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66章

作者:随遇而安

“怎么谈地位问题?”

“这样所有制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当中的地位问题直接决定工广的发展。工厂成立之后,生产需要的原料,生产乏后产品销售问题,都必须要融入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可是如果没肴确立这些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地位问题,那么就会影响这些。”

目前的情况,轻工业发展没有融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是不司能发展的。

就像是自行车。

不是说你投钱开一个自行车厂,生产自行车,就能够发展起来的。你并一个自行车厂,工厂需要的原料,工广需要的零配件你怎么解决?这些东西都需要国家调配。就像是钢铁,轮胎都需要公营企业提供,你在市场上根本无法自己购买。钢铁自前还不算太困难,现在最困难的是轮胎。因为中国现在的橡胶供应也是非常紧张的,不少还需要进口。就算是进口也无法满足国丙的需求。现在国内一年对于橡胶的需求天约是20方吨左右,但中国一年生产加上进口也不过是15万吨上下。

所以橡胶是非常紧俏的东西。不是你想得到就能够得到的。

也就目前世界橡胶市场价格不高。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囤积大量的天然橡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禁运。结果等1952年朝鲜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国国内还有100多万吨的天然橡胶卖不出气,以及还囤积了天量的合成橡胶。可是自前世界的情况是,东南亚地区走出了二战的阴影,天然橡胶产量一直在提高,加上世界合成橡胶产量也在迅速增加。结果世界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价格一直在下降,菲常低迷。所以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购买天然橡胶,美国也只能是睁—眼闭一眼。

要不是如此中国国内橡胶缺口更大。橡胶的获得,都要接受国家的调配。为什么都说重工业是工业的基础。

看看这个就知道。

轻工业就是在重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重工业的支持,轻工业连原料都无法满足。

所以陶朱才会问这些工厂的地位问题。别到时候工厂开工了,因为这是中外合资的企业,就被人另类相待,得不到足够的原料供应,到时候工广怎么发展?

当然这是一点。

还有销售。

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的销售点,那就是供销社。自行车这种工业品,都是通过供销社进入市场。所以想要在国内发展,工厂必须要融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老周,你怎么看?”

魏红军问了毛泽民。因为供销问题是毛泽民负责的。毛泽民想了想道:这样所有制的工广想要融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那么有一点必须要接受。那就是必须要接受国内生产指标。国家下发指标,工广必须要和其他公营企业―样接受,完成任务。”

计划经济,对于这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都是有生产任务的。

广东成立的这些中外合资企业想要进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就必须要接受国家生产调配。给你下达生产任务,你必须要完成。成只有接受国家生产任务,国家才会给你调配所需要的原料。

陶朱道:“这是应该的。接受国家生产任务,肯定能够完成。”

英商要建立的是大型的自行车厂。

国家什么样的生产任务,都能够完成。不过陶朱继续道:“如果我们生产量超过了国家生产任务怎么办?这些供销社能不能销售出去?“

毛泽民想了想。

他真的是很认真的考虑。因为目前很多工厂的生产任务,虽然留有余地,疸基本上不会出现产量超过生产往务太多的情况。反而不少工厂是达不到生产任务的。

但现在陶朱提出的问题也是一个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所以毛泽民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什么是生产任务。国家制定今年要生产一百万台自行车,那就发放一百万百行车票,然后给卞面的自行车广下送生产任务,最后供销社按照价格从这些工广购买自行车。

这些自行车都是固定价格。

供销社靠着这一进一出,从中获得利润,交给国家作为重工业发展的资金。

这就是计划经济当中的生产任务。

国家发行自行车票,一个是因为市场上目前供不应求,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只能是用票证来控制。另外一个是时时刻刻监控全国生产情况。

不能完成生产任务的,会调查为什么没有完成任务。超额完成任务的单位,会受到表彰。同时超额完成任务,就能够增加工厂的利润。

但超额完成的份额,要怎么处理?

其实轻工业是很难超额完成任务的。因为国家都是按照下达的生产在务给你分配原料。就像是自行车广,按照你行要完成的任务给你们钢铁和轮胎。就算多给你们一些,但只是为了防备生产当中出现一些损耗。这样的情况之下你怎么超额完成任务。

不过这是一家中外合作企业。

还能够做一些来料加工。从中调配一些进入国内市场也是可以的。

“生产任务内的商品有票,生产任务之外的商品没票。有票就是按照定制价格出售,无票就要提高价格。讦划是保障,计划外就要看需求。”

魏红军在旁边提了一句。

只要你不是用了国家外汇,你不是用了国家计划内的原料,那么你怎么提高生产量,其实没有必要深究。你有本事弄到原料生产更多产品,是你的本事。

有票价格就按照国家定制的价格走,没票那只能是用钱买。就像是现在的自行车,你要是有票是一百多块钱,没票就会翻一倍价格。

“嗯。”

毛泽民点点头。

想了想道:“这个问题我需要回去好好想一想,也跟其他同志们商量一下。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只要没有被坏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那么多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是有销路的。不会说多生产出来产品,不让卖出去。特别是百行车这种,自前市场需求很强劲。“

有了毛泽民的保证,事情就好办很多。

有票的自行车能卖,没票的自行车供销社也收。

陶朱继续道:“第三个是出口结汇的问题。目前我国进出口之后的外汇都是统—结汇的。我们要新组建的这家工厂的外汇呢?“

“这个必须要服从国家大局。”毛泽民摇头。

毛泽民明白陶朱的意思。

这家工厂是想要自己拥有外汇。但这个口子是不可能开的。特别是现在中国严重缺乏外汇。所有的外汇都要用在购买机器设备,购买紧缺的工业品。

不可能把这个权力给这些工厂。

一旦下放给工厂,那么他们可不管国家大战略。他们是什么东西挣钱,就进口什么东西。不说别的,中国很穷,但不是说所有人都穷。

现在的中国依旧有很多有钱人。

能够消费各种奢侈品的,一抓一大把。奢侈品利润高,必然会让贸易公司浪费外汇。

所以外汇是必须要掌握在国家手中。

陶朱点头,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因为陶朱也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陶朱换下一个道:“第四,英商表示的股份处理问题。”

