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601章

作者:随遇而安

李树成道:“魏将军,我知道你在土改。上曾经有过盛县经验。关于盛县经验的文件我也读过。我认为现在广东的情况,和当初刚刚进行土改的时候一样,各方面比较混乱。这个时候需要参加过'盛县经验'的干部去处理复杂的情况。

魏红军看了一眼旁边的李少成。

发现李少成很稳重。

心中对李少成多了一些满意。因此道:“少成同志,你的意见呢?”

“魏副主任,我也赞成李部长的建议。既然广东方面的土改工作很是复杂,那就必须要找一名能够在复杂环境之下,能够找出主要矛盾的干部。”

既然事情到了农业部,李少成并没有想过退缩。

这又不是退一步就行的。

既然逃避不了,那肯定是要迎难而上。李少成没想过随便派遣一名干部敷衍,而是要选择一名有能力的干部过去。

“嗯。

魏红军明白了李少成的意思。

道:“你认为谁合适?”

“河北省委委员,河北农业厅厅长陈韬同志。”

李少成推荐陈韬。

魏红军没有立即回应。

陈韬是1938年加入八路军的,也是这一年入党的,从资历来说是比较浅的。从一名学校老师成为农村干部,参与了察东根据地和热河的减租减息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脱颖而出。

不过让陈韬真正名气大增的是“盛县经验”。

陈韬就是“盛县经验”的一线领导人。盛县土改就是陈韬一手负责实施的。

陈韬在抗战时期虽然级别晋升速度也很快,但一直到“盛县经验”之后,才真正开始坐了火箭晋升。现在已经是河北省委委员,河北农业厅厅长。

魏红军考虑的是,陈韬的级别不够。

虽然也是省级干部,但在华南分局那边就是小干部。根本没资格和叶帅、罗启容他们相比,甚至和方房这样的党内大佬也没法相比。

不过陈韬也有优势。

那就是他身上有光环。他一手负责的“盛县经验”,已经成为了中共土改最经典的东西。就像是历史上主席提出的“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一样。也就是主席没直接说,但“盛县经验“推广之后,很多地方就是“土改学盛县”。陈韬就是这样的一个干部,身上带着一种光环。

这对于魏红军他们来说,即是一个政治上的成绩。

也是一个政治护身符。

只要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那么一般的事情很难在政治上打倒他们。但魏红军还是很担心,毕竟是一个漩涡。不过最后魏红军还是点了点头。

陈韬去广东,一旦土改成功,对他的政治生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陈韬是魏红军见过的干部当中,排名前列的聪明人。而且他这个人不是小聪明,而是有大智慧。懂得在纷杂的矛盾当中,找出现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华北那么多干部当中,有这种能力的干部并不是很多。

陈韬恰恰就是这样聪明的一个干部。

广东那个地方,毕竟是靠近香港。

广东也比华北这边富裕。

陈韬如果一直在华北,那么他也就止步于农业方面。如果他能够在广东多学习,未来还能往其他方面发展。

“好,就陈韬同志吧。

但魏红军不放心,道:“陈韬来了之后,我再和他谈谈。

决定了谭正文和陈韬南下之后,公安部这边和土地部这边的干部离开。魏红军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道:“这是我对于接下来军队整训的一些看法。首长,您帮我掌掌眼。”

第768章 未来的东亚局势

两个人虽然都在北京,都在政务院工作。

但其实这样见面单独聊天的机会很少。因为各自的工作都很忙,光是处理自己份内的事情已经没有多少时间。而且两个人毕竟还要避嫌,无法跟当初华北局的时候那样亲近。事实是如何不说,某些方面的态度还是要拿出来的。

目前在中央,华北干部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实在是因为中央部委当中,华北干部太多。不说那些普通工作人员,各个部委很多中下级干部,都是华北干部出身。那些从地方中央局、地方大区抽调的干部来到中央之后第一个感受就是现在的中央部委,更像是华北的部委。这种山头问题,虽然还没有特别严重的地步,但已经出现了矛盾的苗头。

现在还只是苗头。

等中央抽调越来越多的地方中央局和中央大区的干部上调中央,到时候矛盾会越来越激烈。那些上调中央的干部要掌握权力,而已经占据足够位置的华北干部当然不会愿意让出位置。到时候必然会出现山头矛盾。

有些事情魏红军也是非常无奈。

魏红军一向是反对山头主义。因为严重的山头主义,他们会排斥一切自己山头之外的人。他们制定政策也不是看这个政策是不是正确的,而是看对自己的山头有利还是不利山头主义就像是历史上的党争“一样可怕,不考虑怎么千实事,千的都是党同伐异的事情。”

