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694章

作者:随遇而安

"高刚同志现在不是负责整顿宣传工作吗?他在广东抓了典型,都是涉及到封建宗族制度的。一个是女子继承父母遗产问题,还有一个是守节问题,以及丈夫死后的家产问题。他分别抓出了典型,正在广东那边打击封建宗族制度。”

“是影响了华南分局吗?”

“华南分局也很积极。”魏红军没说话。

聂帅也是点到为止。

魏红军明白,这不是高刚一个人推进的。很明显是华南分局和高刚联合起来,对于广东的宗族势力进行一番打击。如果只是打击封建宗族,聂帅也不会如此郑重其事。里面肯定还有其他问题。

魏红军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罗启容是借着高刚的威势,继续打击叶帅为首的地方派。魏红军头疼。

在朝鲜打仗的时候,虽然应付苏联和朝鲜也是头疼。但手中有绝对的军事力量,所以很多事情都能够主动。可是刚刚回国,各种问题就接踵而来。特别是人事问题、山头问题。

书记处处理党中央日常工作,党务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涉及到意识形态,都是容易引起矛盾的地方。相比起来政务院还好很多,毕竟是做事情的地方。现在的魏红军是香饽饽,各方面势力都想要拉拢。

聂帅这也是隐海的告诉魏红军小心。聂帅很多问题都是点到即止,把目前国内发生的事情告诉魏红军。但更深层的问题,不会直接摊开来和魏红军说。这都需要魏红军自己去了解和参悟。

就这样汽车直接来到了主席这里。

过来迎接魏红军的只有聂帅,但主席这边中央主要领导都在。“我们的英雄回来了。”

主席看到魏红军开个玩笑。

其他领导干部都过来和魏红军寒暄。好一会之后,大家才坐下来。主席问到:“魏红军同志,我军能攻下釜山吗?“

其他人也都看着魏红军。

魏红军没有犹豫,很肯定的道:“机会不大。釜山和其他地方不一样,自从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军就一直在经营釜山防御圈。在这里他们有完善的防彻工事,加上美军拥有火力强大的坦克大炮,海空军的优势,本身攻克釜山就非常困难。更困难的是釜山太远,离鸭绿江足足有2000多里。不说后勤补给,就说说部队的重火力想要来到釜山前线也很困难。而且就算我们的重火力来到了釜山前线,没有空中力量保护的重火力,根本不敢随便露头。没有重火力的部队,想要攻克美军构筑的防御工事,在军事上非常因难。如果我们主力陷入釜山,但始终是攻不下釜山,那么就会变成进退两难的局面。这对于我们在朝鲜半岛的战争,包括和美国人打交道,都是不利的事情。”

魏红军没有模糊的解释,而是非常直截了当的说了朝鲜半岛的情况。

没有空中保护,拿啥去攻克釜山防御圈。

重火力根本拉不过去。

那些重武器,都需要卡车拉着才能够去前线。但在强大的美空军面前,怎么拉过去这么多重武器。就算拉过去,也只是美海空军的靶子。而想要攻克拥有完整防御工事的美军阵地,没有重火力根本不可能。就像是八路军部队当年想要攻克城市,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重火力。

到时候就不是牺牲多少人才能够攻克釜山的问题。

久攻不克之后,怎么处理后面的事情。部队怎么撤出来?“看看,打仗的时候膨胀是要不得的。”

主席很满意魏红军在如此胜仗的时候还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

有些时候主席都忍不住想要下命令,让志愿军部队拿下釜山。因为把美军赶下海的诱惑太大。只不过理智让主席压制了这方面的冲动。可是魏红军是前线将领,是一手打出了两场胜仗的将领,但却对于自身有非常明确的认识。

“魏红军同志,你认为现在的战斗能就此结束吗?“

总理问魏红军。

朝鲜战争不结束,就会一直影响中国的外交。

魏红军道:“具体我也说不好。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美国应该是不会认输。美国这半年停战期间必然会再次做战争准备,和我们再次较量一番。只要我们在第三次较量当中,不让美军占到便宜,那么这场战争美国就打不下去了,应该会死心。到时候就是进行正式停战谈判的时候。”

“红军同志,军委讨论是不是让部队进行轮战。让伤亡比较大的部队撤回国内修整。”

主持军委工作的彭老总开口。

魏红军点头,道:“我支持部队轮战。”

有了魏红军的同意,大家商量之后,最后决定杨德志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唐良担任志愿军副政治委员。之前组建的二线兵团12兵团调到东北,开始和目前在朝鲜的部队进行一些轮换。

谈了大约一个多小时之后,主席才道:“红军同志应该也累了,先回去好好的休息几天。”