“我认为这个可以答应。既然是英商投资的股份,那么他们就有校力处理。但在处理的时候,我国政府、公营企业、集体企业拥有优先购买权。也就是同样价格的情况之下,要是英商处理股份,那么首先要问我们的意见。我们不买,他们牙能够处理给其他人。更要他们卖出去的对象,不是敌国特务,过来搞破坏的,那么我们都不应该阻正。"

魏红军开口。

其实这是可以答应的。

反正和英商合作也好,又或者是其他商人购买,其实没有那么多区别。他们的资金要能够进来,也要保障能够退出。要给他们股份处理的权力,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加信在,才能够够有更加大胆的投资。

现在的国内最缺乏的就是资金。

只要不破坏目前国内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那么就应该大胆的引入一些资金用起来。

姚益林也是道:“最近我们商业部正在出台'公司法初稿,当中就有关子股份处理的问题。也是认为不管是公营企业还是集体企业,都应该有按照价格对于股份处理的自由。”

商业部的"公司法"初稿,还是因为主席考察了广东之后决定的。

主要是为了处理各个公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的合作问题。企业和单位是不一样的情况。各单位,包括科研单位,那都是吃国家财政饭的。

正所谓端谁的饭碗,就应该听谁的话。这些单位都是吃国家反的。

国家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比如说有些科研单位,本来是研究高寒地带农作物研究的。但国家需要有人去研究高热地点的农作物。那么就可以直接调这些科研单位换个研究方向。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吃财政饭的。但企业不一样。

企业除了刚刚开始国家投资之外,后面是要自负盈亏的单位。不要以为计划经济年代,企亚就没有利润要求。并不是如此,就算是计划经济年代企业其实也是属于自负盈亏的单位。虽然是接受国家生产计划,但国家要求你一百块钱生产一百件商品,结果你用了二百块钱生产了一百件商品,那国家就会调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企业争取利润,干部能够获得政绩。而且企业挣钱了,才能够提高工人福利。那些有钱的工广,可以给工人盖房子,有好的工广医院、工厂学校,平时随便找个理由就给工人发大米、粮油这种东西。所以计划经济年代的工厂,那也是讲究利润的。

所以企业和企业的合作,跟政府单位和政府单位的合作是不—样的。

主席考察完广东之后,明白中国必须要有"公司法”。不是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革,那么中国经济就变得单一,都是一样的企业。相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乏后,中国依旧会有天量不同所有制企业。

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这些企业的利益怎么保证?

以才有目前商业部正在讨论的“公司法初稿”。

姚益林给大家介绍"公司法初稿”的一些内容。大家都是一

线工作者,广东更是各种所有制企业最多的地方。所以对于“公司法"有最多的想法。

说了一堆意见。姚益林很重视。

把罗启容和陶朱他们说的意见,都记录下来。

等谈完了“公司法”之后,陶朱再道:“第五个问题是,英国员工的工资。英商方面派过来的人,他们的工资要怎么算?要按照我们之前给苏联专家的模式吗?”

“这不行。”

毛泽民摇头。

道:“这种中外合作的企业,本来就争议不小。如果让英商方面派来的人工资远远高于我们的工人,那么影响会很坏。苏联专家和他们是不一样的情浣。苏联专家不是工广的人,他们是我们请过来帮助我们经营和生产的顾问。所以他们拿到的是专家费用,和我们自己的工人工资完全是分开的。但如果英商派莱的人,他们就是广的工作人员。向释都是工作人员,不可能他们就特殊。”

“对。”

魏红军也是支持毛泽民。

他们来参加工厂管理和财务审核,那就是工厂工作人员。工厂就按照工广的薪水级别发工资。

“但这些人在原来的地方工资很高。”

“那是英商自己的事情。既然成立了工厂,那么工厂就不能厚此薄彼。如果英商愿意让所有人的工资都提高,那么可以支持。”

魏红军摇头。

新中国成立的中外合作企业,可不能学习旧中国。旧中国的时候,那些外国工作人员的工资是中方中国人员的十几倍、几十倍。

这哪里可以。

既然是一个工厂,就要执行同一个工资标准。

至于因为来中国导致工资不足,那就需要英商自己解决。英商可以给他们开高工资。

这方面必须要坚持。

如果这方面不坚持,那就会出问题。正所谓不患寡患不均,现在的新中国正是推翻了旧社会的三座大山,全国百姓以高昂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社会,建设新中国的时候。如果出现中外合资的企亚当中,外方工作人员的工资远远高于中国这边,那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波澜。

魏红军要考虑大局。

现在这种中外合资才是刚刚开始发展。可不要因为这样的事情收到打击。

陶朱看魏红军和毛泽民的态度如此坚决,所以点了点头。然后道:“第六个问题,是税收的问题。国家要怎么对待这些中外合作企业?在税收向题上是不是要有针对性的条款?“

魏红军看向了毛泽民。

毛泽民皱了皱眉,道:“这个问题,财政部还真是没有单独讨论过。不过以我的意思来说,越是出现这种新生事物,越是不要特殊对待。国内的轻工业厂怎么收税,那么这些企业也怎么收税。不过具体的,我还需要回去和其他同志们商量一下。”

“我认为这个思路是对的。”

魏红军支持毛泽民的想法。