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不过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他必须也要考虑其他人的意见。如果许特力不跟其他人通气,自己不管不顾提交退休报告,那样会得罪很多人。
所以许特力和延安五老都通过气。
因为大家年级都很大。其中林波曲64岁,谢绝哉65岁,董毕五64岁。不过除了谢绝哉到了退休年龄之外,林波曲和董毕五都没到退休的年龄。因为两个人都是政治局委员。不过林波曲还是跟着一起提交了退休报告。
看到他们提交退休报告,有的人高兴,有的人却皱起了眉头。高兴的干部不用说,目前年龄段在四十岁以上的干部,很多都非常高兴。上面的位置有限,有人走才能有人上。
就像是北洋政府,你袁世凯下去,下面的人才能够有机会当大总统。袁世凯称帝,直接堵死了其他人当大总统的路。北洋那些实力派军阀,谁能够赞成袁世凯当皇帝。
这都是人之常情。
不过也有一些干部是不满意的。
他们年龄也不小,都在六十左右。他们在这几年之内也到退休的年龄。很多人并不想退休,他们认为自己还能为革命多做贡献。“同志们的意思呢?”
这可是党内第一次讨论退休报告。
虽然七届三中会议有了规定,但对于大家来说依旧是开天辟地的事情。所以主席也没有直接说什么,而是要听听与会代表们的意见。不过很明显。
大部分代表并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随便发表意见。包括一些政治局委员也是如此。
许特力这个时候道:“当年我们革命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如果真的想要升官发财,我们就不参加革命了。我们能够活着看到革命胜利,看到新中国成立,已经是非常满足。再说我们是党员,遵守党的纪律是第一位的。七届三中会议有了规定,我们就要遵守。”
许特力是有说这种话的资格。
他当年在湖南省学界政界,那可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但他在国共破裂,共产党最危险的时候入党,参加南昌起义。要不然以他在湖南学界政界的地位,在国民党那边也是高官厚禄。就算是新中国成立,他也是新政府要团结的对象。
总理开口道:"如果从年龄来算,林波曲同志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谢绝哉同志也可以再干一年。只有许老和吴老的确到了退休年龄。但我们现在这样突然批准他们退休,那么他们的工作交接也是一个麻烦。”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干部变动太频繁。
影响稳定。
总理其实不希望变动太快,他希望可以渐进式的、慢慢的进行调整。退休也是如此。
突然提出退休报告,总是不怎么合适。
主席没说话,看向了修养同志。修养同志道:"伍豪同志说的有些道理。再说我们党还没有处理过干部退休问题。所以我们还要考虑干部退休之后怎么安排,他们还能不能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他们的退休待遇要怎么安排。这都是一个事情。在没有完全解决这些事情之前,直接批准退休,还是有一些问题的。”
修养同志考虑的还是很全面。
七届三中会议虽然批准了退休制度,但配套的制度并没有确定下来。
现在真正开始有人要退休,就需要配套的政策,可以让退休的干部有足够的保障。如果退休之后没有保障,那么谁还愿意退休。同样既然是退休,那么退休之后还有没有权力?
特别是对原来的部门还能不能"指手画脚",这目前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主席看了一圈之后,点名道:“红军同志,关于党员干部退休制度,你是首倡者。你来说说。”
"我基本赞同修养同志的看法。所谓退休,我们不能只是说到了年龄就让他们离开工作岗位。我们还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如何交接,退休干部要怎么安排,退休干部享受什么样的待遇,退休干部还能不能参加党组织活动,退休干部还能不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我们都应该做好具体的规定。写此同时,我认为退休不应该是现在这样仓促。”
“我党已经确定,每五年召开一次全国党代会。那么我认为干部调整也应该是遵循这个时间。五年中间某个人到了退休年龄,也不应该直接退休。而应该是五年之后选择退休。像许老、吴老现在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不应该是现在立马退休。而应该是在八大会议上批准退休。这样就有充分的时间交接工作,也有充分的时简尧善很休制度。”“
退休这个制度,只要开了一个头,那么接下来怎么都好办。
许特力他们这一次提交退休报告,已经是真正开启了党员干部退休制度的序幕。开启之后,就无法阻挡。毕竟前面那么多政坛大佬都选择退休,到了你不想退休,别人也不干。所以不管是七届四中会议批准,还是到了八大会议批准,都只是时间问题。党员干部退休已经是势不可挡。
魏红军之所以表态,应该在八大批准。
是为了继续完善干部调整正规化。党代会五年制,以后把人大会议、政协会议调整为五年制,那么会进一步推动制度的正规化。这些制度的正规化,都是为了尽量的减少政治斗争带来的破坏性。
主席点头。
对于魏红军的建议是比较认同的。
现在突然让这几位干部退休,各方面都没有准备好,总是会留下一些隐患。
“其他同志们的看法呢?”
