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644章

作者:随遇而安

这个时候魏红军不希望出现,因为政治打压学术,出现教授出走的事情发生。现在欧美地区还有不少留学生没有归国,可不能断了他们回国的想法。

当然魏红军更担心的是,一旦这个事情的影响扩大,那么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也这样处理事情,那么问题就更加严重。这才是魏红军最担心的事情。

所以魏红军态度很诚恳。

一家一家的过去安抚他们。

等完成了这些工作之后,魏红军和郭莫若一起给中央写 了一份关于华北农业大学问题的处理 意见报告。

第一:岳天宇的问题是严重的。

岳天宇没能够分清楚,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把政治和科学画等号。盲目的用哲学的概念代替科学的具体情况,用政治来压制科学。他对于米丘林生物学的推崇,不是从学术方面出发。而是举

起米丘林生物学的大棒,恐吓别人,打压学术自由,影响华北农业大学正常的教学和科研。

我们要重视米丘林生物学,发展米丘林生物学。但不能把米丘林生物学当成是政治武器使用。而岳天宇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把米丘林生物学当成是实践的指导,而是把米丘林生物学神话,把米丘

林生物学当成是政治武器。

如果有人对他的工作提出意见,他就说别人反对米丘林;有人反对他的恶劣作风,他就说对方政治有问题,别有用心。这种用政治混淆学术,政治打压学术的工作作风,对于我国的科学事业是不

利的。

而且在学术上,岳天宇同志重视生产技术,忽视系统的农学理论的研究;强调从生产中学习,否认实验室工作;把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强调一面忽视-面,错误的、人为的

把理论研究和生产研究对立起来。

所以在岳天宇的问题上,魏红军的态度很坚决。那就是岳天宇已经不适合在华北农业大学,应该说岳天宇已经不适合在大学这样的机构担任职务。以岳天宇这样的工作作风,在大学和科研机构,

必然会和科研人员发生矛盾和冲突。所以魏红军提议撤销岳天宇华北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职务。

不过魏红军虽然在报告当中对于岳天宇批评力度很大。

但魏红军依旧承认岳天宇是一名很出色地农业专家,农业干部。毕竟岳天宇不是那种夸夸其谈的干部,而是真的有专业知识,而且领导过农业工作的技术干部。岳天宇这样的农业干部,在新中国

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魏红军在华北农业大学,几次和岳天宇谈过。

他的态度很坚决。

认为自己可能在工作作风上是有-些问题,但自己的观点没有错。这是一一个脾 气很臭,很硬的干部。而且岳天宇非常重视实践工作,他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他认为农业研究,就是要围绕农业生产进行。脱离生产的研究都是没用的东西。

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所以岳天宇不适合继续在高校、科研机构。

但需要他的地方还很多。

魏红军建议派遣岳天宇南下,主持参加橡胶种植工作。天然橡胶是战略物资,中国需要,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需要。但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目前能够倚重的就是中国。所以目前南方正在进

行"橡胶会战”,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大规模种植橡胶。

为了种植橡胶,很多部队都直接转为生产兵团,开始橡胶园的开发。

但这个问题也很多。

从东南亚进来的橡胶种子,想要在中国种植成功,而且提高产量,那就要对橡胶种子进行进一步的研发。让他更加适应中国这边的土壤和气候。

这种工作最适合岳天宇。

所以魏红军才会推荐岳天宇去参加"橡胶会战”。

第二:关于发展米丘林生物学的问题。

在米丘林生物学方面,魏红军是做了让步的。目前全国的情况来说,米丘林生物学在生物领域并没有占据统治地位。因为米丘林生物学主要是苏联推进,而中国的学校一直是学习欧美的, 或者是

学习日本的。所以目前全国学校当中,米丘林生物学依旧是小概念。现在的情况是高层这边深受苏联影响,所以全力支持米丘林生物学。

所以这一次魏红军报告当中支持在中学、大学课本上增加关于米丘林生物学的内容。这个让步是必须的事情。目前苏联光环太大,斯大林的光环太亮眼,不是魏红军能够随便对待的。

政治也是妥协的艺术。

魏红军这一次插手,从政治上打断了米丘林生物学在中国科学领域的一次大扩张。或者说不是米丘林生物学的扩张,而是学习苏联,政治代替科学步伐上,被魏红军打断了。

这股力量源头虽然来自于苏联,但推动的是解放区的干部和解放区来的那些专家教授。大部分事情的发生,仔细追寻的话,都有他内在的原因,内在的规律。

此次华北农业大学发生的事情也是-样。

这一次的事情,不仅仅是学术问题,也不仅仅是因为受到了苏联的影响。这是解放区和国统区学者之间的一-次大摩擦,一-次较量。来自解放区的学者,他们是要利用这种事情,用苏联为借口,来

压倒国统区的学者。

现在被魏红军打断,得罪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

对于魏红军的做法,不满意的除了国内的一些人,苏联那边也有很多干部不满意。认为魏红军用"政治打压学术的传播”,华北农业大学的苏联专家教授甚至提出了抗议。

魏红军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所以在米丘林生物学的问题上,魏红军进行了一些妥协。而且本来米丘林生物学,如果不是掺杂了那么多的政治因素,那么也是一个学术流派。

