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658章

作者:随遇而安

这种报告当然是留给杨全武。

主席点头。

对于总参谋部的报告是认可的。

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预测。朝鲜战争刚刚爆发,魏红军就提出过朝鲜战争会经历三个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就说过美军拦 腰截断战线已经拉长的朝鲜人民军。

邓国更是表示,美军可能在朝鲜半岛海岸腰部实施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登陆作战。

只不过这一次是在朝鲜问题正式会议上,总参谋部提出来的。当然主席自己也研究过朝鲜战争,也认为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主席道:“伍豪同志,关于敌人有可能从仁川等地登陆的情况,告诉朝鲜和苏联政府,并告诉朝鲜政府做好应付最坏情况的准备。”

"好。

“外交部和总参谋部要密切注意朝鲜战争的情况。”

“是。,

"如果真如总参谋部预测的那样,敌军从仁川登陆,把朝鲜人民军拦腰截断,那么朝鲜半岛的局势会急转直下。部队要做好一切准备。魏红军同志,华北边防军部队是不是可以开拔,先行进驻

东北重要地区。

在这里的都是带兵打过仗的。

都知道一旦朝鲜人民军真的被联合国军拦腰截断,那么朝鲜半岛的局势会迅速恶化。如果到时候在做准备,时间会紧迫。

魏红军点头。

道: "主席,这个事情我回去之后就和总参谋部,边防军那边商量出一份计划。”

朝鲜战争已经打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用不了几天美军就会进行仁川登陆,然后再过二十来天美军就会越过三八线。之后美军会长驱直入,一路打到中朝边境。所以留给边防军的时间并不长。

现在华北边防军是应该慢慢的移到东北。

只有部队部署在鸭绿江不远处,有什么事情的时候才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贺老总代表军委提议道: "现在釜山那边的联合国军兵力已经不少,-旦他们加派兵力,短时间之内他们的兵力很快就达到三十万人。所以这场战争一旦打起来,就不是小规模的战争,是百万

规模的战争。因此军委的建议是,除了目前东北边防军和华北边防军之外,再组建一支三四个军组成的二线兵团。或者驻扎在河南,或者是山东带。旦前线有什么事情, 可以随时调动。

“伍豪同志,你怎么看?”

“我认为可以。”

“红军同志,你的想法呢?”

“主席,我认为是好建议。有了二线兵团,前线需要的时候也不用慌张。

听到总理和魏红军的话,主席点头道:“那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红军同志,你和军委讨论,看看抽调哪些部队,部队驻扎在哪里。等有了计划之后,上报给我。

“是。'

此时邓国开口道:“主席,总理,目前东北边防军的后勤是东北军区负责,华北边防军的后勤是华北军区负责。可是一旦华北边防军到东北驻扎,到时候后勤怎么处理?东北边防军和华北边防

军本来就是为了预防朝鲜战争准备的,我提议组建边防军司令部,全权统一指挥两支部队。而不是跟现在一样, 指挥和后勤补给分散。

之前是为了分别组建部队。

,而且当时还不确定以后要 怎么样。所以东北边防军和华北边防军各隶属于东北军区和华北军区,但现在两支部队都要去东北驻扎,以后有可能会一起入朝,直接听命于中央和军委。所以不适合

现在这样的模式。既然如此部队统-指挥、统一后勤是必须 要做的事情。

“是应该组建统一的边防军司令部。 ”

主席赞成邓国的提议。

主席一-边说一边看了一眼魏红军。

目前来说最合适的当属魏红军。魏红军这段时间一直负责朝鲜事务,-直负责边防军的事情,顺势负责边防军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不过魏红军离开军队-线指挥已经三年时间,在政务院的工

作做得有声有色。突然之间让他去指挥部队打仗,是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考虑边防军部队的构成,以及目前政治局领导对朝鲜问题的态度,主席还是偏向了魏红军。魏红军分析朝鲜问题眼光敏锐,也是政治局层面唯一-明确支持入朝的领导。

所以道:“我提议红军同志担任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大家的意见呢?”

"我支持红军同志担任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总理不希望这个位置上发生一些问题。

目前有资格担任边防军一把手的领导还是有的。聂帅、彭老总、林帅、贺老总、陈老总、刘帅都是有资格担任一把手,从部队构成来看其实聂帅很合适。但聂帅、陈老总都不是以指挥部队作战

见长。至于其他人,林帅明确反对出兵,在莫斯科和总理说还不够,甚至发电报给中央,表示了自己的看法。而彭老总、贺老总、刘帅他们和东北边防军和华北边防军部队都不熟悉,历史上没有太

多的渊源。

如果是他们过来担任边防军一把手, 还需要时间磨合。

魏红军正合适。

政治局委员,身份足够高。又是晋察冀出来的,华北边防军很多部队不是魏红军的老部队,就是当年晋察冀,后来华北的兄弟部队。

包括东北边防军。

有不少部队都和魏红军有渊源,魏红军和邓国那也是老战友。魏红军担任边防军-把手, 会少了很多纷争。

“我也支持。”