866军委争论

虽然主席让魏红军休息,但魏红军怎么可能完全休息。虽然魏红军回来没有大张旗鼓。

但能够得到消息的都得到了消息。所以魏红军才刚刚回到家,还没和家人说几句话,就已经有不少干部过来和魏红军打招呼。毕竟魏红军住的地方周围都是中央干部。

也有一些老战友过来询问朝鲜战场上的一些问题。他们很多人也都是打了很多年的战将,只不过新中国成立之后转到了地方。他们对于美军的实力也非常好奇。

当然主要是打招呼的人居多。只是和魏红军简单说两句话。

这个时候大家是不想打扰魏红军太长时间,毕竟魏红军才刚刚回来。可是人多,结果只是简单打招呼,也让魏红军用了好长时间。

好不容易到了晚上好好休息一下。

可是突然从前线回到了国内,反而有些不习惯。

之后几天魏红军都没去上班。不过也一直在了解最近发生的事情。魏红军是政治局委员,所以党内基本上没有魏红军不能看的文件,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看看。

特别是七届五中会议的文件,魏红军肯定是要仔仔细细的读几遍。七届五中会议开的还是很成功。总结了1950年的工作。

1950年中国各方面发展还是很不错。工农业各方面都有非常长足的进步。不过最大的问题依旧是财政很紧张,赤字很严重。太多苏联援建项目落地,看起来工业数据很好看,但直接影响财政。如何解决财政问题,依旧是政府最大的难题。

然后是为即将到来的第一次全国人大代表会议和马上要进行的八大做了准备。

不过也有一些内容魏红军是反对的。

1952年要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最重要的一个大会。因为人大会议很快就要代替政协会议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很多东西都需要在人大会议通过。

所以现在政府在准备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宪法”,这个需要在第一次人大会议通过。在七届五中会议宪法起草的报告当中,修养同志直接表态:“苏联的道路是按照历史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必然要走的路。要想避开这条路不走,是不可能的。”

这句话魏红军反复读起来,总是认为不合适。

特别是还要写进宪法当中。

中国现在是学习苏联,特别是经济上学习苏联,或者说很多方面都是照抄照搬苏联模式。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可是这个东西不能这么个提法。

这就像是革命初期的时候,苏联经验被当时的中央领导奉为不可打破的真理。然后一直奉行城市轮。

要不是主席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新的革命路线,开始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说不定中国的革命要往哪方面发展。所以这种人为的定下各种真理标准是非常有问题。

而且中央在”宪法”当中如此写上去,很容易让广大的党员和人民群众接受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的真理这种观念。可是等以后说这是错误的,这样会引发党内思想混乱。就算不说这事错误的,只是想要调整一些,和苏联模式不一样,也会有很多人不理解。

所以党中央不能随便定义某个东西是真理。

因为以后想要改变,付出的代价会很大。

当然魏红军明白,这句话能够写入宪法草案当中。表明这是党内很多干部都支持的,绝不仅仅是修养同志一个人的意见。也就是说自从苏联大规模支援中国之后,苏联在方方面面对于中国的影响力在急剧的扩大。

这不是好事情。

现在越是强调学习苏联,未来想要从苏联模式调头越是困难。也就是魏红军没参加七届五中会议。

要是参加的话,肯定会反对。

但既然这句话在七届五中会议上已经通过,那么想要改变也不是那么容易。不过魏红军正在考虑这个问题要怎么改变的时候,军委却因为这方面的事情发生了严重的争论。

1951年6月4日。

—个很平常的日子。

彭老总主持召开中革军委的日常例会,同时正在讨论”内务条令修改稿。彭老总主持军委工作之后,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军队正规化。

苏联很多军事顾问来到中国,认为中国军队很多方面都是落后的。特别是中国解放军的组织架构、机关单位正规化方面问题太多,直接影响中国解放军成为一支现代化军队。苏联顾问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帮助中国军队走向正规化、现代化。彭老总和苏联顾问接触之后,对于军事现代化有了很大的启发。

他对于苏联红军的强大是非常推崇的。

所以非常愿意以苏联红军为模版改造中国解放军。这一次会议就是检讨”内务条令””修改稿,彭老总准备以苏军条令为基础,重新打造解放军的“内务条令”。

目前新的”内务条令”修改稿,是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干部部、总后勤部四个部门联合提交的。军委所有的干部都知道解放军要慢慢的走向现代化军队,所以战争年代的“内务条令”肯定要进行一些改正。

大家都是很努力的。

不停的和苏联顾问磋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提交了自己部门的想法。最后汇总起来之后,就变成了现在彭老总手中的”内务条令”修改稿。不过彭老总看着”内务条令”修改稿却是不满意,道:”新的'内务条令'必须要立足于现代化,正规化,我们要敢于摈弃一些不适应现代化的组织架构。战争年代的很多东西,和平年代我们完全不需要。我看团级单位以上,完全没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政治处主任,政治部主任职务。政治委员直接兼任就可以。以后政治委员只管具体工作,这样可以减少政工干部。让更多的政工干部学习军事,转为军事干部。军队是打仗的,多一名军事干部,对于部队更有利。”

“还有这个,营连级也要有所改变。只有营长、连长是营、连的首长,政治教导员、政治指导员就不再是部队首长。我们在坦克连队中,坦克里有没有连指导员的位置?我看营教导员和连指导员的职责完全可以全部删掉,或者说营连级单位完全不需要设立营教导员和连指导员职务。”

