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宋志远突然问道。
魏红军点头,苦笑道:“我们八路军东渡黄河以来,部队打仗老兵减员多。这几个月以来部队扩军又太猛烈,导致基层指挥员严重不足。要是我们独立支队有足够的基层指挥员,那么部队规模可以翻一番。
其实冀西、冀中、冀南等地,有大量正规军校毕业,作战经验丰富的军官。
“是吗?
王秋云和魏红军很惊牙。
看着宋志远。
宋志远点头道:“是。而且不是一般的多,不少民间抗,日武装里面,一抓就能够抓出十几个毕业正规军校的基层军官,几十上百个身经百战的老,兵。”
第096章 吸收军事干部
那里怎么会有那么多基层军官和老兵?
七七事变之后,二十九军从平津退却。国民政府为了稳住局势,稳住河北局面,在保定聚集了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包括东北军五十三军、西北军二十九军、陕军三十八军,中央军五十二军等二十多万部队,在保定和日军第六师团、第十四师团等激战。
最后结果是部队败退,从翼西开始一路败退到了翼南。又从冀翼南退到了豫北地区。
宋志远给大家讲了河北战场的情况。
保定战役,在抗日战争当中名气不大,很多人甚至都不清楚。就算是后世很多人,只知道抗战初期的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忻口战役等,却不清楚保定也发生过大战。其实保定战役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战役。虽然效果很差,但却是发生在河北最大的一次战役。
宋志远继续道:“二十多万部队,光是在冀西、冀中一带打散的部队就非常多。除了被打散的部队,很多官兵不愿意离开河北,想要继续留在当地抗日。因此冀西、冀中、冀南地区,散落着非常多的军官。特别是我东北军军官最多。五十三军有大量官兵,不愿意继续退下去,所以在翼西、冀中、冀南地区组织部队、抗战。”
宋志远同志的意思是我们独立支队可以吸引这些军官加入?
“是。
宋志远很是肯定的道:“目前冀西、翼中抗日武装当中,有不少都是成建制的东北军部队。因为他们都是正规军,所以在短时间之内拉起了千人以上武装的非常多。不要说是一个连,有些只是一个排的正规军,就在那里拉起上千人部队。河北民众的抗日热情非常高涨。只要你在当地竖起抗日的大旗,河北民众就踊跃加入。前翼西、翼中一带,这种自发的民间抗日武装多的数不胜数。人数多的有七八千人甚至上万人的部队,人数少的有几百人的规模。
部队一败再败,对于国军这些军官的打击其实很大。
包括宋志远这些东北军军官。
但当他们看到河北民众的抗日热情之后,他们很多人再次有了信心。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民众的力量,看到了抗日运动的高涨。
可以这么说,抗战初期河北地区的抗日热情是其他省份不能相比的。整个河北大地,河北民众踊跃参军,参加了抗日战争。这里面有工人、农民,还有老师、学生,甚至十五六岁的学生娃子也是一抓一大把。
能拉来吗?
“能。
“从哪里?”
“易县、涞水县、涿县。
魏红军皱眉。
易县是独立师的地盘,涞水县和琢县是平西支队的地盘。当然现在独立师也是刚刚进入易县,平西支队主要精力都在往北走,主要是在宛平一带开辟根据地。所以目前涞水和涿县一带,并没有八路军正规军,主要的抗日武装是实力强大的民间抗日武装力量。
历史上独立师在1938年反日军二十五路围攻的时候加上一些地方部队已经拥兵两万人,占据晋察翼军区一大半的实力。这么多部队都是从哪里来的。
就是整编了易县的这些抗日武装。
而且整编易县的抗日武装之后,极大地充实了独立师的干部储备。因为易县比较发达,所以这里的抗日武装有大量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抗日热情非常高,直接提高了独立师的文化水平。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了独立师重要的干部。
除了学生之外,就是这些民间武装当中有大量的国军基层军官。
自己要去挖独立师和平西支队的墙角?
虽然是独立师和平西支队的地盘,但魏红军还是忍不住诱惑,问了宋志远:“宋志远同志,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加入我们独立支队吗?
