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毕竟1951年一年之内减少了2000多万头生猪。
最后调查结果是,统购统销和合作社出了问题。
这两个是目前中央大政策,结果造成了农村生猪数量骤降的事情。这表明农村工作上,是有一些问题的。还有一个就是广东那边目前搞得是越来越红火,不仅开始和华商合作,甚至已经开始和英商也有了合作。但这种合作的情况如何,后果如何,会不会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这都是主席要思考的问题。
这些因素促成了主席想要南下的想法。
不过最终让主席决定的是,停战协议正式签署,朝鲜战争结束。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国内目前来说再也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所以主席才临时决定南下调研。
算是比较匆忙的决定。
因此这一次主席召开政治局会议主席并没有想的太多,只是走组织程序而已。
主席以为这一次政治局会议会很简单。
因为这一直都是一个惯例,主席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安排。所以主席还以为大家都会默认修养同志负责中央工作,会轻轻松松的通过。可是主席才刚刚提出自己要南下,要求政治局讨论推荐一名中央领导负责中央日常工作。没想到高刚立马跳出来,表示中央委员会六名副主席轮流处理中央日常工作的提议。
高刚这样反而把主席架在了那里。
毕竟会议是主席要召开的,也是主席说自己要南下调研,要求政治局会议上推荐一名中央领导负责中央工作。高刚是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还是主持书记处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是党内排名第七的干部。
他是完全有资格发表自己的意见。
高刚错了吗?
哪里有错。高刚又没有对抗组织命令,也没有违反组织程序。高岗完全是按照组织程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一个政治局常委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自己的意见,简直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
瞬间政治局会议陷入了异常的沉默当中。魏红军心中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现在的情况。本来很简单,大家都没有放在心上,应该说是例行公事一样的政治局会议。被高刚这么一说,立马变得不一样。所有人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因为高刚说的虽然是六名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轮流处理中央工作,其实很明显就是反对修养同志主持中央工作。
这个时候其他人能说什么。
好一会之后,彭珍才道:“我认为这样不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怎么能轮着来。如果一天换一个人主持中央工作,这不是乱套吗?这样会让很多干部陷入混乱。到时候各部门的报告怎么上交?”
彭珍知道高刚一直想要用书记处总管党内党务工作,所以一直和负责中央党务工作的修养同志不合。
可是彭珍是真没想到高刚竟然提出这样的建议。
啥叫轮流来?
开玩笑。
主持中央工作,又不是小孩子抢玩具。今天你玩一天,明天我玩一天。
那不是过家家。
而且彭珍也明白高刚的意思。
这个时候修养同志立场变得很尴尬,他怎么说都不好。所以彭珍站出来反对高刚的说法。
“轮流来怎么是乱套呢?干部有什么可混乱的?各部门报告按照程序上交就可以。等报告到了中央委员会之后哪位同志主持中央工作,哪位同志负责处理就可以。我党又不是草台班子,不管是政务院、书记处还是中央委员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怎么可能混乱。我认为彭珍同志担忧的问题完全不存在。”
“其实现在中央各部门都各司其职,各有各的负责人,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拍板。平常也就是处理一些琐碎的日常工作。这样的工作根本不需要什么专门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我认为中央委员会几名副主席轮流处理完全没有问题。真要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可以通知主席拍板。又不是联系不到主席。”
高刚坚持自己的观点。
高刚倒不是真的要大家轮流处理中央工作。
现在总理、陈运、聂帅他们的主要工作都在政务院,总司令负责纪委和政协委员会。只有修养同志和高刚两个人负责党务工作,这就挡了高刚的路。其实主席离开之后,高岗本人在中央的地位就会大涨。因为高刚主持书记处工作,党内的日常工作,基本上书记处就可以处理。很多工作都用不着去中央委员会。
所以只要头上没有一个主持中央工作的干部,那么处理党内事情,高岗在常委当中绝对是手握重权。
而且高刚就是要打破以往主席不在中央的时候,修养同志负责中央日常工作的局面。要是不打破这样的局面,以后只要主席不在的时候,大家就默认修养同志主持中央工作。这样全党上上下下自然而然就会认为修养同志是可以代替主席的第一人选。
这是高刚不能接受的。
高岗想要真正的掌握中央党务工作,就绝对不能让修养同志继续负责党务工作。
主席本来是想要斥责一下高刚。
但还是忍住了。
因为现在的高刚也不是年轻地方干部,而是中央领导之一。在这样的会议上,这么多同志面前,要给高刚同志足够的尊重。还有一点就是,高岗虽然把政治局会议的方向带歪了,但真真正正没有违反组织程序。
所以主席温和的道:“高岗同志,我离开中央的时候,选择一名同志负责中央工作是惯例。你说是不是?”
