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是山西运城老乡,又是保定第五期同学,后来一起在晋绥军当兵。抗战爆发之后,鲁英麟一直在傅作义魔下当参谋长,现在又是傅作义嫡系35军军长。
两个人的交情很深。
所以鲁英麟很直接道:“宜公,对面的八路军防御阵地部署的非常完备,八路军部队的战斗力也非常强。”
傅作义有自己的想法。
但35军军长鲁英麟和暂三军军长孙兰峰有他们的打算。鲁英麟和孙兰峰都是傅作义手底下大将,他们都想要破开卓资的八路军阵地。
所以这几天还是很努力。
可是进展缓慢。
“锐峰,你跟我说实话。我们能不能攻破前面八路军防线?
“我不知道。”
鲁英麟摇头。
道:“宜公,我们之前一路追击晋绥八路军虽然一直在打胜仗。但毕竟这么短时间之内,我们打了那么多仗。部队还是疲劳的。如果打的一直顺利,我们的部队倒是可以克服疲劳。但碰到八路军强大的阻击,部队这方面的问题就开始出现了。对面的八路军部队战斗力真的不弱。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这些天行军速度太快。部队的一些重炮没有带来,攻不破前面的阵地。如果宜公能给我们一些时间,把后面的重炮都拉来,我保证打下卓资。”
傅作义第一次变得很认真。
之前连战连捷,让傅作义也开始轻视八路军部队。认为八路军只是名气大,但真打起来也不过如此。晋绥八路军三万人,傅作义都没有完全用力。
可是没想到在卓资这边受到了阻击。
在傅作义考虑的时候,董启武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来到傅作义身边,小声的道:“宜公,有个坏消息。骑兵第七师汇报,新26师估计不行了。
“不行了?”
“是。我们已经联系不上何文鼎。”
“怎么会?”
傅作义实在是没想到,几年前还叱咤疆场的新26师怎么如此的不经打。从他们发出求援电报开始,这才多长时间。部队竟然已经垮了。
这个和傅作义印象中的新26师完全不一样。
傅作义不知道的是,新26师除了战斗力下降之外,他们很多人都不愿意和伪军、土匪部队为伍。所以更不愿意打仗。因此部队伤亡小,投降的多。
傅作义想了想道:“锐峰,35军加大进攻。”
“宜公。
“部队做好撤退的准备,不过不能直接撤退。
直接撤退,八路军说不定就追击我们,这对我们没有好处。”
“是。”
傅作义走了出去。
站在外面看着对面的山。
董启武来到旁边,道:“宜公,我们下一步去哪里?”
“归绥。”
虽然战况不利,但傅作义还是很淡定。
道:“此战败了,也没什么。只要我们撤到归绥,重整旗鼓,绥远依旧是我们的。我就牢牢地钉在归绥,让八路军如在喉。给我下令,所有的物,资都运进归绥,我最少要守半年归绥。
“好。”
35军是强大的。
突然加大了进攻,让整个阵地血肉横飞。
魏红军和傅作义一样。
都是来到前线关注战场。到现在为止魏红军对于第一旅的表现还是很满意。晋察冀八路军和晋绥八路军完全不一样。不是说晋察冀八路军的战斗力就比晋绥八路军强大,而是因为晋察冀八路军组建野战军时间比晋绥八路军长很多。像第一旅早在1942年就组建,接下来晋察冀陆陆续续组建了好多旅级单位。
晋绥八路军虽然也有旅级单位,甚至是最早期的358旅、359旅这种正规单位都在。但双方情况不一样。晋绥八路军拥有的旅级单位,那是原来就有的。他们虽然是旅级单位,之前不是一起行动,都是分散开来开辟根据地。但晋察冀组建的旅级单位,那就是为了打大仗,打歼灭战、攻坚战组建的野战部队。
所以现在表现完全不一样。
张忠训率领358旅和独立第一旅、独立第二旅,虽然都是旅级单位,但并不适应目前这种大规模部队的作战。被傅作义一路摔到了这里。
不过晋察冀的这些旅级单位却非常适应这种打法。
第一旅依靠卓资防御线部署防守之后,对于和傅作义部的35军、暂三军面对面的作战没有丝毫的不适应。部署的防线纵深足够,几天下来35军和暂三军也就攻破了前面的几个阵地,进展很慢。
这两天他们已经消停了一些。
毕竟连续打了二十多天仗,傅作义部作风再怎么顽强也会疲劳。
“你判断傅作义部要撤退?”
“是。”
郑伟山来到魏红军这边,汇报前线的情况。
“司令员,我们这段时间频繁交手,双方都心知肚明。35军短时间之内是怎么都无法攻破我们的防线,而且这两天我们发现35军和暂三军的攻势开始减缓,明显可以看出他们的部队疲劳。和我们硬碰硬攻不下来之后,扩大了他们身体和精神上的疲惫。可是从中午开始,他们加大了进攻。不过他们的进攻更多的是火力方面的,而不是部队真正的进攻。所以我判断35军和暂三军这是在为撤退做准备。”
郑伟山对于战机,有一种莫名的判断能力。
很多名将都有这种直觉。
有些时候明明手中的情报不足,但他们都能够准确的判断敌人的动向。很多时候就连他自己都说不好,为什么这么判断。但他就是这么认为的。而往往很多名将这种直觉就是成功的。
郑伟山现在就是如此。
他就是感觉,35军和暂三军的进攻很是不同寻常。这不是要进攻,而是为撤退做准备。
“那你是怎么想的?”
