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在整个四平前线,东西三百里的阵线全线进攻。
林帅让部队出击,四平前线的国军部队迅速陷入下风。这半年多来都是国军进攻,解放军防守。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林帅在这个时候会发动进攻。
杜聿明看到前线情况不好,只能是把新六军重新调回前线,然后命令在通化的新五军回援。新五军是杜聿明来到东北东之后扩军的新部队,组建时间还不到一年。
邓国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新五军在通化留下了暂编54师,带着43师和195师增援抚顺。从通化离开刚刚行军一百五十里左右,就被邓国早就准备好的第三纵队、第八纵队伏击。
新五军被打的措手不及。
好在43师和195师战斗力还可以,没有第一时间被打崩溃。特别是195师原来是52军下辖的主力师,战斗力是非常强大的。
听到新五军被邓国包围,杜聿明非常紧张。
现在杜聿明真是觉得,怎么到处都是解放军部队。杜聿明发现自己手中虽然看起来有五六十万部队,但其实真没有多少部队可以抽调。
13军和52军,七八万人的部队在热河。然后有二十万的部队在四平前线,其他部队都散落在辽南各个城市。山海关、锦州、沈阳、通化、梅河口、本溪、抚顺、海城这些重要城市都有一两个师驻扎。
还有那些县城,也有国军一个师或者一个旅。
看起来近60万人,但根本没有什么机动兵力。国军的机动兵力为什么越来越少,就是因为大量的兵力驻扎城市。看起来拿下了那么多城市,但结果并没有什么用处。
杜聿明最后看向了梅河口。
他给梅河口的60军184师下令,让他们放弃梅河口。部队退到通化,和在通化的暂编54师会和。
杜聿明已经察觉到了被动。
所以准备收缩兵力。
可惜很快常凯申的命令到来,反对杜聿明的作战计划。常凯申要求184师死守梅河口,因为梅河口别看地方小,但却是东北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之绝对不能丢失。
常凯申没有告诉杜聿明,是直接给184师下命令的。杜聿明知道184师没有撤退,都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杜聿明很是生气,因为常凯申不通过自己给下面的部队下命令,严重影响他的指挥。但杜聿明也没办法。
杜聿明本来就不是那中秋强硬的将领。对于常凯申的命令,一般情况之下是不敢反对的。但杜聿明还是发电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常凯申重新考虑一下。
但常凯申还是坚持。
这个时候王秋云率领第二纵队、第十纵队、第十一纵队三个纵队14万人围住了梅河口,60军184师撤都撤不出来。如果说林帅统筹全局,邓国玩了一手围点打援,那么王秋云就是直接正面推进。
王秋云为什么这么牛气。
因为他去了北满剿灭那些东北挺进军部队,缴获了大量的大炮。包括从苏军手中换取了大量的日军火炮,里面日军重炮也有一大堆。
王秋云进入北满一趟,光是纵队直属的炮兵旅就组建了五个。
其中光是重炮旅就有两个。
纵队这些炮兵旅当中榴弹炮、山炮、重炮、重迫击炮、步兵炮就有200多门。更不用说还有战防炮、平射炮、轻迫击炮、速射炮、高射炮,下面各、个部队都有大量的日军郑弹筒,自己兵工厂生产的五○小炮、六○小炮等等。
除了这些纵队直属炮兵旅之外,下面有些旅还有自己的炮兵团。
现在的北满兵团真的是大地主。
再说现在的梅河口就一个师的部队,加上当地,组建的一些保安团也就一万多人的部队。所以王秋云安排第二纵队三个旅进攻梅河口,然后率领其他部队继续南下进攻通化。
东北三个兵团六十万人。
互相配合。
打的杜聿明左右为难。
“司令,52军电报。”
“念。”
“52军25师和62师全军覆没。晋察冀那边的部队还在源源不断的开进热河。
“25师和62师没了?”
“是。”
杜聿明身体不好。
半年前刚刚在北京做了手术。
最近一段时间战事繁忙,忙着指挥战斗,身体是越来越差。现在听到25师和62师都没了,脸色一下变得刷白。62师杜聿明可以不在意,但25师是52军的嫡系主力师,战斗力非常强大。
杜聿明带着这么多部队进入东北,这是第一次成建制被解放军歼灭师级单位。
他无法接受。
“司令,那个
“有什么都说出来。”
“孙立人将军说,新一军刚刚从四平前线撤回修整,目前不宜出击。”
新一军目前在沈阳修整。
杜聿明为了救援新五军,给新一军下了命令。
要求新一军出击,救援被围的新五军。现在听到孙立人的话,杜明心中大怒。
虽然杜聿明不喜欢孙立人,所以在东北战场更重视新六军。
但现在这么重要的时刻,孙立人竟然给自己玩罢工,杜聿明还是很生气。可是孙立人是宋子文的人,而且和英美关系很深,跟杜聿明不是一个派系的。孙立人根本不听杜聿明的话,杜聿明对他也没什么办法。现在没有新一军救援,新五军肯定是会被邓国给歼灭。
杜聿明感觉自己一双手开始颤抖。
毕竟那可是新五军两个师。
两万多人的部队。
要是丢失了新五军两个师,那么留在通化的一个师也跑不掉。被自己从辽西走廊,沈阳打出去的邓国兵团,就会卷士重来。
这对于东北国军非常不利。
“哒哒哒”
“司令,海龙县消息。”
“怎么样了?”
