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有些时候都不需要多少人。只需要一两千人的生力军,就有可能改变战局。
魏红军的判断非常准确。
当宋宇林率领两个团的生力军参战之后,张子华这边的作义部终于顶不下去。暂10师和新编骑兵第五师彻底崩溃。
部队崩溃起来,根本挡不住。
从宋宇林带着两个团参战,不到一天时间就彻底解决暂10师和新编骑兵第五师。
至此傅作义主力9个师当中,已经有6个师被彻底灭。不过等魏红军派兵赶到归绥、武川的时候,傅作义已经突围。不过傅作义能够突围,靠的是他最嫡系,也是35军最早的一个师101师拼死战,才突围出去。不过傅作义虽然突围,但跟着傅作义突围的部队只有2000来人。
来的时候浩浩荡荡。
八万多人的部队,结果回去的时候只有2000来人。大同战役爆发之后,不到一个月之内,晋察冀部队和晋绥部队前前后后歼灭了近10万国军部队。
成为了最近一段时间全国战场上最亮眼的战绩。
晋察冀部队太疲劳,魏红军就没有继续追击。
而是把消息传给了晋绥野战军。贺老总听到傅作义大败的消息,立马率领晋绥野战军部队进攻包头。
傅作义回到包头之后,知道部队士气低迷。所以没有在包头和贺老总纠缠,带着部队撤离了包头。现在的傅作义需要休养生息。
因此他立马跟陈长捷和邓宝山求援。希望他们两个人拉他一把。因为傅作义知道,以现在自己的状态,很难挡住贺老总的晋绥野战军部队。他手中目前还有一两万部队,但都是没什么战斗力的垃圾部队。根本不可能和解放军正规部队打仗。
傅作义部惨败的消息,震惊全国。
目前常凯申动用200万部队,对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
为了能够打败实力强大的解放军部队,常凯申对于一些军阀部队的裁减工作都做了调整。特别是在华北地区,常凯申并没有大规模的裁撤那些军阀部队。相反还支持他们武器弹药,让他们整编伪军部队,扩大实力。要不是常凯申这样支持,傅作义、孙连仲、庞炳勋这些杂牌军,他们的兵力怎么可能膨胀到十多万人。
其实就是因为这个时空的晋察冀太强大。
晋察冀的问题让常凯申很是头疼。
晋察冀的位置说重要是很重要,但和东北、晋南、豫北、中原、山东、江苏等解放区来说又没有那么重要。
可是晋察冀又偏偏非常强大。
所以常凯申现在全面进攻,自己手底下的嫡系部队都去进攻战略位置重要的解放区。调不出更多的部队去进攻晋察冀,所以只能是支持华北这边的军阀部队。
自从常凯申的全面进攻爆发以来,目前整个解放区的情况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表面上看国军部队占据一个又一个地方,但同时解放军也一直在打胜仗。
像粟大将在苏中,陈大将在晋南,刘帅在中原都打了不少胜仗。但这种打法对于解放区的打击很大。常凯申可不是什么讲究的人。他把当年剿灭苏区的方法移植到了解放区。
那就是只要部队进入解放区,就跟当年岗村宁次的“三光政策”一样。他们只要进入解放区,就跟日军来扫荡一样。常凯申这种做法,对于解放区经济的破坏非常严重。
不过没有办法。
现阶段解放军的实力,最适合的办法就是把国军放进来,在内线歼灭。
中央的整体战略就是放弃一些城市,来消灭国军有生力量。同时用这些城市来分散国军部队,让他们的机动兵力减少。目前来说这个战略是成功的。
短时间之内国军部队伤亡急速上升。
常凯申的全面进攻才两个来月的时间,但是在各个战场被消灭的部队就超过二十多万。可是这次晋察翼一出手,就掉了傅作义八万人。
算是表现最好的。
聂帅得到电报之后非常兴奋。因此亲自来到了前线。自从大同战役和平汉路战役爆发之后,聂帅很是紧张,心情也是七上八下。
如果得到好消息,那么能够暂时放松下来。可,是一旦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聂帅也是无法休息。
虽然聂帅在后方,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
但聂帅毕竟还是晋察冀军区司令员。
这可是解放战争爆发以来,晋察冀部队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出击。东西两面40万部队作战。特别是魏红军这边,聂帅最担心。
杨全武在河北发动平汉路战役,虽然对面的敌人多。
但聂帅倒是很有信心。
不是因为杨全武已经厉害到聂帅完全放心的地步,而是河北的国军目前情况很差。虽然河北的国军部队很多,人数上超过杨全武部,但河北的国军部队一盘散沙。
各部队之间各有各的主子。连中央军自己都配合不好,更不用说中央军和军阀部队。
他们之间的步调是很难达成一致。
只要抓好其中的矛盾,就能够获得胜利。
但魏红军这边,聂帅是真的很担心。毕竟要面对的是作义部队。特别是傅作义参战部队人数远远超过原来判断人数之后,聂帅就更加紧张。
中央对魏红军寄予厚望。
如果此战没打好,那么对魏红军不是好事情。
当然聂帅虽然很是担心前线的事情,但他倒是没有去干涉前线的战斗。这算是晋察冀的一个传统。晋察冀军区成立之后,聂帅坐镇阜平,统领整个晋察冀根据地。
但聂帅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建设根据地上。
至于各军分区打仗,聂帅一般是不插手。都是让下面的军分区自己去发展,自己去打仗。后来聂帅把党政军机关搬到了张家口,依旧是选择这种方式。
