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52章

作者:随遇而安

遗憾的是,部队又要拆分。

虽然这种分分合合在战争年代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大家还是舍不得。毕竟大家在一起革命七八年时间,现在这么分兵,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再次见到。

“我和司令员带兵进入东北之后,冀热察军区这边的工作需要有人负责。这一次军区要求我们抽调四个旅的部队。这样会严重削弱我冀热察军区的实力。甚至有可能会让冀热察根据地人心浮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人坐镇军区,稳定冀热察军区的局面。同时我们这么多部队离开冀热察军区,所以冀热察军区接下来需要重新编练部队。这个担子很重。”

魏红军一边说着,一边看向了张子华。

在八纵有许多战功赫赫的战将,这些战将的历史拉出去都能够吹嘘几天几夜的。但这么多战将当中,张子华绝对是排名第一的。从察南支队开始到晋察冀第一旅,张子华靠着赫赫功绩走到了现在翼热察军区这个二级军区副司令员的位置。而且张子华不是单纯的军事干部,在部队一直是军政一把手。他早年还参加过开辟根据地。

可谓是八纵一等一军政全优的干部。

察南根据地在他手中就发展的非常好。

在八纵唯一能够和张子华相提并论的,也只有开辟了察东支队的夏侯文。同样也是军政全优的干部,只不过夏侯文带兵打仗方面,肯定是比不上张子华。张子华是八纵转为大兵团作战之后,还能够迅速适应新的战斗的战将。王秋云和魏红军走了之后,能够让冀热察军区那么多干部,那么多骄兵悍将信服的干部,绝对是张子华。

“张子华同志,我和司令员商量过。目前冀热察军区这副重担只能是交给你,我们准备向军区提议你担任冀热察军区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

魏红军是想要推荐张子华直接担任冀热察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不过聂帅没有同意。魏红军明白聂帅的意思,聂帅这是留个位置给魏红军。

张子华其实是想要带兵进入东北打仗的。

第一旅在华北战功赫赫。

张子华相信自己带着第一旅进入东北,一样可以在东北驰骋。

但魏红军想让他留在冀热察军区,张子华也不反对。因为他明白目前的情况。翼热察军区抽调太多人去东北,很容易造成冀热察军区的动荡。

张子华也明白,目前冀热察军区最适合留下来的也只有自己。所以他立马道:“司令员、政委,我一定会稳住冀热察局面,不让根据地因为抽调这么多部队出现问题。同时加快整训冀热察的部队,维持我们冀热察部队的战斗力。

“好。”

魏红军很高兴。

抽调四个旅,对于冀热察军区绝对是伤筋动骨,元气大伤。伤必须要给冀热察军区留下张子华这样的大将才能够恢复翼热察军区的元气。要是在这方面再出现问题,热察军区就真的难以恢复元气。

王秋云看到魏红军说完了,所以道:“现在我们来说说,要抽调哪四个旅跟着我和政委去东北。”

“司令员、政委,我认为既然是去东北,特务第一旅是肯定要去的。

张子华开口。

张子华作为冀热察军区接下来的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在这方面发言权还是很重的。王秋云和魏红军不说,就是晋察冀军区也会很重视他的观点。而且他提议没有任何问题。目前翼热察军区这边的部队当中,就数特务第一旅和东北关系最深。

特务第一旅旅长李万福是东北军出身,下面一半的部队都是当初解救的“特殊工人”。他们都是之前在东北挖矿的俘虏组成。

历史上中央往东北派遣部队和干部的时候,大量的启用了东北干部。像吕正超、万意这些原东北军将领不说,很多东北籍的干部也大量进入了东北。

李万福就是东北军军官出身,去东北非常合适。

王秋云点头,道:“特务第一旅算一个。”

“第一旅要去吗?”

