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74章

作者:随遇而安

这是几乎全歼67军。

魏红军想了想道:“给张子华同志发电报,让晋绥八路军部队修整一段时间。至于晋绥八路军部队需要的后勤物资,我会通知当地地方政府先筹集。还有,让张子华同志和张忠训同志商量。是否可以让起义的新11旅先跟我们的部队行动。部队乘胜继续前进,要收复归绥。

下达命令之后,魏红军继续看着地图。

考虑下一步部队要怎么发展。

朱亮才上前道:“你让新11旅跟着张子华同志,想干什么?”

“近3000人的部队。而且听闻新11旅部队当中光是党员就超过500人,这是一支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部队。我晋察翼最近一段时间一支在抽调部队进入东北,特别是我们冀热察军区。前前后后进入东北的部队超过六万人,而且都是野战军部队。

现在我们手中部队非常缺之。新11旅是现成的部队,而且还是抗战功勋部队。这支部队基础很好。

不仅仅是党组织打下了政治基础,还包括这支部队的各级军官都是正规军校培养的军官。他们跟看邓宝山在抗日战场打过不少硬仗恶仗,部队干部都是打过仗的。所以这支部队只要我们派遣一些干部进去整编,再把一些地方部队编入进去,就可以迅速组建一支拥有七八千人的主力部队。”

新11旅最好的是,他是一个成建制的部队,而且各级军官配备足够。这是一支完整的部队。

完全不需要重新训练。

而且部队有五百多名党员,也就是不用担心这支部队的政治问题。

部队改造也容易。

只要给他们配备兵源,这就是一支能够迅速投入战斗的部队。要不然魏红军也不会看上这支部队。晋察冀这边多的是地方部队,完全可以升格几支地方部队进入主力部队当中。但那样的话时间太慢,形成战斗力也不是那么容易。

朱亮才摇头。

道:“你这个想法倒是很好。可是我听闻新11旅的那些党员干部以前都是接受晋绥地委的领导。

他们能同意我们吃掉他们的部队?

“当然会同意。”

魏红军指了指凉城,道:“张忠训同志可是率领晋绥军区三个主力旅,还有绥蒙军区超过万人的部队。二十来天之内连战连败,不仅部队伤亡大,丢失的武器弹药,后勤物资也不是一星半点。晋绥军区本来就穷,武器弹药很是有限。那你知道目前我晋察冀最多的是什么?”

“武器弹药。”

“对。”

目前八路军各个军区都有自己的军工厂。

其中实力最强大的就是晋察冀。因为晋察冀有宣化这个工业城市,攻克了张家口和保定这样的大城市。大量的机器设备被八路军缴获。

宣化这边光是各种军工厂的工人就有几万人。

工人人数已经超过当年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

所以目前的晋察冀军工业是八路军系统当中最发达的。就会延安和八路军总部那边的军工加起来也比不上晋察冀。

魏红军很肯定的道:“对于受到重创的晋绥八路军部队来说,目前最需要的是快点收拢被打散的部队,以及需要补充武器弹药。毕竟这一次他们打的太狼损。一个只有不到3000人的新11旅没有想象当中那么重要。再说这一次我们歼灭这么多傅作义部队,从中拿出一些武器弹药对于晋绥军区都是足够使用的。”

朱亮才看着魏红军忍不住摇摇头。

突然道:“老魏,当年八纵发展的时候,你不会也是这样到处搜刮部队吧?”

