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斯大林没有搭理马林科夫。
而是直接问华西列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想了想道:“斯大林同志,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如果美国真的全力支持常凯申集团,那么常凯申集团最起码应该可以保住长江以南地区。特别是长江在中国自古就是天险,中共军队想要打过长江并不容易。”
“你的意思是,中国很有可能以长江为界线,出现南北两个政权?”
“从军事上看,很有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嗯。”
斯大林一直是比较犹豫的。
一方面他希望中国能够牵制美国,甚至如果中国和美国打起来,那牵制效果更好。只要美国被中国牵制在远东,那么苏联在欧洲就可以压制住美国。但斯大林又不相信中共敢于和英美作战,甚至有些不相信中共的能力。如果真的让英美下场,到时候苏联的立场会变得很尴尬。
是帮还是不帮?
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如果不帮忙,小弟们会怎么想?可是如果帮忙,后果难以预料。苏联现在还真是不想和英美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当初英美苏国家签署的雅尔塔协议,整体来说斯大林还是很满意的。现在苏联还在恢复阶段,属于是舔甜伤口阶段。这个时候斯大林并不愿意和英美发生直接冲突,影响雅尔塔协议划分的利益。
这个让他很矛盾。
再说苏联和常凯申签署的那些协定,让苏联在中国远东地区拿到了很多利益。但斯大林不确定,自己和常凯申签署的那些协定,中共会不会承认。
如果中国不承认那些条款,那么苏联这么多年在常凯申身上下的功夫就全都废了。
这都让苏联在中国问题上,总是让人感觉别扭。
中共是兄弟党,中共的成功对于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壮大苏联的声势是有好处的,而且是好处很多的。有了中国这样的大国给苏联当小弟,苏联出去说话都多了底气。
可是斯大林有担心,中共革命成功之后,会跟铁托一样不听话。
因为中共和铁托有很大的相似性。
天下都是自己打出来的。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苏联一手支持之下成立的。只有中共和铁托是自己带着部队打出一个国家。
斯大林要权衡。
看看是壮大社会主义阵营对苏联更有利,还是保持苏联在远东的那些利益对苏联更有利。如果是以前,斯大林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苏联在远东的利益。
但随着现在美国出逼人,斯大林考虑的就更多。
冷战序幕其实已经开启。
斯大林已经感受到了这个。美苏两国各自一个阵营,不是一两个国家的争斗,而是两个阵营之间,两种制度之间的争斗。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肯定是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处理问题。
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主义阵营之间的争斗才是主旋律。
而且华西列夫斯基刚刚说的话,斯大林也听进去了。中共在长江以北的优势越来越大,可是长江以南依旧是常凯申集团的地盘。
斯大林心中有了大概的想法。
他肯定是要支持兄弟党,但他又不能完全抛弃常凯申。如果中共和常凯申集团能够划江而治,那对于苏联是最好的结果。中共能够牵制美国一部分力量在中国,同时中共变得更加需要苏联的支持需要更加倚重苏联。那么中共就不可能对常凯申集团签过的那些条约提出更多的异议。这么一想斯大林逐渐的露出了笑容。
“斯大林同志,中共想要派遣伍豪同志来访问苏联。”
米高阳把中共的电报交给了斯大林。
斯大林警了一眼,然后道:“答应他们。
斯大林心中有了决定之后,比以前更加迫切的想要和中共的领导人见面。
他想要知道中共现在是怎么想的?如果中共真的成为了中国的执政党,到时候他们要怎么和苏联处理关系?是不是承认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当中的地位,是不是完全服从苏联的命令。既然中共派遣伍豪这样的高级干部来苏联,斯大林也愿意和他见一见。
听听他们的想法。
很快延安这边也接到了苏联的电报。
主席看着电报直接道:“美国佬这是要干涉我们的解放战争。
“对头。我们和老蒋之间已经打到了这个程度,美国佬竟然还想要调停我们的战争,实在是滑稽。不就是想给老蒋争取一些时间。”
都是千年狐狸,玩什么聊斋。
主席他们接到了苏联转来的美国电报,立马就明白美国想要干什么。伍豪道:“苏联这是要试探我们的态度。
主席点头。
道:“苏联也摸不清我们目前的想法,所以想用这样的电报来看看我们的反应。这个时候我们的态度不能模糊,一定要告诉苏联我们真实的想法。