“184师投敌了。共匪王秋云部已经占领海龙县,另一股部队已经开始进攻通化。
“184师投敌?”
杜聿明瞪大了眼睛。
滇军60军虽然是杂牌部队,但那也是半美械部队,战斗力还是很强大的。虽然杜聿明打压60军,但那是担心滇军不听话。而不是真的怀疑他们的战斗力。
现在184师起义,直接把梅河口和通化一带露了出来。杜聿明复盘目前整个东北的情况,突然发现东北局势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噗杜聿明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突然喷血倒地直接昏迷。
“司令,司令。”
第688章 聂帅的建议
东北部队一动,和之前晋察冀部队打起来一样,立马就是地动山摇。
不过也可以理解。
毕竟东北集中了那么多精锐部队。从晋察冀,山东军区、新四军抽调了20万主力部队进入东北,而且从1944年就开始在东北发展,一年前就有三十万部队。
后来开始深耕根据地。
野战军已经扩张到近60万人,又有那么多地方部队。目前东北军区能够领导的部队已经有了80万人,加上缴获了那么多的日军武器。以及这一年来,东北局和苏联、朝鲜进行协调,用东北的粮食换取他们手中大量的武器弹药。
苏联手中的武器弹药是投降的关东军部队的,手里有大量的火炮。毕竟关东军好武器都在当时的中苏国境线上。朝鲜那边的武器弹药,也是在朝鲜的日军部队武器。而且日本在朝鲜还有军工厂,以,及朝鲜还接收了日军在朝鲜的大量军火库。东北局用粮食,跟他们换这些武器弹药。
因此目前东北野战军部队的武器装备是非常不错的。
看看北满兵团就知道。
一个北满兵团所有人都加起来15万人左右,不算轻迫击炮、五0小炮这些小炮,其他各类火炮就有370多门。
林帅决定发起冬季攻势之后,那就是全面开花。20天之内歼灭六万国军主力部队,同时歼灭四万多国军地方部队。打下了通化、梅河口、本溪。
邓国的南满兵团控制本溪,开始威胁沈阳。王秋云率领北满兵团接连拿下了梅河口和通化,同时整编起义的184师,然后部队直指抚顺。
四平攻防战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东北解放军手中。
杜聿明吐血昏迷之后,四平前线的国军已经是非常混乱。林帅轮番对国军在四平前线的部队进行打击,打的国军部队步步后撤。
林帅准备利用这一次机会,把国军部队直接推到沈阳。
加上晋察冀部队在热河灭62师和25师,东北部队和晋察冀部队一个月之内联合歼灭十三万左右的国军部队。而且这一次歼灭的十三万人当中,八九万人都是真正的国军精锐,是国军美械半美械部队。连总司令都忍不住道:“看看国民党这些美械部队,装备实在是太好了。”
“是啊。”
中央领导都是颇为吃惊。
虽然知道国军美械部队装备好,但部队缴获还是超乎预料。就看看魏红军上报的报告,魏红军率领晋察冀第三野战军歼灭52军两个师。
缴获美式榴弹炮2门,山炮24门,82迫击炮67门,战防炮7门,小炮194门(60炮127门,速射炮13门,机关炮21门,枪榴弹33门),重机枪141挺,轻机枪869挺,冲锋枪647支,步枪4728条,短枪436支,信号枪48支。
这只是剿灭了国军两个师。
可是看看缴获的这火炮数量,轻重机枪数量,冲锋枪数量。缴获了这么多好东西,加上歼灭傅作义部缴获的好东西。现在魏红军率领的晋察冀第三野战军,武器装备已经好于大部分中央军部队。
有了这么多的好东西之后,不要说是第三野战军正规部队,冀热察军区的地方部队武器装备也迅速好转。
“东北、热河、河北的国军国部队,如果把那些保安团之类的地方部队都加起来有近百万。按照现在的情况完全可以在一年之内解决。
主席很有信心。
东北的国军部队都是精锐,但同样东北的解放军部队也是精锐。而且解放军经营东北有段时间现在正是发力的时候。陈运、高刚、罗帅、谭正等,人在东北爆兵,目前还有七八十个二线兵团等着补充前线部队。等这些部队都补充进来,东北部队就真的有百万部队。到时候东北国军拿什么阻挡他们。
而晋察冀的情况就更好。
晋察冀这边的情况,用一句搞笑的话来讲,不是解放军太厉害,而是国军实在是不给力。
本来认真说起来河北国军的实力也是很强的。
毕竟五六十万部队,其中有二十多万中央军精锐,还有孙连仲十多万部队,都是战斗力不错的。
可是结果呢?
之前李忠仁在北平不管事,中央军又不听孙连仲的命令。孙连仲下达命令,中央军部队都是磨磨蹭蹭。等到陈成过来,搞“清查团”闹得河北鸡飞狗跳。加上陈成歧视孙连仲这些杂牌部队,结果陈成和孙连仲他们杂牌部队关系弄得非常紧张。因此别看陈成号称是“小委员长”,但陈成在河北的指挥也是非常不顺利。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河北就是如此。
正好碰上了杨全武这种,打仗的时候不会拘泥于一两座城市的干部。杨全武在抗战面对日军扫荡的时候,连自己老巢易县、涞源都能够随意让出去。现在也是如此。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