“当然。你想想我们八纵是后起之秀,我要是不去到处划拉部队,到处划拉干部,部队怎么发展。你再想想我们晋察冀那些军分区领导,发展的时候哪一个不是到处划拉别人的部队。特别是抢干部的时候,都打红了眼。就我那两位老首长,当年因为平西支队的事情,差一点都打起来。

“哈哈哈。”

朱亮才哈哈大笑。

他是1938年秋天来到晋察冀的。杨全武和邓国差一点上演全武行,在当时的晋察翼那可是趣闻。朱亮才来到晋察翼之后,也是听别人讲过。

不过朱亮才很快道:“新11旅起义,不是小事情,有可能都惊动了延安。我们想要把新11旅留在晋察翼,还是需要尽快和晋绥军区那边达成合作。

要不然出现什么争端就不好了。”

“嗯。”

魏红军点头。

想了想道:“这边的战斗基本上结束,结尾的工作你来负责。张忠训同志是我的老首长,我去看看老首长。同时我也安排一下当地政府筹集物资,好让晋绥部队可以安下心修整。我们双方接下来还要讨论下一步作战计划,正好碰面聊聊此事。

第633章 撤退

傅作义想要收拢部队,重新组织防御。

可是为时已晚。

部队本来就准备撤退,刚刚撤退八路军部队就全军压上来,打了傅作义部一个措手不及。自古以来能够组织部队从容的撤退,都是一等一的名将。

因为组织撤退的时候,部队最容易出现问题。就像是这一次一样,傅作义部的官兵做好了撤退的准,备。应该说已经动身撤退,这个时候突然受到袭击,一时之间心里上就没有准备。所以暂编17师和新编32师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布防,就被八路军部队突袭。

郑伟山每每都能够找到防御漏洞。

部队就从漏洞当中打进去。

每打一次暂编17师和新编32师的漏洞,他们部队就混乱一次。

整个部队混乱,指挥系统失灵。开始他们还想要组织防御,可是很快发现就地防御的部队被八路军包围。所以部队就开始后撤。

部队一撤就出了问题。

变成了溃败。

就算你新编32师和暂编17师是精锐部队也是如此。

这是一种群体效应。

一个人撤退,会带来连锁反应。

傅作义都没有办法。

本来想让101师收拢这些溃败的部队,可是没想到第一旅和自卫第一旅突袭的速度比国军撤退的速度还要快。那些溃败的士兵,反而扰乱了暂编第10师、暂编第11师的防御阵地。

而后面突击的八路军部队,看到暂编第10师和暂编第11师并没有停止脚步。郑伟山反而是驱赶新编32师和暂编17师部队,弄乱暂编第10师和暂编第11师的阵地。然后继续继续猛冲猛打,根本不管又有其他部队加入进来。

一片混乱。

傅作义几次试图收拢部队都没有成功。

无奈之下傅作义只能是选择部队快速脱离战场,不让这种混乱的局面继续影响其他部队。可惜已经晚了。郑伟山率领部队进攻不仅勇猛,聪明穿插非常准确。更重要的是,进攻速度快,跑起来比撤退的傅作义部队还要快。甚至第一旅跑的最快的部队,还有能力侧击撤退的暂编第10师和暂编第11师。等傅作义部一直退守到归绥的时候,清查部队损失,作义人都傻了。

“宜公,32师师长李铭鼎、17师师长朱大春,11师师长王子修都没有回来。

“仔细找了?”

“是。”

傅作义的双手开始颤抖。

35军、暂三军、骑四军都是傅作义立足的根本。这一次常凯申之所以让步,让傅作义担任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就是看在傅作义部强大的战斗力面子上。可是一场战斗竟然折损了三个师长。

这三个人当中,李铭鼎是傅作义真正的嫡系干将。他本人和35军军长鲁英麟关系莫逆,又是陈长捷的爱将。后来陈长捷和鲁英麟都成为傅作义的左膀右臂,李铭鼎更受傅作义器重,所以才成为了新编32师师长。作为新编32师师长,李铭鼎在傅作义集团当中地位非常重要。

至于朱大春,也是傅作义非常器重的干将。傅作义在绥远独立之后,朱大春因为作战勇猛,蹭蹭的往上走。从傅作义嫡系35军分出来,担任了暂编17师师长。

和李铭鼎、朱大春这些出身正规军校,在晋绥军一步一步升官的军官不一样。王子修曾经是汉奸,也就是“大汉义军”的团长。1936年大汉义军跟着日本人进攻绥远,在绥远被傅作义打的溃败。

也就是傅作义在绥远打的非常著名的“百灵庙大捷”,当时大汉义军6000多人被歼灭2000多人。

这个时候王子修率领手底下部队反正,投奔了傅作义。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跟着傅作义南征北战。

表现很好。

所以傅作义才让王子修这个伪军出身的军官,担任暂编11师师长。

可是他们三个人现在都没有回来。

“部队伤亡情况呢?”