要是我们的态度模糊,苏联说不定也会跟着我们模糊立场。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全世界的中共政党都在看着苏联。我们有些时候需要逼迫苏联做出选择。
“对,我们应该旗帜鲜明的表达我们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不给苏联模棱两可的机会。
任培国支持主席的观点。
中共现在需要苏联的支持,而且是态度鲜明的支持。
“不过美国这是真的要介入我们的解放战争。”
任培国有些担忧。
毕竟那可是美国。为什么仗打到现在这个地步,那些国民党中央军将领,依旧对于战争有乐观的看法。就是因为他们认为,美国是绝对不会看着国民党失败。只要美国愿意支持国民党,那么中国战场随时都能够扭转。很多人对于美国还是非常迷信的。
不过这都是美国靠着自己在二战的表现得到的。
修养沉声道:“现在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加快解放战争的步伐。
主席点头。
非常赞成修养的想法。
道:“解放战争拖不得,必须要在美国全面介入之前,解放长江以北地区。一旦在我们拿下长江以北之前,就让美国介入进来,到时候情况就会非常不好。”
“对头。”
总司令道:“我们现在要争取速度。”
主席看着地图道:“只能是让华北野战军结束修整。我看军委要提前给各个野战军番号。
“嗯。”
第718章 魏红军的未来
中央、常凯申、美国、苏联在暗地里彼此试探的时候,魏红军在北平城内忙得不可开交。
吃住都在办公室。
“你这是怎么了?谁这么气我们的孙大校长。”
魏红军正在办公室处理事情,杜丽清和孙义两个人过来找自己。杜丽清倒是很平稳,但孙义却是气鼓鼓的,一脸的郁闷。孙义最近主要工作是接管北平的这些大学,应该没什么太大的事。
这是从哪里受了气。
难道是那些大学教授和学生没给孙义好脸色?
不过那也不对。
孙义又不是刚刚参加革命的。
孙义是见识过大风大浪的,毕竟是宁都起义过来的干部。从七七事变之后聂帅开辟晋察冀开始,一直在教育阵线。主要是给部队和地方培养干部。
这一次接管北平的干部当中,有多少人是孙义的学生。
孙义坐在魏红军前面,看到魏红军的杯子,直接拿过来就喝了。然后“碰”的一声把杯子放在桌上,然后道:“老魏,有件事情必须要解决。如果不解决以后肯定麻烦很多。
“什么事情。”
魏红军也认真起来。
能让孙义这么生气的,肯定不是小事情。
孙义道:“你知道现在外面都在说什么?”
“说什么?”
“他们都在说老革命不如新革命,新革命不如不革命。”
魏红军一楞。
这句话对于魏红军来说很熟悉。历史上还有一句话叫“不革命不如反革命,小反革命不如大反革命”。解放初期很多党员牢很多,特别是开政治协商会议,邀请那些民主人士的时候,这种牢骚达到了顶点。以至于当时都有一句话叫“中共打天下,民主人士坐天下”的声音。
魏红军没想到这才刚刚进入北平没有多久,这句话就已经开始出现。
所以魏红军道:“到底怎么了?”
“前面那个主要是党员干部发牢骚。对于中央同意让侯景如担任第八兵团司令员有抵触,认为侯景如一个起义将领,给他一个兵团司令员有些不合适。”
“还有呢?”
其实不要说是普通的党员干部对这个抵触,就是魏红军也是不甚满意。
但没有办法。
很多事情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就像是侯景如,如果中央不好好安顿他,你让别人怎么看中共。侯景如起义,直接带动十多万人投奔解放军,而且把北平完整的交给了解放军。
不可能没有奖赏。
其实侯景如不算什么。
等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多少曾经手上沾满了中共人鲜血的“子手”,不一样进入新政府。所以才有那句“小反革命不如大反革命”。
旁边的杜丽清道:“说不如不革命,是待遇的问题。”
“具体呢?”
“我们的党员干部目前采取的都是供给制,除了吃穿之物外,拿的是津贴,具体多少你也清楚。
但其他那些工作人员就完全不一样。这一次我们接管北平各个部门,留用原来的工作人员,是保留原,来的工资待遇。结果待遇上就出现了问题。你知道吗?我们派下去担任新公安局局长的津贴,比普通日警察的工资都低了很多。在各个部门来说,我们自己的接管干部在带待遇上是最差的。”
“他们有意见了?”
“意见很大。”
杜丽清点头。
旁边的孙义道:“你们公安口还算是好的,你知道我们教育口的问题有多大的吗?我们派到大学的接管干部情况情更不好。其实这个问题半年多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半年多以前?”
“是。老魏,华北大学成立之后,已经有不少问题。范校长(范文澜)担任北方大学校长之后,来了一批社会名流、知名人士来北方大学任教。他们的工资和党员干部的津贴差距非常大。后来经过范校长的协调之后,压制住了一些声音。但这一次接管北平的学校之后,接管大学的干部再次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因为我们接管干部的津贴,只有那些大学老师的十分之一、几十分之一。差距有点太大了。”
“可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在供给制之下,吃穿都不用自己操心。”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