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523章

作者:随遇而安

而从这些部队分出去扩编的部队除了王秋云率领的第二纵队之外,还有李天友的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四纵队上上下下都是冀热察军区过去的部队。是原来西满军区下面的独立第一师、独立第二师、骑兵师这些部队。还有杨德志第一纵队当中也有一个旅是冀热察军区部队成建制编入第一纵队。

还有一个旅本身就是晋察冀送到延安的部队。

然后目前北满军区近半的地方部队,那也是冀热察军区部队扩编的。也就是当时肖勇实带领部队进入北满,然后在北满扩军的。以及东满军区的地方部队,源头也是冀热察军区最早派到东北的东北支队发展起来的。东北支队在东满军区最早的部队就是独立第三师,后来独立第三师扩编,在东满军区现在有了三个师的地方部队。

不仅仅是军队这边,冀热察军区前前后后给东北派遣了3000多名地方干部。而且很多都是最早期开辟东北根据地的时候派遣的。他们进入东北之后,参与开辟根据地。后来东北局成立,东北军区成立,他们一个个都成为解放区重要的基层干部。

来到了陌生的东北。

熟悉的干部之间,必然是喜欢抱团。这是人之常情。

而冀热察军区派遣的干部最多,所以他们在北满、东满、西满算是力量最强大的。

可以说冀热察军区在东北根据地地位很特殊。

虽然魏红军这个临时担任过东北局副书记的干部,已经离开了东北。但东北依旧有原冀热察军区司令员王秋云这个代表。东北局和东北军区都无法忽视冀热察军区这个大山头。

毕竟是开辟东北根据地最大的功臣。

所以王秋云身上既有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的职务,也有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的职务。虽然他一天没有在东北军区司令部和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工作过。

邓国的情况和王秋云差不多。

现在整个南满军区都是冀热辽军区干部和军队。邓国手底下目前有野战军部队三个纵队,还有未编入野战军部队,但却是从冀东调过来的野战旅,以及在南满军区的地方部队。加起来兵力有20万人。

负责整个南满地区的军政工作。

所以邓国既是目前东北局副书记,还是东北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

邓国和王秋云的情况类似历史上李芳岐一样。

李芳岐率领冀东部队率先进入东北,扩军十万,成为了当时东北最有实力的力量。因此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之后,李芳岐担任副司令员。当时东北局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除了有当时的东北局书记彭珍的支持之外,主要是因为他手底下拥有十万部队。

可惜冀东部队很快就让人大失所望。

十万部队被国军进攻之后迅速溃败,不仅大量的部队溃散,还有不少部队投奔国军。最后就剩下了不到三万人。结果李芳岐在东北的地位也是直线下降。

这就是实力变化。

如果李芳岐的冀东部队没有崩溃,保持了十万部队的规模。后来在东北战场表现好一点的话,李芳岐弄不上大将,弄个上将是没有问题的。

但王秋云和邓国没有这样的问题。

因为他们手底下的部队稳固得很,战斗力也很强。是目前东北野战军的顶梁柱部队。当然也有些在东北军区任职副司令的,如程志华等人,并没有在野战军司令部有职务。

刘亚娄道:“司令员,我们是应该打一些仗。

我们在四平顶住了杜聿明的进攻之后,现在形势越来越有利于我们。杜聿明攻不破四平防线之后,东西两面扩张,想要绕过四平。

刘亚娄铺开地图。

指了指道:“杜聿明一路是想要从热河进入通辽,最后绕过四平进攻我们长春。另外一路是攻通化、海龙(梅河口)。可以往西攻辽源,往北攻磐石。本来热河这边最危险,因为一旦他们从赤峰、通辽杀进来,那就直接威胁我们长春。可是现在晋察冀第三野战军进入热河,而且要在热河有动作,那么热河这边就暂时可以稳定下来。看晋察翼第三野战军上报给中央的作战计划,是要一次性歼灭两个师。一旦真的歼灭国军两个师部队,那么热河就不再有什么危险。我们东北军区,目前来说兵力最雄厚、武器装备最好,应该打一些提振士气的战斗。我认为我们就应该在通化一带做一些文章。

“嗯。”

林帅点头。

看着地图道:“是应该打击一下杜聿明。要不然他真是想干嘛,就干嘛。海龙那边是60军184师,通化是新五军。我们可以南北两面同时出击。

邓国那边集中兵力进攻通化,最好歼灭通化的新五军。至于海龙这边?王秋云不是一直在请战吗?就让他出动。继续保留北满兵团的编制,让王秋云带着北满兵团进攻海龙。”

