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虽然一直在打胜仗,但都是在内线作战。国军正规军本身军纪就有一些问题,但最起码还能够说得过去。但跟着这些正规军的那些还乡团,那可不是个东西。
其实正规军也是一样。
虽然说是不像还乡团那么恶劣,但进入解放区之后,干的事情还是天怒人怨的。主要是极大的打击解放区的生产,让解放区经济崩溃。
唯独晋察冀却是一枝独秀。
不是在内线打仗,都是打出去,在外线作战。
所以这些年晋察冀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错的。
聂帅手底下猛将多,让他们自由发挥去打仗。聂帅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建设根据地上。
结果现在的晋察冀经济好,储备也足够。
魏红军很高兴。
这才是模范根据地的样子。
因此道:“司令员,我能不能提个要求。”
“什么事?”
“我想要军区教导团,你把他给我们第三野战军吧。
“军区教导团?”
军区教导团,是晋察冀军区成立之后就开始设立的。这么多年这个番号一直存在,而且这个部队也一直存在。目前军区教导团大约1500人左右。
聂帅点头道:“这个给你倒是没有问题。现在我们有抗大总校,有华北军政大学,所以也不需要军区教导团模式来培养基层指挥员。你要做什么?”
“司令员,我准备把军区教导团,我们冀热察军区教导大队,从华北军政大学和抗大总校抽调几百名学生,再从野战部队抽调1000人左右的指挥员,组建20个架子团。每个架子团分配200名干部,包括部队班长都包含在内。用20个架子团,扩编20个团。半年之内给我们的野战军部队补充20个团。”
“你野心不小啊。”
聂帅笑笑。
不过很赞成魏红军这种想法。
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大家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练兵的方案。魏红军当初用补充旅练兵,现在直接用架子团的模式训练部队。
一个团派遣200名指挥员,这已经是非常高的配备。
甚至还配备了很多老兵班长。
聂帅道:“第十纵队那边怎么办?第六旅调了出去,第十纵队就少了一个旅。
“司令员,第八纵队和第十纵队都是我们部队主力。现在已经补充了不少新兵,正在紧急训练当中。现在这个时候增加一个旅,对于第十纵队的战斗力没有什么多大的帮助。所以我的想法是,每个旅都增加编制,扩大到14000人的规模。这样的话第八纵队4个旅加上纵队直属部队,大约拥有6万人左右。第十纵队虽然只有三个旅,但依旧可以保持45000人左右的规模。比编入一个旅,我认为更适合现在的情况。”
“嗯,这个你自己决定。”
“是。”
谈完了这些聂帅道:“晋察冀第三野战军下一步就移步到热河作战。你对于去热河作战有没有其他一些想法?
“有。”
魏红军来到地图上。
指了指热河和平北、冀东一带道:“司令员,我的想法是,我们虽然在热河作战,但完全可以和第一野战军配合。我们两家对于河北、热河的敌军,完全可以是“南拉北打,北拉南打”。杨司令他们以后要是进攻保定,到时候热河、冀东、北平一带的敌军必然南下支援。到时候我在热河出兵,进攻北平、天津等地,到时候敌军要怎么选择?我们两家只要配合默契,就肯定会让河北和热河的这些敌军疲于奔命。而我们两家可以找机会在运动当中歼灭他们。
“南拉北打,北拉南打。好想法。”
聂帅点头。
晋察冀这些将领,除了郭田民之外,都是政工干部转为军事干部。就是目前魏红军手底下的大将郑伟山、丁胜等人也都是政工干部转为军事干部。
魏红军从政工干部也是非常顺利的转为军事干部。
这一点是聂帅最满意的。
虽然在陈满远的事情上,聂帅没能够成功,但其他基本上都成功。
聂帅道:“那你赶紧去准备。”
“是。”
和聂帅谈完之后,魏红军立马找了高伟和张超两个人。
“大个,记住。去那边好好打仗,不该掺和的事情不要掺和。还有如果贺老总和晋绥军区那边想,要抽调你们的干部或者部队,不要耍脾气,一定要配合。明白我的意思吗?你是军事指挥员,好好打仗就可以,把你的脾气收敛一下。
魏红军还是不放心高伟。
所以再次瞩吋了一下高伟。高伟从长征的时候就跟着王秋云和魏红军,到现在已经十年时间。
这么多年一起共事,大家是有感情的。所以魏红军是真的为高伟好。
这是一个猛将。
能打硬仗。
但就是脾气不好。
高伟点头,拍胸脯保证道:“政委你放心,我去了那边就好好打仗。绝对不发牢骚。我已经不是以前那样,我现在脾气不知道好了多少。”
魏红军看着高伟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差一点就笑了出来。魏红军继续道:“还有一点。晋绥军区的部队普遍武器装备差,可能战斗力也会有一些问题。和你们合作打仗的时候,如果出现一些问题,你可以说出来。但绝对不能贬低他们,你要尊重他们。你到了那边,你以后就是晋绥军区的干部,不再是我们晋察冀的干部。你要懂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以后别人说的时候,都会说你是晋绥野战军的干部,而不是晋察翼野战军的干部。你也要有这样的觉悟,把自己真正的当成晋绥野战军的干部。晋绥野战军的表现越好,你自己越光荣。晋绥野战军的表现越差,你脸上也没有光。