关于军队实行“一长制”,这是很多苏联顾问的建议。

苏联派过来的军事顾问,一直认为解放军军政双首长制,军队党委制,都是严重制约解放军战斗力的因素。打仗需要军事主官,战场上需要军事主官全权负责。只有”一长制”,才能够让军队指挥灵活,真正发挥军队的战斗力。不管是军政双首长制,还是军队党委领导制,都会让部队指挥出现矛盾,影响军事主官的发挥。现在世界上所有的现代化军队,就没有什么军政双首长制,党委领导制。

对于苏联军事顾问的话,彭老总是支持的。

彭老总也认为军队就是打仗的,打仗就是军事干部的事情。什么政工干部,党委领导制都是拖军事干部后腿的。所以彭老总也是目前军委支持“一长制”的重要领导。

彭老总在以往的军委例会当中也提过这方面的想法。

当然在军内历来都有这样的思潮。当年抗战开始的时候,就有不少军事干部支持取消政工干部。现在有苏联顾问的支持,这种声音也随之多了起来。

“支部建在连上,这是我军建军原则。删掉连指导员的职责,取消连指导员的位置,这不就是要改变我军建军原则。如果内务条令'这样改变,我认为是不对的。”

罗帅身体不好。

但罗帅身上的职务很多。目前罗帅是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同时也是总干部部部长。加上目前罗帅的工作很忙,特别是关于军队干部定级工作是罗帅全权负责。所以这样的例会罗帅是不会参加的。

但罗帅虽然没有参加,但总政治部和总干部部这边还是有不少干部参加会议的。像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傅中,第二副主任肖化。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赖传朱,总干部部第二副部长徐力青都参加会议。

他们都是政工干部。

可是他们还没有发言,代理总参谋长杨全武开口反对。

因为杨全武也是政工干部出身。虽然杨全武被很多人批评独断专行,在自己工作上一手遮天。但这不代表他支持军队一长制。

当年红四军出现争论,甚至于主席都被迫离开红四军,最后古田会议解决了军队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就是军队的任务是什么,军队要怎么组建,军队要怎么领导。

可是后来留苏派当家之后,军队工作再次受到了破坏,一直到抗战时期有些恢复。后来抗战末期七大会议前后,经过晋察冀干部,这里面包括聂帅、魏红军他们,以及谭正这些政工干部的努力,才有了军队党委领导制。

但现在又要整什么“一长制”,甚至彭老总的意思是要取消部队政工干部。

这是杨全武不能支持的。

彭老总看到杨全武反对,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意外。因为现在的军委干部当中,也就杨全武脾气最差,人缘关系搞得也一般。但偏偏杨全武从抗战时期开始战功赫赫,即是平津战役前委常委,又是渡江战役的前委常委。更是第五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

因此有脾气、有资格提出反对意见。

所以彭老总解释道:“杨全武同志,现在不是战争年代。战争年代我们需要革命的武装去推翻反革命的武装。而我党作为革命的领导力量,必须要牢牢地掌握革命的武装。但现在新中国成立,已经没有反革命的武装需要我们去推翻。这个时候军队的任务就会出现变化。我们的军队以后就是保卫国家的国防力量。我们的敌人也从国内反革命武装变成来自国外的敌人。所以我们国家的军队任务出现变化,部队架构也要变化。”

“彭副主席,我记得党中央搬进北京之前,主席让全党学习郭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让全党都牢牢地记住,我们战胜了战场上的炮弹,但并不是说我们的革命已经成功,告诫全党不能倒在糖衣炮弹之下。我们表面上的反革命武装的确是消失了,但隐藏的反革命却没有消失。越是这个时候我军我越是要重视政治教育工作。而不是忽略政治教育工作,甚至取消军队政治教育工作。”

杨全武作为聂帅在晋察冀最倚重的干将。

就是因为杨全武军政全优。

杨全武只是脾气大,不代表他的政治理论知识差。

彭老总看到杨全武油盐不进,所以道:“同志们,我们部队要走向现代化、正规化,就必须要学习现代化军队。苏军在部队建设上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现代化军队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更多的是组织架构上的现代化。在这......”

”彭副主席,苏军是苏军,解放军是解放军,不能混为一谈。我们是要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军队,但我们是学习苏军,而不是照搬苏军的一切。”杨全武主持总参谋部的工作,和苏联军事顾问接触是很多的。

但正因为接触多,所以杨全武认为解放军和苏军之间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解放军应该学习苏军,但不能照搬苏军的一切。可是杨全武太急,没等彭老总说完,直接打断了彭老总的话。

杨全武有脾气,彭老总也是暴脾气。因此彭老总直接道:”你见识过什么是现代化军队吗?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要敢于学习,才能够有进步。”

“我只知道任何东西都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内务条令'要改掉我们的建军原则,我们总参谋部绝对不能接受。”杨全武是硬顶彭老总。

彭老总被杨全武弄得下不来台,结果直接拍桌子道:“军委通过的文件,你们总参谋部不接受也得接受。除非你不当这个总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