王秋云率领部队组建北满兵团,两个月之内全歼东北挺进军十万部队。

然后立马带兵南下。

一直跟林帅请战。但林帅一直没动这支部队,就是为了给杜明一个出其不意。

听到林帅的安排,罗帅道:“如果保留北满兵团的编制,是不是应该给北满兵团那些地方部队编制。”

“是应该增加编制。”

林帅点头。

旁边的刘亚娄道:“司令员、政委,目前我们各个军区都有人数不菲的地方部队。还有南满军区那边,有两个冀东调过来的野战旅,以及有三个独立师。东满军区那边目前也有三个独立师,北满军团那边跟着第二纵队南下的足足有10个独立旅部队。”

林帅想了想。

对罗帅道:“现在各个军区的剿匪工作基本上都已经结束。我看各个军区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地方部队,地方治安可以交给当地公安部队。我们成立第十纵队、第十一纵队、第十二纵队。以北满军区十个旅组建第十纵队,东满军区三个师组建第十一纵队,以南满军区两个野战旅和三个独立师组建第十二纵队。第十纵队和第十一纵队编入北满兵团,第十二纵队继续接受邓国的指挥。你觉得呢?

“我同意。”

罗帅点头。

如果这样的话,东北部队就分为三个战略兵团。林帅亲自率领的第一纵队、第四纵队、第五纵队、第六纵队、第七纵队,总共五个纵队25万人左右。

然后是王秋云率领的北满兵团,有第二纵队、第十纵队、第十一纵队,三个纵队总共15万人左右。而邓国率领的南满兵团有第三纵队、第八纵队、第九纵队、第十二纵队,四个纵队加起来有20万人以上。

当然东北野战军设立这么多纵队,但纵队和纵队之间也是有所不同的。

有的纵队人数众多,战斗力强大,是野战军主力。就像是王秋云第二纵队目前有七万人,是东北兵力最多的纵队。不过有些纵队战斗力就不足,只能是打辅助。当然这也不是确定的。有些纵队硬是能够从杂牌打到主力,就看他们后面的发展。

就像是历史上丁胜,手底下部队都是地方部队。可是他却是硬生生的打造出来了主力部队。

“司令员,那这三个纵队的干部安排是?”

“我提议肖勇实同志担任第十纵队司令员,楚河同志担任第十纵队政治委员。吴修全同志担任第十一纵队司令员,莫万同志担任第十一纵队政治委员。我看吴修全同志可以同时担任北满兵团的副司令员。第十二纵队的司令员还是交给邓国同志提名,李中全同志担任第十二纵队的政治委员。

罗帅说完看向了林帅。

其实这三个纵队的情况很是明显。

都是有所属的部队。就像是北满兵团这边的部队,第十纵队是这一次跟着第二纵队南下的北满地方部队。北满地方部队一半都是第二纵队分出去的,肖勇实和楚河分别担任北满军区下面两个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而且这两个军分区,地方部队实力最强。因为第二纵队当时派过去的干部最多。

现在北满军区出来的十个旅整编为第十纵队。

只能是让肖勇实和楚河担任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至于东满军区的地方部队改编为第十一纵队当然是要让东满军区司令员吴修全担任司令员。但吴修全是第一批中央派遣的干部,也是最初东北局委员,东北军区参谋长。资历深、功劳大,所以还要兼任北满兵团的副司令员。

第十二纵队是完完全全的冀热辽军区打造的部队。

所以政治委员直接选择了翼热辽军区的干部李中全。但对于第十二纵队司令员的任命,罗帅却认为应该交给邓国自己负责。因为司令员是要打仗的。

现在翼热辽军区那边能打仗的干部不少。但能够接任纵队司令员的干部,基本上都是山东来的干部。所以这个问题罗帅踢给了邓国,让他自己选择。

林帅点了点头。

东北部队的构成,本身就复杂。晋察冀和山东来的部队最多,不过晋察冀部队率先进入东北,所以在东北根基深厚。这一点山东部队比不了。

罗帅是山东来的,但东北目前的情况他很清楚。

罗帅很尊重以前就形成的一些山头。并没有说自己来自山东,就要打压晋察翼部队。

“那就这么定了。让北满兵团和南满兵团开始做准备。亚娄,让四平前线的部队也做好准备。只要北满兵团和南满兵团动起来,我们也要动。”

“是。”

第686章 崩溃

魏红军带着晋察冀第三野战军来到热河。还有近半的部队还在行军途中,但因为热河局势不稳,所以魏红军决定打一仗。只有对热河国军狠狠地打一仗,才能够让热河国军放弃从赤峰进入通辽,最后进攻长春的打算。