第三:提议分拆华北农业大学。

魏红军的建议是华北农业大学分拆为三所大学。华北农业大学内部很多人都撕破脸皮,关系变得很差,平时都不来往,都不说话。-个大学内部如此敌视,工作还怎么正常做下去。既然如此就不

要继续在一起。当然魏红军报告当中不会这么写。

报告当中,魏红军的意见是,华北农业大学聚集了全国农业、林业领域最多的专家学者,不利于其他地区的高校发展。中国这么大,每个地方的农业生产都各有各的不同。因此每个地区都应该有

专门的农业大学,为当地培养所需要的农业专家。为了其他地区的发展,为了全国农业的发展,从华北农业大学分出一部分师生,去支援其他地区。区

魏红军和郭莫若、马旭伦商量之后,建议组建北京农业大学、东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

北京农业大学以华北农业大学留在北京的人员组建,东南农业大学主要是那些受到这一次风波的, 支持孟德尔-摩尔根的学者,从华北农业大学分离出来。然后跟东南和华南地区的高校农学专业合

并起来,在江西南昌成立东南农业大学。其实从另- -方面来讲,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派系的学者只能是离开北京。

魏红军知道,随着苏联援建的项目越来越多,苏联专家教授来中国的人越来越多,苏联在中国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这一次魏红军 虽然阻止了,但未来几年大趋势是不会变的。

所以魏红军才成立东南农业大学。

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给出一定的保护。

然后是西南农业大学。

主要是合并滇黔川三个西南省份的高校农学专业,然后派出华北农业大学-部分力量去四川。在重庆成立西南农业大学。

魏红军的报告尽量的降低调门。

把他当成是一-次, 华北农业大学领导人的错误来解决。而不是谈什么米丘林生物学和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的矛盾上。因为这个问题苏联已经给出了定论。

中国目前不能在这方面进行公开讨论。

高刚同志和修养同志接连在报告上批示,最后主席同意了这份报告。而魏红军利用这个时间,结合在华北农业大学的调查,下了那篇"科学与政治”的文章。

经过主席同意之后公开发表。

"魏副总理,好消息,好消息。哈交会那边传来的消息,11天之内我们已经达成了1.2亿美元的意向合同。”

818罐头产业的扩张

哈交会的成绩比想象当中好了很多。

其实对于哈交会,从中央到地方上上下下虽然很重视,但这种进出口交易会毕竟是第一-次。中国毕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也不知道效果会如何。原来更多的想法是利用这样的交易会,让苏联

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了解中国的轻工业产品。以后合作的时候,可以想起中国的产品,增加产品出口的可能。

因此对于实际签署合同并没有明确的目标。

但大家没有想到,哈交会召开之后苏联和东欧国家非常热情。

他们对于中国很多产品都非常感兴趣。

愿意进口中国产品。

等魏红军来到哈尔滨的时候,哈交会已经到了尾声。中国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达成了近1.4亿美元的意向合同。这个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计划经济。

此次哈交会过来的各国代表,主要是各国的对外贸易部的干部。

也就是说哈交会是公对公的。

和广交会不一样。

广交会过来的主要是以商人为主,意向性合同就是意向性合同。广交会那边的意向性合同,最后能够落地的,会减少很多。但哈交会这种公对公的,只要不是出现大问题,这些意向性合同很多都能够落地。

1.4亿美元,这可是惊人的数据。

现在整个中国一年的进出口总额才多少,哈交会半个月之内就有了这么多的出口合同。这么多钱如果进口机器设备,甚至能够新建好几个大型钢铁厂。

“老高,哈交会办的不错。”

魏红军看到了忙忙碌碌的高为农。

高为农自从调到对外贸易部,常驻大连负责东北对外贸易之后,魏红军和他也有好几年没见面。现在看到哈交会办的有声有色,井井有条之后,魏红军也为高为农高兴。

高为农适合这方面工作。

哈交会的成功,对于一-线负责哈交会的高为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政绩。

“也是政务院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全力配合,才有了这样的效果。

“高为农同志谦虚了。”

毛泽民在旁边道:“哈交会这种对外进出口交易会,对外贸易部也是第一次,完全没有经验。现在哈交会的这些章程,都是高为农同志带着人弄出来的。看看效果有多好。’

毛泽民心情很好。

因为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很是顺利,成绩很好。

进入1949年之后,人民币不仅开始在全国城市流通,而且已经开始慢慢的渗入农村。农村是穷,但农村人口多,全国80%以上的人口都在农村。如果算上那些乡镇,那就是90%以上的人口都在农

村。所以人民币开始进入农村之后,人民币币值开始迅速稳定下来。

因为大量聚集在城市,推高城市物价的人民币,开始大量流入农村,稳住物价。

物价稳定,就是社会稳定。

可以说货币政策这一-年很是 成功。

然后是对外贸易部的工作。

从1947年开始,对外贸易就一直在增长。 这一次哈交会更是有 了这么好的成绩。毛泽民更满意的是,哈交会的成功,让对外贸易部有了经验。

当初毛泽民和魏红军两个人商量的是,- -南一北举办广交会和哈交会。

有了哈交会的成功,广交会心里就有底了。

“有什么问题吗?

“有。”

高为农点头道:“这一 -次 最受苏联和东欧国家欢迎的产品就是罐头。苏联和东欧国家要的罐头品种也多,从肉禽类开始,还有蔬菜、水果、鱼类都有。特别是罗马尼亚那边,需要大量的鱼类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