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551章

作者:随遇而安

“司令,现在城内的保密局可是到处抓人,一个个都疯了一样。我们这么公开的开会,到时候……”

“哼。保密局几个臭虫,又能怎么样。我不派人端了保密局,已经是看在我们曾经一起共事的份上。他们要是过来影响我们起义,我就派人端了北平保密局。从现在开始92军和独立95师开始派人沿途警戒。老黄,你代我去和共军代表接接触,把我们的想法跟他们说一下。要求共军猛攻两天之后,可以休息一两天,等我们的消息。”

“好。”

罗启容一直在负责和侯景如联系。

侯景如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魏红军立马跟杨全武沟通。杨全武明白侯景如的意思,所以部队轮番上前,猛攻北平外城墙的国军部队阵地。

解放军部队的阵地战现在打的不错。

主要是武器装备好了很多。

两天下来,国军在外城墙部署的阵地大部分已经被解放军控制,外围阵地的国军部队伤亡惊人。

不过打了两天之后,杨全武停止了进攻。

解放军停止进攻之后,侯景如立马给这些部队将官打电话,让16军、31军和整编42师的将级军官尽快过来一趟,要重新部署部队。

侯景如是很大胆的。

在大家过来之后,直接跟他们摊牌。告诉他们老子要起义,你们答应还是不答应。答应就跟我一起起义,不答应就坐飞机离开。

一下就是轩然大波。

16军将官都是黄埔嫡系,他们都反对起义。31军倒是很积极,包括31军军长廖康都支持。而整编42师是师长反对,但下面的旅长都支持。

侯景如不管那些。

让不愿意的立即离开。

这些将官才知道侯景如是准备强硬动手的。侯景如的意思很简单,你们要是不跟我一起起义,那就让部队直接群龙无首。侯景如也不去说他们,反正他们过来了,侯景如就没想过让他们再回部队。

1947年6月21日,侯景如用飞机强制性送走了一批将官。

然后宣布起义。

以17兵团司令长官,北平防守司令长官的名义,要求各部队放下武器,跟着自己一起起义。紧接着92军宣布起义,独立95师宣布起义,31军宣布起义,整编42师宣布起义。16师是中央军嫡系部队,本来是不想起义的。可是上面的那些将官都被侯景如一锅端送走了。

结果他们啥也干不了。

下面的基层官兵也不想打仗。之前几天和解放军交手,解放军强大的炮火和攻坚能力给16军官兵留下来很大的阴影。也就是中央和华北局希望能够完整接收北平,所以杨全武使用大炮上还是有些谨慎。要不然炮火延伸之后,完全可以彻底解决国军外城墙后面的那些阵地。

16军群龙无首,只能是被裹挟一起起义。

至于其他一些部队,那都是杂牌军。算起来都是一些地方部队,他们更是无法对抗侯景如的命令。因为侯景如宣布起义之后,92军和独立95师已经是控制了内城重要地方,31军和整编42师一起起义之后,开始和解放军逃离接管的事项。

解放军部队已经开始进入北平。

1947年6月23日,北平城内的所有国军部队撤离北平,进入了良乡、怀来、涿州等地。撤销17兵团,除了92军之外,其他所有部队都撤销军级单位。部队每个师授予华北野战军独立师的番号,对他们分别进行整编。

至此华北野战军组织的平津战役正式结束。

从中央通过华北局上报的平津战役总前委名单开始计算,那么到现在总共62天。如果从总前委正式组建开始计算,那么到现在是47天。如果从部队正式开始进攻天津开始计算,那么到现在是20天。

平津战役圆满结束。

华北野战军动员70多万野战军部队和地方部队,歼灭了北平和天津总共42万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

第715章 纷杂的事情

平津战役圆满结束,华北解放军获得了胜利。

魏红军、罗启容、杨全武在涿州和北平起义的团级以上国军军官开会。

魏红军很明确的表示,对于国军军官的态度很明确。不强求他们的选择,他们来去自如。想要留在解放军继续当兵的,去华北军政大学或者是华北陆军大学去学习,然后根据成绩安排他们以后的职位。

甚至有些能力出色的军官,魏红军表示可以去华北军政大学和华北陆军大学当老师。

至于不愿意留在解放军继续打仗的,解放军一律发放饱银。所有的军官,都可以发放三个月的军饱。如果老家距离远,那么解放军可以给他们购买火车票。

结果前前后后离开部队的国军军官超过了2000人。最让魏红军疑惑的是,本来积极和解放军接触想要起义的31军军长廖康也选择离开。

这是魏红军完全没有想到的。

此次能够完整的接管北平,31军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总前委之前商量的结果是,给廖康也留下一个纵队司令员,或者在华北军区给他留下一个职位。没想到他也要离开。

不过既然要离开,魏红军也不反对。

他离开,还能够留下一个纵队司令员的职务。

而且这些军官离开,对于整编部队更有利。当然这是一般的陆军部队。对于城内的国军特种兵种,魏红军却没有那么简单放过。

对于特种兵种魏红军都是极力劝说。

因为这些特殊兵种很好。

这些特殊兵种,也可以说是技术兵种,魏红军采取全都采纳的办法。包括炮兵、装甲兵、汽车兵、工程兵、军医等等。

此次起义和投降的国军部队有16万人。为了整编这么多的北平国军,华北野战军接连成立了23纵队、24纵队、25纵队,26纵队,总共四个纵队。

其中23纵队是,原国军92军。

接着魏红军抽调国军六个师,把他们缩编为旅,编入了第一兵团、第二兵团、第六兵团。然后从第一兵团、第二兵团、第六兵团抽调多出来的六个旅,每两个旅分别和国军一个师重新组建一个纵队,这样组建了三个纵队。

