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好。”
魏红军喜欢赖继发这种表态。
包头是荒凉的地方。
想要在这里建立钢铁联合企业,党员干部必须要带头。赖继发亲自带着队伍去包头,很多事情解决起来会容易不少。
“魏副书记,一旦真的要决定开办钢铁厂,交通也要跟上去。”
“这没有问题。只要你们确定包头可以建立钢铁厂,那么我就会协调,看看怎么完善包头地区的交通。铁路、公路,只要是需要的,都会上去。” 交通是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缺钱。
那些县里的交通,只能是交给地方。让他们去组织百姓修路。可是更重要的一些交通动脉,就需要组织专门的团队。魏红军已经开始考虑,是不是应该组建铁道兵、基建工程兵。
部队模式的管理优势就是管理方便,指挥方便。当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花钱少。
“那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关于在包头建立钢铁联合企业的前期筹备工作,全权交给赖继发同志负责。我们华北各个钢铁厂、煤矿,以及其他各个工厂,还有教育部都配合这项工作。
“好。”
几个部门都是表示支持。
魏红军这一次召集几个部门开会,就是为了包头钢铁厂的工作。谈完了钢铁厂的事情,魏红军准备终止这一次会议。企业部副部长许达本这个时候开口道:“魏副书记,我还有事情。”
“许达本同志,你说。”
许达本是北洋大学毕业生。
1936年入党,抗战爆发之后担任井经县县长,平山县县长,晋察冀第五专署副主任,后来晋察冀组建二级军区之后,开始担任冀中行署副主任。是杨全武冀中军区地方党的重要干部。虽然是大学生出身,但一点不清高。为了做工人工作,还下并挖过煤。
后来上调到晋察冀中央局工矿处担任处长,后来担任工业厅厅长,华北人民政府成立之后担任企业部副部长。他主要管理的是,整个华北地区的煤矿。
许达本道:“魏副书记,开滦煤矿那边想要申请贷款,同时希望我们能够购买开滦煤炭。
“开滦的情况很不好?”
“是。”
许达本点头。
然后道:“开滦煤矿这两年管理不善,煤炭质量越来越差。而且这两年北方地区打仗,煤炭积压很多。加上英方和中方管理者之间矛盾重重,双方都有一大批人,结果整个煤矿人浮于事。开滦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开出工资,处于崩盘状态。开滦煤矿的意思是,希望能够得到我们政府的支持。当然他们还有一个想法是,我们政府可以花钱购买开滦股票,把开滦交给我们。
魏红军皱眉。
开滦煤矿是目前中国仅次于抚顺煤矿的第二大煤矿,煤炭产量高的时候,年产量甚至达到过七八百万吨。目前解放区煤炭年产量也不过是3000万吨左右,可以看出开滦煤矿的产量有多高。而且开滦煤矿的煤炭,在国内算是属于品质很好的。之前开滦煤矿的煤炭还出口日本。
只不过开滦煤矿这几年的情况很不好。
不仅产量一直在下降,质量也一直下降。都是因为人浮于事,管理混乱,煤炭当中混杂太多杂质。
开滦煤矿目前的所有权在英国人手中。开滦煤矿现在是天天赔钱,导致英国人都不想要了,想要把开滦煤矿甩给华北人民政府。不过魏红军摇头道:“开滦煤矿是要收回来,但不是我们花钱购买。不是说开滦煤矿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发工资吗?
就让开滦煤矿的工人讨薪,以此来逼迫英方。让他们出资,解决薪水问题,解决开滦煤矿的债务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就往开滦煤矿派进工作组,审核开滦煤矿的财务。”
开滦煤矿历史上一直到1952年才收回来。
英方代表甚至扣留了开滦煤矿的资金。
魏红军可不想便宜了英方。
欠了一屁股债,还卷钱跑了,哪里有那么简单的事情。不过中共毕竟不是土匪,开滦煤矿又不好直接没收。但魏红军的想法是,把开滦煤矿的资产彻底变成资不抵债。然后再有政府出手,接管开滦煤矿。开滦煤矿越早接管,对于中国的煤炭产业越是好事情。
“那政府不救助吗?”
“可以出一部分资金,暂时安顿开滦煤矿的工人,总不能让工人同志们没有饭吃。其他的可以押后,看看英方的态度再说。”
“好。”
许达本点头。
然后道:“魏副书记还有一个事情。就是关于煤矿改造的问题。
“出什么事了吗?”
