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34章

作者:随遇而安

所以东北局在文件当中,把剿匪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陈运决定在东北军区成立专门的公安部队。目的就是为了剿匪。为了组建这支公安部队,陈运和晋察冀军区协调,想要从晋察冀抽调一批有经验的基层指挥员。

让他们去开辟好的根据地,组建地方部队。

用于专门的剿匪工作。

晋察冀军区讨论之后,答应了陈运的要求。聂帅要求冀中军区、冀鲁军区、雁北军区、察绥军区四个军区,除了冀中军区其他每个军区都抽调100名连排级干部来到军区。冀中军区兵强马壮,特别是干部储备足够。所以要求抽调200名连排级干部。

这样总共500名连排级干部来到张家口,先接收培训。

因为晋察冀这边有非常丰富的剿匪经验。特别是在张家口的保安旅,一直在察绥地区剿匪。其他军区抽调的这些基层指挥员,战场打仗是好手,但剿匪又是不一样的情况。

他们要适应新的情况。

等结束培训之后,他们就加入东北军区,分批进入东北。而全权负责东北剿匪工作的,就是东北局委员,东北军区参谋长吴修全同志。

第五:工人运动。

东北局要求,抽调大量工人出身的党员干部,和拥有丰富工运经验的工作人员进入东北工厂当中。

随着日军防备苏联红军,加上八路军部队往东北开辟根据地,伪满军和伪警察越来越不尽心。结果日伪军对于东北的控制力也下降很多。

以前外人想要进入东北,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伪警察天天町着陌生人。

但进入1944年之后,这方面就放松很多。要不然冀热辽军区和翼热察军区,也不可能派遣那么多的工作人员进入东北。

所以东北局要求团结工人阶级,在东北工人当中发展党组织。

特别是煤矿工人当中。

目前东北最大的煤矿在抚顺,这里面的煤矿工人有好几万人。要是能够在这样的大型煤矿当中,发展党组织,发展积极分子。那么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他们需要做好一切准备,迎接八路军大部队进入东北。这项工作交给了林峰同志负责。

第六:关于如何对待东北地主问题。

这个工作是陈运同志亲自主抓的。

因为东北的地主问题很复杂。相比起华北地区来说,东北地主问题更严重。八路军在华北开辟根据地的时候,因为日军打入华北的时间很短。

所以这里的地主有很多种。

有投靠日本人当汉好的,有一些血性的地主组建抗日武装,还有一些开明绅士拒绝和日军合作。

所以八路军进入敌后,改编敌后抗日武装,团结开明绅士,打击那些当汉奸的地主。

但东北不一样。

早年那些反抗日伪军的地主,随着义勇军、抗联部队的消失,基本上都被日伪军处理。不愿意和日军合作的开明绅士,他们要么受到打击,要么离,开了东北。

剩下的地主,要么是投奔日本人给他们当狗腿子,要么就老老实实听话。

最多的就是那些面对日本人和汉奸不敢说话,唯唯诺诺的地主。要如何对他们,是全都按照汉奸处理,还是要分别处理。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问题。

党在东北本来就没有什么根基,要是把这里的那些地主都推向敌人那边,会严重影响开辟根据地。

所以东北局下发文件,强调对于东北农村地主的政策。要求农村土地工作队,重点打击汉奸地,主,但对于其他地主的政策,必须要缓缓。

第七:对于东北开拓团。

暂时不要去触碰人数众多的开拓团,避开他们。主要去解决人数少的开拓团,对于开拓团的士地一律没收。如果有人反抗,一律处理。

第八:组建甄别部门。

陈运同意魏红军的判断。所以准备组建一个人数不菲,规模庞大的甄别部门。交给谭正具体负责此事。

随着东北局逐步的接手东北工作,东北根据地的开辟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第586章 有备无患

东北局的工作开始之后,越来越多的干部来到东北。

魏红军利用这个机会,单独找了已经调到东北军区的吴平山。成立东北军区第二旅之后,吴平山就不再是冀热察军区的干部,而是东北军区的干部。

两个人就要在不同的单位。

但吴平山离开之前,魏红军有一些事情,想要瞩吋他。

“政委。”

虽然离开了冀热察军区,但作为在八纵成长的干部,吴平山对八纵的感情是很深的。吴平山也是属于三八式干部,虽然是七七事变之前就入了党,但却是七七事变之后加入了八路军。本来是平西支队的干部,因为他老爹吴石的原因,所以派到赤城县做地下工作。

然后一步步成长,现在甚至都已经成为了第二旅副政治委员。

这个过程当中,他经历过很多。做过自己老多部队的改造,在察南干部学校学习过,又在纵队政治部待过一段时间,又在第八旅担任过政治部主任。

现在要换一个单位,吴平山心中也是也舍不得的。

“坐吧。”

“是。”

吴平山从一个普通干部,已经成长为军队的副旅级干部。

魏红军算是很欣慰。

自己的八纵现在走出了多少军队中高级干部。

如果以后都在军队内,那么1955年的时候,能出来多少将军军衔。像吴平山如果解放战争不掉链子,说不定还能够成为新中国少将。

“平山,你父亲最近如何?”