所以你要明白,你就是晋绥野战军,不要把自己当客军。也不要总是把晋察冀放在嘴边。”
“政委,你放心吧。我又不是小孩子。
魏红军看向了旁边的张超。
这可是魏红军在军队当中最欣赏的政工干部之一,也是魏红军一手教育和提拔的干部。所以魏红军道:“张超,你去了要多费心。你们这支部队和在延安的教导旅会合编为晋绥野战军第四纵队。教导旅旅长宋志远同志,你跟他也很熟悉。宋志远同志是一名很出色的军事千部,你们一定要配合好。”
“是。”
说实话高伟和张超都不愿意去晋绥军区。
谁不知道晋绥军区穷的叮当响,实力也最弱小。不仅仅武器装备差,后勤也差。相比起来现在的晋察冀兵强马壮,经济也好。虽然到了晋绥军区就能够当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但晋绥军区的纵队,人数也就是晋察冀这边纵队的三分之一。晋绥军区的纵队,还不如晋察翼这边的主力旅战斗力强大。
不过既然命令已下,两个人也只能是去报道。
“你们需要什么尽快的跟我申请。一些五○小炮,轻重机枪方面,我做主给你们配备。还有这一次你们去的时候,晋察冀会准备一批武器弹药支援晋绥野战军,你们一起带过去。”
“是。
第681章 小集体
聂帅代表晋察冀军区,代表晋察冀野战军给中央军委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主席几次发电报和晋察冀进行讨论。主席的意思是,晋察冀第三野战军去了热河之后,和在东北的东北野战军,和在河北的晋察冀第一野战军配合。三支部队联合作战,歼灭在东北、热河、河北等地的国军部队。
东北、热河、河北地区的国军部队全都加起来,光是中央军部队就有进50万。加上一些军阀部队,以及一些地方部队,有百万之多。
而且国军部队一直往东北这边派遣部队,还在东北扩军。
所以主席很赞成东北野战军、晋察冀第一野战军、晋察冀第三野战军彼此配合,歼灭这些国军精锐部队。
晋察冀第三野战军要去热河。
但魏红军不能盲目过去。
毕竟部队刚刚打了大仗,好多部队伤亡都比较大。虽然补充了新兵,但新兵毕竟是新兵。虽然接受过训练,但还是要磨合一下。光是这个时间就需要半个月二十天时间。
然后魏红军用军区教导团、冀热察军区教导大队,又从各个部队当中抽调了1000名基层指挥员。
最后组建了20个架子团,组建20个新兵团。
这个工作魏红军交给了李天昊。
魏红军的要求很简单。
半年之内这些部队必须要能够补充野战部队。
毕竟魏红军组建的架子团,可是班长都配备。有了这样的干部配置,部队训练就能够赶上来。不会比主力部队的训练差。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打过仗,没有战场经验。这种新兵团配备到野战军部队,跟着其他老兵团打两仗,那战斗力立马就来了。
“司令员,我们要是去热河,郑伟山同志和张连魁同志都要一起去热河,那么察绥军区要怎么办?”
朱亮才问魏红军。
晋察冀第三野战军要去热河,第一个处理的就是察绥军分区的事情。郑伟山是第八纵队司令员,同时也是察绥军分区司令员。张连魁同志也是同时兼任察绥军区和第八纵队的政治委员。
现在都走了,怎么安排察绥军分区。
魏红军想了想道:“如果让我说的话,让黄浩同志担任察绥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一直以来都是担任察西支队政治委员,也是宁高镇县委书记。熟悉这里的情况,况适合担任这个职务。”
朱亮才没有反对。
因为朱亮才虽然担任冀热察军区副政治委员但毕竟是外来的干部。对于原八纵的很多干部不是很熟悉。不过黄浩这个人他是知道的。其实黄浩虽然曾经是军队干部,但抗战未期开始已经是脱离了军队。那个时候察西支队的政委已经是卢伟生担任。现在黄浩是冀热察边区区委委员。
旁边的张子华和赵陆也都是同意。
黄浩虽然这两年脱离了军队,但毕竟担任了很多年的军队干部。而且现在的察绥军区,也不需要真的去打仗。现在这些三级军区的主要工作,一个是保障部队后勤,一个是给部队送去新兵。
所以也不需要在这样的三级军区留下战将,黄浩就非常不错。
确定了此事之后,魏红军立马给军区汇报。聂帅他们也没有说什么,很痛快的就批准。毕竟这是冀热察军区自己下面的军分区,一般情况之下晋察冀军区是不会干涉这种人事任命。
在魏红军忙着部队去热河的事情之时,受到了好几封告状信。
魏红军仔细看了看。
很快魏红军找了李少成过来,把这些告状信交给了李少成。然后道:“少成同志,你看看这些信。都是举报怀来土改工作队队长罗伟林同志的。”
李少成只是警了一眼这些信,并没有拆开看。
只是点了点头。
道:“魏书记,我之前也接到了这些举报信。”
“你怎么处理的。”
“我亲自去怀来和罗伟林同志谈过话。”
“怎么谈的。”
李少成犹豫了一下。
还是如实跟魏红军道:“当时我找到了罗伟林同志,问他:盛县经验是实践证明成功的经验,也是中央肯定和推广的经验,你们怎么出现这么多不同于盛县经验的东西。他回答道:盛县经验是成功的经验,我们也学习盛县经验的精神实质。符合我们怀来的经验我们学习运用,不符合怀来实际情况的,我们也不能照搬。
“哦?”
魏红军很意外。
也很感兴趣。因为这个回答倒是很有性格,也很有辩证法的气息。所以问道:“后面呢?
“所以我又问他,那你们是不准备执行盛县经验?罗伟林同志回答说,我们不盲目照搬执行。
“之后呢?”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