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67章

作者:随遇而安

等高伟炫耀完了,黄浩才道:“支队来了命令。”

“什么命令?”

“支队有令,要改编我们挺进大队。此次支队开会改编部队,支队下面下辖一营、二营、三营、四营、五营、特务营、独立营,还有警卫营、炮兵营、后勤营。我们挺进大队改编为独立支队独立营。高队长担任营长,我兼任教导员。”

“独立营?”

高伟皱了皱眉,道:“如果是挺进大队,那么就没有编制。我们想怎么扩军就怎么扩军。可是改编为独立营,那么我们以后扩军就有了限制。支队给我们的是什么编制?”

“四个主力连,如果我们有办法也可以增设一个新兵连。”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设置五个连?”

“对。”

高伟这才有些满意。

道:“五个连,满编的话七八百人都是可以的。虽然比挺进大队有些麻烦,但还是可以接受。

不过我们支队怎么突然之间弄出这么多营的编制?”

“最近一段时间,独立支队接受了师部派来的不少指挥员,还有很多原东北军军官也编入了部队。支队也有一些人事变动。支队新任命了一名副司令员,原来是师部作战科副科长,叫肖勇实。”

“肖科长,我认识。以前在独立团的时候,他跟我们司令员和政委的关系很好。”

高伟连连点头。

道:“他可是团长,不是,师长的爱将。当时在独立团有不少参谋,师长最器重他,所以在那些参谋当中他最年轻,但却担任了副科长。他竟然来了我们独立支队,真是不可思议。”

当年独立团并不是很大。

只有1700人左右。

指挥员也少。甚至开始成立独立团的时候,不设置营部,直接有团部领导各连。后来才增设了营部。所以团部干部和连队干部都很熟悉。

高伟当时是排长,因此也认识肖勇实。

在独立团最不缺少的就是年轻干部。但肖勇实传闻还是很多,都说团长最欣赏肖勇实。

“应该是独立支队的作用越来越大。”

“应该是如此。”

高伟很是高兴。

自己是独立师的人,但也是独立支队的人。独立支队越好,他当然越高兴。

“陈祖宁同志担任五营营长,宋志远同志担任炮兵营长兼任四营营长。陈祖宁同志也是原独立团的人,后来在地方拉部队。现在他拉的部队,已经被独立师升格为一个主力营。宋志远同志是原东北军军官,留在易县抗日。他的部队被编入独立师他本人则是派到了独立支队。

“司令员和政委怎么老是喜欢用这些白狗子军官。”

高伟有些不明白。

那些白狗子有什么好的。

黄浩看高伟狗脾气上来,立马道:“现在合作抗日的时候。再说这些原国军军官,都是正规军校毕业,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投意奔八路军,愿意参加革命,这是好事情。像我们独立支队的参谋长张大虎,一营营长李万福,特务营营长吴清河,他们现在都是我们党内的人,是我们的同志。宋志远同志,估计很快也会入党。你这样发牢骚,是不利于团结的。”

“知道了,我的政委同志。”

“还有司令员传话过来,让你注意一些。独立营在西宁县如此发展,必然会引起日军的报复。”

“我会小心的。”

第101章 日军驻蒙兵团成立

“军区情报,日军驻蒙兵团已经到位。”

独立支队的会议结束之后,各营开始了自己的发展。

独立支队司令部不管那些。

在宋家庄的司令部,目前主要管的是教导大队、警卫营、四营、炮兵营的训练。教导大队是为了培养基层指挥员的,参加的都是在之前的战争当中表现出色的班长和士兵,以及这一次来独立支队的那些学生。目的是给支队培养一批合格的班排级基层指挥员。

肖勇实负责教导大队。

肖勇实是真的很有能力。

红军时期就在红军大学,然后在干部团担任过连长,立过战功。后来在作战科工作,这几个月又独立发展游击队。是一名有理论、有实践的干部。

对于教学非常熟悉,他负责教导大队培养基层指挥员非常出色。

然后是炮兵营和四营的训练宋志远在负责。

可以说宋志远来了之后,部队才有了真正的炮兵指挥员。宋志远是正儿八经炮兵专业毕业的军校生,除了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都会摆弄。

张大虎虽然会摆弄郑弹筒,但也就是知道,并不是专业。

宋志远不一样。

这就是他的专业。他来到独立支队之后,部队摆弄掷弹筒的水平蹭蹭的往上升。自从日军撤离县城之后,独立支队的发展是蒸蒸日上。

就在这个时候,韩卫国来了。

“驻蒙兵团到位了。都是哪些部队?”

