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在农村工作委员会能够去和毛泽民薄树春他们交涉的,也只有魏红军和邓志辉两个人。邓志辉刚刚上调北京,所以这个事情还是需要魏红军出马。
“魏书记,我认为我们还可以考虑组建一批国营养猪场。”
召德尊开口。
道:“东北那边的国营农场,很多都养猪,而且养猪规模不小。现在有些农村出现合作社和养猪户之间的矛盾,其实就是合作经济和私人养猪经济之间出现的一些矛盾。而且这种矛盾会长时间存在。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开办一些国营养猪场,补充目前农村私人养猪的情况。而且国营养猪场的存在,也可以作为最基础的保证。”
国营养猪场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能够接受国家调配的。
所以是一个保证。
魏红军点头,道:“这个可以尝试一下。罗伟林同志,你们政策研究室去东北考察一下,看看他们的国营养猪场是怎么做的。观察国营养猪场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做一份关于国营养猪场的方案出来。”
“是。”
魏红军想了想问赖若宇道:“赖若宇同志,山西那边有没有合作社养猪的?”
“有,而且这两年规模一直在扩大。”
“那你们也总结一下合作社养猪的经验。好的坏的都要记录下来,要准确的情况。未来很多农村合作社估计都要养猪,大家都在慢慢摸索。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最真实的情况。
“是。”
一个养猪问题,讨论了整整一天时间。
厚厚的会议记录。
魏红军最后道:“同志们,这一次生猪的事情对我们是一个警醒。我们要时时刻刻观察国家任何政策在农村的情况。好的坏的都要观察,才能够随时调整政策。我国的农村是贫穷的,基础是薄弱的。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直接影响农村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加强和下面各个部门的联系,时刻掌握农村发生的事情。”
899 调整
魏红军的意思很简单。
中国是几千年农耕社会,而且是几干年小农经济的国家。加上清未和民国的祸害,整个农村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后,农村经济恢复了很多,也发展了很多。但农村积累有限,农民手中的资产有限,基础依旧非常薄弱。所以很多农村依旧受不得一点点的风吹草动。
而且农村干部目前的能力也有很多问题。
需要慢慢的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
所以魏红军明白农村要改革,但改革的步伐不能太快。如果步伐太快,农村干部无法适应,农民也无法适应。所以农村改革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的踏实才可以。现在新中国的情况远比历史上好很多。所以有些政策可以缓缓,控制住影响,也是可以的。
魏红军和毛泽民、薄树春商量。
两个人都知道生猪问题很重要。经过和魏红军商讨之后,也赞成魏红军的意见,同意在统购统销和生猪价格问题上做一些调整。所以三个人讨论之后,写了一份调整方案,上交给了陈运。陈运签名之后,交到了主席这里。
很快主席召见魏红军、邓志辉、薄树春、毛泽民四个人。
“红军同志,你的这份报告,我改了几句。”
主席并没有直接谈关于生猪的问题。
而是把魏红军起草的农村工作委员会未来工作报告批改了一下。魏红军接过来看了看,发现主席批改的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逐步的发展互助组和合作社,慢慢的消灭小农经济,铲除农村封建剥削制度。”这句话。主席在这里面改成了“依靠贫农和中农的巩固联盟,逐步发展互助合作,发展农村合作经济,限制小农经济,消灭农村封建剥削制度。”
魏红军看完之后,也让其他人看看。
主席道:“这一次生猪的事情,就按照你们的意见实行。你们比我更熟悉这些工作,我就不发表具体意见。不过这一次的事情有一个很大的教训,那就是我们的工作还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这是左的表现。”
“红军同志,你的报告我之所以改了几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你写的消灭小农经济这句话提的很不妥。一旦中央提出消灭小农经济,到时候在地方上很有可能就会发生更严重的事情。我们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最终的目的的确是要消灭农村小农经济。但我们要是这么提,下面的干部就会认为中央要消灭小农经济,就有可能不让农民干自己自的事情。我们出台任何政策,包括下发任何文件,都要慎之又慎。中央随便的一句话,到了下面可能就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魏红军点头。
道:“主席,这句话的确是我说的不太妥当,我回去之后就会改掉这句话。”
魏红军虚心接受主席的批评。
这句话的确是魏红军的提法有问题。现在推广互助组和合作社,下面的干部已经分不清合作经济、集体经济和私人经济之间的关系。
要是真写上“消灭小农经济”,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你们都是中央干部,要记得很多事情说话不能太满。因为你们代表的是党和政府。我们承诺多少,就要兑现多少。无法兑现的事情,我们就要少承诺。现在政协里面很多人要求我们政府保障这个,保障那个。可是很多东西我们现在根本做不到。我们要是说会保障,到时候人民群众要求我们兑现,那我们怎么办?那样我们不就成为了说话不算话的人。所以我们做工作要老实。是什么就是什么,支票不能乱开。”
“是。”
沉重的话题过了,主席跟毛泽民道:“我们的猪肉出口,每年真的能够有三四亿卢布?”