这就是新成立的24纵队、25纵队、26纵队。

最后魏红军决定,26纵队为华北野战军司令部直属部队。23纵队、24纵队、25纵队合并为第八兵团。当然虽然要合并这三个纵队,但不是一下就完成合并的。

因为要先整编好编入进来的国军部队。

先是师级单位的混编,把国军师级单位改为旅级单位,三个旅组建一个新的纵队。等这些师级单位进入纵队之后,纵队又对这些部队进行拆分。那就是进行团级的混编,把这些国军师级部队的队团和解放军各个旅的团进行混编。

等到了旅一级之后,就会对各个营进行混编。

用这种方式迅速的让这些起义的国军部队和解放军部队完全混编在一起。加上派进去的政工干部,短时间之内让这些部队和解放军部队熟悉起来,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当然这是整体的整编战略。

魏红军是北平军管会主任,不可能只町着这个事情。所以第八兵团的组建工作,魏红军交给了杨全武。然后魏红军进入北平,开始组建北平军管会。

“接管情况如何?”

“各机构的接管还是比较顺利,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北平是真正的大城市。

根本不是张家口和大同能够相比的。因为这个时候的北平,加上城市周围人口有200万人,是真正的超级城市。而且这只是开始。

以后随着中央搬入北平,北平必然会迎来一次人口大膨胀,短时间之内增加四五十万人口是必然的。

人口多,管理难度也大。

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

好在北平是完整的接收,各个部门也没有多少事情。解放军这边派接收代表过去,就能够接收一个部门。是完整的接管整个部门,保留原有的工作人员。

可是就这么接收,接管于部都有三万多人。

可以想象城市需要多少工作人员。

“现在北平最大的问题是粮食。”

周彬开口。

道:“北平的粮食都是靠着外面运进来。这段时间因为打仗,进入北平的粮食数量大减,导致城,内的粮食价格很高。加上一些无良商人囤积居奇让北平城内目前的粮食情况更加紧张。我们必须要尽快的解决粮食问题,要不然北平城内必然大乱。”

魏红军点头。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处,但大城市也有大城市的困难。

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供给问题。

北平的粮食供给问题,从元朝开始就一直是朝廷最头疼的事情。魏红军道:“如果我们想要把粮食价格打下来,大约需要多少粮食?”

“一个月之内最少需要3000万斤粮食到4000万斤粮食。

需要的粮食不少,特别是时间紧迫。

魏红军想了想道:“行。一个月之内3000万斤粮食,我来准备。”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的部队和工作人员,绝对不能去外面购买粮食。这样很容易加剧城内的粮食不足现象。我们的部队和工作人员,必须要自己解决粮食。

“我知道了。”

魏红军想了想道:“如果我们弄来了粮食,我们的价格低于市价,到时候那些商人过来购买粮食,继续囤积居奇怎么办?那些商人应该都是大商人,应该都是很有钱的。若是让他们囤积粮食,那怎么办?”

“有两种办法。”

“说说。”

“一种办法是发行票证,按照票证出售粮食。

我仔细算过,按照目前北平的情况,市场上每天只要有一百万斤左右的粮食,其实是足够维持北平正常粮食的供应。有了票证制度,我们就可以慢慢的筹集粮食,持续的保证北平的粮食安全。

票证这个东西,周彬是非常熟悉的。

当年主席他们领导安源煤矿大罢工的时候,周彬建立了工人消费合作社。因为工人数量多,所以周彬采购的时候,以采购规模优势来压低价格。其实就是大规模的批发物资。

然后给每个工人发放购买证,以此来保证不出现囤积居奇的情况。

结果工人消费合作社的东西比其他地方的物资价格低,得到了工人的支持。而且在这中间还有不少利润。周彬用这些利润支持安源煤矿大罢工,成为了当时罢工的经费。

后来到了苏区的时候,面对物资不足的局面,也做过这方面的工作。

所以关于这个东西周彬真的很熟悉。

“另外一种办法是我们囤积足够的粮食。目前阶段我们部队刚刚拿下北平,那些投机商人也会小心翼翼,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可是等局面稳定下来之后,这些商人肯定会出来捣乱。那就是再次玩囤积居奇。北平这些的商人和天津那边的商人,有不少搞这种投机倒把的。他们会联合起来炒作粮食。

当他们囤积大量粮食的时候,我们持续的,大规模,的抛售粮食,必然会让他们破产。不仅他们会破产,和他们沉一气的那些背后的钱庄也会跟着破产。我们一下就可以解决大量的投机商人和钱,庄。”

魏红军点头。

现在解放军刚刚拿下北平,那些投机商人可能还需要观望一段时间。

毕竟解放军是拿着枪杆子的。

不过等到发现解放军没对他们动手之后,这些投机商人必然想要挣一大笔钱。越是这种政权交接的时候,越是混乱的时候。他们肯定忍不住下场。

但只要他们下场,那就是灭掉他们的时候。

“我看过薛木桥同志写的一些文章。他表示货币最基本的保证是物资。谁能控制物资,谁就能控制货币。我很赞成这种想法,我们在抗战的时候能够保持边区币的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控制了解放区需要的物资。周彬同志,既然要动手,就要把这些投机商人一次性解决。粮食方面的问题你可以放心。我一定短时间之内给北平运来足够需要的粮食。至于如何稳定北平粮食价格,乃至于打击这些投机商人,这个周彬同志全权负责。所需要的工作团队,周彬同志可以从全华北的范围之内选择。还有可以去北平的各个大学找你需要的人。

“好。”

周彬点头。

赵震生开口道:“我还以为北平比以前会好一些,可是这一次进入北平才发现,北平是真的太脏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个计划,看看怎么清理北平的这些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