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3章

作者:随遇而安

魏红军看着董八吉道:“就你这样也敢和我们八路军翻脸,胆子不小。我正愁找不到借口,你既然自己送上门来,就不要怪我们了。韩开明同志,你跟我们一起去巩山堡。正好从这家伙入手,先把这个此地最大的地主处决了。再看看有没有一些地主和他是一伙的,如果是一伙的,那么一起解决。

没收他们的财产。开个公审大会该处决就处决,不要犹豫。然后在案巩地区全力推广减租减息,尽快的打开局面。

“魏政委,你们部队要驻扎在这里吗?”

韩开明大喜。喜地方干部推行减租减息工作,阻力是非常大的。

特别是察哈尔这个地区,常年游离在外,当地真正支持八路军的政策的开明地主很少。更多的是董八吉这样左右摇摆,没什么家国概念的地主。

对于他们来说,谁能够保证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听谁的话。

开始董八吉他们还以为八路军很强大,所以接收八路军改编。很快发现在案巩地区没有八路军大部队之后,就又开始不听话。

你跟这些人讲国家大义,民族大义没什么用。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谁能够给他带来利益,他们就听谁的话。桑巩地区很多都是董八吉这样的地主,他们都是不赞成减租减息。

所以韩开明他们推广减租减息工作非常不顺利。特别是没有大部队压制他们,他们根本不会同意减租减息。

说白了对于这些地主来说,手中的实力才是一切。

没实力根本不搭理你。

如果独立支队能够在这里留下部队,那么地方工作就好做多了。这里的人信奉实力,如果八路军有一支大部队留在这里,那么很多工作都可以顺利推行。

等到这里的百姓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八路军带给他们的好处,到时候他们一定会支持八路军。现在这里的百姓,对于八路军还不熟悉,所以还在观望。

“八路军长官,八路军老爷,我要立功,我要立功,求你们不要杀我。

董八吉看起来威风漂漂。

其实并没有那么硬骨头。听到魏红军要处决他,立马是一把鼻一把泪的求饶。魏红军冷哼道:“你能立什么功?”

“八路军长官,我有日本人的消息。

“什么消息?”

“我说了,能饶了我的命吗?”

“我听听是什么消息。”

“日军,日军在近日会派兵进驻桑巩地区,准备控制这里。

“消息准确?”

“千真万确。要不是如此我也不会进攻效国会。

魏红军和其他几个人都是很惊。

日军要进驻桑巩地区,控制桑巩地区,这是要做扫荡其他根据地的准确。要么扫荡的对象是平西支队,或者扫荡的对象就是盛县的独立支队。这可不是小事情。

日军驻蒙兵团成立之后第一次的军事行动,他们不会随意对待。

“知道有多少日军吗?

“知道,知道。他们是从怀来过来的日军,先头部队有一个中队。真的,真的是一个中队。听说平西支队目前缺粮食,所以日本人要切断平西支队的粮道。为了阻止平西支队筹粮,他们才要派一个中队控制桑巩地区。”

“压下去吧。”

“八路长官,八路长官,我能说的都说了。你放过我吧。”

“没说要杀你。”

魏红军赶苍蝇一样挥挥手。

张子华很是担忧的道:“红军,日军一个中队,不好处理啊。

“先去巩山堡看看再说。”

“报告!特务营副营长张山带着一连报道。”

第109章 奔袭巩山堡。

“好小子,你的部队不赖,这么快就赶上来了。”

看着张山大高个,魏红军大喜。

没想到特务营一连的实力如此之强。比三营晚出发几个小时,却只是比三营晚到了一个小时左右。

“自从特务营驻扎在十区、十一区之后,部队频频越过大山,往宣化、涿鹿农村发展。所以在山地上行军,是我们特务营最熟悉的。”

“好。”

魏红军很满意张山。

张山从军也就半年多时间,但已经是表现出来一个合格指挥官的样子。

张山就是如此。

从一个出色的猎人,接受短暂的军事训练之后,就成为一个出色的军人。后来学习如何打仗,没想到很多东西都是一学就会,一会就能用。

虽然目前来说还是经验不足,需要打磨,但真的已经很出色了。

就算部队习惯走山路,但能够急行军一天一夜,部队还没有散架,指挥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不过想到即将要到来的日军部队,魏红军道:“你带来多少人?”

“460人左右。本来出发的时候有五百多人,但经过一天一夜奔袭,有五十多人掉队了。”

“你哪来这么多部队?”

魏红军一楞。

本来魏红军以为只来了一个连,大约二百来人。没想到来了460人,这完全超过了魏红军的预想。

“接到政委的命令,我除了集结一连,还把宣化县大队给带来了。”

“宣化县大队?”

