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531章

作者:随遇而安

“晋东南那边真的如此缺乏耕牛和农具?”

“魏副书记,晋东南本来应该是比察哈尔富裕的。但这几年察哈尔稳定,农村经济一直在恢复。

而且临近蒙古和绥远、晋西北,因此购买的耕牛和骤子多。还有就是宣化的工业基础好,打造的农具也多。但晋东南地区天天打仗,富农地主逃跑的也多,所以耕牛、骤子少之又少。去年耕地的时候,很多都是人力耕地,效率非常差。”

魏红军点头。

淘鲁家继续道:“有了耕牛、骤子、农具之后生产率提高,那么农民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利用多余的时间,可以兴修水利,可以搭桥铺路,也可以,发展其他的一些副业。怎么样都是增加农村财富的好事情。”

虽然是第一次这样谈话,但魏红军对于赖若宇和淘鲁家的印象很好。

两个人的很多想法和魏红军也是不谋而合。

特别是关于互助社、小集体的理解方面。

目前阶段,互助社、小集体模式是适合农村客观情况的。当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需要不停的调整。现在的互助社、小集体模式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需要不停的调整。

所以魏红军很愿意帮助他们。

道:“你们这个想法不错。但这个不能盲目。

我也一直在考虑,这种互助社、小集体合作模式是不是适合推广,所以想在其他地方也试一试。多个地方试试,就会有更多的经验。既然你们来了,那么在你们的晋南行政公署挑选两个县也推广这种互助社、小集体模式。至于需要银行支持?你们跟我来,我们去找周彬同志。

周彬和魏红军一样忙。

毕竟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刚刚成立,各部门都是新组建的。光是新干部之间的磨合,以及各机构的合并就不是小事情。而且周彬几乎是全权负责华北地区的经济工作。

要稳住金融,发展经济,哪一个都不是小事情。

不过听到魏红军想要拜访他之后,他还是抽出了时间。听到魏红军的话,周彬没有第一时间回答。想了好一会,赖若宇和淘鲁家都有些沉不住气的时候,才开口道:“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一个的确是跟你们想的那样,以互助社、小集体的模式和银行贷款。相比起单个的农民,这种互助社、小集体,会更让银行更喜欢。因为互助社、小集体比单个农民抗风险能力更强,还款能力更,强,而且贷款的时候手续也会比较方便,银行的行政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不过这不是银行一家的事情。这需要一个大循环。你们首先要组建互助社、小集体,然后以互助社、小集体来和银行贷款。但银行要有收回这些贷款的渠道。农村想要拿出现金基本上很困难,所以你们需要用粮食还款。但银行不可能直接收粮食,这就需要再过一个机构。

“供销合作社。”

魏红军明白周彬的意思。

所以脱口而出。

周彬点头道:“就是供销合作社。我们可以完成一个小的经济循环,银行借钱给农村互助社和小集体,支持农村互助社、小集体的发展。农村互助社、小集体卖粮食给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直接把款子打给我们银行。这样我们银行可以贷款获得利润,供销社可以获得稳定的粮食渠道,农村小集体可以迅速获得耕牛或者骤子,还有农具这些生产资料,增加农村小集体的财富,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购买耕牛、骤子、农具,也会促进这方面产业的发展。钱这个东西,要流动才能繁荣经济。”

魏红军开口。

周彬笑着道:“魏红军同志说得对,资金需要流动。赖若宇同志、淘鲁家同志,你们想通过银行贷款的想法,我原则上同意。但这不是我一句话就成功的事情。你要让银行和供销合作社看到你们互助社、小集体的确是有能力还款,这个才能够成功。”

“那另外一个方法呢?”

