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结果从早到晚都是会议。
魏红军已经很忙,忙的脚不沾地。但因为魏红军是华北局四把手,是华北局第一副书记,所以这些会议又不能不参加。不过会议多,工作进展也快。随着华北局工作的推进,华北局各机构也是越来越完善。各个机构的干部安排也越来越快。
华北局副书记赵震生担任华北局组织部部长兼华北局党校校长,不再担任张家口市委书记职务。
可以说华北局成立之后,赵震生开始全面负责华北局的党务工作。
华北局委员杜丽清担任社会部部长,华北局委员刘任担任城市工作部部长。杜丽清负责的简单来说是公安工作,不过社会部主要负责反特和保卫工作。而刘任负责的城市工作部,是负责城市地下党工作。而且刘任除了城市工作部之外,还负责敌工部的工作。所以派到国军部队做工作,策反国军将领的工的作,都是刘任负责。
周扬担任华北局宣传部部长兼华北人民日报社长。周扬毕业上海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然后留学日本。回国之后入党,参加左翼文学阵营在左翼文学领域影响力非常大,是非常知名的文人。七七事变之后来到了延安,非常受中央的重视。先是担任了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后来开始从事教育,担任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抗战结束之后,带着延安大学来到了晋察冀担任了华北联合大学副校长。这一次担任宣传部部长,那是中央确定的事情。因为目前的华北局,还真没有名气这么大,还是党员的文人。
张有余担任华北局秘书长,聂帅的妻子张锐花担任华北局妇女委员会书记,徐世平担任华北局青委书记。
华北局委员刘华福担任研究室主任,廖广敖担任副主任。华北局成立之后,刘华福是继续被边缘,而且比之前边缘的更厉害。因为刘华福这一次只有这个研究室主任一个职务。廖广敖也受到了波及,他本来是中央政策研究室的主任,现在却是华北局研究室副主任。
随着任命这些干部,华北局才真正开始运转。
然后是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
董毕五担任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主席,魏红军、周彬、杨秀封、黄靖为副书记。
董毕五抓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全面工作,杨秀封负责民政厅、交通厅,周彬负责财政厅、工商厅、华北人民银行、华北供销合作社,黄靖负责秘书处以及兼任企业厅厅长。
魏红军负责教育厅、农业厅和公安管理处。
魏红军分管农业厅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魏红军的士改受到中央肯定,在全国推动。至于教育厅和公安管理处,是中央和华北局承认魏红军在华北大学教育的推广和司法方面的认识很出色。特别是魏红军在华北组建华北公安大学,后来又组建华北政法大学都非常成功。
然后是华北局下辖的行政公署。
这一次华北局设立四个行省,六个行政区,两个直辖市。四个行省分别是绥远省人民政府、察哈尔省人民政府、热河省人民政府、内蒙古省人民政府,晋南行政公署,晋中行政公署,冀鲁豫行政公署,冀南行政公署,冀东行政公署,冀中行政公署,加上两个华北局直辖市张家口市人民政府,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晋北地区,包括大同都并入察哈尔省人民政府。
华北局成立之后,冀东的归属最后有了决定。
冀热辽军区并入东北军区,冀东部队也就是13纵队和14纵队接受冀热辽军区司令员邓国的指挥,配合东北作战。但东野战军和冀东党政依旧隶属于华北局领导。所以成立冀东行政公署,同时包深和13纵队、14纵队又是隶属华北局。
很复杂的划分。
其实这里面有不少博奔。华北局不愿意放弃冀东,更不愿意放弃13纵队和14纵队。华北局的意思很明确,冀东就应该交给华北局领导。但东北局的想法是,邓国是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已经在南满作战,是东北局干部。冀东是冀热辽军区的地盘,就应该隶属于东北局领导。
华北局和东北局是目前最大的两个解放区。官司都打到了中央。双方最后博奔的结果,就是这样不伦不类。目前来说翼东部队依旧配合东北作战接受邓国领导。但冀东在隶属关系上,又是华北局领导。整体来说意思就是,冀东是隶属于华北局的。但因为当前的战事原因,冀东部队临时借给东北。
随着华北局成立,延安很多机构、大学都往晋察冀迁移。
包括很多干部。
三年前从冀热察边区调到中央组织部工作的段成伟也回到了华北局,这一次担任了华北局宣传部副部长。本来段成伟是要去组织部,担任组织部副部长的。但魏红军却大力支持他去宣传部,而且支持他担任宣传部副部长。
因为现在华北局宣传部主要干部都是读书人。
都是以前的左派文人加入革命之后,受到了中央的重视,开始负责中共的宣传。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土共、土八路,知识分子就是少,知识分子就是宝。如果是其他领域,泥腿子还能够学习。