可是有些时候魏红军想要淡化山头因素,但多年形成的山头问题,根本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就像是华北干部的问题,魏红军如果出面,那么就会加剧华北干部抱团。他们看到魏红军出头,会自发的围绕着魏红军,继续加强这个山头的力量,让这个山头越来越强大,打压那些不对付的山头。到时候就算是魏红军想要下来,下面的部些午部也不允许魏红军抽身。可是如果魏红军不管,那么一个不能为自己人出头,不能保护自己人的领导,下面的干部也不会跟随。而没有下面干部跟随的政治人物,他的很多政策也推行不下去。去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事情。

这个就是主席这样雄才大略的人都没能够解决。

魏红军只能是尽量的采取一些公平的态度。而且只能是寄希望于,未来不停的调整干部。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所以在中央为了避嫌,聂帅和魏红军两个人很是默契。平时都不怎么走动。像这―次这样见面讨论问题的机会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在公事上见面。

聂帅仔细的看了魏红军的报告。

越看聂帅脸色越是严肃因为这不是聂帅以为的部队正规编制的问题。

虽然军委对于解放军进行了番号的统一,成立了五大野战军,还有那些兵团编制。甚至兵团领导的任命权,也在军委手中。但其实对于下面各部队的约束没有想象当中那厉害。有些兵团一个兵团20芳人,有些兵团一个兵团才六七方人。

这还不够。

渡江战役结束之后,这些部队南下追击国军。他们在一路上对于起义、投降、俘虏的部队肆意整编,把他们编入到自己部队当中。结果南下的那些都队规模一直在扩大。都是因为下面各个野战军,客个宾团的校万太大。以战筝为借口,部队一个个编制非常庞大。

不说别的,看看进入福建的20兵团和22兵团就知道。

他们从华北出发的时候,20兵团和22兵团拥有6个军,4个炮兵师,1个装甲师,总兵力在30万人左右。可是等到他们进行渡江战役的时候,全部兵力已经达到37万人左右。过皖南的时候,留下了一个军60000人左右的部队组建了皖南军区。

但进入福建的时候,20兵团和225兵团兵力还有35万人左右。进入福建之后,兵力丝毫没有减少,还在扩大当中。现在他们在福建成立了两个公安师,还有两个师直接转业进入福建公安系统,而且文从军队抽调了300o多千部进入地方。可就算是这样,目前这两个兵团兵力依旧保持35万人左右。

其他部队都是这种情况。

兵力丝毫没有减少。

大家这个时候能增加多少兵力,就增加多少兵力。编制根本无法约束这些下面的部队。

因此军委早就想对各部队进行统━编制。

规定一个师要有多少人,一个军要有多少人。而不是跟现在这么混乱。包括军队军饷也是如此。

在政务院,魏红军作为全国编制委员会主任,正是负责这个事情。所以聂帅本来还以为魏红军所说的军队整训是说这方面。但读起来之后,才知道并不是这样。

聂帅忍不住看了魏红军。聂帅虽然早就知道,魏红军在大战略的判断上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没想到魏红军都已经开始推演后面的战略到这个地步。魏红军现在推演战略,已经是站在世界的角度,分析美苏冷战之下的远东局势问题。

有些聂帅同意,有些聂帅是怀疑的。

但不管是如何,聂帅都很重视魏红军的报告。因为魏红军从抗战时期开始,做过好多次战略上的判断,最后结果都是正确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让聂帅他们对于魏红军的战略判断是越来越重视。

其实所谓的个人崇拜就是这么来的。

中共山头多,但最后大家都信服主席,大家都承认主席是中共领袖。就是因为开始时候,大家不听主席的意见,结果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丢关了中央苏区,长征当中伤亡严重。在生死关头,大家才感受到主席的正确,只能是再次请主席出山。之后在主席的领导之下,革命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胜利多了,自然而然就崇拜起来。

谁让你总是那么正确。

魏红军在聂帅心中就留下了这方面的印象。战略上非常敏锐。

聂帅看完之后,久久没有说话。好一会之后,道:“红军,你这是判断朝鲜半岛肯定会出问题?”“是。”

魏红军很肯定的回答。

然后道:“美苏冷战已经开启,英法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正在崩溃当中,美苏两个大国称霸世界的新历史已经到来。美苏两国从意识形态的争论,到前不久双方在欧洲开始召开盟友会议,讨论组建军事联盟的事情。双方之间的矛盾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调节。他们之间的矛盾不仅无法调节,反而会越来越严重。而随着美苏冷战越发激烈,两个大国在世界各地都在争夺主导权。”

“在欧洲,美国以英法为首的南欧西方国家为盟友,苏联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盟友。在远东地区,我国和朝鲜劳动党、越南中共都是苏联目前的盟友。而美国也控制日本,以及李承晚政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洲最危险,因为欧洲这么多年一直是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美苏两国在欧洲投入的兵力最多。但真正的火药桶绝对在我们亚洲这边。特别是朝鲜半岛和越南。”