王秋云赶紧问韩卫国。

独立支队要往北发展,要发展察南根据地。之前的对手是察哈尔派遣兵团,不过这支部队是关东军序列,不可能长时间在华北打仗。

关东军的老巢毕竟是东北。

关东军的部队进入华北,要么是改变隶属关系成为华北方面军的部队,要么就撤回东北。所以现在成立的驻蒙兵团才是独立支队未来的对手。

“日军新组建的驻蒙兵团,总共有三支部队组成。二十六师团,独立混成第二旅团,还有五个后备大队。其中二十六师团司令部在大同,二十六师团部队也在大同一带驻扎。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司令部在张家口,五个后备大队驻扎在平绥路主要城市。驻蒙兵团司令部在张家口。

“五个后备大队,驻扎在平绥路沿线城市?”

“是。”

王秋云、魏红军、肖勇实、张大虎几个人在看,越看地图,一个个越是皱眉。

魏红军开口道:“二十六师团的编制呢?来源呢?”

“二十六师团是原关东军混成第十六旅团扩编而成的部队,是日军第一个三单位制师团。之前日军师团都是四单位,也就是拥有两个旅团四个步兵联队的师团。这一次成立的26师团,下面没有旅团编制,只有一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分别是步兵第十一联队、步兵第十二联队、步兵第十三联队。每个联队和日军其他部队一样,都是下辖三个大队,一个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另有师团直属搜索队、通信队、独立野炮兵第26联队、独立山炮兵第26联队、独立工兵第26联队、独立辙重兵第26联队及兵器勤务队、卫生队、野战医院。编制兵员1.2万人左右,军马2000来匹,步骑枪9000支左右,弹筒216具,轻机枪216挺,重机枪54挺,野炮18门,山炮12门等武器装备。”

日军和八路军最大的不同,就是编制上的问题。

日军是有一个非常完善架构的国家,部队也有非常标准的编制。所以他们组建的部队,只要番号完整,那么大致能够判断他们的兵力和武器情况。

虽然26师团是日军第一个三联队编制的师团,和以往的四联队师团有很大的不同。但随着组建26师团这个三联队编制的师团,后面的日军三联队编制师团都是同样的编制,也就是日军开始规定新的师团编制。不会出现太大的区别。

所以26师团的情报,也是容易获取。

相比起来八路军这边番号非常乱。

一个团和一个团之间都有天差地别。有的团有两三千人,有的团只有五六百人。甚至还有乱七八糟的自卫军、游击军、支队、纵队、分区这种东西。地方部队的情况就更严重,各种司令、总指挥这种职务。不要说是日军,就是八路军自己要是下面不仔细汇报都不清楚。

现在就连八路军总部,对于自己下面这些部队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因为番号实在是太多,太复杂。

“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下辖五个独立步兵大队,同时配属有独立炮兵队、独立工兵队、独立通信队、重队。他们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独立大队和日军野战步兵大队不一样,独立步兵大队人数大约在810人左右。刚刚成立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实际兵员大约5000人左右。配备军马1800匹、步骑枪4050支、掷弹筒120个、轻机枪120挺、重机枪30挺、平射炮10门、山炮20门、野炮12门等武器装备。”

“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部队驻守方案是,独立步兵第一大队驻扎宣化,独立步兵第二大队驻扎怀来,独立步兵第三大队驻扎涿鹿,独立步兵第四大队驻扎天镇,独立步兵第五大队驻扎张家口。”

韩卫国在地图上,把日军驻蒙兵团的情况标八路军的情报系统还是可以的。

不仅驻蒙兵团的编制和兵力搞清楚了,连他们要驻扎的地方都搞清楚了。

“至于五个后备大队,都是守备大队,他们的任务是维持占领区治安,同时保护平绥路安全。他们一般都会驻扎在平绥路沿线的一些重要地方上。

普通站点会有十来个人的小分队,一些稍微重要的站点有一个小队,更重要的站点会有一个中队的鬼子。”