“司令员,傅作义不是最擅长连续作战,最擅长把敌人逼入绝境。一旦咬住对手,那么就绝对不松口。让对手精疲力尽之后,一口吞掉。那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怎么做?”
“司令员,我的猜测是,35军和暂三军估计会进攻到傍晚。然后停止进攻,最后悄悄地撤离。他们肯定以为打了半天时间,我们会利用停战的空隙,重新加固防守。但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当他们停止进攻之后,我们的部队立马做好准备。过一段时间,等35军和暂三军准备撤退的时候,全线出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郑伟山的想法很大胆。
魏红军看着地图,没有第一时间给郑伟山答案。
“是不是太冒险了。我们现在已经守住了集宁,完成了军区交代的任务。”
朱亮才对于现在的情况还是很满意的。
开始的时候,晋察冀这边真的是有些慌乱。魏红军过来稳定部队,稳定战线,朱亮才认为已经很不错。现在贸然出击,如果出现什么事情怎么办。
魏红军摇头。
指了指归绥道:“归绥一日无法收复,集宁就一直无法安稳。傅作义是守城名将,打防御战是出了名的厉害。如果傅作义龟缩到归绥,那我们下一步选择就会困难。是要进攻归绥,还是留下归绥去进攻包头?但留下归绥这么一块地方,怎么都是隐患。傅作义几万人的部队在归绥,他随时可以出击。所以这一次我们一定要趋势拿下归绥,把傅作义赶到绥西。”
“司令员说的是。一旦我们拿不下归绥,我们下一步做什么都困难。绥远的局面依旧在傅作义的掌控之中。”
郑伟山支持魏红军的判断。
魏红军下了决心道:“老郑,我批准你的想法。此战要快,要猛,不给傅作义反应时间。你们出击就要选择35军和暂三军要撤,但还没有完全部署撤离的时候。这个时候傅作义的部队接受撤退的命令,但还没有做好撤退的准备,断后的部队也没有完全部署好。正是我们出击最好的时机。只要出击了,告诉各部队,什么都不用管,就是往前冲。
你也不用担心傅作义有诈,刚刚传来的消息,南路纵队已经顺利包围新26师,击溃远保安旅,新11旅宣布起义。整个67军完蛋了。所以你判断傅作义部撤退应该没问题。而且就算有问题,我会亲自率领目前手中所有的部队进驻阵地。就算有什么事情,我也会保住集宁。”
“是。”
第631章 重创
“暂17师和新32师,进入防御阵地,要交替掩护撤离。孙兰峰。”
“到。”
“你来负责断后。”
“是。”
傅作义开始部署撤退命令。
傅作义撤到绥远之后,慢慢的从阎锡山部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一方势力。而傅作义靠的基本盘就是嫡系35军。而35军的核心部队就是101师,新编31师,新编32师。傅作义在这个基础上,又扩建了暂三军和暂四军(骑四军)。
其中暂三军的部队就是暂10师、暂11师、暂17师。至于暂四军,后来改为骑四军,有两个骑兵师,加上一个步兵第九旅。
傅作义手中最厉害的就是这六个步兵师。
进入晚,全军要撤退。
虽然没有下达直接命令,但部队已经开始收拾东西。35军和暂三军的官兵都是征战沙场多年的,因此看到让他们收拾东西,就知道上面是什么意思。他们现在是非常高兴的。
因为从五原出来,这二十多天的时间当中,他们不是在打仗,就是在行军。部队官兵上下很是疲劳。现在部队要撤退,到归绥修整,大家是归心似箭。
傅作义是身经百战的名将。
就算是要撤退,那也是会做好各种部署。哪支部队断后,哪支部队从哪里撤离等等。
可惜这需要一点时间。
在全军官兵刚刚开始撤退,断后的部队过来接,防,但还没有完全交接阵地,这是部队最混乱的时候。而郑伟山是天生战将,嗅觉惊人,非常准确的抓住了这个机会。魏红军为了支持郑伟山这一次出击的行为,把搜罗的炮兵全都拉了过来。
郑伟山给了信号之后,所有的大炮同时开炮,没有任何的保留。
炮弹对着35军和暂三军的部队倾斜而去。
魏红军根本不客音弹药。因为魏红军知道,这一次如果不能把傅作义赶出去,不能重创傅作义部,而是让傅作义继续盘踞在归绥,到时候情况对八路军非常不利。
因为傅作义可以随时威胁察哈尔。
历史上1945年,日本刚刚投降不久之后,晋察冀八路军和晋绥八路军联合起来打了绥远战役。
当时的情况和现在差不多,都是傅作义突然从五原打出来,接连攻克包头、归绥、集宁。因此中央才准备集中晋察冀和晋绥八路军部队把傅作义打出去。
结果呢?
虽然晋察冀和晋绥部队顺利拿下了集宁,但在归绥被碰的头破血流。傅作义真的是一等一的防守名将。他在归绥修筑的防线稳如泰山,晋察冀和晋绥集中了重兵都没能够攻克归绥。
无奈之下部队想要去攻克包头。
可是归绥有傅作义几万部队,时时刻刻威胁晋察冀。在犹豫不断当中,最后绥远战役失败。这场失败也为第二年大同-集宁战役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因此魏红军这一次可不能出现这种情况。
魏红军一定要把傅作义打回去。相比起这个大目标来说,手中的这些炮弹算什么。
“轰
“轰”
八路军是穷。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