“政委,我父亲之前在剿匪工作队工作。最近一段时间转到了地方公安局。”

吴石反正之后,本来一直在察东支队担任龙延赤县大队大队长。

后来部队攻克张家口,成立了剿匪司令部。晋察翼军区搬到了张家口之后,就成立了张家口卫成司令部。这个司令部主要的工作就是剿匪,而当时司令部下辖的主力部队就是保安旅。

而保安旅下辖部队正是38团,察北支队的独五团,以及察东支队的游击支队。这个游击支队就是原龙延赤县大队改编而来的。

吴石因为多年和土匪打交道,所以也进入了剿匪司令部工作。

最近张家口周围的土匪剿灭的差不多。所以吴石就在张家口公安局工作。吴平山不知道魏红军为什么问吴石,但还是老老实实的说了。

魏红军点头。

看着吴平山道:“平山,你入党多少年了?”

“八年。”

“那也是老党员。”

“是。”

吴平山很自豪。

因为吴平山在太原读书的时候,当时七七事变还没有爆发,就已经入党。魏红军直接道:“平山,那你知道我党现在为什么推行减租减息工作吗?”

“知道。国共合作之后,我党改变了原来的士地政策,是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合作抗日。

“对。”

魏红军点头,道:“从矛盾分析来说,七七事变之后,或者说九一八之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变成了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其他矛盾暂时变成了次要矛盾。所以我党改变了土地政策在我们的根据地推行了减租减息政策。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随着形势的变化也会出现转化。等抗战胜利之后,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就会慢慢的消失。这个主要矛盾消失,就会出现新的主要矛盾。中共在七大会议上提出的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就是因为这个。

吴平山静静的听着魏红军的话。

他听懂了。

现在是抗战时期,所以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党中央才会决定推行减租减息,是为了推行统一战线。但抗战结束之后,中国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是谁也说不好的。

但吴平山不明白的是,魏红军怎么跟自己聊这个。

这样的事情,魏红军这个级别现在是可以考虑的。毕竟已经是晋察冀中央局委员,二级军区的政委,是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但吴平山只是一名副旅级干部这些事情跟吴平山现在扯不上关系。

魏红军继续道:“抗战结束之后,中央会怎么调整政策?这一点现在我们都不清楚。但我们党的目标是中共,第一步就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到时候很有可能会改变目前的减租减息,而是要进行真正的土地革命。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完成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可以在农村打破封建土地制度。你是老党员,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是。”

吴平山点头。

红军时期的士地革命,和八路军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完全不一样的。

红军时期的土改,那是要彻底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八路军的时期的土地政策,只是为了缓解农村的矛盾。两者都在打压地主在农村的权力,但前者和后者的程度完全不一样。

魏红军突然道:“平山,你们家在赤城一带拥有多少耕地?

“六百多亩。”

吴平山脸色陡然变得凝重。

他突然有些明白魏红军找自己的意思。吴石早年投奔日本人之前,就是赤城联庄会会长,是赤城,地区的大地主。后来反正之后,因为八路军的政策只是减租减息,所以吴石家的土地保留了下来。

现在的政策当然没问题。

但如果以后改变,中央决定推行土地改革呢?

到时候怎么办。

吴平山虽然是在太原上学的时候入党的,但对于当时红军的一些政策是明白的。像他们家这种情况,在土改当中是属于打击的对象。

因为土改就是要剥夺这些土地,改变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吴平山抬头看着魏红军。

他其实很想问问,是不是中央政策要出现变化。但他还是忍住了好奇心,道:“政委,那您的意思是?”

“平山,你是一名很有能力的干部。以后在军队很有发展前途。甚至你要是离开军队去了地方,也会是一名很出色的地方干部。我希望你能够走的更顺利,走的更远,为革命做更多的贡献。不希望你们家的情况,影响到你在军队当中的未来。你是年轻干部,前途远大。再说我们是党的干部,艰苦朴素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你家里有六百多亩地,以后必然会有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质疑。你说是不是?”

魏红军是真的在为抗战结束之后,未来的土改做准备。

还是那句话。

抗战时期入党,加入八路军的那些干部,并不都是中共者,并不都是信奉马克思主义。他们更多的是支持八路军的抗日主张,而且看到八路军在敌后勇猛作战,所以参加八路军的。

加上抗战时期,入党审核上宽松了一些。

很多成分高的党员进入党内。

其中不少人栖牲在抗日战场上。但也有些人坚持下来,在艰苦斗争当中成长。还有不少人无法适应,离开了八路军。但现在坚持下来的,出身高的,党员干部数量不在少数。

特别是晋察冀这边,富农地主出身的党员干部不是一个小数目。

魏红军要为他们考虑。

上一次整风运动,一些不适合的党员干部,有的被清除出去,有的被调整职位。但不管怎么说其中大部分人在晋察冀根据地的建立上,在八纵发展的历史上,立下了功劳。

魏红军不希望接下来的土改波及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