魏红军问了周彬。

周彬道:“目前我们的银行资金规模还是远远不足,我们又不能随便印钱。所以等银行来扶持我们的农业,其实有很多困难。而且就算是支持,也不可能大规模的支持。所以我的想法是,不要等待银行,可以走信用合作社的模式。信用合作社模式大家都熟悉,不管是以前的苏区,还是我们在抗战,时期,不少农村都有这种合作社模式,只不过比较散落,不成气候。但信用合作社模式,以后必然会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家资金不足的时候农村自己筹集资金,用在农村建设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这个不仅适用于互助社、小集体,还可以适用于个人贷款。”

信用合作社,这不是一个新鲜事物。

从民国成立开始,这种模式就没有断过。不仅仅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这边做过这方面的推广,以前北洋政府时期和后来的国民政府时期民间都有这样的尝试。

只不过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没有完全成气候。

周彬之所以提出来,是因为现在解放战争的情况越来越好,农村开始大发展信用合作社也是到了时候。新中国如果想要发展合作信用社,那就不是以前那种,肯定可以大规模、正规性的发展信用合作社。魏红军听周彬的话微微点头。在上辈子魏红军对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印象就是小时候他们天天过来拉存款。至于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印象。

可是在这个时空十年时间,魏红军对于信用合作社有了更深的认识。

信用合作社的成立,算是这个年代的农村合作的一个普遍模式。信用合作社的发展,是把农村的钱收集起来,用这笔钱发展农村。同时低廉的利息,从经济层面直接打击农村高利贷。

“信用合作社的事情,是一个好办法。不过信用合作社必须要有明确的规矩才可以。

“对。信用合作社说起来也是金融机构,要有这方面的条条框框才行。可不能一窝蜂的上马,最后弄得一地鸡毛。

周彬点头。

然后看向了赖若宇和淘鲁家。赖若宇道:“我们对于信用合作社也是熟悉的,因为我们晋南那边也有一些农村是有信用合作社的。但更加具体的情况,特别是信用合作社正规化发展,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专业认识。周副书记,银行能否派一些专业人员来指导信用合作社的建设。

赖若宇是北平大学出来的高级知识分子。

他明白信用合作社归根结底也是金融机构。以前一两个村成立信用合作社,靠的主要是宗族姻亲这种关系为纽带。可是想要在农村大规模发展信用合作社,那就需要明明白白的规矩。

而这些规矩需要更多的专业性。

周彬点头。

道:“信用合作社一旦大规模铺开,他会成为重要的金融力量。我们也需要了解信用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不管是互助社、小集体的组建,还是信用,合作社的组建,都是划时代的重要事情。对于未来农村发展有巨大的实践意义。

第695章 华北野战军下一步计划

银行、供销合作社,以及农村互助社、小集体的合作模式,还有农村信用合作社模式来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这些东西很多不能算是新课题,民国成立之后无数人做过各种实验。虽然大部分都是失败告终,但这种模式的尝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农村肯定会经历的事情。

周彬虽然不是负责农村的,但对于农村的事情却很熟悉。

因为周彬就是农民出身。

而且在苏区的时候,为了恢复苏区的经济,做过很多调查。在苏区他也实行过各种合作社的模式。虽然这里是华北,不是闽浙赣地区,但很多方面还是共通的。那么多的合作社模式当中。周彬最关注的就是信用合作社。因为信用合作社算是农村最基础的金融机构。

周彬希望找出一个,能够减少国家投资,以农村自有资金发展的经济、金融模式。毕竟以后新中国成立,政府的资金是严重不足的。不要说是支持农村,就是支持工业发展,资金都远远不足。如果信用合作社模式发展良好,那么可以大大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魏红军、周彬、李少成、赖若宇、淘鲁家几个人整整讨论了一天时间,甚至是秉烛夜谈。才把很多东西确定下来。农村信用合作社,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之下发展,算是一次新的尝试。等大家大致确定下来之后都很是兴奋。

大家越谈兴致越好。

魏红军越来越喜欢赖若宇和淘鲁家两个人,这两个人绝对是实干家。他们对于农村情况非常理解。不仅仅是实干家,而且两个人一点都不墨守成规。

有很多新的想法。

对于农村互助社、小集体模式的合作,两个人也有很多想要试验的。魏红军非常支持他们在晋南地区进行试验。大家需要勇敢的尝试,为农村互助社、小集体模式拿出更多的方案。

当然赖若宇和淘鲁家对于魏红军也是非常钦佩。

军队出来的干部,却对于农村有这么深的了解。而且魏红军考虑的不仅仅是眼前的一些土改工作。魏红军考虑的是,如何把农村经济并入到国家大经济当中。如何配合未来的工业化建设,如何让农村经济为新中国工业化做贡献,同时如何让农村经济在未来国家工业化当中获得好处。