“是特务营为了保护我们在宣化农村建立的农村根据地,成立的县大队。虽然是县大队,但还是很有能力的。”

魏红军笑笑。

也没有拆穿张山。

什么县大队。其实就是特务营往北发展,建立了农村根据地之后发展的部队。只不过特务营编制有限,无法在编制内扩军。所以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成立了一个所谓的县大队。

也是聪明。

当然魏红军也不会追究这个。

因为自己的独立支队就是这么发展的。

再说特务营的教导员雷佳斌,那可是久经考验的老红军。是一个非常老练的政工干部。有他把握大方向,特务营就不会出大问题。再说现在是八路军大发展时期,手底下的部队能够发展是好事情。只要做的不是太过分,魏红军都不会插手。

在整个抗日期间,八路军为了扩张军队,不知道打造了多少不同名字的部队。

“武器装备呢?”

“因为要奔袭,所以部队就带了一挺重机枪,四挺轻机枪。”

“你跟我实话实说,宣化县大队到底能不能打仗?如果伏击日军,他们行不行?几天之后可能会有一场大仗,这支部队能不能顶上去?”

“政委请放心。虽然是县大队,但部队基层指挥员都是老兵担任。而且跟着主力部队,打过好几次汉奸武装。甚至独立攻破过汉奸的土围子。虽然比不上主力部队,但一定不会掉链子。”

“好,很好。”

魏红军大喜。

三营加上张山带来的特务营一连、宣化县大队,那就是一千人左右了。

怀来驻扎的是独立步兵第二大队,是隶属于独立混成旅团的部队。独立混成第二旅团虽然和独立混成第一旅团都是独立混成旅团,但双方从兵力、武器装备根本不是一回事情。

独立混成第一旅团是日军少有的机械化部队。下属的步兵大队武器装备非常精锐。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不一样,全部旅团也不过是五千人左右,一个大队才八百人左右。武器装备也差了不少。

如果是一个大队的鬼子,那么手中的兵力肯定是打不过人家。但如果只有一个中队的鬼子,那就是不到200人。正常编制180人左右,如果人少一点那就是150人左右。

这样就有搞头了。

魏红军心情好,所以拉着张山问道:“你们在宣化到底开辟了多少农村根据地?”

“政委,你肯定想不到。我们在宣化已经开辟了近七十个农村根据地。就是宣化那边的日军部队全军出动,我们也不怕他们。靠着大山的掩护,我们完全可以击退他们。”

“你们干的是真不错。”

魏红军实在是没想到,让特务营独立发展才几个月时间,他们竟然在宣化开辟了这么多农村根据地。魏红军对于特务营教导员雷佳斌高看了一眼。

此人真的是开辟根据地非常出色的人。

难怪当初是他担任盛县军事部部长。开辟根据地方面,此人的确是有一套办法。整个宣化能有多少农村,他竟然已经开辟这么多农村根据地。

“快去让部队休息一会。我知道你们都很累,但现在我们的同志被一些地主武装扣押,如果我们去晚了,可能他们的性命都会有危险。所以你们要克服困难,待会跟三营一起奔袭巩山堡。”

“政委,你放心,我们部队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去吧。”

“是。”

张子华看张山的背影,道:“红军,你们独立支队的家底丰厚啊,看看你们这特务营的发展。”

“老张,怎么样,要不要到我们独立支队。”

“红军,这哪里是我们两个人能够决定的事情。”

张子华摇头。

一分区的司令员和平西支队的司令员,那都是什么资历。他们两个人因为一分区分家的事情闹得不愉快,哪里是他们这些人可以参与的。

魏红军却满不在意的道:“你就是太谨慎了。现在平西支队刚刚开始发展,而且还要去开拓平北根据地,根本没有余力来开拓察南根据地。而我们独立支队有盛县这个大后方,在这后面还有强大的一分区。所以我们有足够的兵力和精力,往北开拓察南抗日根据地。不过我们独立支队目前就缺乏一些独当一面的人才。你的本事我们都知道,我要是给军区打报告,军区一准同意。因为开辟察南根据地,对于我们晋察冀军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只要你答应,我就立马给军区打报告,让你担任我独立支队的副司令员。负责开辟桑巩抗日根据地。”

独立支队目前缺乏军政全优,独当一面的干部。

独立支队除了王秋云和魏红军之外,如果放出一个人独当一面,当属副司令员肖勇实。可惜独立支队目前缺乏干部,只能是让他负责培养干部。

而张子华正是军政全优的那种干部。

老红军,带兵打过仗,在地方做过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后来又在部队担任组织、宣传工作。正因为如此出色的能力,平西支队才会派他过来开辟桑巩根据地。

张子华有些意动。

张子华是聪明人,看魏红军的态势就知道,魏红军这一次派兵在这里开辟根据地之后,就会把这里的管理权收归独立支队。虽然这样会导致独立支队和平西支队之间出现矛盾,可是独立支队背后是一分区。到时候扯皮的事情就交给一分区和独立支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平西支队和平西地委是没有精力派人大规模发展怀来根据地。但独立支队有足够的兵力,在这里开辟根据地。

军区会支持谁?

是继续按照地域划分、行政划分,让平西支队和平西地委负责怀来根据地的开辟。还是按照现实情况,把开辟怀来根据地的任务交给独立支队?

如果张子华是领导,他肯定是支持独立支队。因为从现实来看,独立支队更加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