“我赞成。八大会议上批准,已到年龄的干部退休,既不违背七届三中会议的精神,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一步完善退休制度。 ”
聂帅支持。持
谢绝哉是内务部部长。
如果谢绝哉辞职,那么聂帅就要找一个适合的干部接班谢绝哉。聂帅之前担心自己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在政治法律委员会当中,做事情小心翼翼。也
不愿意和谢绝哉这样资历深的老同志发生冲突,所以给谢绝哉足够的尊重和权力。
可是-旦谢绝哉退休,那么聂帅就不可能给后来人和谢绝哉一样的权力。
所以聂帅需要提前做好一些安排。
“我也赞成。”
和魏红军一起刚刚进入政治局的邓希贤也表态支持。
随着几名政治局委员的表态,事情基本上定了下来。除了林波曲之外,中央批准其他三个人的退休报告。但真正的批准,要在八大会议上。
到时候就不仅仅是他们三个人的退休报告。
而是中央要让到了年龄的干部一起退休。但这些退休干部必须要有足够的保障。因此最后决定政务院总理伍豪、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聂帅、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高刚、政务院副总理兼全国编制委员会主任魏红军、书记处书记彭珍五个人负责定制退休干部的章程。
当然别看是这五个人领导。
其实主要负责的部门就是编制委员会。
编制委员会要制定退休干部的待遇,这个待遇包括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政治待遇是这些退休干部退休之后,在政治上能够参加什么活动。经济待遇包括工资待遇、医疗待遇等等。
都要仔细规定。
既不能让退休干部吃亏,同时要扼杀退休干部“退而不休"的情况出现。随着解决退休问题,七届四中会议正式结束。
826农村工作会议
“最近反应我们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农村征税人员,工作作风粗暴。”七届四中会议结束之后,魏红军立马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
因为现在机会最好。
平时想要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农村工作会议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毕竟中央虽然削弱了地方中央局和地方大区的实力,但他们在地方依旧实力不弱。中央很多政策还是需要靠他们实施。
所以中央每次召开一些重要的会议,地方干部都要来北京,在现在交通情况之下很是麻烦。再说时间进入三月份。
各地都要准备春耕大事,没有时间专门召开全国农村工作会议。
现在情况非常适合,七届四中会议刚刚结束,有很多地方干部都在,并没有离开北京。这一次七届四中会议在中共历史上属于是最平稳的时候召开的。因此准备也充足。
结果这一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参加会议代表最多的一次。
全国党员代表超过1000人。全国重量级干部参加的很多。
魏红军召开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主要是讨论三个议题。一个是目前农村地区税收问题,一个是目前散落各地的农垦问题,还有一个是关于合作社的问题。
这不是魏红军拍脑袋想出来的议题。
而是根据中央目前关注的农村问题,加上各地提交的农村发生的事情总结出来的,也是现阶段农村最重要的三个议题。参加会议的代表,开会之前已经是拿到了会议讨论的内容。
主席是反对开会的时候突然讨论某个议题,让参加会议的代表没有任何的准备,让他们在会议上无所适从。主席一直要求,作为领导人要召开会议,就不能让参加会议的干部没有一点点的准备。除非是一些突发情况,要不然在会议之前就应该把会议要讨论的议题传达下去。
让与会代表都有时间考虑。
这样开会代表才有准备,才能够在会议上提出自己的意见,会议才有质量,才能够解决问题。
所以魏红军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常委讨论之后,就把这一次会议的三项议题下发下去。开会之后魏红军也没有客套。魏红军一直负责全国土改工作,因此对于这些负责农村农业的干部很熟悉。而且七届四中会议才刚刚结束,在会议期间魏红军和这些代表也见面交流一些意见。所以也用不着浪费时间,开会直接进入议题。
"在七届四中会议之前召开的政协临时会议上,有不少政协委员提出了我们干部工作作风的问题。说我们的干部在工作当中存在强迫命令主义的恶劣作风,特别是征税干部下乡收公粮的时候,作风更加粗暴。甚至发生了收公粮干部和村民发生冲突的事情发生。不少政协委员要求中央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改变我们干部这种工作作风。按照我们政协委员的调查,华南和东南地区问题最严重。”
