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673章

作者:随遇而安

所以麦克阿瑟只留下了很小的一部分空军飞机继续执行轰炸任务,不让中国军队随意歼灭包围圈当中的美军。不过很快这点空军力量也都撤走,因为力量太小,和中国空军较量没什么优势。所以最后麦克阿瑟把前线的飞K机都收了回来,事实上麦克阿瑟已经开始放弃包围圈当中的部队。美空军力量减少之后,对于志愿军歼灭敌军就顺利多了。魏红军在司令部一直在关注战场变化,美空军的变化也已经看到了。

魏红军立马道:“给74军发电报,让他们再坚持12个小时到15个小时。

美空军太强大。大

74军坚守三所里一带肯定伤亡不小。

但74军短时间之内还是要坚持。

"给15军、27军、65军、71军下令,全线进攻,歼灭包围圈当中的敌军。告诉他们,12个小时之内一定要全歼敌军。

魏红军看了看表,很快就要天黑,各部队必须要充分利用黑夜解决战斗。魏红军的命令传到了各军。

71军这边宋玉林已经来到了前线,道:“怎么回事?”

“军长,美24师直属部队和美21团裹在一一起。他们在阵地前沿部署了大量的火力,我们攻不上去。”

71军已经接连解决了英军29步兵旅,美19团,还有正在垂死挣扎的美5团。

就剩下这边陷入僵局。

当美军放弃了突围,构筑了-条防线之后,想要歼灭美军实在是太困难。虽然美24师逃命的时候丢失了大量的装备,手中基本上没有了重炮,甚至坦克也没剩几辆。但就算是以现在剩下的装备构筑防线,火力依旧很强。而且他们选择的位置也好,正面很窄,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宋玉林观察了好一会之后, 明白强攻不行。

在美军面前,你玩强攻,人家有的是弹药和你玩。必须要打掉美军目前重要的火力点,打掉美军火力阵地。所以道:“这样下去不行。给炮兵210团打电话,让他们派一一个营过来支援。”

炮兵210团,就是分配给71军的国产火箭炮团番号。火箭炮团在第-天的进攻当中表现出色, 让宋玉林很满意。

现在美军阵地火力太强。

必须要用重火力摧毁。

虽然宋玉林也担心会遭到美空军的轰炸,但总不能因为害怕轰炸,就不用火箭炮团。很快210团1营带着201 ]火箭炮来到了前线。

“看到那边的美军阵地了吗?我需要你们火箭炮,对美军火力阵地进行三轮炮击,打掉美军火力阵地。能不能做到?'

“首长,没问题。

“好,尽快安排。动作要快,打完就找地方隐蔽。”

是。”

很快210团1营准备好了之后,面对美24师阵地开始了炮击。

"嗖--嗖一嗖--”

“轰轰轰--”

火箭炮团炮击特点就是速度快。

你根本就没有时间躲避。美24师的火力阵地就是如此。火箭炮开炮之后,短时间之内就打的美24师防御阵地火光冲天。在美24师做出反应之前,他们在前沿设立的迫击炮、火箭筒、重机枪,还有火焰喷射器,这些火力阵地已经被210团摧毁。

这个时候美24师如果有一些重炮, 就可以对火箭炮阵地进行还击。但美24师早前突围,后来在这个地方构筑防线,重炮早就丢了。

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前沿阵地被摧毁。

其实仗打到现在,美24师和21团也是强撑一口气。 毕竟都快打了20个小时,本身伤亡很大。像美21团,目前虽然还有近2000人,但其中800多人都是伤员。这么多的伤员,没办法后撤。虽然现在才十月份,但到了晚上温度已经很低。看着那些重伤员一个一个死去,对于部队的士气打击非常大。

甚至美24师师长威廉迪安都明白,他们都是被抛弃的部队。

根本没有支援。

但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一直在坚持。

可是随着前沿阵地的被攻破,威廉迪安已经没有心气继续部署防线。

打不下去了。

1950年10月12日,晚上8点24分钟,威廉迪安派人和71军接触,表示愿意投降。条件是中国军队必须要救治伤员,要遵守"日内瓦公约",善待投降的美军官兵。得到宋玉林同意之后,8点50分威廉迪安率领4700人的部队投降。

这是朝鲜战争爆发以来,美军规模最大的一次投降。

近10点的时候,71军占领了美5团的阵地,彻底完成了志愿军司令部交代的任务。总共花了-天时间,全歼美军24师和英军29步兵旅。

之后其他部队也陆陆续续完成了任务。

主要是没有援军。

让剩下的部队失去了坚守的意义和信心。

27军歼灭骑五团,65军也是歼灭包围圈当中的美二师9团、23团、 骑七团。本来65军是想要把骑兵第一师全都歼灭,可是骑兵第-师 直属部队猛冲猛打,靠着强大的火力,还是冲出了包围圈。

但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东线战场那边战况也很激烈。

美3师和美7师因为靠后,加上13兵团集中兵力主要对付陆战一师,结果直属部队在海军航空队的支援之下,还是艰难的突围成功。

当然美3师和美7师虽然突围,但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兵力。

下面的步兵团都没能够突围。

美3师和美7师突围的都只是师部直属部队。两支突围部队加起来都不到9000人,可以说两个师都失去了战斗力。13兵团目前最困难的是,正好面对美军7个航空母舰舰队。

还是志愿军本身的防控力量太差。

虽然有空军和防空部队的支持,但和美国相比,差的实在是太远。

要不是如此,怎么可能让美3师和美7师突围成功。

韩先初从最开始的目标就是陆战一师。

集中了两个军,集中了兵团所有的重火力,全力对付陆战一师。 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将军, 各方面预判能力,部队指挥能力都很出色。

