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24章

作者:随遇而安

早期供销社收购一些粮食、布匹之类的,需要这些商户的支持。解放初很多军区、地方政府去上海、天津大城市购买粮食、棉布的时候,被当地的商人欺骗的情况屡屡发生。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才有了供销社和这些商人的合作。

这样的私商联营公司,目前都是供销社重要的合作伙伴。甚至很多直接使用供销社的名字,但和完全的供销社不一样,这些私商联营有更多自主权,还有私人股份。

第二:贸易的私商联营。新中国成立之后,进出口贸易实行统一报价、统一议价、统一收购、统一出口的方式。所以当时很多行业的贸易公司,包括某些行业联合起来,进行了联营的模式。

就像是出口猪繁的贸易公司联营,统一进行猪鬃的出口业务。同样猪鬃的采购、加工行业的公司也进行联营。

不过这种出口都是在对外贸易部的指导之下进行的。

第三:下乡的私商联营。

供销社就是收购物资,然后卖出物资的。

一些小商贩成为供销社的合作商,他们联营组成公司下乡采购,然后卖给供销社。他们从中获得一部分利润。

第四:一些做农产品生意的私商联营。

这是原来的一些农产品商人,包粮商之类的,他们组建的私商联营。他们要求农民参加他们的私商联营,愿意以高出供销社和下乡私商联营的价格购买农村农产品。

这种私商联营,在目前的农村也不少,特别是南方地区居多。

第五:城乡商人组建的私商联营。

这是一些有实力的资本家组建的联营公司,实力比较强大。他们甚至敢于和国家公布的价格唱反调,因为他们资本实力雄厚。

虽然“两白一黑”战争之后,不少投机商人破产。但依旧有一些实力强大的商人,并不同意政府的定价制度。

这些私商联营要怎么处理,也是目前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重大事情。

陈运说完之后,看向了毛泽民。因为这些私商联营当中,有很多属于是小手工业者。毛泽民也明白陈运的意思,所以直接道:“现在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需要的资金很庞大,我们需要全国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线,才能够解决工业化需要的资金。所以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要服从这个大局。”

“这些私商联营也是如此。对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有补充,有帮助的我们要支持和扶持。对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有妨碍的,我们就要进行整顿。”

毛泽民资历深,经验足。

是1922年的党员,党内资历在中央领导当中都是排在前面的。1932年的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1933年兼任闽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1934年兼任对外贸易局局长,领导整个苏区银行、财政、贸易、工矿等经济工作。

长征结束之后,中华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

以他这样的资历,目前连政务院副总理,政治局候补委员都没有捞上,就是因为他特殊的身份。

但在政务院谁也无法忽视他。

不是因为他特殊的身份,而是他的能力。私商联营的问题,毛泽民三下五除二就直接点出了核心。当然这样的表态,也只有他能够说出来。

“目前五种私商联营,我认为前三

种情况在短期之内是社会主义经济当中有益的补充。先说说第一种情况。在我们完成全国性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之前,各省之间的一些货物往来,如果只是公对公,会有很多疏漏。大宗商品我们可以控制,但一些小商品我们还没有完全控制。所以我们需要暂时性的保留第一种的私商联营。”

“再说第二种情况。现在我们出口的东西种类繁杂。如果是矿产、轻工业产品,我们还能够控制。但很多农产品的出口,因为种类繁杂,从采购、加工、运输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一些行业联营对接我们的对外贸易公司。”

“再说说第三种情况。目前我国农村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全国农村并没有完全普及互助组和合作社。而有些农村虽然发展了互助社,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加入。所以现阶段在农村采购,需要这些私商联营。因为他们更熟悉农村,供销社目前没有那么多人员,不可能顾及所有的农村。所以供销社也需要这样的补充。”

“前三种情况,是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的补充,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润滑剂。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把他们纳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当中。”