第一个选择的目标就是52军。

因为52军离得最近,也是热河目前最狂妄的部队。13军作为汤恩伯嫡系部队,在国军地位很高。但13军进入热河之后,就谨慎很多。并没有因为热河这边都是一些地方部队,就完全轻视他们。

只有52军根本不把热河的部队放在眼里。

按照原来的计划,郑伟山率领第一旅和25旅秘密行军,来到了围场县这边。热河是八路军从1944年就开始开辟的,到了1945年年初已经彻底控制了热河。

先是在热河推行减租减息工作,后来是推行了轰轰烈烈的士改运动。

可以说是八路军最稳固的根据地之一。

虽然国军部队长驱直入,但是在热河没有什么根基。热河这边甚至都找不到几个大地主的存在。

因为热河被日本人控制时间太长,不少地主都是汉奸,早就被清理了。留下来的地主,基本上都是支持八路军的。

就算有一些地主投奔国军,但在热河也不占优势。

解放军部队在这里是如鱼得水。

部队秘密的来到了围场县附近,突然之间把在这边的62师围了起来。62师对于这一点完全没有反应,直接被郑伟山给堵住了。62师当然着急,立马给52军发电报,要求增援。

52军命令25师救援。

25师刚刚出发没有多久,就被张子华派兵阻击。张子华派遣的部队是节节抵抗,交替掩护,迟滞25师行军的步伐。

“李公言,你们73团从西迁回,堵住这支共匪后撤的路线。”

“是。”

“董奎武,你们74团从东迁回,防止这支共匪往赤峰逃窜。

“是。”

“75团,随我一起正面进攻。”

25师师长李正宜意气风发。

25师号称“千里驹师”,就是因为他很能跑行军速度非常快。25师从去年年未秦皇岛登陆开始,和解放军放部队交手多次。

这个过程当中两次被围。

一次是在山海关,想要绕道山海关后面,被邓国派部队伏击。当时25师伤亡不小,伤亡达到近3000人。但在几万人的伏击当中突围出来,让当时领导这场围歼战的张才芳丢尽了脸面。后来邓国在南满组建野战军纵队,张才芳资历这么深,但却没有机会成为纵队司令员,只是在南满军区做后勤工作。这个和这场战争是有关系的。张才芳是从鲁军区调到冀热辽军区,之前邓国和张才芳没有多少交集。张才芳调过来担任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所以这场战斗是张才芳指挥的。但结果很不好,也让邓国对于张才芳的指挥不认可。

第二次是在热河,25师被包深用三万人伏击。包深用了很多障眼法,才找到了这么一个好机会,伏击25师。结果这一次25师非常勇猛,联合外围支援的2师,把14纵队打的差一点部队崩溃。

两次死里逃生,如果是换成其他人,会非常小心翼翼。毕竟两次被解放军伏击,肯定是有原因的。就是因为25师几次孤军深入,横冲直撞,所以才被解放军抓到了机会伏击。

但李正宜不一样。

他不仅没有小心翼翼,反而很是骄傲。

解放军几万人部队两次伏击,都让25师成功突围。这种战绩让李正宜得到了很高的赞赏,不仅杜聿明,就连常凯申都表彰了李正宜。结果李正宜越来越目中无人,根本不把解放军部队放在眼里。

现在的李正宜正是心态大膨胀的时候。

而且李正宜之所以如此的嚣张,就是因为发现了对面阻击自己的解放军情况。

前面的部队一看就不是解放军正规部队,而是“鱼龙混杂”的部队。

看看衣服就知道。解放军部队虽然依旧很穷,但正规军装还是有保障的。解放军正规部队,军服都是统一的。但是前面的这支部队,虽然有解放军正规部队存在,但还有更多的部队穿的是“乱七八糟”,什么衣服都有。国军和解放军交从抗战结束开始频频交手,对于解放军的情况也是清楚的。这些没有完整军服的部队,一看就是热河的地方部队。

李正宜要全歼这股阻击自己的部队。

25师的行军速度惊人。李正宜让自己手底下的两个团,东西两面包围。会议结束之后,李正宜对副师长段培德道:“告诉军长,就说热河的共军都在我这边,让2师尽快拿下赤峰。等我们歼灭这里的共军之后,也会赶到赤峰。”

“师长,我们不去增援62师吗?听说62师那边的情况很不好。从晋察冀来的共军部队听说战斗力不弱,刚刚痛击了傅作义部。我们现在离62师不到六十里,完全可以一鼓作气赶到战场。要是我们不赶紧过去,62师说不定坚持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