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苏联空军参战之后,为了协调中国空军和苏联空军之间的关系,统一指挥苏联空军和中国空军,成立了中朝人民空军司令部。司令员是中国这边担任,顾问是苏联方面担任。名字当中没有苏联,主要是因为苏联不能留下参战的"把柄”。其实这个司令部真正做主的是苏联空军。
在这方面中国没有丝毫的怨言。相反让苏联空军指挥,还是主席他们提议的。毕竟抡起空军部队打仗,中国还是刚出生的婴儿,人家苏联已经是身经百战。所以中国空军非常愿意让苏联空军指挥,跟他们多学习。
这种指挥。上的统一, 对于作战好处非常明显。
不需要一个个去解决问题。
直接就是双方司令部之间对接就可以。
魏红军说完之后,邓国道:“而且此战我们缴获了不少美军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如果把他们集中起来,组建几个高炮团应该不成问题。”
美军部队都是配备数量不菲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美军一个师光是师属直属部队就配备64辆四联装12.7毫米防空装甲车,641 ]双联装40毫米自行高射炮。包括下面每个步兵团也配备16辆四联装12.7毫米防空装甲车,16[ ]双联装40毫米自行高射炮。除了这些有些部队还有专门的高射机枪营,高射炮营。可以想象美军在防空上配备武器有多么豪华。
当然美军入朝之后因为没有防空压力,所以这些防空武器都当成是地面攻击武器使用。
这一次志愿军还真是缴获不少好东西。
虽然被美军轰炸,毁掉了不少。但完整的也留下了很多。用那些缴获的武器,完全可以组建好几个团的防空部队。
“这个东西让参谋部负责。我们现在是需要更多的防空部队。”
武器装备越是豪华,纯正的步兵数量就会越少。解放军要成为现代化军队,也要适应这种变化。
"第二个方面是,应该扩大维护铁路和公路的工程兵规模。我们要有足够的部队,铁路和公路收到轰炸之后,可以随时进行抢修。绝对不能让重要铁路和公路中断运输。“
这个事情魏红军没有立即回答。
而是想了想。
邓国回答道: "随着部队迁移,后勤任务越发的繁重。增加后勤工作人员是应该的。再说朝鲜这边的很多公路都太窄,而且很多都是在山上开出来的,直接暴露在美空军飞机眼前,很容易受到美空军的轰炸。对于这些公路我们应该进行一些改造, 有些狭窄公路需要拓宽。这样才不影响汽车运输。”
“嗯。”
魏红军点头。
邓国说得对。光是靠着朝鲜境内的铁路,根本无法满足前线的需要。对于志愿军来说,大量的汽车通过公路运输物资是必须的事情。历史上可是有几万卡车参加物资运输。可是朝鲜很多公路都太暴露,而且很是狭窄。
汽车运输问题很多。
有必要对这些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朝鲜政府现在所有的精力都在军队上,指望他们对公路系统升级改造,那得是猴年马月的事情。
志愿军可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所以魏红军道: "这个我给中央发电报。后勤部门和工程兵司令部那边接触一下,双方讨论看看,朝鲜这边需要大致多少工程兵部队入朝。李新喜同志、夏侯文同志,你们两个人负责这个事情。回国之后,你们最好和工程兵司令员陈实曲同志面谈。一旦中央同意,到时候工程兵部队一定要抽调最有经验的部队入朝。'
前线有多少部队打仗,那么后面负责后勤的工作人员肯定是更多的。
想要维护朝鲜境内的铁路、公路,以及对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再弄几条公路,都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的工程兵部队会是几十万人。
必须要得到中央的支持。
李新喜和夏侯文点头。