主席的意思已经很明确。
但高刚没有后退。
还是道:“主席,我认为现在通讯这么发达。主席就算是在外面也可以处理重要工作,何必要指定一个人处理中央工作呢?”
高刚连主席的话都给驳回去。
看到高刚如此坚持,其他人能说什么。
会议又陷入沉寂当中。这个时候总理开口道:“我认为同志们的意见都有道理。彭珍同志说的也很有道理,处理中央工作怎么可能轮流来。不过高刚同志所言也不无道理。目前中央各部门各司其职,就算有什么重要事情,也可以联系主席。所以我的建议是,平时大家处理自己份内的事情。有什么事情无法处理的时候,就召开中央委员会或者是政治局会议讨论。然后把讨论的情况及时和主席沟通。”
本来主席南下调研是很平常,很正常的事情。
总理并不希望这个时候政治局会议上发生什么事情。现在新中国的一切工作都进行的有条不紊,国家经济也在快速发展。可不能出现什么事情。
修养同志和高刚都是党内巨头,最好不要发生斗争。
修养同志多年主持北方局工作,高岗是陕北干部出身,又在东北待了好几年。两个人都不是单打独斗,如果发生问题,就会影响一大批干部。
总理一说话调门就降了下来。
聂帅附和道:“我也赞成总理的说法。我们党一直是民主集中制,是党委领导制。现在中央各机构处理自己的事情,有什么需要协调的,书记处、政务院都能够做。如果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我们可以召开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会议。而且我们还能够随时联系主席。”
高岗这个时候来了精神。
连连道:“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有完整的工作机制,和主席的通讯又不会断。何必一定要指定一个人处理中央日常工作。我说的轮流主持工作有些说的不妥当,我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优点。”
高刚就是不想在中央领导当中,除了主席之外,有一个明显高出其他人的干部存在。
大家都是政治局常委。
除了主席之外,大家都应该是一样大,这样才最公平。
总理和聂帅这么说了之后,陈运也点头表示支持。他们几个政治局常委都这么说了,下面的政治局委员就更不用说。他们已经看出来了。
高刚各种辩解,其实就是不想让修养同志负责中央日常工作。
这是两个常委之间事情。
大家并不想踏浑水。总理提出的办法,虽然是和稀泥,但却是恰到好处。所以其他政治局委员都是点点头,支持总理的方案。
大势所趋,主席也不好反对。
但主席这一瞬间很是惊。因为主席已经看出来了,以后再想要让修养同志处理中央日常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虽然打头炮的是高刚。
但这些政治局委员大部分都是支持高刚的。只不过他们没有高刚这样明目张胆的说出来而已。
主席无法判断,是这些中央领导讨厌修养同志,还是都不想让某个人凌驾于大家之上。不过不管是哪一种,主席第一次认识到修养同志在中央的威信是有问题的。或者说相比起七大之后,下降了很多。
主席去重庆谈判,1948年去苏联,修养同志负责处理中央日常工作都是顺理成章。中央这边没有人提出过异议,党内上上下下也都认为没有问题。但这一次政治局会议,主席却发现大家对于修养同志主持日常工作,是排斥的态度。
但这个事情主席也无法解决。
修养同志青云直上成为中共五大书记的时候,其实不管是党内,还是党外很多人是比较吃惊的。甚至国民党那边有人表示,修养同志是哪一个?怎么就变成了中共五大书记?