周彬这一次也是相谈甚欢。

他之前也在考虑农村金融的稳定,农村金融的发展。不要小看农村穷,就觉得在农村发展金融是没有前途的。相反一个稳定的金融秩序,能够非常有效的调配农村资源。把有限的农村资源尽可能有效化使用。

几个人真的是慢慢相惜。

一见如故就是说几个人现在的情况。几个人出身不一样,这些年工作也不一样,历史上都没有什么私人交情。但因为有了差不多的想法,应该说是政见相通,因此大家的关系立马好很多。

周彬是非常慨,从华北人民银行抽调一批精兵强将,支持农村合作信用社的发展。一个是去帮助农村信用合作社走向正轨,而不是因为没有专业指导,好好地信用合作社最后一地鸡毛。另外一个是合作信用社一旦未来大规模铺开,那就是中国金融机构,也要纳入金融管理。

魏红军也是把罗伟林叫了过来。

准备在怀来也实行合作信用社。看看能不能先用农村自有资金,让农村发展起来。

而且也要求赖若宇和淘鲁家他们回去之后,在晋南行政公署挑选两三个县进行试验。魏红军和周彬都非常欣赏赖若宇和淘鲁家两个人,希望能跟他,们谈更多的东西。

只不过时间有限,晋南行政公署刚刚成立。他们两个人都是晋南行政公署的重要干部,还有一大堆工作等着,魏红军只能是送走了他们两个人。不过魏红军是很高兴的。

因为山西有这样出色的干部,未来的山西工作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送走了他们之后,魏红军也是立马投入工作当中。

“司令员,我和许向前同志和杨全武同志他们讨论之后,制定了华北野战军下一步的计划。杨全武同志率领东集团军和第五兵团,发起第二次的平汉路战役。这一次的目标是彻底断了北平和保定的联系,同时在北平和保定中间大量灭国军的有生力量。此次平汉路战役的目标是,把国军彻底赶入北平、保定、天津三个城市当中。如果有机会就拿下保定。”

魏红军主持军区和野战军日常工作。

这段时间一直和徐帅、杨全武他们进行电报来往。

讨论下一步计划。

杨全武现在是兵强马壮。组建了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以及两个纵队之后,手中的野战军部队已经有了35万人左右。而且冀中军区、冀鲁军区、翼南军区人多物资丰厚,所以地方部队还有十来万人。加上第五兵团接受杨全武的指挥,杨全武现在能够指挥的野战军部队就有五十来万。所以杨全武现在野心很大,准备发起第二次平汉路战役。利用目前陈成和孙连仲两个人闹翻的机会,歼灭国军大量有生力量,攻克保定。定陈成和孙连仲目前闹得不是一般的大。

陈成真的是吞并别人部队的行家。正所谓“不怕敌人,就怕土木”。早年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的时候,接连打败仗。但每次打败仗之后,陈成都受到常凯申的器重。就算陈成打了败仗,常凯申也一样喜欢陈成,器重陈成。因为别看陈成每一次都在打败仗,但陈成回来之后,他的土木系就会增加部队。一个师去打仗,回来的时候变成三个师。因为陈成利用地方军阀部队打败仗的机会,把他们的部队吞并到土木系。这样的本事常凯申当然喜欢。因为陈成是常凯申嫡系,土木系就是中央军。土木系实力增加,那就是中央军实力增加。

所以虽然一直打败仗,但陈成一直是常凯申最喜欢和器重的将领。

这一次陈成带着“清查团”,到处抓那些将领的把柄。国军将领就算是再怎么清廉,真的清查肯定有问题。军饱给的最多的中央军精锐都有吃空饷的,杂牌部队就更不用说。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陈成的土木系那些部队一样有吃空饱的,只不过多与少的区别。