包括部队的政工干部,很多都是从作战英勇的基层干部当中选择的,就像是魏红军这样。
但宣传领域不行。
你得有文化,才能够打笔仗。那些左翼文人都是打笔仗出身,而且因为有文化,所以理论知识扎实。所以目前党在宣传阵线上的干部都是文人出身。
他们满腹经纶、笔锋锐利,但魏红军对他们有一些担心。主要是因为他们和中国文人关系太深。
自古以来都说文人相轻,可是同样文人也是互相吹捧。
民国的那些大师,很多都是自娱自乐,在自己圈子里面自吹自播的不少。你吹捧我,我吹捧你,然后就成为了这个领域的大师。而且中国毕竟是农业国,真正在文人圈子里面拔尖的,吹出来的,基,本上都是沾亲带故。
就像是很多人后来在网上扒某些人的家世。
兜兜转转都是亲戚。
文人就是如此。
什么老师、同窗,要不然就是同乡还有亲戚这种关系很深。就像是蔡元培在北大,都说他兼容并蓄。但蔡元培在北大对于那些桐城派文人极力打压,重用自己好友章太炎的学生。都是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圈子。
中共的宣传领域就有这个问题。
他们都是革命者,满腔热血的参加了革命。革命的时候,他们真的是豁出命去。党中央对于他们也很重视,因为他们的作用很大。他们愿意背叛自己的阶级,积极参加革命,这都是非常可贵的品质。
可是革命胜利之后呢?
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战场上的敌人,他们要做的是改造旧文人的思想。改造旧文人自古以来就拥有的,那种读书人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特权思想。
这个工作很重要。因为这些旧文人影响力很大,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够影响舆论。改造好了,他们都是新中国建设的干将。改造不好,反而会对革命事业产生坏影响。
但他们下不了手。
因为都是朋友,都是亲戚,私交太好。结果中共宣传领域的文人不仅没有改造旧文人成功,反过来他们被这些旧文人重新拉拢。又或者说这些读书人,他们在年轻时候激情澎湃,愿意为革命奋斗。
可是他们潜意识当中的旧文人特权思想自己本身就没有彻底改造好。所以面对那些旧文人的时候,反而把他们内心隐藏的特权思想给激发出来。
正所谓“年轻时候为了革命背叛家庭,老了之后为了家庭背叛革命”。
所以新中国每次想要进行思想领域的革命,都是不成功的。因为中共的宣传领域大部分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魏红军非常支持段成伟这样革命出身的干部。
他可能没有那些文人那么有学问,理论水平可能也赶不上他们。
但段成伟这样出身的干部在宣传领域,可以牵制那些文人出身的干部。而且魏红军是非常欣赏段成伟的。段成伟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党员,而且从基层一步一步干出来的地方干部。在基层做过党务工作,做过宣传工作,基层经验非常丰富。后来又调到中央组织部,同时在党校学习,跟在任培国身边工作,大大提高了理论水平。
段成伟担任冀热察边区副书记,负责党务工作的时候,就能够从很多细小的事情当中分析出原因。是魏红军在冀热察根据其党务建设当中非常倚重的干部。
魏红军现在是华北局四把手,又有聂帅的支持,话语权还是很重的。
除了段成伟之外,李少成这一次担任了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农业厅厅长。这倒不需要魏红军开口,因为李少成之前是晋察冀土改委员会副主任。
在魏红军不在的时候,全权负责晋察冀的土改工作。
魏红军的盛县经验,李少成是魏红军副手。
政绩非常显赫。
所以在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农业厅厅长这个职位上,李少成几乎是没有对手。
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成立之后,魏红军是一边要负责军队事物,一边还要参与政府工作。魏红军开始感受到为什么说“中共会多”。反正从筹备华北局成立开始,魏红军天天就是会议。
几乎是一个会议接着一个会议。
头都大了。
不比在战场上打仗轻松。
就在魏红军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李少成和担任翼南行政公署主任赖若宇和另外一名干部来到了魏红军这里。
第693章 晋南干部
“魏副书记好。”
“赖若宇同志,你好。”
魏红军以前不认识赖若宇。魏红军是中央红军出身,是军队干部。七七事变之后,也一直在冀热察地区打仗,这两年才开始真正在军区负责日常的工作。而赖若宇一直是做地下工作的。赖若宇是北平大学工学院毕业生,在北平大学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共。之后一直在北平、山西等地参加地下党活动。