韩卫国很直接的问了出来。

晋察冀第一旅,这可是八纵头号主力旅。特务第一旅成立之后,参与了攻克张家口,参与了滦平伏击战,参与了对29师团的牵牛战术,参与了攻克赤峰的战役。如果把第一旅前身察南支队算上,那么第一旅的地位就更高。

在整个晋察冀都是声名赫赫。

甚至在整个八路军系统当中,第一旅的战绩都是名列前茅的部队。

魏红军看了看大家,又看了看王秋云。好一会之后道:“我的意思是,第一旅还是留在冀热察军区。第一旅的历史和晋察冀的历史、八纵的历史是分不开的。东北是需要部队,但我们翼热察军区又不是没有部队。没有必要一定让第一旅过去。这一次抽调四个旅之后,冀热察军区的部队迅速减少。

留下第一旅可以维持翼热察军区的实力。

“有道理。”

王秋云想了想,最后点了点头。

第一旅在晋察冀是一支拥有辉煌历史的部队。

这一次抽调这么多部队去东北,给冀热察留下一支精兵,也是应该的。其他人也都点头。

“张子华同志担任军区代司令员之后工作繁忙,我提议卸下第一旅旅长职务,专职负责军区的工作。调第八旅旅长郑伟山同志担任第一旅旅长。”

魏红军还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去哪里。毕竟聂帅虽然说要留下魏红军,但谁也不知道未来中央会怎么选择。形势变化的时候,干部调动也会频繁。

所以魏红军现在也糊涂,自己去了东北之后,留在东北?还是会回到晋察冀?

但不管如何,魏红军还是要为晋察冀考虑。东北精兵强将多,林帅更是一等一的军事统帅。再说现在这个时空,八路军这么快就进入东北。

只要稳步发展,那么在东北绝对不会跟历史上一样被动。

说不定短时间之内东北就能够打出来。但晋察冀这边的情况就不一定。聂帅是政工元帅,建设根据地非常厉害,能力非常强大。但指挥部队打仗,却不是聂帅的长处。

所以给晋察冀留下一些精兵,留下一些战将是应该的。

魏红军毕竟是晋察冀出来的,并不想看到晋察冀未来跟历史上一样被动。

历史上郑伟山可是一等一的战将。

让郑伟山担任第一旅旅长,第一旅的战斗力绝对不会有问题。未来晋察冀和国军打仗,第一旅也绝对不会掉链子。所以魏红军才让郑伟山去担任第一旅旅长。

魏红军接着道:“特务第二旅旅长张大虎同志担任第八旅旅长。既然翼热察军区留下了第一旅,那么第八旅和第九旅都应该跟着去东北。

魏红军知道,他们开会讨论留下第一旅,那么第八旅和第九旅是不可能留下的。整个翼热察军区,目前有军区赋予番号有三个旅。如果把第八旅、第九旅当中有一个留下来,说不定会得罪东北局和东北军区那边的干部。以为王秋云和魏红军忽悠他们。认为他们人去了东北,心还在晋察翼。

这就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第一旅留下,第八旅和第九旅肯定要去东北。

王秋云听魏红军说完,拍板道:“第九旅副旅长陈中和同志去特务第二旅担任旅长。最后一个我们带着特务第二旅。这样我们这一次就带着第八旅、第九旅、特务第一旅、特务第二旅。”

大家都是点头。

张子华叹了口气。四个旅,五万多人的部队要去东北。这一下冀热察军区就剩下了第一旅、特务第三旅、骑兵旅,还有补充旅和一些地方部队。把地方部队都加起来也就四万人左右。

可是还没等张子华松口气,魏红军道:“我看补充旅也带着,到时候改编为纵队直属独立旅。然后再组建三个架子团,路过通辽、双的时候补充新兵。西满军区那边有的是要参军的新兵,我们正好可以补充到部队。到时候再组建一个新兵旅。

王秋云一楞。

然后道:“司令员不是说,师长在东北组建的纵队是下辖三个旅吗?