但陈成就抓着这个不放。

撤了孙连仲好一个整编师的师长职务,撤了孙连仲好几个旅旅长职务,然后派遣自己嫡系将领接管。而常凯申非常信任陈成,几乎陈成的要求他都同意。这一下陈成和孙连仲之间矛盾非常严重,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也导致中央军和孙连仲部队之间关系非常紧张。孙连仲虽然是投奔了常凯申,但陈成这么明目张胆的吞并自己部队,孙连仲怎么可能不生气。

杨全武正准备利用这个机会。

北平和保定中间国军部队很多。

主要是中央军部队和孙连仲的部队。现在他们关系这么差,正是好机会。

聂帅看着地图点了点头。

要是能够把河北国军赶入北平、保定、天津,甚至是打下了保定,那么解放军就等于控制了河北。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联合起来,可以把东北和河北、热河的国军全都歼灭。

“有把握吗?”

“司令员,我们仔细推演过,不会有问题。第五兵团南下攻克蓟县,然后直插廊坊,陈成必然会派出重兵堵截。这个时候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派部队进攻保定,陈成只能是派遣部队南下支援。不错陈成和孙连仲之间的关系这么紧张,中央军必然不会卖力。这样我们在南北两地拉扯国军部队,加上他们不团结,一定会出现很多机会。只要中央军和孙连仲部队配合稍微有问题,就可以给我们灭他们的战机。”

魏红军和杨全武仔细讨论过。

目前在河北,是解放军兵力占据优势。特别是第五兵团一旦进入河北,那么解放军的优势会更大。加上国内内部目前内订,正是发起歼灭战的时候。

“嗯。

“许向前同志率领西集团军发起晋中战役,彻底孤立太原。晋南地区粮食产量不足,部队后勤很是困难。不过晋中地区是山西粮食产地,一旦控制晋中地区,那么西集团军的后勤就会有保障。

“胡宗南部呢?”

聂帅这段时间更多的工作都放在了华北局和华北解放军的建设当中。

把华北战事完全甩给了魏红军。

所以很多最新的情报,他倒不是很清楚。

“司令员,现在的胡宗南没空理会晋南地区。

本来中原军区压力很大,不过随着陈粟大军和陈谢大军在鲁西南和豫东、豫西地区发起反击以来,连打胜仗,吸引了敌人大量的兵力去围剿他们。刘波成同志利用这个机会,抽出部队在豫西三战三捷,歼灭胡宗南部三个旅三万多人。彭老总在西北率领西北野战军也是三战三捷,歼灭胡宗南部近三个旅两万人左右。现阶段胡宗南被西北和豫西牵制,已经无法向晋南地区派遣更多的部队。

现在的局面是真的很好。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国军一半的美械部队和半美械部队都去了东北。结果去了东北之后,短短一年之内已经深陷泥潭,只能是龟缩到沈阳。

林帅手中的兵力是越来越多。罗帅打造的二线兵团,东北军区的地方部队,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战斗力明显上升。林帅用二线兵团补充主力部队,让手中的主力纵队兵强马壮。现在东北野战军的那些纵队,基本上都保持五万人以上的规模。而且这还不够,林帅和罗帅还准备升格一些部队为野战部队,继续增加东北野战军兵力。

可以说进入东北的国军精锐部队完全陷进去,现在已经是自顾不暇,根本帮不上其他战区什么忙。

当然目前来说,打的恶仗最多的是中原军区。

好在129师在抗战的时候底子厚。

十万部队南下组建新的中原军区,让国军部队如在喉。有了中原军区顶在前面,让其他解放区都能够放手发展。而陈粟大军和陈谢大军在鲁西南和豫东、豫西打仗,让中原战事再次风起云涌。围攻中原军区的国军部队,抽调了六个师进入鲁西南和豫东地区,抽到了四个师去豫西。一下就让中原军区压力大减。

刘帅抽调三个纵队,突然出现在豫西,配合陈谢大军接连歼灭胡宗南三个旅。胡宗南不仅在豫西受到了打击,在西北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彭老总手中有七万人左右的部队,把胡宗南分在各地的部队是一个一个的消灭。彭老总在西北面对胡宗南,那可是把自己的本事展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