洪雪智继续道:“第三个方面,保护铁路和公路,不能光靠我们军队,需要人民战争。我们保护铁路和公路的军队总共才有多少,但要是把朝鲜人民群众动员起来,那么到处都有我们的人。只要朝鲜人民群众全都参与进来,那么我们就能够快速的对铁路上、公路上的运输部队示警。我们的运输部队就可以提前躲避,会大大减少我们的伤亡。”
人民战争是解放军最重视的。
就算是到了朝鲜,依旧是重视人民战争。
目前来说,雷达是发现飞机最重要的办法。苏联方面为了支持抗美援朝,在鸭绿江边设立了雷达站,可以提前发现美军飞机的动向。但发现归发现,但以现在的通讯条件来说,想要通知那些在公路上行走的汽车部队非常困难。
就算建立了一套通讯系统,能够通知的单位有限。从接到情报的单位开始,想要通知正在行驶的汽车部队,是需要不少时间。如果光靠着军队系统,想要拦截那些汽车部队,时间根本来不及。
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朝鲜人民群众的支持。
就像是抗战时期每个村都有民兵不对一样。朝鲜各个村都设立观测点,只要雷达发现美国飞机。那么通过现代通讯条件通知部队,接下来就要靠着原始的办法通知。不要小看那些原始的示警办法,一旦动起来速度还是很快的。在公路沿线,到处都有朝鲜农村,把他们动员起来就可以拦截汽车。只要提前几分钟,对于躲避轰炸都会有非常大的作用。
魏红军道: "这方面我们会和朝鲜政府交涉。至于具体的合作,具体的安排,洪雪智同志,你和倪志良同志、柴俊武同志一起办理这个事情。 ”
要发动群众,发起人民战争,必须要和朝鲜地方政府合作。
所以需要外交层面的合作。
倪志良是中国驻朝全权特命大使,柴俊武是中国驻朝鲜大使馆政务参赞。倪志良之前身体不好,所以柴俊武代替倪志良行驶了驻朝大使的权力。
“是。”
洪雪智说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后,魏红军道:“洪雪智同志这几条都切中要害。”
洪雪智的确是出色的后勤干部。
这几下都说到了点上。
不过魏红军知道光是这些还是不够。所以继续道:“可是就算我们提前知道了美空军要过来轰炸,但我们怎么躲藏?人员怎么躲藏,物资怎么躲藏? '
朝鲜的公路也没什么遮拦。
要是不能躲藏,那么就算提前知道了又能如此?
还不是在公路.上等着被炸。
提前知道空袭,只是第一一步。接下来要解决第二步,如何提前避开。
“司令员,我们是不是可以学习防空洞模式。朝鲜山多,铁路、公路基本都在山上修筑的。铁路、公路沿线周围都是山。我们每隔一段,就在铁路、公路沿线的山中间挖一些防空洞。 这样只要美空军过来轰炸,我们的人员和物资可以迅速躲到防空洞当中。”
雷佳斌开口。
当年和日本人打仗,几乎到处都在挖防空洞。还有很多在山上挖了山洞,当成是防空洞。而且为了躲避日军扫荡,有些根据地村庄也会在山上挖一些洞。 这样跑到山上之后,也有-一个地方可以躲藏,同时这些山洞里面也可以藏一些粮食, 不让日本人搜走。所以在山上挖洞,根据地军民都是非常有经验的。
这个经验完全可以用在朝鲜这边的山上。
魏红军笑着道:“有想法。"
雷佳斌是军队政工干部出身。但他不仅军队政治工作做得好,在开辟根据地、建设根据地,包括军队建设上都很有能力。所以冀热察军区选择司令员的时候,魏红军才会推荐雷佳斌。
这一次他的想法也是很好。
应该说思路找的很正确。不过这只是一一个思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计划。魏红军给他补充道: "防空洞的思路很正确,但不能仅仅当成是防空洞来使用。我们应该建立一些大型 兵站的同时,在各个铁路、公路沿线应该建立小型兵站。不仅是为了防空,而且一旦发生一些突发事情,导致物资无法送上去的时候,可以临时放在这些小型兵站。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们纸上谈兵。具体在哪些位置上设立小型兵站,规模有多大,人员和车辆如何躲避,都要实际考察拿出方案。洪雪智同志,你怎么看?