韩卫国仔细介绍驻蒙兵团的驻扎情况。

驻蒙兵团成型了。

以后独立支队的主要对手就是驻蒙兵团。看很多人都非常严肃,魏红军笑着道:“驻蒙兵团看起来强大,但其实仔细想想日军部署的兵力也不是很多。大同的二十六师团,团第一个要对付的是雁北地区的八路军和国军部队。这里面不仅有我独立师的部队,还有120师的部队也在这里活动。晋绥军部队也有一些在这里打游击,兵力也不少。光是要对付这里的部队,大同的二十六师团也会头疼。”

“再看看北边,26师团还要管理绥远。绥远地区有晋绥军傅作义的部队,也有阎锡山和我八路军合作成立的晋绥联军,还有我120师开辟的大青山根据地,这些部队都是26师团的对手。光是对付南北两面的八路军和晋绥军,大同部队就抽不出多少兵力来和我们打仗。”

现在的日军在敌后,依旧是兵力不足。

日军这一次成立驻蒙兵团,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发现占领区兵力不足。开始重视占领区的问题。

现在的敌后和几年后日军抽调主力扫荡是不一样的情况。大同虽然有二十六师团,但要对付的部队也多。要保护同铺路,要对付雁北地区的晋察冀一分区和二分区,以及120师,还有晋绥军敌后部队。在绥远地区更是要面对强大的傅作义部,以及大青山支队。

“再看看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几个步兵大队分别驻扎在各个县城。看似很强大,但我们也不惧。

只是我们往北发展,开辟察南根据地越来越困难面对的敌人越来越多。”

“是。如果只是驻蒙兵团,我们还真不用太担心。

王秋云点头。

驻蒙兵团,把五个守备大队加起来,人数也不过两万人左右。可是他们要管理的地方也多,蒙古、察南、察北、平北乃至于绥远一带他们也要管。而且日军最重要的两条铁路,平绥路和同铺路,驻蒙兵团都要负责。

两万人管这么大的地方,说实话根本不顶用。

“日军驻蒙兵团人数看起来不多,但日军扶持察南自治政府成立之后,察南地区汉奸横行。目前察南自治政府下属的自卫团,大约有五六千人。以后还会继续增加。加上各地维持会,各种地主武装,在察南地区的各类汉奸武装人数超过万人。除了察南自治政府之外,蒙古自治政府还拥有好几个伪蒙骑兵师。以后日军还会扶持更多的汉奸武装。

要是没有这些汉奸武装,日军才这么点兵力,怎么可能控制这么大的地盘。这一点我们肯定要重视。”

韩卫国提醒一下王秋云和魏红军。

日军这点兵力根本管不了这么大的地盘。所以未来日军会大规模的拉拢各种汉奸,组建各种汉奸武装。以此来管理这些地方。

“这一点是肯定的。未来各种汉奸武装必然会越来越多。我们既要消灭日军,也要打击汉奸。特务营目前做的就非常好,把打击目标主要放在乡镇农村伪政权和汉奸身上。以此来筹备特务营的后勤和武器弹药。我们派出小分队一时之间不是日军的对手,那就拿那些汉奸开刀,这也是练兵的好办法。歼灭汉奸武装之后,用他们的物资和武器弹药,发展我们的部队。告诉我们的指战员,避日军锋芒,打击汉奸,发展军队。同时宣传抗日,扩大影响。”

现在日军强大,硬碰硬损失太大。

先打击汉奸,以此来扩大影响。同时可以筹募资金和粮食,还能够缴获武器弹药。发展军队。等强大了,再去碰日军。

“还有一个消息。冯安民被阎锡山任命为第三行政区的行政主任,很快就要去赴任。听说救国军第一团和第二团很多人都不愿意跟着冯安民一起去第三行政区。救国军第一团团长肖永顺和第二团团长曹磊都选择留下。”

“冯安民要走了?谁留下当盛县县长?”

“是一个叫安鑫的人。好像是专门在阎锡山那里接受了敌后游击战的集训之后来的。”

魏红军想了想道:“韩主任,我们有没有人在救国军一团和二团?”

“有。”

能不能帮我分别约一下肖永顺和曹磊。我想和他们谈谈。”

第102章 改编

自从盛县根据地军民联合会议之后几个月当中,党组织在盛县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会议决定,不再以出身拒绝党员发展,一下就打开了局面。山西虽然比不上河北那么多学生,但山西的教育搞得比其他省份还是可以的,读书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