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去中央党校学习。
然后派到晋城担任县委书记。
一直在晋东南地区做地方工作。
解放战争爆发之后,赖若宇担任晋冀鲁豫太行区党委书记,此次成立华北局,成立晋南行政公署,赖若宇担任晋南行政公署主任。晋南如果从狭义上讲是晋西南,也就是山西省的临汾市、运城市和吕梁市等地。不过这一次成立的晋南行政公署,是广义上的晋南,也就是山西南部。除了晋西南之外,还包括长治、晋城等晋东南地区。也就是说此次成立的晋南行政公署管理的地盘很大,几乎是山西近半的地盘。
这样的行政公署,几乎已经是省级单位。
魏红军也是这一次华北局会议,第一次见到赖若宇。两个人在会议上打过照面,打过招呼,但并没有私下交流过。
“魏副书记,这是此次担任我晋南行政公署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的淘鲁家同志。
“魏副书记。”
“淘鲁家同志,你好。”
他们两个人年纪都不是很大。
赖若宇今年三十七岁,淘鲁家今年更是只有三十岁,整体来说都是属于年轻干部,也是目前华北局非常受重视的中坚干部。淘鲁家甚至比魏红军还小两岁。但他们两个人都是资历深,经验丰富的地方干部。
魏红军是晋察冀干部,但这一次既然成为了华北局第一副书记,也想和晋冀鲁豫的干部多多接触。毕竟以后在华北局,需要和晋冀鲁豫干部一起工作,大家都是华北干部。虽然现实当中山头的因素是很难消除,毕竟这个山头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经过好多年的革命形成的。但魏红军还是希望以后的华北局可以模糊一下山头。只是魏红军现阶段主要工作都在军事上,和下面几个行政公署的领导人工作关系不大,历史上也没有什么渊源。
所以华北局会议之后,魏红军大部分工作都扑在了军队上。
没想到赖若宇和淘鲁家两个人竟然先找到自己这里来。
“坐。”
虽然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过来找自己,但魏红军还是很高兴的。的毕竟两个人是山西地方党委重要人物。等解放,之后,如果他们两个人不进京,不调离山西,那么必然是山西省委的重要干部。魏红军现在是主要负责军事工作,但以华北地区现在的情况,不需要一年军事工作的重要性就会大打折扣。到时候魏红军的工作重心,必然也会转向地方事务。那样魏红军和赖若宇、淘鲁家他们这些地方干部就会有更多工作上的交集。提前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工作作风,对于魏红军未来和他们合作是有好处的。
所以魏红军很是热情的接待他们。
“魏副书记,我们两个人这段时间抽空和李少成同志谈关于士改的事情。
赖若宇开口。
魏红军听到他们谈的是土改的问题,立马变得严肃。因为土改是贯穿整个解放战争,以及解放后新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农村政策。
土改不是说简单把土地分了,那就是土改。士改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让他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现在的农村土地政策,解放后高级合作社,乃至于人民公社,包括改开之后的承包责任制,都属于土改的范围。而中国作为农业国,人口大国,农村不能出事情,农业不能出事情。
所以魏红军工作当中非常重视土改工作。
“我和淘鲁家同志对于魏副书记土改分阶段的做法很是赞成。这一次和李少成同志交流,对于士改工作有了更多的想法。特别是现在不仅察哈尔、晋北这边的根据地稳,胡宗南部退出晋南,武士敏部不主动进攻,所以晋南也比较稳定。我们这一次过来,是想和魏副书记谈谈,今年的士改是不是可以进入第二阶段。
赖若宇是大知识分子。
毕竟是北平大学出来的。包括旁边的淘鲁家,那也是在南京中央大学旁听过。这些年做地下工作,做的是相当不错的。但他们服气魏红军这个“泥腿子”。
因为在土改的时候,魏红军思路最清晰。
赖若宇当时也负责晋东南地区的土改工作。但除了中央指示精神,具体的士改方案需要他们自己琢磨,自己去摸索。可是他们才刚刚开始琢磨,刚刚开始在晋南地区推广,很快就出现了不少问题。
这让高学历,又是做了那么多年农村工作的赖若宇明白,土改不是简单的事情。
这个时候魏红军横空出世。
土改方案清晰明白。不仅从大战略上提出了土改三个阶段,而且在每个阶段都有比较详细的推进方案。可能后来人看起来,这个方案没什么。
但在摸索阶段的土改干部来说,这样清晰的方案,简直是宝贝一般的东西。就像是主席提出农村包围城市、论持久战这些观点,好像后来人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但在当时来说,绝对是指路明灯一样的东西。
所以赖若宇很是佩服魏红军。
这一次过来开会,赖若宇和淘鲁家两个人是专门抽出时间,等待和魏红军谈话。他们两个人都想要认识魏红军。
“是可以开始筹备土改的第二阶段,但不是彻底进入第二阶段。
魏红军开口。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