可惜从-开始陆战一师就被韩先初盯上。

史密斯带着陆战一师直属部队,特别是坦克营一路突围。可是44军在不到一百里的地方,设立了一个又一个伏击。一直在消耗陆战一师。

结果史密斯带着陆战-师到最后都没能够突围成功。

至于李承晚伪三师和伪首都师,早就崩溃。

至此志愿军部队入朝第一次战役当中的第一阶段正式结束。

848人心

“主席,前线战报。”

1950年10月13日。

志愿军部队全面进攻第三天早晨。彭老总、贺老总、杨全武、杨上昆四个人来到了主席这里,他们四个人是目前军委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彭老总和贺老总都是中革军委副主席,杨全武是代理总参谋长,杨上昆是军委秘书长。

他们这么早就来汇报工作,是因为前线战报已经报到了军委。

主席这两天也是没能够好好休息。

一直关注前线情况。

听到军委要汇报前线战报,主席、总理、总司令、修养同志、聂帅五个人都在。中央委员会领导当中,任培国身体已经无法继续工作,陈运是因为太忙。

因为朝鲜战争爆发,总理负责和苏联方面沟通,而且有事情需要当面沟通的时候,就会飞去苏联。而聂帅全权负责国内安全工作,特别是主持"镇压特务、反革命”工作。加上聂帅作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自从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军委工作上。

聂帅成为沟通中央委员会和军委的桥梁。

所以政务院的工作,基本上都落在了陈运身上。陈运目前事实上是代理政务院总理工作,财政经济委员会是李富春、毛泽民、曾善三个人负责,计划委员会是邓希贤负责,全国编制委员会是张丁程负责。

陈运忙的脚不沾地,因此也不参与这方面工作。

“主席,志愿军司令部今天早上汇报了较为详细的战报,粗略的统计了第一阶段战果:西线战场歼灭美24师;美骑兵第一师的骑五团、骑七团、骑八团;美二师的9团、23团;美25师的24团、25团;英军29步兵旅;土耳其旅以及歼灭李承晚伪六师和伪八师;击溃伪二师、伪七师。目前能够统计的毙伤俘美伪军及其走狗部队10.7万人,至于敌军目前在战场上溃散的散兵,还没有统计下来。“

“东线战场歼灭美陆战一师;美3师的7团、15团、 65团;美7师的17团、31团、 32团;李承晚伪三师和伪首都师。目前能够统计的毙伤俘美伪军数量7.1万人。”

“东西两线战场,我志愿军部队利用35个小时时间,共歼灭敌军17.8万 人。彻底打碎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想要歼灭我志愿军部队和朝鲜人民军的计划。”

杨全武代表军委立马给主席和总理汇报。

杨全武是真的高兴。

虽然此战不是他上去,但毕竟上去的部队有很多都是他的老部队。

聂帅配合道:“目前我军入朝第一次战役还没有结束,部队正在全线追击。50军167师已经截住了英军27步兵旅,歼灭英军27步兵旅估计也就在今天。而且74军目前把撤退的美军挡在了三所里,部队正在前后夹击撤退的第八集团军。估计一两天之内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好。”

总司令看着战报很是兴奋。

说起来总司令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指挥部队打过仗。包括解放战争的时候,主席在军事上更多的助手是总理。七大之后总司令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纪委工作上。

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总司令要组建纪委正规单位,同时要制定纪委工作内容,制定党和军队要遵守的纪律。这都是很复杂,但很重要的事情。

之前在部队入朝问题上,总司令也是有很大的顾虑的,或者说心中对于美军是有忌惮的。

他从来没有想过,志愿军入朝之后,这才半个月时间就有如此的战果。

“魏红军同志,此战打得好。”

总司令都忍不住赞扬魏红军。

大家现在都是喜气洋洋。在座的都是战争年代走过来的,现在朝鲜战场对于中国是非常有利。美军目前在整个朝鲜半岛都没有多少部队。就算美国很强大,运输能力很出色,但想要补充朝鲜半岛需要的部队,还是需要一一定时间。 可是现在美国在朝鲜半岛最缺乏的就是时间。

可以说朝鲜战场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了中国军队手中。

“主席,这份战报要不要公布出去。”

总理问了主席。

旁边的聂帅立马道:“主席,我觉得应该公布。自从大家知道了我军入朝之后,很多城市当中,不少民主人士和工商界人士都人心惶惶。特别是我们开始阻击美军-段时间之后迅速撤退,更是在城市当中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大家在国内得不到消息,就通过香港等地接受战场消息。还有台湾那边故意散布各种谣言,导致那些民主人士和工商业人士中间有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传播。很多城市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不少人又开始非常担心。公布这样的战果,可以稳定城市的人心。同时可以打击越发猖獗的国民党特务的活动。“

聂帅这半年时间是真忙。

这半年来全国治安工作很困难。

台湾那边疯了一样的给国内输送各种特务。这些特务除了破坏生产之外,更多的是利用各种渠道散布各种半真半假的消息。这种小道消息的威力还是很强大,很多人都相信这种小道消息。

所以自从传出中国军队入朝,而且第一仗没打过联合国军撤退,让国内很多工商业界人士着急。其实到现在还留在国内的工商界人士,大部分都是对于新中国还是有一定的期待。

如果可能他们并不想离开国内。

毕竟老祖宗在这里。

可是他们也害怕,好不容易新中国建立不再打仗。如果真的和美国打起来,要是打不过人家怎么办?国内要是再起战乱,到时候又会是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

“我赞成荣真同志的意见。"

总理支持聂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