快,在他们还没有隐藏自己身份之前,甄别他们。”
日本在中国有几万的技术人才。
他们大部分都在东北。
魏红军的想法很简单,千万不能让他们跑了。
历史上东北野战军留下了三万人左右的日本兵。当中光是军队的医生护士就有7000多人,还有其他卫生系统的日本医生护士,全都加起来留下了一万多医生护士。
还有东北的兵工厂,光是军区兵工厂就留下了2000多技术人员,加上其他各个兵工厂的日本技术人员,总共有四五千人。还有铁路技术人员、运输技术人员,林林总总也有几千人但其实这只是日本技术人员的一部分。
日本在东北的技术人员数量是惊人的。很多人在日军投降的时候,混到了普通日本侨民中间。然后跟着回国的日本侨民回到了日本。
魏红军可不想这些人离开中国。
就算要离开,也要在中国干完活在离开。那些技术人才,包括工厂技术员,医生护士,部队各种,特殊兵种,怎么也要留下十万人左右。
但要甄别这么多人,留下这么多人,那就必须要有专门的部门,而且速度要快。
“我知道晋察冀这边成立了甄别部门。”
“是。”
魏红军提出建议之后,晋察冀中央局决定成立一支专门的甄别部门。
是从晋察冀公安系统和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抽调人员组建的。
“但晋察冀这边的日本人主要集中在张家口周围,成立甄别部门算是后来的补充措施。但以后我们部队进入东北之后不一样,东北的日军和日本人,是察哈尔这边的几十倍。人数多,甄别难度大。而且谁也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我们必须要速度快,尽快的甄别这些人。这就需要我们成立一支人数不少的甄别机构,从进入东北开始就进行这项工作。”
“你很重视技术人才?”
陈运合上了书本,然后问了魏红军。
魏红军点头。
很肯定的道:“八纵发展的时候,最大的瓶颈就是干部太少。其实就是人才太少。我们开辟根据地、建设根据地需要根据地人才,我们打仗需要军事人才,建设部队需要政工人才。所以我认为人才是关键的关键。中国未来进行工业建设,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工业人才。而工业人才,我认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懂得工业的干部,一部分是工业技术人才。而日本这些技术人员,正是未来我们发展工业需要的技术人才。他们不仅可以直接参加工作,也可以在学校帮我们培养学生。反正只要留下来,我们怎么用他们,对我们都是有利的事情。”
“世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打仗和工业建设,也有相通的地方。”
陈运心中对魏红军更加欣赏。
魏红军已经不是单纯从一名军队干部的角度考虑问题。刚刚被压下去的想法,再次浮现出来。陈运真的是很想带着魏红军一起去东北。
可是想到现在的情况,再次把这个想法压下去。
自己真要是带走魏红军,晋察翼这边还不得翻脸。毕竟魏红军不是普通的军区领导,还是晋察冀中央局委员。以后还有的是机会。
陈运再次把话题扯到东北,问魏红军道:“我想先在东北成立临时西满军区和南满军区。西满军区的干部安排,还是要听听你们冀热察军区的推荐。”
第584章 东北局的安排
“首长,您的意思是?”
“目前阶段,开辟东北根据地,部队都是从冀热辽军区和冀热察军区抽调,包括开辟根据地的地方干部也需要从你们这两个军区抽调。短时间之内这种情况不会改变。所以东北局成立西满军区和南满军区,起步阶段当然需要你们两个军区的支持,也需要你们两个军区的配合。所以我的意见是西满军区的干部构成我们东北局不调整,先按照你们两个人军区的部署来。
魏红军很惊。
未曾想到陈运这位政治局委员,党内大佬竟然能够做出这么多让步。
虽然这只是暂时的。
但如果换一个干部过来,绝不会这样。他们说不定直接和晋察冀中央局协调,要求晋察冀军区抽调多少多少部队编入东北军区。而且干部安排上,也都是东北局自己负责,早就开始准备安排自己带过来的人。但陈运却丝毫不着急。
也不盛气凌人。
相反和晋察冀中央局、晋察冀军区、冀热辽军区、冀热察军区各个部门协调。
看魏红军有些惊守的表情,陈运嘴角露出了笑容。
陈运这一次来开辟东北根据地,从来没有想过在这里刷官威。虽然在晋察冀这边,他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他是政治局委员,而且还是书记处候补书记,在党内的排名比聂帅这个政治局委员还高。至于魏红军这边,魏红军目前连个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和陈运在党内的差别就更大。
但陈运明白一个道理。虽然自己党内级别高,但晋察冀军区的这些人都是战场上打出来的,属于是“地方诸侯”,是地方实力派。
这些战场上出来的,脾气都不能说很好。
骄兵悍将,说的就是这些前线打仗的将领。这些人多年在战场上打仗,很多事情都是说一不二。
在军中他们不会因为你的级别高,就完全信服你。
相反在军队来说,你要是没能力,那么就算是级别高,人家也看不起你。
你要是拿着身份压他们,反而会引起反弹。不要觉得只要你地位高位,就能够压制得住这些骄兵悍将。如果那么容易,肖子敬在翼热辽挺进军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狼。
包括栗大将。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