贺老总点头。

贺老总和魏红军其实没什么私人交情,应该说两个人不熟悉。

但贺老总对魏红军是保持善意的。

因为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的时候,晋察冀对贺老总的晋绥军区一直是支持的。特别是八纵攻下张家口之后,八纵这边支援了晋绥部队大量的武器弹药和后勤物资。后来更是成建制抽调部队支援

晋绥军区。

而且每次支援,八纵这边都很爽快,不会跟你讨价还价。

贺老总当初指挥的部队当中,有不少都是出身晋察冀的部队。而且魏红军虽然和贺老总没什么交情,但和贺老总手底下的张忠勋、黄欣婷、于秋里等人交情还是很好的。

再说魏红军负责边防军事情是名正言顺,贺老总不可能反对。主席看到总理和贺老总都支持,因此对总理道:“那这个事情我们召开中央委员会确定下来。’

“好。"

“红军同志,你和军委先商量一下边防军司令部如何组建。”

“是。”

魏红军心里已经明白,只要自己担任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那么接下来部队入朝,自己有很大的可能要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魏红军倒是不害怕带兵入朝。

很快主席召开中央委员会会议,正式确定成立边防军司令部,任命魏红军担任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魏红军和军委、东北边防军和华北边防军讨论。

最后的结果是,废除东北边防军和华北边防军编制。

边防军司令员直接下辖13兵团和20兵团。魏红军担任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国担任边防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 政治委员,郑伟山担任边防军第二副司令员兼20兵团司令员,雷佳斌担任

后勤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调13兵团副司令员洪雪智担任边防军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朱亮才担任边防军第二副政治委员兼20兵团政治委员,夏侯文担任第三副政治委员兼后

勤司令部政治委员,甘思琪担任边防军第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魏红军和军委讨论之后,上报给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会批准通过这份报告。

魏红军- -边成立边防军司令部,- 边开始调动20兵团部队进驻东北。结果是13兵团驻扎在吉林临江以北地区,20兵团驻扎在辽阳、丹东、本溪等地。

在魏红军调动边防军部队的时候,1950年8月11日, 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

835边防军会议

联合国军仁川登陆,打了朝鲜人民军一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有中国的提醒,但朝鲜人民军主观上并没有太过重视,他们被表面上的胜利所蒙蔽。客观上朝鲜人民军也没有实力去阻挡联合国军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本身兵力就没有那么多,也就十万

上下的兵力。当中还有不少刚刚征兵入伍的新兵。

朝鲜人民军战线拉长,部队散开之后,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集中兵力。

主席集中了军委的意见,给朝鲜发电报。告诉今日城,一旦仁川登陆的联合国军拿下汉城,那么整个朝鲜人民军就被拦腰截断,南边的人民军主力会被断了后路,到时候这些部队根本撤不回

来。如果朝鲜人民军在南边的部队被歼灭,那么朝鲜人民军就会元气大伤,根本挡不住联合国军。

所以希望朝鲜部队果断。

前线部队尽快的后撤。还有保卫汉城的部队不要死打硬拼,这样和联合国军作战是没有好处的。要集结兵力,灵活机动,集中兵力歼灭联合国军小股部队。

不过这个时候的人民军部队已经完全慌乱。

包括今日城本人也是如此。

各部队听到联合国军仁川登陆,一时之间都是不知道应该要怎么办。

可以说联合国军的仁川登陆一下就改变 了整个朝鲜战局,让朝鲜人民军从优势直接转为劣势。听到联合国军仁川登陆成功之后,整个远东地区的美军小弟都受到了鼓舞。

这里面最受鼓舞的就是常凯申。

常凯申手底下的将军,- -直在制定反攻大陆的计划。

金三角的国军残兵,不仅进入云南,还有人从北越那边过来滋扰广西。这些人都认为反攻大陆的时机到来,所以在广西、云南等地越来越活跃。

袭击广西的国军残兵,甚至是成建制一一个团。

这让本来好了很多的广西土匪又有死灰复燃之势。华南军区政治委员罗启容,华南军区第一副司令 员杨德志、华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陈开坤、华南军区第三副司令员程世才联名上报中南军区,

转中央和军委,希望能够在华南军区保留五个军的编制。

华南军区开始兵力是很雄厚的。

前前后后有60多万部队。

进入广西。

光是下辖的兵团就有邓国率领的16兵团,杨德志率领的13兵团,陈开坤率领的19兵团。除了这些部队之外,还有两广纵队和海南的琼崖纵队,以及因为广西剿匪不力从湖南15兵团抽调一一个军

加上部队在广东、广西整编的国军部队。

兵力非常雄厚。

不过后来支援广西的军回到了湖南,13兵团抽调38军,16兵团抽调49军到了东北,19兵团70军改为华南军区公安部队,两广纵队改为广东公安。

还有一部分部队复原,组织农垦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