魏红军主持华北局、华北人民政府日常工作之后,最重视的就是煤炭的问题。
以后不管怎么发展,煤炭都是一切行业的基础。
这个不仅仅是现在,就是历史上进入新千年之后,中国的能源依旧是离不开煤炭。因此魏红军几次强调,华北这边如何发展煤炭产业。
目前企业部下辖的煤矿不少。
现在企业部做的事情就是,恢复煤矿正常生产。以及进行技术上的改造,以此来增加煤炭产量。
“目前企业部关于煤矿改造有两种方案。一个是在目前的煤矿当中,开凿新的矿井。另外一个是在原有的矿井当中,进行扩建工程。这是两份方案的情况。
魏红军接过来看了看。
一边看,一边问道:“你们企业部的意见是?”
“两种方案都有人支持。对旧矿井进行扩建见效快,但是等以后再想要扩建就会困难。开凿新的矿井,就是增加煤矿开采的能力,未来改造煤矿就有很大的潜力。”
“这是优点,缺点呢?”
“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开凿新矿井,比扩建旧矿井,投资会超过一倍以上。建设周期来说,也会是一倍以上。一些小的旧矿井扩建,也就需要一年多点的时间。那些大矿并的扩建工程,最多需要两到三年。但同等开采规模的新矿井开凿起来,需要五年左右。
魏红军点点头。
放下了手中的报告问道:“旧矿井需要改造吗?”
“需要。”
许达本点头。
道:“我们接管的这些煤矿,问题都很多。主要的问题就是,以前的煤矿不把矿工当人。所以那些旧矿井通风很差,巷道非常窄,都严重影响矿工的生命安全,也影响采煤效率。那些旧矿井都需要改造,避免频频发生的煤矿事故。
“那就是了。”
魏红军道:“目前我们要做的工作太多,方方面面都要钱。所以能够投入到煤矿改造的资金有限,所以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资金进行新矿井的开凿。利用有限的资金,保障矿工人身安全,提高煤炭产量,只能是把大部分资金投入旧矿井扩建当中。不过我想问问,旧矿井扩建工程完成之后,煤炭产量能有多少提高?”
“按照我们的计算,未来三年投入4000万元对华北的煤矿旧矿井进行全面改造,那么煤炭产量最少能够比现在提高800万吨以上。如果能够接管开滦煤矿,对于开滦煤矿也进行这样的改造,那么煤炭年产量可以增加1300万吨以上。”
魏红军点头。
目前华北地区,大的煤矿主要是开滦煤矿和大同煤矿。
还有很多其他的煤矿,但规模都比不上开滦煤矿和大同煤矿。魏红军看着地图思考。山西和内蒙古是中国煤炭最多的省份。山西这边煤炭产量最高的不是大同,而是大同南边的朔州地区,包括阳泉那边也有丰富的煤炭。内蒙古那边来说,煤炭产量最高的地方是鄂尔多斯。现在朔州和鄂尔多斯地区也有一些小煤矿,只不过还没有出现大型煤矿。
不过一旦包头建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那么鄂尔多斯的煤炭开发也会提上日程。
旧矿井改造,可以让华北这边的旧矿井煤炭产量提高1300万吨以上,这可不是小数目。如果能够从苏联拿回煤矿需要的机器设备,那么煤炭产量可以进一步增加。
“你们企业部拟定一份煤矿改造计划。我的意思是,大部分资金要投入旧矿井改造,但也要留下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新矿井的开凿当中。具体的投入比例你们做好计划。我签名之后,上交给董必武同志批准。
“是。”
“你们企业部有没有计划整合那些地方小煤矿?”