“有。
宋志远指了指地图,在易县和涿县中间一带,道:“司令员、政委,在这个地方活跃着一支抗日武装,人数在四千人到五千人之间。领导这支部队的正是原东北军一名连长。
他不愿意撤退,就留在这里打起了抗日的大旗,一时之间易县和涿县,还有涞水的很多人响应。包括易县和县一带的年轻学生,那可真是踊跃参军。竖起了抗日大旗不过一个月,部队就从一百多人膨胀到了两千多人。之后伏击了一些日军后勤部队和伪军部队之后,更是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部队扩张速度就更快,几下之间就有了这么多人。
说起这个宋志远真是喷喷赞叹。
河北百姓就是如此的支持抗日。只是竖起抗日大旗,就有几千百姓参军。
“宋志远同志,我实话说吧。易县是独立师的根据地,涿县是平西支队的根据地,我们独立支队都惹不起。你总不能让我去那里整编他们的部队?他们拥有四五千人,怎么可能看得上我们独立支队。他们就算要加入我八路军,那也是军区出面,或者是师部出,面。”
“政委,我说的不是整编这支部队,而是拉走这支队伍。
拉走这支队伍?怎么,他们内部起内订了?”
魏红军好像明白了宋志远的意思。
宋志远点头。
然后道:“他们这支部队开始时候真的是认真抗日的打过不少漂亮仗,伏击过日军车队,伏击过伪军,袭击过伪警察局。要不是如此,也不会有那么多东北军军官和当地学生参加。可是部队扩张之后领导部队的雷坤就开始变得消极起来。不仅对抗日没什么兴趣,而且本人生活奢靡,抽鸦片,生活作风也不好。这才不,过半年时间,接连娶了四房姨太,忘记了这是一支抗日武装。甚至因为想强娶一个女学生,和部队当中的学生兵发生了对峙。后来虽然退了一步但之后雷坤的人跟那些学生频频发生屋,关系一直非常紧张。那些学生参军是为了打鬼,子,可是雷坤这种生活作风。
让那些学生兵很是睡弃。就是那些加入部队的原东北军军官也都不满意雷坤的作风,认为他无法带领部队继续抗日。他们之所以没有跟着大部队后撤,其实就是不愿意远离家乡东北。他们是想要抗日的,但雷坤这种作风,让很多东北军军官对他失去信心。这支部队目前处于崩溃的边缘。
宋志远同志认识他们?
我本来也是参加了雷坤的部队,雷坤让我给他当参谋长。但后来雷坤越来越随落,我就离开了他的部队。我是要抗日的,不可能继续跟着他。
雷坤继续这样,部队是没有前途的。后来我在易县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就是易县抗日游击支队。”
王秋云和魏红军都点点头。
对于宋志远就更喜欢。如果他留在雷坤那里,现在也是小酒喝着,小菜吃着,说不定还能够娶三四房姨太,享受生活。但他抗日信念坚定,离开了那里。
这样的人正是现在的八路军需要的。
宋志远同志能够说服他们?
独立师开进易县之后,我就带着部队找到了杨司令。
因为我熟悉红军,在西北和红军打过交道。既然八路军来到了这里,我想部队在敌后作战,八路军是最适合的。我部接受整编的时候,一些人找过我。他们想要离开雷坤,但又不知道该去哪里。听说我接受了八路军的整编,他们希望我先去看看八路军的情况。如果八路军值得投靠,他们也愿意过来。杨司令原来是想让我去晋察冀干部学校学习几个月,然后重新回到部队。我本来是想安顿之后,跟杨司令说的。
没想到杨司令临时改变命令,派我来独立支队,所以我就跟司令员和政委说。”
“好。”
王秋云在旁边大喜。
忍不住拍了桌子。
独立支队最缺的就是基层指挥员。如果真能够批量引进一批原东北军军官,那么这些人很快就会成为独立支队的骨干。在国军大部队溃败撤退的时候,坚决留在河北继续抗日的那些军官都是好样的样。
像翼中军区的吕上将就是这样留在冀中的。
其实八路军早期扩张的时候,是收编了大量国军被打散的部队的。就像是独立师扩张前期,收编了大量晋绥军部队。大同失陷之后,阎锡山找了个替罪羊,枪毙了晋绥军将,领61军军长李服膺。结果晋绥军内部一片华然,大家都觉得阎锡山太过分。李服膺手底下几千将士更是觉得李服冤枉。
结果这些官兵一哄而散,散落在大同周围。
八路军115师一直往东经过大同附近的时候,大量收编了这部分的晋绥军部队。一下让115师多了几千身经百战的老兵。既然军区和独立师都能这么做,独立支队也能这么做。
魏红军立马道:“有渠道联系他们吗?