聂帅明白自己不擅长打仗。
再说聂帅手底下有的是战将,所以聂帅更是不插手各个二级军区作战。这种习惯延续下来,所以聂帅虽然担心魏红军,但并没有插手魏红军在前线的指挥。
只是紧张的等待结果。
现在终于有了好消息。聂帅握着魏红军的手,兴奋的道:“好,好,太好了。此战之后,我晋察冀部队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晋察冀第三野战军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出击。不管是在山西,还是去河北,甚至去热河,都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674章 下一步
“魏红军同志,现在我们解决了傅作义的威胁。你有没有想过下一步的作战方案。”
很兴奋。
但聂帅不是战场新人。
所以很快冷静下来。然后直接在魏红军这边召开会议,想要询问魏红军下一步的想法。现在聂帅是真的完全放心。因为魏红军担任晋察翼第三野战军之后两次大战,都给出了非常完美的答案。
把晋察冀最大的敌人傅作义彻底打趴下。
现在聂帅真的是可以完全放手。
目前晋察冀有四大野战军,但冀东的第四野战军更多的是配合东北作战。所以实际上来说,晋察冀目前是拥有三大野战军。
杨全武和郭田民都是战场宿将,聂帅比较放心。
唯独魏红军从政工干部转为军事干部,一下就指挥这么多部队。所以聂帅虽然信任魏红军,但依旧有一些担心。但现在这个担心消失。
这样聂帅就不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指挥作战上。
所以聂帅这一次很直接的问魏红军的意见。
魏红军道:“司令员,现在各个部队都很疲劳,伤亡也不小。所以我申请部队先修整七天到十天左右的时间,然后补充一些新兵,部队也要补充弹药。然后部队移到大同前线。我拟二十天之后正式对大同发起总攻,拿下大同。”
“有把握吗?”
聂帅很严肃。
虽然打了大胜仗,但中央的命令是夺取“三路四城”。
大同就是其中之一。
打击傅击作义,只是这个总战略当中的一个战斗。只有把大同拿下了,晋察冀和晋绥军区之间就完全没有障碍。搞定了大同,那么晋北地区就再也没有国军部队。
可是大同是大城市,并不是那么容易打下来的。
魏红军很肯定的点头。
然后对郑伟山道:“老郑,你给司令员汇报一下,你们都缴获了什么好东西。
郑伟山看起来很兴奋。
对聂帅道:“司令员,我们这一次在集宁完整的缴获了董启武部的炮兵部队。当中有6门美式155毫米榴弹炮,8门日式105榴弹炮,18门日式75毫米野炮,42门日式75毫米山炮,12门战防炮,23门步兵炮,14门平射炮,11门重迫击炮,124门60炮,44门掷弹筒简。”
“这么多炮?美式榴弹炮都有?”
聂帅很是惊。
没想到傅作义部的装备这么好。
郑伟山点头道:“战后我们询问了那些俘虏。
傅作义嫡系部队的炮兵部队是很强大的。几个主力师每一个都下辖山炮营,而一个山炮营就拥有12门山炮。而且35军和暂三军、骑四军,每个军都有一个野炮营。一个野炮营拥有12门日式75毫米野炮。
这一次傅作义为了尽快拿下集宁,把35军和暂三军的野炮营,都调配给了董启武。以及抗战期间傅作义部缴获了日式榴弹炮8门,老蒋又给了傅作义6门美式榴弹炮,以及拨给了傅作义部近300门的60炮。所以我们缴获的大炮这么多。
听着郑伟山的介绍大家都是点头。
这是多少大炮。
此战之后,晋察冀部队的炮兵能力一下就上升好几个台阶。可以说歼灭傅作义主力之后,晋察翼部队拥有的炮兵部队,已经可以和国军很多精锐部队相比。
聂帅忍不住吸口气。
道:“第一旅是英雄的部队。我会给中央提议,给第一旅‘集宁旅的称号。他们顶住了傅作义如此多大炮的轰炸,保住了集宁。
魏红军点头。
的确。
此战第一旅功劳最大。要不是第一旅在集宁顶了董启武这么长时间,也不会有最后的围歼。傅作义为了拿下集宁,把手中大量的大炮放在了集宁前线。
这么多大炮,比日军早年四联队师团的炮火还要强大。
但第一旅还是顶住了董启武部的进攻。
当然此战第一旅的伤亡也是最严重。集宁战役结束之后,第一旅没受伤还能够作战的部队只有4000多人。伤亡达到万人。其中牺牲2200多人,危重伤1100多人,重伤1700多人,轻伤6000多人。
算是第一旅成立以来,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役。
旁边的赵陆道:“司令员,其他战场的缴获也很丰富。各种火炮缴获了不少,足足有130多门,不过主要是山炮和步兵炮、60炮。不过此战我们缴,获最多的是轻重机枪,光是重机枪就缴获了800多挺,轻机枪缴获2400多挺。还有700多支美式冲锋枪,300多辆汽车,长短枪30000多条,战马13000多匹。”
傅作义部的武器装备虽然不错,但也不能说非常好。缴获虽然不少,但和中央军精锐无法相比。
看看历史上东北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他们歼灭中央军精锐之后的缴获。
那真是啥都有。
为什么傅作义部队碰到东北野战军之后,被打的稀里哗啦。
就是因为东北野战军的武器装备远远好于傅作义部。不说炮兵配置,就是部队迫击炮、掷弹筒,以及轻重机枪的配置,东北野战军都是碾压傅作义部的存在。
不过虽然比不上中央军精锐。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