我们的解放战争获得胜利,必然会给朝鲜劳动党和越南中共莫大的信心,让他们也开始着手跟我们一样解放全国。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现在隔开,是因为二战的原因。他们两家都不会甘心现在的情况。现在的情况是,以三八线为分界线,南方地区的人口是北方人口的两倍。而从军事角度来讲,北方是远远强于南方的。而且北方这边得到苏联的支持,又有中国作为大后方,肯定会发起统一战争。”

再说苏联肯定也支持朝鲜劳动党和越南中共进行朝鲜半岛的统一和越南的统一。一旦朝鲜半岛统一,苏联就可以借助朝鲜半岛的港口,加强对驻日本荚军的威慑。如果越南能够统一,那么趁着这股气势,苏联可以在中南半岛掀起独立的高潮。只要这两个方向上苏联获得胜利,那么苏联在远东地区就可以压制美国。这对于苏联来说是一个天战略。

朝鲜半岛的问题。

聂帅还真是没时间考虑。

聂帅现在是副总理,又是政治法律委员会的主任。当然不仅仅是如此,他还是军委副主席,而且不是挂名的副主席,而是有实权的副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后,总司令担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还是军委副主席。但总司令现在并不管军委的事情,他目前主抓的工作是党风建设。总司令担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主持中央纪委的工作。

其他几名副书记当中,彭德华目前还在西北,管着西北一大摊子的事情。程前是挂名的,只是为了表达中共对他们这些人的团结。修养同志的主要工作在中央,不在军委。所以目前军委日常工作是伍豪同志主抓。

但伍豪同志的工作更忙。

他不仅是政务院总理,又是外交部部长。

因此唯一剩下的一名军委副主席聂帅,目前在军委地位很特殊。军委的日常工作,名义上是伍豪同志处理,但实际上都是聂帅在处理。而且作为总参谋长的许向千,身体一直不是很好。

稍微不注意,身体就顶不住。

所以军委和总参谋部大量的工作压在聂帅身上。

所以聂帅是真的忙。

甚至比在晋察莫指挥部队打仗的时候更忙。

所以根本没时间考虑朝鲜半岛的事情。但现在看着魏红军的报告,听着魏红军的分析,聂帅不能不考虑朝鲜半岛的问题。因为聂帅已经是中共最高决策层之一,国家的大战路必须要考虑。如果真的如魏红军判断的那样,到时候中国要怎么选择。

而且魏红军的分析不是无的放矢。

魏红军分析的都是有理有据。

双方一旦打起来,朝鲜劳动党一定会占据优势。南方的那些伪军和伪警察,是不可能打过朝鲜劳动党的部队。可是只要朝鲜半岛局势出现变化,美国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因为美国不能看着远东局势继续不利子他们,他们不能看着中国之后,朝鲜半岛又成为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苏联的盟友。可是如果美国介入朝鲜半岛,爵过三八线,要彻底控制朝鲜半岛呢?到时候我们怎么办?

“我们能看着朝鲜半岛被美国控制吗?”

聂帅一边看,一边听魏红军的话。到时候中国要怎么做?学习历史上明朝、清朝一样,也出兵朝鲜?想想聂帅都感觉担忧。

毕竟那可是美国。中国真的能够跟美国兵戎相见?聂帅忍不住吸一口气。

因为聂帅已经听出了魏红军的意思。魏红军这份报告当中虽然没有明确说,但聂帅和魏红军认识已经十年时间。对于魏红军也是非常了解。他知道魏红军的意思是,一旦朝鲜半岛真的有事情,解放军是应该出兵的。

说实话聂帅想到这一点,都会感觉到心惊胆战。

好在聂帅也是征战沙场二十多年的将领,还是很好的掩饰了自己的情绪。想了好一会,道:“所以你的意见是,我们利用苏联来的装备,重点打造几支苏械部队﹖还有集中目前我们手中拥有的美式武器,组建几支美械部队?”

“是。”

魏红军道:“正所谓有备无患。自古以来朝鲜半岛出现任何事情,都会直接影响我国,因为朝鲜半岛一直是我国东北的屏障。所以一旦朝鲜半岛真的打起来,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好应对有可能出现的任何局面。总比到时候手忙脚乱的好。上一次叶剑影同志和苏军方面已经达成了关于一系列军事方面合作的协议。除了苏军帮我们组建海军、空军、防空部队之外,还有不少苏联式器。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组建专门的几个苏械部队。毕竞我们对苏械武器并不熟悉,抽调一些精锐部队尽快训练,形成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