毛泽民一个一个的分析。

中国虽然制定的一五计划,但这只是大方向的计划。

你不可能啥都制定。

毛泽民继续道:“但第四种情况和第五种情况是破坏社会主义价格体系,影响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这两种必须要制止,要不然很容易引起我们制定的社会主义价格体系的崩溃。”

其实第四种情况和第五种情况最大的问题是,影响政府制定的各种物资价格,包括农产品价格。也就是被很多人病的“工农业剪刀差”。

中国现在需要把社会上能够聚集的所有资产。如果让一些私商联营钻政策空子,会直接影响这个政策。这个不需要毛泽民直接说出来。

财政经济委员会这边的干部都是这方面经验丰富的人。

一下就能够听明白。

“毛泽民同志说的很有道理。“薄树春开口。

当初的国债会议,对于薄树春的影响最大。以他解放初的发展势头,就算八大当中无法进入政治局,但成为政治局候补委员是没有问题的。

可正是因为国债会议的风波,让他一直踏步在财政部部长位置。这一次八大他还是中央委员,还是财政部部长,连当初的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都没能够拿回来。不过薄树春的心态调整非常好。

这几年在财政部一直是就就业业。

每年的财政赤字那么严重,他都是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关于要出现的“工农业剪刀差”,薄树春是最清楚的。

因为他也参与这方面的政策制定。

“现在财政压力很大。现在我们在朝鲜有百万军队,1951年的军费占据财政收入35%。总理在1947年访苏,主席在1948年访苏,后来主席在1949年参加斯大林同志七十岁生日,总理在朝鲜战争爆发后访苏,我们总共签署了四次援建合同。现在苏联援建的项目正在源源不断的在我国落地,还有我们和东欧国家签署的援建项目也在落地。可是如果再不解决财政问题,我们很快就没钱继续开工建设。所以现在谁破坏这个大局,谁就是我们要处理的对象。”

薄树春很肯定的开口。

李富春在旁边道:“薄树春同志说的对。目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对我国援建项目,是在给我们的工业化打地基。这些援建项目只要能够落地,那么我们的工业就有了继续发展的基础。所以不管有多么困难,我们都要拿下。我知道目前我国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之间是有套利的空间的。第四种和第五种的私商联营,就是钻这个空子。我们必须要卡住这一点。”

这是大政策。

绝对不能破坏。

薄树春再次道:“而且这只是暂时的。等朝鲜战争结束,裁军工作进行,军费就会大大下降。到时候我们的财政会比现在好很多,正好可以在工农业价格上进行一些微调。”

“对。”

大家都是点头。

魏红军心中叹口气。

为了工业化,新中国早期真的是需要牲大家的利益。农民不用说,工人阶级也是要全力以赴进行建设。要不是如此那些工厂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建立起来。

可以说全社会都在筹集资金为工业化努力。

等政府取缔了第四种和第五种私商联营,那么国家就会进一步控制农产品的价格和工业品的价格。

但这就是现实情况。

陈运看大家都知道,所以道:“那关于私商联营的事情,就这么决定了。”

魏红军知道,陈运自己早就有想法。只不过他不想自己一个人决定,所以找了大家一起。接下来大家一个一个的讨论,看看怎么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895 盘点军中资产

“你这就要去苏联?总军械部的事情你不管了?”

军委会议刚刚结束没几天时间,杨全武竟然不是在处理总军械部的事情反而要去苏联。

“不怕。”

杨全武摇头道:“我把总军械部的工作暂时交给了老赵(赵陆),陈希联同志跟韩伟他们负责。老赵虽然不是总军械部的人,但你也知道这一次成立总军械部,大部分都是从总后勤部分出来的。现阶段也没有多少事情,只要顺利从总后勤部把各部门分拆就可以。这方面老赵比我更熟。”

杨全武并不担心总军械部的成立。

因为总军械部主要是要从总后勤部剥离出来。赵陆是厚道人,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跟总军械部过不去。而且早年杨全武当代总参谋长的时候,全国军工厂的整顿,杨全武也是参与过的。