欠了苏联太多钱。
开始的时候,中国欠苏联的钱是几千万卢布。自从总理1947年去了苏联之后,就开始欠几亿卢布。等主席1948年、1949年两次去苏联,回来之后就是几十亿卢布。等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欠苏联的钱就变成了上百亿卢布。而且现在中国每年还要从苏联大规模购买各种机器设备和工业品。
不仅仅是苏联,目前中国还要从东欧引进不少机器设备和工业品。
所以主席也很关心对外贸易。
“能。”
毛泽民很肯定的点头。
道:“如果我们每年能够出口300万头生猪,那么出口轻松超过三个亿。现在不仅是苏联、民主德国,整个东欧地区都缺乏猪肉。按照我们的统计,苏联和东欧目前猪肉缺额在30万吨左右。按照我们目前生猪的重量来说,大约缺之500万头到600万头中间。而且随着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继续发展,他们对于猪肉的需求会持续增加。要是他们人均猪肉消耗达到20公斤左右,那么一年的缺额会超过50万吨以上。不过从苏联和东欧目前的农业情况来看,他们想要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如果以后我们能够出口更多的生猪,或者我们把猪肉变成罐头或者是香肠,那么一年出口可以超过10亿卢布。出口生猪是比较困难的,运输也麻烦。所以苏联和东欧国家都支持我们建立罐头厂和肉加工厂变成香肠出口。这样加工之后,出口额还能够提高一些。”
因为毛泽民极其重视和苏联、东欧国家的对外贸易。所以对外贸易部一直都在仔细了解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需求。生猪也是要出口,但生猪运输麻烦。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出口猪肉罐头和香肠出口。
“十亿卢布啊。”
主席很是感叹。
没想到出口猪肉竟然也能有这么多的收入。其实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中国市场有多大。中国国内这么穷,但一年消耗生猪都有几干万头。
主席很快道:“苏联和东欧目前的农业、畜牧业情况很不好吗?”
“也不能说不好。只能说以目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模式,农产品的缺乏非常严重。特别是东欧国家,他们的经济也学习苏联。他们本来就是小国家,学习苏联发展工业模式,直接导致他们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非常缓慢。农产品和生活工业品严重不足。”
毛泽民因为是负责对外贸易部的。所以对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情况非常了解。毛泽民对于东欧国家目前的发展并不是很乐观。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一些小国家。
可是都学习苏联经济模式。
中国这样的大国可以。就算大部分资源投入到重工业当中,但还是有余力可以慢慢的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可是东欧国家哪里有这样的实力和定力。
主席道:“你们都是懂经济的。我们中国又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可不能出现农产品严重不足的情况出现,那是要饿死人的。”
主席开始考虑苏联经济体系的问题。
在决定学习苏联之后,主席一直在研究苏联经济体系。现在听到毛泽民的话,主席对于苏联经济体系出现的问题感受更深。
等得到了主席的同意之后,魏红军、毛泽民、薄树春几个人开始调整政策。
在统购统销上,要考虑合作社的具体情况,要给每个合作社留下一定量的牲畜饲料。一些重要养殖地区,留下的牲畜饲料比例要加大。
薄树春做过计算。
按照一定比例留下牲畜饲料,在粮食统购统销之后,会减少大约5个亿的利润。不过一旦生猪数量恢复原来,那么农民收入、地方屠宰税、地方商业税、食品商业公司利润,如果出口的话多出来的利润等等,绝对会有20亿人民币左右的增长。只不过粮食统购统销是直接收入,可以直接进入财政当中。而增加的20亿收入很多都是间接收入,无法直接进入财政部而已。
但为了恢复生猪产量,同时也为了支持农村副业的发展,薄树春还是批准了这个计划。财政部一下少了5个亿的收入,薄树春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的。
毛泽民这边也是一样。开始在一些大城市上提高猪肉价格,大约每斤猪肉提高五分钱到七分钱左右。这样食品商业公司的收入会增加一亿五干万左右。都要补贴养猪户,重新投入到生猪收购价格当中。
至于屠宰税的问题,还需要召开会议,和地方政府达成一致。
魏红军回去之后也是立马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各省农村工作负责人齐聚一堂。会议上魏红军再次强调合作社不能盲目推进,首先要培训干部。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合作社,怎么经营合作社。更要明白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区别。