“32师目前收拢的部队在2400人左右,17师收拢的部队大约1800人,10师收拢的部队1900人,11师收拢的部队2200人。除了这四个师之外,31师少了900人,101师这段时间一直在作战作,损失超过1400人。”

傅作义急的满头大汗。

抗战最艰难的时候,他的部队都没有受过这么大的损失。

特别是新32师,回来的竟然只有2400人,损失超过3000人。傅作义的35军虽然是一等一的系精锐,但和中央军相比人数少很多。35军总共也不过两万人左右。下辖的三个师,每个师大约是6000人左右。和中央军标准师8000人差了一大截。

至于暂编第三军的人数就更少。

总共也就14000人左右。下辖的每个师还不到5000人。

但就算是这样损失太大。

傅作义简单计算了一下,这一次撤退35军和暂三军损失达到15000人。这个损失他真的无法接受。35军和暂三军是傅作义多年打造出来的精锐部队,总共加起来也就三万多人。可是一战丢失了一半部队。

傅作义颓然的坐了起来。

傅作义从军以来,虽然有过失败,但从来没有过这么让人无法接受的失败。傅作义真的是天才将领,1927年以一个团守着天镇,宋哲元打了天镇足足三个月都没有拿下天镇。1928年傅作义带着一个师的部队攻占涿州,被奉军部队包围。结果奉军打了一百多天都没能够拿下涿州,傅作义凭借着此战名震天下。之后傅作义在晋军步步高升。

傅作义打仗伤亡最严重的时候,是七七事变爆发之后,日军部队大规模进入山西那段时间。但那个时候日军的强大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现在呢?

只是一群刚刚从游击战转为正规战的土八路。

可是一战自己的嫡系部队伤亡一万五千多人。

太难受。

董启武看到傅作义这个样子,也是非常不好受。本来大家从五原出发连战连捷,打的常凯申非常高兴。不停的增加十二战区的权力,不停的给傅作义部派遣物资,增加军饷。

之前大家真是意气风发。

要攻下集宁,打到张家口,把整个察哈尔纳入傅作义部的管理之下。他们都是傅作义最嫡系将领,傅作义地位越来越高,他们也会跟着鸡犬升天。甚至大家都想过,等拿下察哈尔之后,把本部嫡系人马扩大到十万人。

可惜小看了晋察冀八路军。

果然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是浪得虚名的。

晋察冀八路军在抗战时期打出了赫赫名声,果然不是假的。35军在卓资和晋察冀第一旅打了好几天,对于第一旅的战斗力有最深的感受。不过现在不是伤悲秋的时候,董启武立马道:“宜公,现在我们怎么办?是要在归绥整修一段时间,还是撤离归绥?”

之前傅作义的打算是,部队全都撤回归绥。

在归绥修整,同时把部队钉死在归绥这边。但现在部队惨败,士气全无,能不能守住归绥都是问题。

傅作义头道:“你觉得呢?

傅作义明白自己刚刚有些失态。作为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不应该这样。傅作义不愧是征战多年的将军,很快开始调整状态。

董启武道:“宜公,我觉得应该撤。”

“说说你的想法。”

“宜公,我们都知道老蒋可没有那么大气,还有我们的阎长官也是很小气。这一次老蒋给宜公12战区司令长官的位置,连晋北地区都交给了宜公负责。阎长官那边不知道有多生气。只不过之前宜公连打胜仗,他也不好说什么,也不好做什么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