所以杨全武没有担心。

魏红军笑笑。

杨全武这完全是不把赵陆当成是外人。也就是赵陆人老实,人品正直,不会在这些问题上斤斤计较。要是换成另外一个人,想要从自己部门分拆,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是杨全武不坐镇,不知道分拆成什么样子。

“去苏联的事情,早就安排好了,不好推迟。苏联老大哥脾气大,要多哄哄。”

“有什么需要我处理的,尽管告诉我。”

“没什么大事情。就是我和苏联方面之前谈过,准备成立一个苏联援建的培养原子弹人才的学校。这一次我又担任总军械部部长,所以我想把这个学校扩大,成立一个大型的军事工程大学,成为我国培养军事工程人才的摇篮。你觉得如何?”

魏红军点头。

道:“这是好事情。我们目前虽然也办了一些军事工程学校,但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并不成体系。特别是理论基础方面严重不足。如果能够开办一个全面的军事工程大学,对我们是好事情。”

这不就是历史上哈军工的模式。

苏联派遣专家教授,组建了哈军工。给新中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工程人才。后来新中国很多军事工业的领头人,都是毕业于哈军工。

虽然后来哈军工分拆,但分拆之后的那些学校,依旧是中国理工科领域的顶尖学校。

“我现在头疼,应该把学校放在哪里比较好。”

“你想放在哪里?”“有几个地点,一个是北京,一个是哈尔滨,还有一个是西安,也有人提出放在张家口。”

“你是怎么考虑的?”

杨全武小声的道:“北京不太合适。这几年北京人口大膨胀,现在就连很多政府工作人员连住处都找不到。如果办这样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后面有一堆难以解决的问题。哈尔滨和张家口家太靠北,特别是张家口不适合,容易落人口实。我认为西安比较合适。你觉得呢?我们的兵器工业,包括原子弹工业,最适合发展的地方就是在西北。西安是西北地区的核心城市,在这里开办大型的军事工程大学,我想是最合适的。”

“西安的确是比较合适。”

杨全武性格是不好,但考虑问题还是很全面。

张家口是好地方。

但不适合把这样一个重要的大学放在张家口。当然如果负责的人不是杨全武,那么也没什么问题。但既然负责人是杨全武,那么张家口就不合适了。

“只是你也知道,我看老郭(郭田民)就生气。”

“呵呵。”

魏红军笑笑。

在当年的晋察冀,杨全武、郭田民、黄勇都是火爆脾气,彼此之间互相看不惯。而且对于郭田民和黄勇来说杨全武是资历最浅的那一个,谁能够想到杨全武在晋察冀后来居上走到了现在的位置。

魏红军笑着道:“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以后在西北发展核工业,你还需要和那边打交道。”

“我知道。”

杨全武顿了顿,道:“对了,陕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张明你认识吗?”

“不认识。”

魏红军摇头。

军队那么多将领,魏红军当然不可能全都认识。这一次进行军区大改革之后,省军区的级别是下降的。虽然还没有完全明确,但大军区级别下降,省军区级别怎么可能不下降。陕西省军区的政治部主任,应该也就是准军级的干部。就算是高配估计也就是副军级。

在目前的中国,这个级别的干部有上千人以上。

杨全武“喷喷”道:“军委工作会议结束之后,军委刚刚又召开了八总部会议。这个张明给主席写了一封信,你知道写了什么吗?”

军委工作会议是主席主持的,参加的都是中央军委委员。

而军委召开的八总部会议,是彭老总、贺老总他们主持的军委会议。魏红军虽然是军委委员,但因为在中央军委没有分工,所以没参加八总部会议。

“什么?”

“他在信中跟主席说,目前军队拥有的资产是一笔庞大的数字,应该利用军区大调整的机会对军队资产进行清查。主席已经在他的信上批示同意,然后把这封信转交到彭老总和贺老总那边。军委刚刚召开八总部会议,就是为了落实这件事情。这个事情估计很快就会传开。”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