为了提高生猪产量,同时为了调整互助组和合作社的问题,魏红军频繁的参加会议。
但关于合作社问题,魏红军发现有些省份的问题严重。
问题最多的就是河南。
虽然河南也算是老解放区之一,但情况比新解放区还严重。南方那些新解放区除了广东之外,最起码干部团结问题没有太严重。
因为干部结构比较单一。
哪个野战军解放的省份,地方干部基本上都来自这些野战军所在的解放区。南下干部直接和军队一起接管这些省份,所以干部之间比较熟悉。
干部之间有些小摩擦,但整体没出现大问题。
唯独河南这边干部团结上出了问题。
因为政治局会议上废除了平原省,把平原省大部分并入到了河南。结果平原省出来的干部和河南的干部之间彼此摩擦很多。平原省的干部主要是晋冀鲁豫的干部和山东分局出身的干部。
而河南省的干部,主要是以新四军第四师和第五师的干部为主。
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年目前还担任湖北省委书记职务。此次八大之所以没有调他入京,是因为他现在主持“荆江分洪工程”。“荆江分洪工程”第一期已经完成,现在正在进行第二期工程马上就要完工。这是湖北目前最重要的水利建设。
在这个时候中央不想动湖北省委领导。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荆江分洪工程”,所以李先年才会继续坐镇湖北。但八大当中,李先年被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党内地位再次上升一个台阶。
河南很多干部都是新四军第五师的干部。
而吴芝浦是出身新四军第四师,但又不是纯正的第四师干部。
吴芝浦最厉害的是,他从大革命时期就一直在河南,从来没有调离过。新四军第四师后来大部分都编入了华东野战军,但吴芝浦继续留在河南加入了李先年组织的中原军区。所以说在河南吴芝浦根深蒂固,几乎是一呼百应的存在。
不过平原省的干部也不是没有根基。就像是八大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担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潘福生,那是抗战时期山东分局出来的干部,担任过山东分局秘书长,和山东分局的干部都非常熟悉。后来担任地方干部,先是在苏鲁豫,后来是冀鲁豫区党委副书记兼冀鲁豫军区副政委。
还有担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的杨玉那是栖盟会出身,后来一直在晋翼鲁豫。129师在抗战未期南下河南的时候,跟着部队南下河南。后来担任了平原省委秘书长,省委副书记等职务。
平原省和河南省合并之后,双方一直不满意。河南省的干部认为,平原省应该是并入河南省,应该在河南省委的领导之下。结果潘福生一来就担任省委书记,反而压制河南省代表性的干部吴芝浦。
所以他们非常不高兴。毕竟湖北和河南一直是新四军第四师和第五师的地盘。
抗战时期是如此,解放战争的时候也是一样。虽然解放战争开始没多久,刘邓晋冀鲁豫十万部队就南下,组建了中原军区。但原新四军第五师和吴芝浦的基本盘一直都在。
特别是地方干部。
刘邓晋冀鲁豫主力部队和陈耿率领的部队进入中原,其实主要是部队南下。地方干部虽然也南下不少,但主力一分为二,一部分南下去了西南局,还有一部分留在了晋翼鲁豫,后来并入了华北局。
这里还是原新四军第五师发展起来的地方干部更多。
其实平原省废除,河南省领导调整是早就确定好的。只不过政治局会议最后确定而已。正因为吴芝浦这些原河南省领导知道要调整河南省干部,潘复生要来担任省委书记。所以他们有些着急。
想要在平原省领导过来之前,在河南做出一些成绩。既要让中央看到,又要给潘复生他们这些平原省干部一个下马威。所以在河南推动合作社的过程当中用力太猛,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完成合作社。因为吴芝浦他们知道,合作社是主席支持,魏红军全力推动的工作。如果能够在合作社问题上成功,那么就能够得到主席的赏识,魏红军这些中央领导的支持。结果河南省合作社的比例,甚至可以和山西相比,比河北都要高。
这就是问题。山西、河北作为华北
重要省份,魏红军亲自负责推广互助组、合作社已经四五年时间。可是河南推广互助组、合作社才一年多时间,之前根本没有这方面经验。可是现在河南的合作社比例竟然比河北都要高,怎么可能不出现问题。
整个原中南局管理的省份当中,就河南的合作社问题最多。
所以魏红军几次给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写了信。让他们先巩固目前“合作社”的成绩,不要盲目推进“合作社”。
可是效果一般。
潘复生到了河南之后,问题反而更加复杂。两个人都担心给人留下把柄所以反而做不好工作。魏红军知道不解决河南领导干部不合的问题,河南的工作怎么都无法解决的。不过调整河南省领导这样的事情,目前还不是魏红军能够解决的。
毕竟八大刚刚结束不久,河南省领导也才刚刚调整。
魏红军准备亲自去河南调研合作社情况。虽然魏红军无法调整河南省领导,但魏红军不能看着河南这个以后的大粮仓出现问题。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