“有可操作性。”
洪雪智点头。
道:“我们后勤部队观察过朝鲜铁路、公路沿线的情况。当年日本人进入朝鲜,在这些地方本身就建设了不少仓库。当中不少仓库都设立在了山洞当中。其中有一些事天然的山洞,也有一些事日本人挖的山洞。有些山洞很大,甚至能够容纳1000多个车皮那么大。这些地方统计下来之后,弄成小兵站应该不成问题。
日本人特别喜欢在到处挖山洞。
朝鲜这边就有很多山洞。
当然也有不少天然的山洞,这些都可以利用起来。
李新喜开口道:“这些小兵站先不说,我们可以在公路沿线专门制造一些汽车掩体。 只要美军飞机过来,我们的汽车就可以躲进掩体当中。每隔一 段路,就弄一个汽车掩体,在整个公路沿线设立一两千个汽车掩体。那么我们就不用害怕被美空军发现。
“对,这也是一一个好办法。”
魏红军点头。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更不用说在这里的都是征战沙场多年的宿将,其中不少人还是多年负责后勤工作的干部,对于后勤工作都非常熟悉。大家坐下来你一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找到了很多避开美空军轰炸,顺利运输物资的办法。
只要后勤通道是顺畅的,那么志愿军就不怕美军。
大家总结了-堆的办法。
魏红军很满意这一次会议的效果。这一次会议的决定都能够落实下去的话,那么志愿军的后勤工作绝对不会出现大问题。最起码不会出现历史上1951年那种情况。
看到关于后勤运输的问题谈的差不多了,邓国道:“除了后勤运输问题之外,还有一一个问题急需要解决。第一次战役我们离国内近,所以部队的伤员都回到国内进行救治。但等到我们真的跨过临津江,到时候我们伤员就不可能这么容易回到国内。这么远的距离,又有美空军的轰炸,我们的伤员根本坚持不到回国内。让我们的伤员千里迢迢从前线送回国内,不是救他们,反而会害了他们。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朝鲜境内设立军用医院,让我们的伤员在朝鲜接受治疗。等状况稳定了之后,再送他们送回国内。我们的军用医院不能离前线太远,这样才能够及时救治。而且医院必须要隐蔽,绝对不能让美国飞机轰炸。
“刚刚听洪雪智同志讲,朝鲜这边有些山洞很大。我在考虑我们是不是可以用防空洞模式,建立大型的地下医院。当然这个也需要后勤部门门的同志们去考察,商量,最后决定。我只是说我的一些想法。”
召开这一次会议之前,魏红军和邓国交流过意见。
这样一次会议召开并不容易。
因为后勤部门目前分为国内部分和朝鲜部分,他们聚齐本身不容易。加上接下来魏红军和邓国也需要把司令部前移,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以后再想要召开这样的会议会更难。
所以利用这一次难得的机会, 必须要把问题一次性全都解决。
“邓副司令员,这一点我不敢保证。”
洪雪智没有说大话。
这是洪雪智的性格。没有把握的事情,他是不会随便答应的。
想了片刻之后,道:“我们是应该建立大型的军用医院。可是能不能建地下医院,我还需要和我们的军医部门]讨论。如果军医部门认为可以建立地下医院,那么我立马开始部署这方面工作。不过相比起我们,朝鲜同志们应该对于朝鲜的地形更了解。我们很多同志刚刚入朝,而且一直在清川江以北地区。想要在其他地方建立军用医院,都是两眼一抹黑。如果想要尽快建立医院,我们是不是应该和朝鲜同志们交流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
在别人的地盘打仗,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对方的配合。
虽然无奈但没办法。
所以主席才会几次强调合作,要求魏红军他们尊重朝鲜同志们。不仅仅是因为朝鲜是主权国家,大家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也是因为志愿军在朝鲜打仗,是需要朝鲜上上下下的配合。
“老邓,这个事情比较重要,也比较急迫。我想美国人能够给我们的时间也就三四个月,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建立医院。你看我们找朴一遇同志如何?让朴一遇同志出面,帮我们找一个适合组建地下医院的地方。”
魏红军想起了朴一遇。
朴一遇是魏红军和邓国多年的老部下,大家认识已经十多年时间。而且朴一遇这个人,彭老总有过评价,说朴一遇忠厚老实,但作战勇敢。其实朴一遇性格有些软,并不是一名强势的干部。
这样的事情就应该找朴一遇。
毕竟他不仅是联合指挥部的副政治委员,也是志愿军司令部的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给志愿军部队找一个好位置, 是朴一遇的工作。
“我跟朴一遇同志谈。洪雪智同志,到时候你跟朴一遇同志一起完成这项工作。”
“是。”
谈了一天时间。
吃饭都是一边开会一边吃的。
大家都累了。魏红军这才道: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很成功。大家要记住,前线杀敌是立功,保障前线部队后勤物资也是立功。要让所有的指战员知道,他们做的切都是 意义非凡的工作。 会议结束之后,各部门都要按照会议计划去落实。
“是。”
会议结束之后,魏红军伸了伸胳膊。
然后叫人道:“给中央发电报:第一,为了保障部队后勤,志愿军后勤会议上决定,对于目前朝鲜的铁路、公路加强维护,以及对于一些公路进行拓宽改造。这需要更多的工程兵部队入朝。第二,第一次战役各部队都有伤亡,有些部队伤亡不小。志愿军司令部认为应该迅速补充部队。而且应该形成制度,以后抗美援朝各部队只要有了伤亡,国内立马补充。志愿军司令部:魏红军,邓国。“
“是。”
工作人员刚刚离开,陈中和走了进来,道:“司令员,中央电报。”
“什么事?”
“中央询问我们,关于跨过三八线的事情。“
853三八线争议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