魏红军笑笑。

道:“那是因为进入东北的部队只有那些,所以只能是这样。我们部队多,难道师长还起我们。”

谁也没有规定说,一个纵队只能有三个旅。

王秋云和魏红军就有办法让自己纵队人数更多,林帅和陈运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四野部队历史上入关的时候,有些军级单位拥有六万多人。现在自己这才哪到哪。

魏红军考虑的很简单。

随着林帅的到来,东北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部队。翼热察部队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够让林帅看重。才能够在未来的东北野战军部队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第608章 整编

“老团长。”

“老团长。”

教导第一旅和教导第二旅的速度也很快。

通过晋绥军区进入晋察冀军区,很快来到了热河。又从赤峰进入通辽,通过通辽来到了双辽,来到了林帅临时设立的指挥部所在地。王秋云和魏红军是亲自过去迎接这两支部队。这里面教导第二旅旅长罗仁发和两个人关系亲密,是两个人的革命领路人。

整个教导第二旅都是晋察冀的部队。

其中35团和38团,那都是八纵的老部队。其他一团、二团、六团,那都是一分区独立团的部队。王秋云和魏红军作为独立团出来的干部,对这些部队都太熟悉。里面的干部也都非常熟悉。

不过这一次35团和2团留在了延安。

当然王秋云和魏红军亲自迎接,除了教导第二旅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教导第一旅旅长杨德志。

他可是两个人当年的直属上级。

长征的时候,一军团有两个先锋团最为出名。

一个是红一师红一团,一个是红二师红四团。这两个团作为长征先锋部队,开山劈石为中央红军开辟前进的道路。

其中红一团团长就是杨德志,政委是李林。红四团团长是王开祥,政委是杨全武。

这里面红一团政委李林和红四团团长王开祥都病逝。留下来的红一团团长杨德志,以及红四团政委杨全武,两个人都在抗战和解放战争立下了赫赫功绩。

而王秋云和魏红军当年就是在红一团,跟着杨德志在长征路上当先锋。

现在见到老领导,两个人当然要迎接。

大家不仅仅是老战友,更是生死之交。长征那个时候,谁也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活下去。实在是因为当时的部队伤亡太大。红一团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部队不停的减员。长征途中更是如此。

“了不起,了不起。”

杨德志和魏红军在延安是见过的。

但杨德志上一次见到王秋云,还是打完平型关战役之后的事情,到现在已经八年时间。

杨德志也是非常意外的。

虽然当年王秋云就是一个动脑筋打仗的指挥员,但谁能够想到走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大家很久没见面,因此谈起了目前的情况。

杨德志知道,冀热察军区离东北最近。

而且冀热察军区早就已经派遣部队进入东北。

目前的东北军区的西满军区,从部队开始到地方干部,大部分都是冀热察军区这边派出去的。

杨德志开辟冀鲁豫军区,一直在那边打仗。后来去了延安,对于东北情况不是很熟悉。所以大家坐下来之后,询问两个人东北的情况。

双方干部当中老战友不少,很多人好多年没见过面。

所以安排好了部队之后,老战友之间彼此交流很多。不过没等大家崂多长时间,林帅就派人过来让他们参加会议。

“首长。”

等进入指挥部东北军区的领导人都在这里。

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政治委员陈运;东北局副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林飚;东北局副书记,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谭正;东北局委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肖金光;东北局委员、东北军区参谋长吴修全。

唯一缺席的东北军区干部就是担任东北局副书记,军区副司令员的邓国。因为他在南满,独立负,责冀热辽的工作。

邓国和王秋云,魏红军不一样。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直接带兵进入东北,不再管理冀热察军区的工作。但邓国虽然带着部队进入了东北,但依旧负责冀热辽工作。现在的南满军区即是隶属于东北军区,同样也隶属于冀热辽军区。

不过除了邓国之外,其他干部都在。这里面陈运级别最高。

但陈运没有强。会议开始之后,后他宣读了中央关于林帅和肖金光的任命。

然后把舞台让给了林帅。

林帅看着下面的战将,有些人他认识,有些人他不认识。不过林帅知道,下面的这些干部,基本上都是从115师出来的干部,都是他当年的部下。这些干部的资料林帅都看过。林帅自从受伤之后,已经淡出一线指挥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