“已经开始考虑这个事情。我们企业部的计划是,和地方政府合作,以股份制的方式整合地方小煤矿。”
“嗯,这个工作可以加快。那些地方小煤矿,本金不足、技术不足,所以产量一直无法增加。而且这些小煤矿安全事故也多。企业部和地方政府整合这些小煤矿之后,加强投资和技术扶持,减少煤矿事故,也要让这些小煤矿的产量尽快提升。”
“是。”
第734章 地下党问题
煤矿改造工程,是大工程。
企业部的计划书很厚。
对于每个煤矿的改造都有详细的计划。魏红军抽出时间仔细看了看。虽然魏红军同意旧矿井的改造,但这只是大方向。具体的改造方案,每个不同的矿井都不一样的。而且这种旧矿井的改造,也不能一窝蜂的一起上马。因为总不能所有的煤矿都停止采煤,专门做改造工作。这个必须要有前后计划。
除了旧矿并的改造,还有一部分资金要用在开凿新矿井上。华北目前还要养活那么多部队,也要参与前线部队的后勤供应,手中的资金有限。所以这一次开凿新矿井只有两个。
除了这两个新矿井的开凿之外,还有在朔州、阳泉进行小煤矿合并的方案。在朔州、阳泉、伊克昭盟(鄂尔多斯)等地都有不少小煤矿,都是当地地主士绅投资开采的。这一次准备把这些小煤矿全都合并起来,成立股份制煤矿企业。
魏红军对于这份方案还是很满意。因为企业部的计划是,靠着华北人民政府自己的力量,五年之内让华北地区的煤炭产量提高到3000万吨以上。当然如果这一次和苏联的谈判顺利,那么原来的计划需要调整。
许达本的能力不错。
魏红军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把这份报告送到了董必武那边。这封方案还需要得到董必武的同意,最后得到华北局的同意,才能够正式实施。
魏红军接着处理工作。
这是水利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是关于“整治永定河及流域开发计划草案”。里面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官厅水库”的想法。魏红军仔细读了读。
永定河的治理一直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事情。
因为永定河发洪水,直接影响北京。
而早在1933年的时候,当时华北水利部门考虑永定河的治理问题,就已经开始讨论建设“官厅水库”的可能性。后来日本人来了之后,也做了这方面的计划。不过那个时候天天打仗,华北方面军,的情况也不是很好,所以“官厅水库”的方案也是没有下文。
现在华北解放,华北水利委员会再次提出了这份计划。
魏红军整体上是同意这次计划的。因为“官厅水库”一旦建设成功,对于永定河的治理会有巨大的效果。对于整个察哈尔、北平、河北都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而且有了“官厅水库”之后,下面可以发展水电。
魏红军本来是想要签字,然后上交给董必武的。但魏红军看了报告下面的名单之后,放下了这份报告。找来了水利委员会三名副主任邢照唐、王华云、徐政道:“水利委员会这样写报告不行。傅作义是水利委员会正式主任,你们的报告没有他的签名怎么可以。
没有了后世那种看历史的角度,而是自己亲自经历这段历史之后,魏红军在这个时空对傅作义没有多少好感。
相逢一笑氓恩仇,都是扯淡的玩意。
魏红军可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操。
魏红军和傅作义部两次作战,结果晋察冀第三野战军伤亡是很严重的。就像是冀热察部队最嫡系的主力第一旅,现在的71军211师,两次战斗阵亡指战员就有4600人左右,伤亡指战员数量就更多。这些伤亡指战员当中,大部分人都是从抗战时期就跟着魏红军征战沙场多年的老部下。魏红军和他们的感情很深。再说傅作义早年把土匪部队放进晋察冀,把好好地晋察冀糟蹋很严重。
魏红军来到这个时空开始,就在晋察翼打仗,所以对晋察翼的感情很深。
当初傅作义部糟踢晋察冀,对于魏红军来说真的是无法接受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之下,魏红军对傅作义怎么可能有什么好印象。
但私人感情是私人感情,工作是工作。
傅作义、邓宝山、陈长捷带着部队起义之后邓宝山和陈长捷还在部队,编入了第一野战军。傅作义离开了部队,担任了华北人民政府水利委员会主任。傅作义除了打仗,在绥西做的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水利建设。所以最后华北局选择傅作义担义任华北人民政府水利委员会主任。
既然已经任命他担任主任,那工作上就不能排挤人家。傅作义和其他一些起义将领又不一样。其他一些起义将领,给他们一个位置是为了给别人看的。但让傅作义担任水利委员会主任,是让他干活的。要他发挥多年水利建设的经验。可是这份报告上面,竟然没有傅作义的名字,这就是不正常的事情。
“魏副书记,并不是我们有意的排斥傅主任而是有些问题我们也为难。我们水利委员会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党委会上决定的。我们三个人都是党员,但傅主任却不是党员,无法参加会议。
邢照唐开口。
邢照唐也是国军出身,只不过他和中共关系一直很好,因为他是陕军出身。在抗战时期更是来到了晋冀鲁豫,直接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当干部,在抗战结束之后就入了党。目前担任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因为他本人就是国军出身,所以对于傅作义倒是没有多少排斥。可是规矩在那里。
自从魏红军一直推崇党委领导下的干部负责制之后,华北局这边不管是军队还是地方,相比起其他地方中央局和解放区来说,更重视党委管理。
党委会议非常重要。
另外两名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王华云和徐政两个人,那都是老党员。结果现在水利委员会的情况是,主任傅作义不是党员,其他三个副主任都是党员。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