魏红军看向了中南局第一书记邓志辉,以及华南和东南地区的干部。
邓志辉是中南局第一书记,也是这一次成立的农村工作委员会常委。他在中南局也是一手负责过土改工作,对于农村工作是非常熟悉的。
华南分局常委,广东省副省长,负责广东农村工作的陈韬道:"“魏书记,我们的干部工作作风粗暴是有的,但基层工作也远比想象当中困难。目前华南农村,虽然完成了主改,从政治上、经济上推翻了封建地主阶级。但农村的宗族情况还是很严重。不要说是收公粮,就是想要统计一下农村粮食产量,不少农村都是百般的拖延,对抗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干部去这些农村,想要开展工作非常困难,只能是依靠宗族当中的族老。所以有些农村如果工作作风不强硬,根本无法完成工作。”
陈韬能够成为七届四中会议的代表,是因为陈韬在华南土改当中功勋卓著,甚至在批评"和平分田"思想当中,陈韬表现惊艳
新中国成立之后,主席说
过政府当前最重要的三项工作就是土改、剿匪、稳定物价。可以看出土改在解放前后政府工作当中的重要位置。
陈韬就是因为出色的土改成绩,在党内奠定地位。虽然资历浅,但政治地位一路提高,目前成为了华南分局重量级干部。而且陈韬和魏红军熟悉,在魏红军手底下待了千年。所以他代替华南干部进行辩解。
表示华南分局的干部虽然有问题,但也有客观原因。“陈韬同志说的是事实。”
陶朱点头。
在华南分局除了第一书记罗启容之外,在地方上就属陶朱地位高。罗启容是广东省委书记,陶朱就是广东省长。既然陈韬先开口了,陶朱当然也要附和。
甭管大家以前是在哪里工作的,现在他们都是华南分局的干部。肯定要为华南分局分辨,所以道:“我们在华南地区的群众基础比不上老解放区,华南地区宗族势力之强大是老解放区无法理解的。我们很多干部工作,在农村受到掣肘比较多。现在又不是战争年代,我们的工作稍微强硬一点,各种传言就满天飞。当然我们的干部工作没有那么细腻是有的。”
“邓希贤同志,你怎么看?”魏红军问了旁边的邓希贤。
魏红军其实并不喜欢下面的干部这样推卸责任,把问题都归咎于客观环境。不过虽然有些生气,但魏红军倒也不是要追究中南局,华南分局、东南分局干部的责任。
毕竟是刚刚解放不到两年时间。
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新解放区群众基础比不上老解放区是肯定的。出现问题也是正常的事情。
魏红军要的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邓希贤道:“出现这种问题,说来说去还是我们的群众工作做得有缺陷。土改的时候,我们需要更猛烈的冲击农村秩序。应该把封建地主阶级,还有宗族势力都一起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但土改的时候和平土改的舆论太大,虽然后来做了一些改变,但还是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加上南方有些地区的宗族势力强大,土改的时候没能够―次性解决,才有这么多后遗症。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更广泛的动员群众,打击宗族势力。
邓希贤是多年的政工干部。
晋冀鲁豫开辟根据地,后来经营中原,最后去了西南。是亲自负责过土改工作的。所以里面很多问题,邓希贤看的也很准.“嗯。”
魏红军赞成邓希贤的判断。
目前新解放区农村收税不利,在收公粮的时候受到阻击。
还是因为新解放区比不上老解放区群众基础好。
所以魏红军附和道:“邓希贤同志说的非常有道理。目前农村出现的很多问题,就是因为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虽然已经出现变化,但农村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却没有真正的被我们打倒。我们的干部必须要更加努力,扫除农村的封建忠想。这个事情和目前中央推进的移风易俗是殊途尚归。"—”
“这方面可以联合推进。”
习中迅开口。
目前高刚进行宣传部门的整顿,习中迅也是重要力量。
整顿宣传部门的目的就是"移风易俗",其实就是要打掉中国的封建思想,传播新思想。农村的宗族问题,就是农村目前最严重的封建思想遗留。
所以魏红军道:"这个问题习中迅同志可以和高刚同志商量,看看如何尽快的打击农村封建思想思,在农村真正的开展移风易俗。我说一下我的看法,在农村封建思想之下压迫最严重的就是女子,这里面会有很多惨绝人寰的事情。可以抓住几个典型事件,要学会小而化大,在农村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反宗族的运动。”
“好。”
习中迅点头。
对于这个事情魏红军也放心。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