其实这就是修养同志根基不足的表现。
所以主席道:“那就按照大家的意思,大家各司其职。如果有什么事情的时候,政治局常委同志们都可以提请召开中央委员会会议,也可以提请召开政治局会议。有什么事情随时和我保持联系。”
一次很平常的政治局会议,谁也没有想到会开启了新的历史。后面只要主席不在中央的时候,那么中央这边自然就以中央委员会为主,不再指定一名领导负责中央日常工作。
不过这对于修养同志的威望是巨大的打击。毕竟以前都是修养同志处理中央日常工作,可是这一次却变成了政治局常委共通负责处理中央工作。
当然现在大家都不清楚以后的情况。
决定了这些事情之后,主席道:“我这一次南下主要是看看农村的情况,以及去广东和华侨华商见见面。魏红军同志和杨上昆同志,还有杜丽清同志陪我一起南下。”
魏红军没想到主席会点自己的名字。
不过魏红军毫不迟疑,立马道:“好的,主席。”
904 合作社优劣
1952年5月27日,魏红军陪同主席坐上了专列。
除了魏红军之外,还有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书记处候补书记杨上昆,以及公安部部长杜丽清,一起陪同主席南下调研。
除了这几个人还有一些其他干部。
主席身边的政治秘书胡巧木和主席身边的笔杆子田家营,这一次都跟着一起南下。魏红军这一次从农村工作委员会带着政策研究室主任罗伟林。因为这一次南下调研,主要是调研农村问题。罗伟林熟悉农村工作,特别是在政策研究室天天研究农村合作社的发展问题。所以魏红军带着他,可以一边进行调研,一边给主席讲解一些合作社的想法。
路过石家庄的时候,主席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谈目前工农业的情况。
听取目前河北省工农业的发展报告。
其实目前河北省省会还是保定,但中央和河北省委都准备把省会搬到石家庄。之所以还没有搬过来,其实就是因为钱的问题。
中央告诉河北省委省政府,财政没有钱。他们想要般到石家庄,产生的所有费用让他们自己解决。可是河北目前的财政一样紧张,所以还未能够真正的改变省府。
中央和河北省委都想要搬到石家庄,主要是因为石家庄从解放开始,就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城市。
石家庄的优势很多,最大的优势是这里是交通枢纽,而且水资源不缺。更重要的是石家庄是年轻的城市,所以周围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石家庄就接连成立石家庄国营棉纺一厂、棉纺二厂、棉纺三厂、棉纺四厂和印染厂。因为石家庄周围一直是棉花种植产地。
苏联援建项目在石家庄落地也不少。
华北制药厂、淀粉厂、石家庄热电一厂、热电二厂,以及建设农药厂、大型汽车修理厂等工厂。这一次和美国谈判之后,会在石家庄成立石家庄玻璃厂、自行车厂、印刷厂、造纸厂这些工厂。
解放之后,光是财政投资给石家庄工业的资金就达到4.7亿人民币。
石家庄各方面发展迅猛,轻松就超过了保定。虽然河北省委和省政府无法全都搬到石家庄,但河北省委省政府重要部门都已经开始在石家庄办公。
主席听完他们的汇报之后,嘱咐他们一定要规划好石家庄城市的发展。中国还没有大规模建设现代化城市的经验,所以让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虚心跟苏联专家学习城市发展知识。
之后继续坐火车南下。
一直到邮郸的时候,主席突然停了车,他要在邮郸听取这里的农村合作社报告。
主席的调研就是如此的随意。
虽然南下之前已经有了规划,要考察哪些地方。但主席随时都会改变自己的行程,这一次突然决定在邯郸停留听取邯郸这边领导的报告。
魏红军很支持这样的决定。
调研,调研,下面都准备好了,有什么可调研的。
只有这样突然的调研,才能够看到、听到一些实际的情况。
主席的专列突然停在了邯郸,可把邯郸上上下下吓坏了。还以为专列出了什么问题。很快主席派人通知邯郸地委书记和邯郸专区专署专员,想要和他们见见面。邯郸地委第一书记王法五和专署专员张秋萍上车。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