“有。
“好,我现在立马给师部写信。你去联络他们,让他们和师部的人接触。我相信师长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拉回来的部队交给师部整编师部调派给我们基层指挥员和一些学生就可以。不过要注意,都是抗日的,让他们千万不要冲动,千万不要发生内订。这要是打起来,对我们都不好,只有日伪军会高兴。
“政委,我知道轻重。”
“好,拜托你了。
会议结束。
王秋云、魏红军、韩卫、国,以及刚刚担任独立支队副司令员肖勇实,四个人留了下来。魏红军开口道:“我们独立支队编五个步兵营,加上一个特务营。其他营都有主官可是四营问题就很多。目前新兵一营的副营长是王全,让他,担任新兵营的副营长,帮忙训练新兵还可以。但让他担任一个主力营的营长,我不放心。”
王秋云点头。
道:“这也是我考虑的。
王全放到主力营担任连长倒是不成问题,因为他在红军时期担任过排长,走过长征。可是让他担任主力营营长,的确是不太好。可是我们手中自前能够担任主力营营长的人是有限的。”
“司令员、政委,你们觉得宋志远同志如何?
“宋志远同志?
是。我在师部仔细看过宋志远的资料。自从长城抗战之后,他们部队的炮兵部队都撤了。他就开始带兵,当步兵营长。保定战役失败之后,他不愿意后撤,就留在了易县。
当时雷坤部队已经发展的非常好,雷坤就邀请宋志远加入,让宋志远担任部队参谋长。不过一个来月之后宋志远就离开雷坤部,自己带着一些人组建了游击队。部队战斗力不错,师长也是非常赞赏的。要不是因为独立支队这边需要炮兵军官,师长是不会放宋志远来到独立支队的。
王秋云和魏红军没想到宋志远还真是全才。
因此王秋云道:“那就让他兼任四营营长。”
“好。”
魏红军同意这个安排人才当然要好好用。不过魏红军转头对韩卫国道:“韩主任,雷坤那边的情况,你去了解一下。如果是真的,那就给师部送情报。早点把这支部队整编了,要不然时间一长这支部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说不定把里面的很多学生都给带坏了。最担心的是,雷坤此人生活作风如此不好,很容易为了享受投奔日本人。
“好。
第097章 日军撤离
1938年2月24日。
盘踞县城近两个月的日军,开始选择撤出盛县。
主要是他们手中真的没有粮食,无法继续留在盛县。白本来想要去一区和二区抢粮食,结果不仅粮食没有抢到,反而是自身伤亡严重。当初日伪军八百多人也抢不到粮食,目前就剩下这点残兵败将,更是抢不到粮食。甚至现在的日军部队都不敢去野外,因为外面到处都是八路军部队。
和独立支队打完仗之后,朝生平四郎已经明白,光是凭借自己的实力是打不过独立支队。而且北边一直老老实实的救国军部队,听到日军打了败仗,也开始蠢蠢欲动。
要不是救国军和独立支队,都知道县城难打,早就集中兵力攻下了县城。
朝生平四郎明白,现在留在县城就是等死。
所以只能是离开盛县。
二百多人的日军,趁着夜色从县城往北逃窜。
等独立支队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是进入了救国军的北岭庄地盘。日军也没跟救国军纠缠,只是打通了一条路之后,就往北过了春花堡,进入了怀来地界。冯安民面对日军的突围,也没有集中主力阻击,而是放开了一条道。
毕竟是二百多人的鬼子。
冯安民可不觉得救国军可以挡住他们。
“两位,我马上要到第三行政区担任行政主任职务。”
冯安民在阎锡山那里再次出名。
毕竟是再次带着救国军收复县城,赶走了日军部队。
冯安民在汇报当中,表示自己率领救国军部队拼死作战,歼灭了日伪军六百多人,自身伤亡一千三百人。迫使日军退出县城,往北逃窜。
之前冯安民已经在阎锡山那里挂了号。在太远失守之后,阎锡山对全山西的地方县长发出号召,让他们留在原地组织游击队,原地组织敌后抗日政权,继续抗日。特别是看到八路军在敌后开辟根据地,所以阎锡山希望自己手底下的这些县长也学习八路军。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阎锡山很担心八路军控制山西。所以希望这些县长留在原地,防止八路军控制。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